美國應用數學專業就業方向分析

絕大多數學子受限於本科階段枯燥的課本理論而對數學望洋興嘆,其實大可不必。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則是偏重理論聯絡實際融會貫通。數學真正的魅力是其無法比擬的實用性,利用強大的數學能力分析瞬間萬變的金融市場,進行金融模型建模分析等,這可是一般經濟金融出身所無法實現的。

美國應用數學專業就業方向分析

而且應用數學還是計算機專業的基礎和上升的平臺,是與電腦科學與技術聯絡最為緊密的專業之一。正是因為應數與其他相關專業聯絡緊密,以它為依託的相近專業可供選擇的比較多,因而選擇該專業較之其他專業迴旋餘地大,重新擇業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於將來更好的就業。下面就來看看應用數學在美國幾類典型就業方向:

  1、“鑽石領”精算師

在美國很吃香的保險精算師,很多都是數學專業出身。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精算師以其高就業率、高薪水吸引著很多人的目光。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精算師,需要有紮實的數學基礎,能熟練地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和資料對未來變化的趨勢做出分析、判斷,對風險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處理各種可控風險的能力。所以良好的數學專業背景無疑能夠在這個領域的就業中迅速進入角色。

就業前景:目前在國外的平均年薪達10萬美元以上,國內目前月薪也在1萬元以上,並且對於精算人才的需求持續上升,精算師堪稱是金領中的金領。精算人才其實不只是保險業有這個需要,銀行,金融,投資與大型企業都會要求經理人有精算背景。精算師一般任職於政府、銀行和保險公司等機構

  2、銀行、證券業工作

美國花旗銀行副總裁柯林斯(Collins)在英國劍橋大學的講演中敘述到:“從事銀行業工作而不懂數學的人實際上處理的是意義不大的東西。”他還指出:花旗銀行70%的業務依賴於數學,他還特別強調,“如果沒有數學發展起來的工具和技術,許多事情我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沒有數學我們不可能生存。”這裡銀行家用他的經驗描述了數學的重要性。

甚至某著名常青藤院校招生明確指出,你可以不懂經濟,我們可以教你,但你不懂數學,這是沒有辦法忍受的。可見數學技術以其精確的描述,嚴密的推導已經不容爭辯地走進了金融領域。

就業前景:“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至少3次授予以數學為工具分析金融問題的經濟學家。”北京大學金融數學系王鐸教授說,“但遺憾的是,我國相關人才的培養,才剛剛起步。現在,既懂金融又懂數學的複合型人才相當稀缺。”

國內金融數學人才鳳毛麟角,並且在華爾街,金融數學家也是最為搶手人才之一。立志於金融行當的學子,不妨可以選擇數學作為自己的深造專業,爭取更大的`競爭力。

  3、IT行業

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IT業步入了一個人才稀缺的時代。作為最被看好的熱門專業,其迅猛發展有目共睹,從而導致IT人才的培養速度無法跟上IT行業的發展,每年的人才缺口就達數百萬人。

“在改進一個軟體的速度、效率,需要新的思想和方法方面,數學高手創新能力比一般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還要強。”某知名IT公司工程師如是說。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軟體人才,紮實的數學功底和嚴密的邏輯思維缺一不可,而嚴密的邏輯思維也來源於其紮實深厚的數學功底。兼顧專業與職業發展需要,應用數學專業其在IT行業的優勢不可忽視。

就業前景:各地對軟體人才需求看漲,軟體工程師的薪金也“水漲船高”。

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山東五地,高階軟體開發工程師的年薪一般在12萬元左右,高收入者能達到17萬元—20萬元。深圳市軟體行業協會日前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深圳軟體從業人員約12萬人,是全國軟體人才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但深圳軟體產業發展迅猛,人才缺口每年仍保持在5萬人以上。

  4、專業學者-數學家

數學家就是以數學研究為職業,在數學領域做出一定貢獻,並且其研究成果能得到同行普遍認可的一類群體。在攻讀了博士學位後,迅速進入科研機構,成為一個領域專家,不僅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其工作環境、相關待遇無疑十分豐厚。

數學家可以分為兩類,數學教師進入各種教研系統,繼續研究許多未知的領域和待解決的問題,並且承擔高校的教學工作。

另一類成為金融數學家。金融數學家就是設計世界上各種複雜金融產品的專業人才。將他們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尤其是高等概率論運用到金融學中。

這就正如一個汽車工程師既能設計出皇家貴族的冠與盾的凱迪拉克,也能設計出緩慢但安全的坦克車。金融數學家能夠針對不同市場中的不同顧客設計出一系列不同的金融產品。

李開復是這麼提醒大學生們:“絕大多數理工科專業的知識體系都建立在數學的基石之上。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培養和訓練人的思維能力。”數學專業屬於基礎型專業,就業面較寬,廣泛應用於金融、保險、銀行、地產、製藥等行業。通過上面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對於應用數學專業有一個比較客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