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象尺寸的選擇

引導語:影象尺寸的長度與寬度是以畫素為單位的,有的是以釐米為單位。畫素與解析度畫素是數碼影像最基本的單位,每個畫素就是一個小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影象尺寸的選擇,歡迎參考閱讀!

影象尺寸的選擇

畫素作為影象的一種尺寸,只存在於電腦中,如同RGB色彩模式一樣只存在於電腦中。畫素是一種虛擬的單位,現實生活中是沒有畫素這個單位的。在現實中我們看到一個人,你能說他有多少畫素高嗎?不能,通常我們會說他有1.82米高,或者182釐米等。所用的都是傳統長度單位。所謂傳統長度單位就是指毫米、釐米、分米、米、公里、光年這樣的單位。

這時就有一個問題出現,比如那個1.82米高度的人,在電腦中是多少畫素呢? 這個問題先放下,我們針對這個問題來一個逆向思維,即電腦中的影象,那些多少多少畫素的影象,用印表機打印出來是多大呢?如下左圖。

這幅圖片的尺寸是500×300畫素,它在打印出來以後,在列印紙上的大小是多少釐米?或者是毫米或者是分米,總之那“傳統長度”是多少呢? 使用選單【影象 影象大小】,可看到如下右圖的資訊。

位於上面的畫素大小我們都已經熟悉了,指的就是影象在電腦中的大小。其下的文件大小,實際上就是列印大小,指的就是這幅影象打印出來的'尺寸。 可以看到列印大小為17.64×10.58釐米。它可以被列印在一張A4(有關A4的解釋在後面)大小的紙上。

那是否就是說500畫素等同於17.64釐米呢?那麼1000畫素列印大小是否就是17.64×2=35.28釐米呢?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電腦中的畫素和傳統長度不能直接換算,因為一個是虛擬的一個是現實的,他們需要一個橋樑才能夠互相轉換,這個橋樑就是位於文件大小寬度和高度下方的解析度。注意這裡的解析度是列印解析度,和我們在課程#01裡面所講的“顯示器解析度”是不同的。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有一段200米長的街道,現在要在上面等距離地種樹,如果每隔40米種一棵,總共可以種6棵,如下左圖。如果每隔50米種一棵,那麼總共只能夠種5棵了,如下 右圖。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同樣長度的街道,由於樹木間距的不同,導致了樹木總數的不同。 如果樹木總數就相當於畫素總量,街道長度就相當於列印尺寸。那麼樹木間距就相當於列印解析度了。

現在看它的取值為72,後面的單位是畫素/英寸,表示“畫素每英寸”。英寸是傳統長度,那麼這個“畫素每英寸”換句話就是“每英寸多少畫素”。指在1英寸的長度中列印多少個畫素。現在取值是72,那麼在紙張上1英寸的距離就分佈72個畫素,2英寸就是144畫素,由此類推。

為什麼不是“畫素每釐米”呢?這主要是英制單位使用範圍較為廣泛,我們平時所說的電視機或者顯示器的寸數也就是英寸。在出版印刷行業也是如此,所以為了方便計算和轉換,通常使用“畫素每英寸”作為列印解析度的標準。簡稱為dpi,Dot(點)Per(每)Inch(英寸)。

在Photoshop中,也可以把解析度單位換成符合我們習慣的“畫素每釐米”,如下左圖。想一想,如果我們把列印大小和列印解析度調整為下右圖所示那樣,畫素大小是多少?

首先看解析度:每釐米80畫素。再看寬度是10釐米,所以寬度的畫素就是80×10=800畫素。那麼高度就是480畫素。

再想一想,如果這時把寬度的畫素值改為400,列印尺寸會怎樣變化呢?

我們可以參考前面所舉的種樹的例子。這時相當於樹木總數變少了。那麼在種植間距不變的情況下,可種植的街道長度也就縮短了。 800 ÷ 400=2,意味著寬度減少了一半。在解析度不變的情況下。列印尺寸也相應縮短一半。那麼列印尺寸應為5×3釐米。

可以想象,我們也能夠在樹木總量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改變種植間距來縮短或延長種植的長度。 因此在畫素總量不變的前提下,降低列印解析度將會擴大影象的列印面積。提高列印解析度則會縮小影象的列印面積。

以上的換算過程中我們都使用了釐米和“畫素/釐米”,是因為這個單位與我們平時的習慣比較接近。但是要記住在國際標準中,列印解析度的單位是“畫素/英寸”。

一般對於列印解析度,印刷行業有一個標準:300dpi。就是指用來印刷的影象解析度,至少要為300dpi 才可以,低於這個數值印刷出來的影象不夠清晰。

如果列印或者噴繪,只需要72dpi 就可以了。注意這裡說的是列印不是印刷。列印是指用普通的家用或辦公噴墨印表機。噴繪就是街頭的大幅面廣告,因為需求數量少一般不作印刷。因為印刷有一個起步成本,數量越多單價就越便宜。比如印1000份需要500元,而印3000份可能總共也只需要1000元就可以了。所以一般的街頭廣告(比如公車站的燈箱廣告)都是使用大幅面噴繪機制作的。噴繪機的工作原理和噴墨印表機類似,只是體積大上許多,價格也較為昂貴。

列印解析度和列印尺寸,顧名思義就是在在那些需要列印或印刷的用途上才起作用。比如海報設計,報紙廣告等。

而對於網頁設計等主要在螢幕上顯示的用途來說,則不必去理會列印解析度和列印尺寸。只需要按照畫素去定義影象大小就可以了。

現在再來看一下我們前面的問題:比如那個1.82米高度的人,在電腦中是多少畫素呢?

其實這個問題是不確切的,因為他的答案可以有無數個。既然我們可以把圖片任意放大縮小,那麼一個人的高度的畫素值又怎麼會有一個定量呢? 大家要明白,數碼相機和掃描器這兩個主要的影象輸入裝置,產生的影象都是以畫素作為單位的。因此如果一定要說在不縮放影象的情況下,一個人有多少畫素高。那也只能看數碼相機或者掃描器輸入到電腦的影象尺寸是多少了。如果你用800萬畫素的相機拍攝,肯定要比200萬畫素拍攝的影象來的大。

現在我們來明確了一下影象的兩種尺寸和換算關係:

一種是畫素尺寸,也稱顯示大小或顯示尺寸。等同於影象的畫素值。

一種是列印尺寸,也稱列印大小。需要同時參考畫素尺寸和列印解析度才能確定。

在解析度和列印尺寸的長度單位一致的前提下(如畫素/英寸和英寸),畫素尺寸÷解析度=列印尺寸。

在後面的課程中,我們提到影象尺寸的時候一般單位是指畫素。如果是釐米或其他單位,會特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