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集觀經濟學基礎章節串講講義:稅收

導語: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那麼在審計師考試中會涉及哪些知識呢?

巨集觀經濟學基礎章節串講講義:稅收

  一、稅收

稅收----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依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準,強制、無償地取得公共財政收入的一種規範形式。

稅收是政府財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一般佔經常性公共財政收入的90%以上。

  (一)稅收種類

稅收根據徵稅物件,稅收可分為----流轉稅(貨物與勞務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行為稅五類。

1.流轉稅是對流通中商品和勞務買賣的總額徵稅。增值稅是流轉稅的主要稅種之一。

2.所得稅是對個人和公司的所得徵稅。在西方國家的稅收中,所得稅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所得稅稅率的變動對社會經濟活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3.財產稅是對不動產或房地產即對土地和地上建築物等所徵收的稅。

4.資源稅是以開發、生產的礦產資源和鹽為徵稅物件的稅收。

5.行為稅是以納稅人的特定行為為徵稅物件的稅收。

財政收入政策主要是通過各種所得稅、增值稅和其他稅種的設定、稅率的變化來影響總需求,調節巨集觀經濟。

  (二)稅收特徵----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徵。

這三個特徵使稅收調節具有權威性。

  (三)稅收的'調節作用

稅收的調節作用,主要通過巨集觀稅率確定、稅負分配、稅收優惠和稅收處罰體現出來。

1.巨集觀稅率----指的是總的稅收水平,就是總稅額佔國民收入的比重。

當一國把稅收作為財政收入的基本來源,巨集觀稅率就成為衡量財力集中與分散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巨集觀稅率高意味著政府集中掌握財力的能力高,反之則低。

  2.稅負的分配

巨集觀稅率確定後,稅負的分配就顯得十分重要。稅負分配,一方面是由政府部門來進行,主要是通過稅種選擇和制定不同的稅率來實現;另一方面是通過市場活動來進行,主要是通過稅負轉嫁的形式體現出來。稅負轉嫁的結果,使納稅人名義稅負與實際稅負不相同。

3.稅收優惠與處罰

稅收的優惠性措施包括許多方面,比如減稅、免稅以及建立保稅區等。

稅收的處罰性措施包括罰款、徵收滯納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