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水平測試考試說話例文精選

普通話是現代漢語的標準語,普通話考試是對應試人運用普通話的規範程度、熟練程度的口語考試。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普通話水平測試考試說話例文精選,希望對大家的考試有所幫助!

普通話水平測試考試說話例文精選

  【篇一】家鄉新變化

雖然離開家鄉已有四年多了,但是我常常思念我的家鄉和鄉親們。我家搬到鎮上後,因為離家鄉的路程較遠,所以,回家鄉的次數就很少,今年春節,我決定回去一趟,順便向鄉親們拜個年。

車輪飛駛,駛過了一條條平坦的路,啊!家鄉將要到了!高高的遠山、澄清的小河、清麗的翠竹,一切都那麼熟悉。聽說我回來了,鄉親們都跑出來了,這個說到他家去,那個又說到他家去,沒有辦法,我只好每家都去看看。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家家戶戶都有了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了,摩托車也不是什麼稀罕物,各家的房屋都裝修得很好,想想當年,家鄉多落後,一村人擠在一片荒涼的草地上,一色的破瓦房,家裡一樣象樣的傢俱也沒有,全村只有二叔家有一臺黑白電視機,要能看上一眼電視都非常不容易。現在卻不一樣了,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貌換新顏,我的家鄉跟城裡沒有什麼兩樣了。

我要走的時候,鄉親們給我捎上很多好吃的東西,還叮囑我有時間常回家鄉看看,希望我師範畢業後,能分配到家鄉去當一名國小教師。這次回去收穫挺大的,看到了家鄉的新面貌和鄉親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真的很高興,我想,回校後,我一定加倍努力學習,掌握紮實的教師基本功,以後,為家鄉的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不辜負父老鄉親對我的殷切希望。

  【篇二】我的家鄉話

我的家鄉話是白話。白話與普通話相比,在語音、詞彙和語法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現在,我就白話和普通話詞彙的差異談談。

普通中的一些詞語,我們白話要表達這些詞語的意思,用的是我們白話的詞彙。比如說,普通話所說的“太陽”,我們說“月頭”;普通話中的“下雨”,我們說“落雨”;普通話說“自行車”,我們說“單車”; 普通話說“小人書”,我們說“公仔書”; 普通話說“螳螂”,我們說“馬螂槓”,像這樣的詞在白話中是有很多的,在這裡我就不一一說出來了。

還有,普通話中的許多雙音節詞,在我們白話裡卻是單音節詞。例如,普通話中的“被子”,我們說“被”;“桌子”,我們說“桌”;“眉毛”,我們說“眉”;“沒有”,我們說“無”或“有”;“漂亮”,我們說“靚”。白話中這樣的詞也有不少,我就不再多說了。

現在我再說說我們白話的一些詞語跟普通話在語素結合的次序上恰好顛倒的情況。比如,普通話中的“喜歡”,我們說“歡喜”;“要緊”,我們說“緊要”,“夜宵”,我們說“宵夜”;普通話中的“客人”,我們說“人客”。

另外,還有一些詞語,在我們白話和普通話中都有,但表達的意思卻不盡相同。例如,在白話和普通話中都有“肥”這個詞,普通話一般指動物肥,而不說人“肥”,但在我們白話裡,人和動物都是說“肥”。又如,普通話中的“腳”,是指踝關節以下的部分,而白話說“腳”,既可單指踝關以下的部分,又可把臂部以下,踝關節以上的“腿”跟“腳”合起來稱“腳”

我以上說的就是白話跟普通話詞彙的差異。

  【篇三】談談社會公德

社會公德是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準則,是維護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一種行為規範,表達了人們的共同願望和要求,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它要求社會全體成員都要遵守。

社會公德的內容和要求一般都十分明確、具體、清楚,執行起來也不復雜。所有社會成員都可以很容易識別公共場合不隨地吐痰、不吸菸等,這些行為規範都能夠在社會生活中逐步轉化為社會絕大多數成員的行為習慣,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

社會公德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更新內容,創造新形式,在新時期的社會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改善道德風尚、維護社會秩序。隨著人們交往日益頻繁,人們的舉手投足無不關係社會秩序和社會其他成員的利益和生活,大力提倡遵守社會公德,能大大促進社會風尚的淨化和改善。

二、調整社會關係,指導人們行為。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的交往往往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摩擦。只有以社會公德要求自己,講究文明禮貌、互尊互涼,才有利於形成團結、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

社會公德需要社會的每個成員共同遵守,我們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倡導講究文明禮貌,做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表率。

  【篇四】家鄉的風俗

我的家鄉是隴南,說起家鄉的'風俗,我想最有趣的最值得說的,就算是舉辦婚禮了吧。

結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男女雙方的父母都十分重視。在舉行婚禮前,雙方的父母忙前忙後的,發喜帖辦嫁妝等等。買來的嫁妝先放置在女方家裡,到了新娘出嫁的那一天才一起送到男方家裡。最熱鬧的還是舉辦婚禮的那天。那天的一大早,新娘在女方家梳妝打扮,等待新郎的到來。新郎到來以後,新郎、新娘一起走出女方的家門時,新娘用手捂住臉輕聲的哭泣,表示對孃家的留戀,而女方家的和新娘同輩年齡小的男子就輕拉著新娘,表示捨不得姐姐出嫁離開家,而新娘必須給男子紅包,以表示吉利。新娘出門時用雨傘或頭巾把臉遮住,當接新娘的隊伍開始走時,女方家裡人就開始放鞭炮。另外,新娘還帶去幾位年輕的女子,表示陪嫁。男方去接新娘回家時,一般來說都不超過中午十二點鐘。如果在同一條街上,有兩戶人家娶媳婦,誰先娶回來得快,就意味著誰先得孫子,先發財。所以娶新娘,娶回越早越好,如果新娘去新郎的路上,要過橋的,新娘必須往水裡拋幾枚硬幣。新娘到男方家後,新房裡的蚊帳是由男方的舅母或嬸嬸幫掛的,一邊掛一邊還說一些吉利的話,男方的父母給掛蚊帳的人一個紅包。

在喝喜酒的時候,最高興的還是小孩子了,因為他們可以得到一個對於他們來說是數目不小的紅包。

家鄉的風俗除了舉辦婚禮是有趣的以外,其他的像三月三、端午節等等,也非常有趣,有機會再給你們介紹。

  【篇五】《花季、雨季》觀後感

《花季、雨季》是把一群在特區深圳生長的高中生展示於觀眾、塑造改革開放裡成長的新一代活潑向上富有青春活力人物的好電視劇。劇中的主角欣然是一個有自己見解及獨特個性的女高中生。

最令我佩服不已的是影片中有關綠文的一節,也許影片的重點並不是在此,但從中透視出當今社會的一個極其敏感的問題:父輩與子輩的代溝。

欣然曾為深圳綠文而一度疏遠父親,認為他無用。但後來欣然的覺悟進了一步。當他以寬容,理解的態度體會父輩的苦衷時,他理解了爸爸,爸爸也是最好的爸爸。

放眼當今的青年,血氣方剛的他們思想上沒有束縛,熱情,願辦事。對父輩甘於平凡很看不慣。認為父輩飽經滄桑的,對人生的世事看得透徹。也許出於愛護而不得不約束青年。也許是方式不適合。使得青年一代對老一代反感和不解,欣然也正是從與爸爸送禮而產生誤解。

代溝產生的雙方,都有不可推徹的責任。不能讓其發展而壯大,可以架起一座心靈之橋跨越它呢!欣然與爸爸進行一翻推心置腹的交談,心裡產生共鳴,代溝在自然而然地消除。正如欣然所認為父母是偉大無私的。而我們呢。當盡情享受歡樂時,何曾想到平時父母為兒女所做的事,都滲透有父母心血和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