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經濟師考試中級金融知識點:國際儲備及管理

導語:中級經濟師考試備考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各位考生複習得如何了呢?有沒有遺漏什麼知識點呢,爲了幫助大家檢測自己所學知識是否全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相關知識,歡迎大家參考!

2017年經濟師考試中級金融知識點:國際儲備及管理

(一)國際儲備的含義、構成及功能

國際儲備及管理

(二)國際儲備的管理:總量與結構管理

1.國際儲備的總量管理

國際儲備的總量管理的目標是使國際儲備總量適度。

(1)確定國際儲備總量時應依據的因素是:

①是否是儲備貨幣發行國(一)

②經濟規模和對外開放程度(+)

③國際支出流量(+)

④外債規模(+)

⑤短期國際融資能力(一)

⑥其他國際收支調節政策和措施的可用性與有效性(一)

⑦匯率制度(固定匯率:儲備需求多)

(2)實踐中,測度國際儲備總量是否適度的經驗指標:

①國際儲備額與國民生產總值之比,一般爲10%;

②國際儲備額與外債總額之比,一般在30%到50%;

③國際儲備額與進口額之比,一般爲25%;如果以月來計量,國際儲備額應能滿足3個月的進口需求。

2.國際儲備的結構管理

國際儲備結構管理的目標是使國際儲備結構最優,在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之間找到最佳均衡點。

國際儲備結構管理的內容:

(1)國際儲備資產結構的優化

國際儲備資產結構的優化集中在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結構的優化上。

(2)外匯儲備貨幣結構的優化

爲了追求安全性,需要將外匯儲備的`貨幣結構與未來外匯支出的貨幣結構相匹配。

爲了追求盈利性,需要儘量提高儲備貨幣中硬幣的比重,降低儲備貨幣中軟幣的比重。

(3)外匯儲備資產結構的優化先滿足及時支付需要,再實現保值增值需要的順序。

3.外匯儲備的管理模式

外匯管理有兩種模式:傳統的外匯儲備管理和積極的外匯儲備管理。

傳統的外匯儲備管理模式強調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忽視或不強調外匯儲備資產的盈利性。

積極的外匯儲備管理模式更爲突出盈利性,側重對超過安全性和流動性需要的外匯儲備部分進行高盈利性的投資。

積極國際儲備的管理實現路徑:

(1)貨幣當局本身的外匯管理轉型,將超額的外匯儲備置於貨幣當局建立的投資組合之中,例如,挪威中央銀行通過下設挪威銀行投資管理部來管理外匯儲備。

(2)由國家成立專門的投資公司或部門,將超額的外匯儲備轉給其進行市場化運作和管理,通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延長投資期限,提高投資回報。我國的中國投資公司,就屬於這種性質。

與積極的外匯儲備管理模式同時問世的範疇是“主權財富基金”。

(三)我國的國際儲備及其管理

我國的國際儲備及其管理:我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國,因此,我國的國際儲備由黃金儲備、外匯儲備、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等四部分組成。

我國的國際儲備的鮮明特徵是總量增長迅速,結構變化顯著: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基本沒有變化。

我國國際儲備的迅速增長成爲國內外關注的焦點,焦點的核心是外匯儲備的總量是否過多,外匯儲備的貨幣結構和資產結構是否合理。

我國已採取的對國際儲備積極管理的措施:

(1)藏匯於民,允許和鼓勵民間持有外匯。

(2)外匯儲備多元化,增加歐元等貨幣儲備。

(3)外匯儲備資產組合的積極管理。

(4)成立中央匯金公司和中國投資公司(主權財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