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級審計師《宏觀經濟學基礎》考點

導語:宏觀經濟指總量經濟活動,即國民經濟的總體活動。是指整 個國民經濟或國民經濟總體及其經濟活動和運行狀態。我們一起來看看審計學考試中會涉及哪些知識吧。

2017中級審計師《宏觀經濟學基礎》考點

  第一章 概述

  考情:分值3分左右

  【考點一】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對象

1.滯脹:經濟增長停滯(產出不變)、大量失業與通貨膨脹並存(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上升)。

2.研究對象(不包括具體家庭和廠商行爲):

(1)短期:經濟週期波動中的失業和通貨膨脹問題;

(2)長期:經濟增長問題

  【考點二】市場失靈

1.市場失靈的概念:市場機制(“看不見的手”)不能有效配置資源——政府進行干預

2.市場失靈的情形: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競爭、不完全信息

  【考點三】公共物品

1.特點: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2.公共物品的例子:國防、廣播電視、燈塔、警察、道路等。

  【考點四】外部性

1.情形:

分類

影響

例子

外部經濟

生產的外部經濟

1.私人利益小於社會利益

2.私人成本大於社會成本

企業培訓僱員

消費的外部經濟

家庭對環境綠化

外部不經濟

生產的外部不經濟

1.私人利益大於社會利益

2.私人成本小於社會成本

企業排放污水

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吸菸

2.干預方式:徵稅和補貼;企業合併;明確產權;政府直接管制。

  【考點五】不完全競爭

1.表現:市場壟斷(完全壟斷、寡頭競爭、壟斷競爭)

2.干預方式:

(1)政府管制:經濟管制(對壟斷廠商的產品價格、產量、市場進入和退出條件、特殊行業的服務標準的控制等);社會管制(保護環境以及勞動者和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

(2)反托拉斯法

  【考點六】不完全信息

1.主要表現:逆向選擇(差的商品將好的商品驅逐出市場)和道德風險(損人利己)

  【考點七】總需求和總供給

1.總供給決定因素:(1)勞動力(2)生產性資本存量(3)技術

2.總需求決定因素: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國外需求

  【考點八】國民收入的相互關係

國內生產總值(GDP)

地域範圍

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民範圍:GNP=GDP+國外淨要素收入

國民生產淨值(NNP)

NNP=GNP-折舊等資本消耗

國民收入(NI)

NI=NNP-(間接稅-津貼)

個人收入(PI)

PI=NI-公司未分配利潤-企業所得稅及社會保險稅(費)+政府給居民的轉移支付

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PI-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支出

  【考點九】國民收入覈算方法

1.支出法:GDP=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G+(出口X-進口M)

2.收入法:GDP=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考點十】儲蓄與投資恆等式

1.儲蓄與投資恆等:

(1)兩部門:I=S

(2)三部門:I=S+(T-G),政府儲蓄=T-G

(2)四部門:I=S+(T-G)+(M-X+Kr),本國用於對外國的.儲蓄=M-X+Kr

2.不管經濟是否處於充分就業,是否處於通貨膨脹,是否處於均衡狀態,儲蓄和投資一定相等。

  【考點十一】宏觀經濟政策目標

1.目標: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2.通貨膨脹:市場上過多的流通中的貨幣與有限的商品和勞務供給之間價格比例關係的變化,貨幣相對於商品和勞務的貶值。

3.價格指數:消費物價指數(零售)、批發物價指數和國民生產總值折算指數(一切商品和勞務)

4.充分就業≠人人都有工作

摩擦失業

勞動力流動性不足、工種轉換的困難等所導致的失業

自願失業

工人不願意接受現行工資水平而形成的失業

非自願失業

願意接受現行工資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業

結構性失業

因經濟結構變化等原因造成的失業。特點是既有失業,又有職位空缺,失業者或沒有適當技術或居住地點不當,無法填補空缺

週期性失業

因經濟週期中的衰退或蕭條時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

5.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

(1)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實際增長率

(2)國民生產總值(GNP)的實際增長率

(3)人均GDP(或人均GNP)的實際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