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會《審計》考前複習方法

審計的思路:註冊會計師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然後將重大錯報風險高的項目認定作爲審計目標,設計和實施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得出合理的審計結論,發表恰當的審計意見,最後出具審計報告,當然這之中註冊會計師要遵守審計準則和職業道德守則了,事務所要進行質量控制,註冊會計師與管理層、治理層的溝通等等。

2016年注會《審計》考前複習方法

全書以各類交易和賬戶餘額的審計爲精華,本文在第(三)部分論述。

  (一)審計基本原理

本部分是學好《審計》的基礎,其中第一章中認定會涉及到綜合題,第四章審計抽樣可能會出簡答題。

本部分包括第一章審計概述、第二章審計計劃、第三章審計證據、第四章審計抽樣、第五章信息技術對審計的影響和第六章審計工作底稿。註冊會計師審計是基於目標爲導向的,爲了實現目標我們就要做計劃,然後實施審計程序獲取審計證據,對審計證據進行歸總形成審計工作底稿,此過程利用審計抽樣和信息技術。其中審計抽樣是技術手段,信息技術則是註冊會計師必須面對並且要適應的工作環境。其實審計工作底稿也是一種審計證據。由此可以看出審計證據是審計基本原理的核心,這一點其實也很好理解,註冊會計師最後要發表審計意見憑藉的就是審計證據,當然審計證據對於註冊會計師來說尤爲重要。

1、審計概述

認定是主角,審計風險屈居亞軍。

註冊會計師審計的總體目標有兩個:一是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二是出具審計報告,並與管理層和治理層溝通。財務報表總體審計目標對註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具有導向作用,同時也界定了註冊會計師的責任範圍,註冊會計師既然是對財務報表審計,那麼只關注與財務報表相關的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需要管。審計工作前提其實界定了各自的責任,管理層負責編制財務報表,治理層負責監督管理層編制財務報表,註冊會計師負責審計財務報表,各司其職,財務報表審計不能減輕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責任,這也是審計準則對註冊會計師的一種保護。審計業務的三方關係又重新回到教材了,本人預計怎麼也會在第二節中出一道客觀題吧(不出的話歡迎拍磚~O(∩_∩)O~)。第三節認定肯定涉及到綜合題,請參考本篇第三部分。第四節的職業懷疑涉及到審計問題解答,今年必成熱點。第五節中的審計風險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大家弄清楚重大錯報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可接受的審計風險之間的關係,當然審計風險模型肯定是重中之重,雖然模型簡單,但屬高頻考點,必須予以重視。

2、審計計劃

重要性絕對是重中之重。

無論做什麼都要做計劃,做審計工作更是如此。審計計劃是貫穿審計工作始終的,隨着審計工作的進展而不斷修改的。

(1)初步業務活動。主要掌握初步業務活動的目的和內容、導致被審計單位要求變更審計業務的原因、如果註冊會計師不同意變更審計業務應該如何處理等,以及審計前提條件與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地方區分。可出多選題。第一節要求精準記憶。

(2)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

關於總體審計策略應包括哪些內容,大家不妨看看教材P26的圖2-1,其中以重要性最愛考,一定要記住了重要性是在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時確定的,而不是制定具體審計計劃時。制定具體審計計劃的目的、審計項目合夥人對項目組成員指導、監督和複覈應考慮的因素等應精準掌握。

(3)審計重要性

重要性的含義的三句話一定要理解到位了,考試時經常考這塊的知識。重要性這節需要更多的理解,因爲本節的重要性會影響到集團財報審計對重要性的考慮以及審計意見類型。當然有些該背的也要適當的背一背,比如註冊會計師使用整體重要性水平的目的、確定重要性的基準需要考慮的因素、特別類別交易賬戶餘額或披露的重要性的事項、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和確定實際執行的重要性需要考慮的因素(一定要清楚的區分開,計劃的重要性只考慮本期的,實際執行的可考慮前期的)、審計過程中修改重要性的原因等可出客觀題。

關於重要性和明顯微小錯報:錯報重不重大看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錯報需不需要累積看明顯微小錯報。

3、審計證據

函證是老大。

(1)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

①審計證據的充分性

審計證據的充分性說的是審計證據的數量問題,也就是審計抽樣中的樣本量。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但是僅靠審計證據的數量不足以彌補質量上的缺陷。

②審計證據的適當性

審計證據的適當性說的是審計證據的質量。相關性和可靠性是審計證據的核心內容。如果想測試應付賬款的低估認定是否存在重大錯報風險,那麼測試已記錄的應付賬款就是不相關的審計程序,因爲低估的肯定不在賬上。銀行存款詢證函回函就要比銀行對賬單可靠。只有充分且適當的審計證據纔是高質量的審計證據。確定審計證據相關性時應考慮的因素、確定審計證據可靠性考慮的原則、評價充分性與適當性時的特殊考慮要精準掌握。

(2)審計程序

審計程序遠看叫方法,細看叫程序。必須要求80%以上的得分率,分析程序是必考的。七大審計程序中函證、重新計算和分析程序只屬實質性程序;重新執行屬控制測試;其餘三者,既可作實質性程序,又可作控制測試。

教材把函證和分析程序各自單列一節,足以說明這兩個的重要性。

①函證

每年必考簡答題,尤其今年涉及到審計問題解答。特別要注意跟函以及涉及到的舞弊跡象。做函證決策時應考慮哪幾個因素呢?這個得知道吧。對銀行存款和應收賬款函證的要求必須要掌握啊。尤其是銀行存款,考試中如果說被審計單位某銀行賬戶在本期註銷,註冊會計師擬不對該賬戶函證,那必須不行啊。函證程序選取的特殊的6個項目必須記住啊。被審計單位要求不實施函證時,我們要保持職業懷疑,你不讓實施函證是不是有問題啊,那3種情況要記住了。什麼情況下才能考慮實施消極函證方式?必須得同時滿足那四種情況才行。函證實施的過程要加以控制,如果寄到被審計單位,然後註冊會計師直接從被審計單位獲取肯定不行。如果採用電子回函怎麼辦,積極式函證未收到回函應該怎麼處理,是不是所有不符事項都表明存在錯報等這些必須都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