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二月二龍擡頭活動策劃

俗話說:“二月二,龍擡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二月二龍擡頭活動方案,歡迎參考!

幼兒園二月二龍擡頭活動策劃

目的:

1.瞭解《勸耕圖》的含義,知道二月二是春耕的大好時機。

2.通過參觀及繪畫,加深對農村春耕繁忙景象的感受。

準備:

年畫《勸耕圖》,彩筆、畫紙。

過程:

1.出示《勸耕圖》,講解皇帝耕地的故事。

①首先通過觀賞,讓幼兒講述畫面內容:畫中是一個戴王帽、穿龍袍、留鬍鬚的皇帝,手扶梨把耕田;一 名戴合帽、穿龍袍的七品縣令牽牛;有一文臣一手提燈籠,一手撒種,旁有一學士觀看;遠處是挑籃送飯的皇 後和宮女,背景是城牆和城門,遠山浮雲。

②學古詩:“二月二,龍擡頭,天子種地臣牽牛,五穀豐登太平秋,古人杳然不見面,今日紙上又相逢。 ”

讓幼兒理解其涵義:皇帝希望人們趕快投入春耕生產,人民也希望有個體察民情的賢明的皇帝。

2.繪畫:春耕。

①讓幼兒回憶課前到農田參觀時看到的情景,討論今昔農村有什麼變化?

小結:現在農村大部分已實現了現代化,用機器耕地、播種,節省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能力。科學技術 的迅速發展給農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幼兒從小掌握科學知識,長大幫助農民科學種田,爲祖國經濟 繁榮做貢獻。

②幼兒繪畫,然後讓幼兒分別講述自己不同的構思設計。

相關資料:龍擡頭的故事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黃河口一帶有一座龍斧山,山上有座龍王廟。山下住着一個勤勞勇敢的小夥子,名 叫張娃,父母去世以後,他和採藥姑娘瑩花結了婚。小倆口男耕女織,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

後來這一帶地方,連遭三年大旱,黃河的水斷了線,深井成了幹窟窿,田禾曬得能點頭。爲了活命,張娃 要去掏黑龍潭。

黑龍潭就在離他家不遠的山口上。原來,潭裏的水,一直汨汨直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從冬至那天 ,一場暴風在潭上旋過之後,黑龍潭的水就乾涸了。

張娃和瑩花過了“臘八”就動手,一直掏到臘月二十三小年日,還是不見水。小倆口沒歇氣,又一直掏到 正月底,可是,越掏越幹。到了二月七年級,潭底出現了一層像鐵板一樣的硬蓋,钁頭挖着崩火花,再使勁也掏 不下去了。就在這個時候,天上飛來了一隻白鴿子。瑩花剛想捉它的時候,它已經飛起來了。機靈的張娃用手 一擋,白鴿子跌在地上,變成了一個笑嘻嘻的白鬍子老頭。老頭捋着鬍鬚向他們說:“好孩子,感動天,希望 還在龍斧山。龍斧山,劈山斧,一砍頂你一千五……”說罷,化作一縷青煙不見了。

張娃和瑩花,遵照老頭的指點,歷經千辛萬苦,翻了五條嶺,繞了大盤道,登上龍斧山,纔來到了龍王廟 。雖然天色已晚,可是這兒燈火輝煌。張娃和瑩花進了廟門,二話沒說,先給龍王磕了頭,擡起頭來,看到殿 前架上那把千斤重的大斧頭閃閃發光。張娃高興極了,走到架前,取下山斧,扛在肩上。說也奇怪,大斧輕得 好象扛了一根木棍。他們連夜趕回了黑龍潭,天剛一亮,張娃就舉起了劈山斧,照準墨龍潭底的硬土狠狠地劈 了一下。不知是神靈相助,還是人急勁大,隨着山斧擊石,一股清水咕咚一下冒出了地面。接着,一團薄霧象 輕紗一樣籠罩了龍潭,一條巨大的青龍,由潭口躍然衝出,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只聽霹靂一聲,騰空而起,隨 着團團祥雲直上雲霄,霎時天昏地暗,烏雲翻滾,雷聲隆隆,不一會就下起了大雨。大家高興極了,都紛紛跑 來感謝張娃和瑩花。

後來,爲紀念這“龍擡頭”的日子,大家約定每年二月二,太陽不出來不打水,因爲怕取水時撞傷了龍頭 ,此俗延續至今。

拓展內容:二月二都有哪些習俗

1、理髮

關於二月二還有不少的習俗和傳統,而且每個地方二月二的習俗都有些不同,我們這邊二月二是理髮最好的時候,二月二理髮店的生意也是最好的,很多人都會選擇二月二龍擡頭這天去理髮,久而久之二月二龍擡頭理髮也成爲了大家的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也有一種傳統的說法就是剃龍頭。

2、吃青團

二月二還有一個很常見的習俗就是吃青團,因爲這個時候艾草剛好發芽,這個時候是做青團最好的時候,所以我們這邊二月二很多人家裏都會做青團,所以二月二吃青團也是一個對生活美好的祝福,如今大家也解鎖了越來越多吃青團的做法,但是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我們這邊裏面包着春筍和臘肉的青團,真的是百吃不厭。

3、趕集市

不知道別的地方二月二的時候會不會趕集,我們這邊二月二就是一個超級趕集日,各個地方的商販會到這邊來擺攤,然後市集上可以說是人山人海,感覺很有氣氛。

4、放龍燈

二月二還有一個很傳統的習俗就是放龍燈,很多地方都還保留着這個習俗,我們這邊也還有很多人在一天的時候會自制一些龍燈,然後到湖邊或者是河邊放龍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