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的基本常識

引導語:國際物流是指爲滿足需求而進行的原始材料、中間庫存、最終產品及其相關信息,從起點到終點在國際間有效流動,以及爲實現這一流動所進行的計劃、管理和控制過程。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國際物流的基本常識,歡迎閱讀!

國際物流的基本常識

  國際物流的基本常識:

美國物流管理委員會認爲:物流作爲客戶生產過程中供應環節的一部分,它的實施及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經濟的貨物流動及存儲服務,並提供貨物從原始地到消費地的相關信息,以期滿足客戶的要求。

我國學者認爲:物流是以最小費用,按用戶要求,將物質資料從供應地向需要地轉移地的過程。主要包括運輸、裝卸、儲存、包裝、配送、物流加工和信息處理等活動。轉自環 球 網 校

綜上所述,國際物流是指爲滿足需求而進行的原始材料、中間庫存、最終產品及其相關信息,從起點到終點在國際間有效流動,以及爲實現這一流動所進行的計劃、管理和控制過程。 物流具有“7r”特性,即: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和恰當的'條件下,將恰當的產品,以恰當的方法和恰當的成本提供給恰當的消費者。

國際物流是指當生產和消費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獨立進行的情況下,爲克服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而對物資(貨物)所進行的物理性移動的一項國際經濟貿易活動。國際物流是組織貨物在國際間的合理流動,即發生在不同國家間的物流活動。 國際物流與國內物流相比,長距離的運輸支出,較大的庫存量,較長的固定循環作業週期,使國際物流費用昂貴;多樣的運輸方式,需穿越國際邊界等原因,使物流公司趨於大型化。作爲跨國經營和對外貿易服務,它具有國際性、複雜性和風險性的特點。

 國際物流的主要特點介紹:

1、物流環境存在差異。國際物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各國物流環境的差異,尤其是物流軟環境的差異。不同國家的不同物流適用法律使國際物流的複雜性遠高於一國的國內物流,甚至會阻斷國際物流;不同國家不同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會造成國際物流處於不同科技條件的支撐下,甚至有些地區根本無法應用某些技術而迫使國際物流全系統水平的下降;不同國家不同標準,也造成國際間“接軌”的困難,因而使國際物流系統難以建立;不同國家的風俗人文也使國際物流受到很大侷限。由於物流環境的差異就迫使一個國際物流系統需要在幾個不同法律、人文、習俗、語言、科技、設施的環境下運行,無疑會大大增加物流的難度和系統的複雜性。

2、物流系統範圍廣。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統與外界的溝通就已是很複雜的,國際物流再在這複雜系統上增加不同國家的要素,這不僅是地域的廣闊和空間的廣闊,而且所涉及的內外因素更多,所需的時間更長,廣闊範圍帶來的直接後果是難度和複雜性增加,風險增大。當然,也正是因爲如此,國際物流一旦溶入現代化系統技術之後,其效果才比以前更顯着。例如,開通某個“大陸橋”之後,國際物流速度會成倍提高,效益顯着增加,就說明了這一點。

3、國際物流必須有國際化信息系統的支持。國際化信息系統是國際物流,尤其是國際聯運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國際信息系統建立的難度,一是管理困難,二是投資巨大,再由於世界上有些地區物流信息水平較高,有些地區較低,所以會出現信息水平不均衡因而信息系統的建立更爲困難。當前國際物流信息系統一個較好的建立辦法是和各國海關的公共信息系統聯機,以及時掌握有關各個港口、機場和聯運線路、站場的實際狀況,爲供應或銷售物流決策提供支持。國際物流是最早發展“電子數據交換”(edl)的領域,以edi爲基礎的國際物流將會對物流的國際化產生重大影響。

4、國際物流的標準化要求較高。要使國際間物流暢通起來,統一標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如果沒有統一的標難,國際物流水平是提不高的。目前,美國、歐洲基本實現了物流工具、設施的統一標準,如托盤採用1000×1200毫米,集裝箱的幾種統一規格及、條碼技術等,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物流費用,降低了轉運的難度。而不向這一標準靠攏的國家,必然在轉運、換車底等許多方面要多耗費時間和費用,從而降低其國際競爭能力。在物流信息傳遞技術方面,歐洲各國不僅實現企業內部的標準化,而且實現了企業之間及歐洲統一市場的標準化,這就使歐洲各國之間系統比其與亞、非洲等國家交流更簡單、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