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從業資格考試《證券基金基礎》:最優資本結構

導語:最佳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籌措的資本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最低,使企業的價值達到最大化。它應是企業的目標資本結構。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證券基金基礎》:最優資本結構

1958年,莫迪利亞尼和米勒提出關於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之間關係的莫迪利亞尼—米勒定理,簡稱MM定理。

該定理認爲,在不考慮稅、破產成本、信息不對稱並且假設在有效市場裏面,企業價值不會因爲企業融資方式改變而改變。也就是說,不論公司選擇發行股票還是債券,或是採用不同的紅利政策,都不會影響企業價值。因此MM定理也被稱爲資本結構無關原理。

MM定理的前提是無摩擦環境的資本市場條件,即資本自由進出、平等地獲得信息、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稅收等,這些假設顯然與經濟現實不符。放鬆了沒有企業所得稅的假設後認爲企業發行債券或獲取貸款越多,企業市場價值越大。

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提出對負債帶來的收益與風險進行適當平衡來確定企業價值的權衡理論,認爲隨着企業債務增加而提高的經營風險和可能產生的破產成本,會增加企業的額外成本,而最佳的資本結構應當是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的一個均衡點,這一均衡點就是最佳負債比率。

  術語定義

對最佳 資本結構的研究,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但是到目前爲止,學術界對最佳資本結構仍存在很多的爭議,這些爭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最佳資本結構的含義

一般認爲最佳資本結構是指能使企業 資本成本最低且企業價值最大並能最大限度地調動 利益相關者積極性的資本結構。雖然對最佳資本結構的標準仍然存在着爭議,但是 股權融資與 債權融資應當形成相互制衡的關係,過分偏重任何一種融資都會影響到公司經營的穩定和市場價值的提升。

  最佳資本結構的存在性問題

即是否存在最佳資本結構。一派觀點否認最佳資本結構的存在,早期 資本結構理論中的淨營運收益理論, MM定理,都否定了最佳資本結構的存在。另一派觀點則肯定最佳 資本結構存在,早期資本結構理論中的 淨收益理論與 傳統理論,修正的MM定理, 權衡理論,控制權理論, 代理成本理論等都肯定了最佳資本結構的存在。

  最佳資本結構的決定問題

在承認最佳資本結構存在的學者中,關於最佳資本結構的決定,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與爭議。

首先是關於最佳資本結構決定的理論。關於最佳資本結構決定的理論主要有三種觀點:權衡理論、代理成本理論、 控制權理論。權衡理論認爲,負債可以爲企業帶來稅額庇護利益,但各種負債成本隨 負債比率增大而上升,當負債比率達到某一程度時,息稅前盈餘( EBIT)會下降,同時企業負擔 代理成本與 財務拮据成本的概率會增加,從而降低企業的市場價值。因此, 企業融資應當是在 負債價值最大和債務上升帶來的財務拮据成本與代理成本之間選擇最佳點; 代理成本理論則認爲,在確定企業最佳 資本結構時,企業必須在綜合考慮兩種代理成本的基礎上做出權衡取捨,在給定內部資金水平下,能夠使總代理成本最小的權益和負債比例,就是最佳的資本結構。Jensen andMeckling(1976)認爲最佳資本結構選擇在使得 股權融資和 債務融資的代理成本達到最小的點上。即當 債權融資所導致的 股權代理成本降低恰好與債權代理成本相等時,企業達到最佳資本結構; 控制權理論則認爲,最佳資本結構存在幹控制權收益與控制權損失恰好相等的`那一 時點。如Harrisand Raviv(1991)認爲在職經理通過權衡其持股收益與控股損失確定其最佳 資本結構;Israel(1991)認爲企業最佳資本結構是權衡接管中因負債增加而導致的目標企業收益增加效應與接管可能性減少效應的結果。

  其次是最佳資本結構的取值問題

在承認最佳資本結構存在的條件下,不同的學者對最佳資本結構的取值也存在的很大的爭議。主要有兩種觀點:(1)最佳資本結構是一個具體的數值;

(2)最佳資本結構是一個區間。如 張彥(2004) 認爲由於受衆多因素的影響,最佳資本結構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值,而應是一個變動區間,在這個區間內,企業的 財務管理目標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