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普通話考試朗讀作品分享

2普通話的水平等級分爲三級六等,即一、二、三級,每個級別會再分出甲 乙兩個等次;一級甲等爲最高,三級乙等爲最低。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的2016普通話考試朗讀作品,歡迎學習!

2016普通話考試朗讀作品分享

  【朗讀材料一】父親的愛

爸不懂得怎樣表達愛,使我們一家人融洽相處的是我媽。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媽則把我們做過的錯事開列清單,然後由他來責罵我們。

有一次我偷了一塊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訴賣糖的說是我偷來的,說我願意替他拆箱卸貨作爲賠償。但媽媽卻明白我只是個孩子。

我在運動場打鞦韆跌斷了腿,在前往醫院的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媽。爸把汽車停在急診室門口,他們叫他駛開,說那空位是留給緊急車輛停放的。爸聽了便叫嚷道:“你以爲這是什麼車?旅遊車?”

在我生日會上,爸總是顯得有些不大相稱。他只是忙於吹氣球,佈置餐桌,做雜務。把插着蠟燭的蛋糕推過來讓我吹的,是我媽。

我翻閱照相冊時,人們總是問:“你爸爸是什麼樣子的?”天曉得!他老是忙着替別人拍照。媽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勝數。

我記得媽有一次教我騎自行車。我叫他別放手,但他卻說是應該放手的時候了。我摔倒之後,媽跑過來扶我,爸卻揮手要她走開。我當時生氣極了,決心要給他點顏色看。於是我馬上爬上自行車,而且自己騎給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學時,所有的家信都是媽寫的。他除//了寄支票外,還寄過一封短柬給我,說因爲我沒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長得很美。

每次我打電話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說話,但結果總是說:“我叫你媽來接。”

我結婚時,掉眼淚的是我媽。他只是大聲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間。

我從小到大都聽他說:“你到哪裏去?什麼時候回家?汽車有沒有汽油?不,不準去。”爸完全不知道怎樣表達愛。除非……

會不會是他已經表達了而我卻未能察覺?

——節選自[美]艾爾瑪 邦貝克《父親的愛》

  【朗讀材料二】火光

很久以前,在一個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亞一條陰森森的河上。船到一個轉彎處,只見前面黑黢黢的山峯下面一星火光驀地一閃。

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好啦,謝天謝地!”我高興地說,“馬上就到過夜的地方啦!”

船伕扭頭朝向後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爲然地劃漿來。

“遠着呢!”

我不相信他的話,因爲火光衝破朦朧的夜色,明明就在那兒閃爍。不過船伕是對的,事實上,火光的確還遠着呢。

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點是:驅散黑暗,閃閃發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乍一看,再劃幾下就到了……其實卻還遠着呢!……

我們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劃了很久。一個個峽谷和懸崖,迎面駛來,又向後移去,彷彿消失在茫茫的遠方,而火光卻依然停在前頭,閃閃發亮,令人神往――依然是這麼近,又依然是這麼遠 ……

現在,無論是這條被懸崖峭壁的陰影籠罩的漆黑的河流,還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經常浮現在我的腦際,在這以前和在這以後,曾有許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止使我一人心馳神往。可是生活之河卻仍然在那陰森森的兩岸之間流着,而火光也依舊非常遙遠。因此,必須加勁劃漿……

然而,火光啊……畢竟……畢竟就//在前頭!

——節選自(俄)柯羅連科《火光》,張鐵夫譯

  【朗讀材料三】醜石

我常常遺憾我家門前的那塊醜石呢:它黑黝黝地臥在那裏,牛似的模樣;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留在這裏的,誰也不去理會它。只是麥收時節,門前攤了麥子,奶奶總是要說:這塊醜石,多礙地面喲,多時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漢白玉那樣的細膩,可以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樣的光滑,可以供來浣紗捶布;它靜靜地臥在那裏,院邊的槐蔭沒有庇覆它,花兒也不再在它身邊生長。荒草便繁衍出來,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鏽上了綠苔、黑斑。我們這些做孩子的',也討厭起它來,曾合夥要搬走它,但力氣又不足;雖時時咒罵它,嫌棄它,也無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裏去了。

終有一日,村子裏來了一個天文學家。他在我家門前路過,突然發現了這塊石頭,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沒有走去,就住了下來;以後又來了好些人,說這是一塊隕石,從天上落下來已經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不久便來了車,小心翼翼地將它運走了。

這使我們都很驚奇!這又怪又醜的石頭,原來是天上的呢!它補過天,在天上發過熱,閃過光,我們的先祖或許仰望過它,它給了他們光明,嚮往,憧憬;而它落下來了,在污土裏,荒草裏,一躺就//是幾百年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恥,也感到了醜石的偉大;我甚至怨恨它這麼多年竟會默默地忍受着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種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

——節選自賈平凹《醜石》

  【朗讀材料四】白楊禮讚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爲一束,絕無橫斜逸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來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二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着西北風。

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虯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橫斜逸出”之類而言,那麼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卻是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麼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覺得樹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徵了北方的農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在敵後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徵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節選自茅盾《白楊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