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鹿肉的營養價值

引導語:您知道食物的營養價值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推薦的梅花鹿鹿肉的營養價值參考資料,供大家參考。

梅花鹿鹿肉的營養價值

  梅花鹿鹿肉的營養價值

鹿肉的營養價值鹿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藥用經濟動物之一,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鹿肉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著稱,同時還具有提高人體代謝強度和抵抗力的功能,因而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

鹿肉營養價值比鹿、羊、豬肉都高,屬適口性強的野味。鹿肉的粗蛋白、磷脂、維生素B 12 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於鹿肉,而脂肪、膽固醇的含量則顯著低於鹿肉,鹿肉中膽固醇含量比鹿肉低 30.88% 。鹿肉這種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膽固醇的優質結構正是目前健康飲食所倡導的。鹿肉滋味清淡,纖維較細,營養豐實,味道鮮美,油脂優良,風味良好,是柔嫩易消化的滋養品。梅花鹿養殖國傳統中醫學認爲,鹿製品具有 : “主**、補虛、止腰疼、鼻衄、折傷、狂犬傷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崩中帶下。諸氣痛欲危者飲之立愈,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藥毒”等功效。現代醫學臨牀研究表明,鹿製品還具有治心悸、失眠、健忘、風溼和類風溼等功效。

鹿肉首見於《名醫別錄》,華佗說 : “中風口偏者,以生鹿肉同生椒搗貼,正即除之”。《本草綱目》記載 : “鹿肉味甘、溫、無毒。補虛羸,益氣力,強五臟,養血生容。”李時珍說 : “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獸,純陽多壽之物,能通督脈,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無損。”鹿肉可藥食兩用,既可與中草藥配伍,也可做藥膳,還可用醃、滷、水煮、清蒸、滑炒、乾煸等方法制作多種菜餚。

鹿肉的主要功能爲補脾胃、益氣血,助腎陽、填精髓、暖腰脊,補五臟,調血脈。它主要用於虛勞羸瘦,產後無乳等症,是中藥中的'滋補佳品。鹿肉不同部位分別有着不同的功能,如鹿頭肉的主要功能爲補益精氣,用於治療消渴、虛勞、夜夢等症。鹿蹄肉有治腳膝骨疼痛,不能踐地的作用。

  一、油條炒鹿肉

主料輔料:袋裝鹿肉150克;輔料:油條50克、馬蹄10克、姜蒜片6克、大蔥粒3克、蔥香紅油15克、刀口辣椒15克、料酒4克、鹽5克、味精4克、醋4克、糖6克、胡椒粉1克、生粉3克。

  製作方法:

①將鹿肉碼味入油鍋滑熟備用。

②將油條入五成油溫鍋內炸脆。

③鍋內入蔥香紅油加刀口辣椒炒香後加入主輔料同炒。

④起鍋淋汁勾荔枝味芡即可。

  二、炒鹿肉

主料輔料:鹿肉250 克,棒蘑50 克,梅花鹿。

調料:料酒、精鹽、味精、花淑水、醬油、蔥花、薑絲、素油。

  製法方法:

1.將鹿肉洗淨切片。棒蘑溫水泡發,去雜洗淨切片。

2.油鍋燒熱,放入蔥、姜煸香,投入鹿肉煸炒,烹入花椒水、醬油煸炒,加入精鹽和適量水炒至肉熟,加入棒蘑炒至入味,加入味精,推勻出鍋裝盤。

菜品特點:此菜由鹿肉、榛蘑組成,可爲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補五臟**益精等功效。適於身體虛弱、身倦乏力、腎精不足、腰膝痠軟、**、**等病症者食用。健康人食用更能精力旺盛,強身少病。

  三、金錢鹿肉

主料輔料:鹿肉 1000克、豬肥膘肉 150克、雞肉 100克、芹菜 25克、榆黃蘑(幹) 50克、

雞蛋清 25克;

調料:味精 2克、黃酒 15克、豬油60克、澱粉(玉米) 15克、鹽 5克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鹿肉用清水洗淨,切成直徑約2 釐米的圓片;

2. 肉片放入瓷盆中,加黃酒、精鹽、味精;

3. 芹萊切成沫,放入瓷盆中,一同醃製3 小時;

4. 豬肥膘肉也切成直徑約2釐米的圓片;

5. 每3 片鹿肉、l 片豬肥膘肉用竹籤穿起來,可穿成10 串;

6. 串好的肉串上屜蒸15分鐘;

7. 雞肉剁成雞茸,雞茸中加入雞蛋清、精鹽、味精、溼澱粉攪拌均勻,做成10個丸子;

8. 將榆黃蘑洗摘乾淨,在蘑菇中間切成方眼, 將做成的10 個雞泥丸子,逐個放到榆黃蘑上;

9. 放好雞丸的榆黃蘑入屜蒸5 分鐘即成“金錢”;

10. 勺內放熱豬油燒至七成熱時,將蒸好的鹿肉串放入油中炸成金黃色撈出抽掉竹籤,裝入盤的中間,四周擺上蒸好的“金錢”即可。

關鍵細節:1. 鹿肉要蒸透入味; 2. 蒸、炸過程注意鹿肉嫩度; 3. 製作“金錢”要形象逼真; 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1000克; 5. 最宜選用鮮榆黃蘑,若沒有鮮黃榆蘑則可用幹榆黃蘑代替。

  四、金銀鹿肉

主料輔料:鹿肉500克、玉米麪(黃)10克、小麥麪粉5克、雞蛋60克;

調料:小蔥10克、姜10克、雞油5克、鹽2克、花生油50克、黃酒5克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鹿肉洗淨,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水量沒過原料20釐米),用旺火燒開,撇去血沫,用中火煮至五成熟時撈出;

2. 再切成厚1.7 釐米的大片,放入碗中,加入黃酒、精鹽、蔥段、姜塊和熟雞油,上屜蒸爛;

3. 下屜去湯,將下屜的肉分爲相等2 份;

4. 將雞蛋磕破,蛋黃和蛋清分別放在2 個碗中;

5. 往蛋黃中加入玉米粉和精鹽,攪成蛋黃糊;

6. 往蛋清碗中加入麪粉和精鹽,攪成蛋清糊;

7. 將炒鍋置於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燒熱,將1份鹿肉蘸勻蛋黃糊,逐片下入油鍋中,炸熟撈出;

8. 將另一份鹿肉蘸勻蛋清糊,逐片下入油鍋中,炸熟撈出;

9. 然後,將兩色鹿肉分別切成條,整齊地碼入盤中即成。

關鍵細節:1.調製蛋白糊切忌過份上勁。這是因爲糊攪制時間越長,使得勁越大,糊越稠粘,而且勁頭也越足。會使糊變得又乾又硬,放入原料後不易與原料結合,形成一體,掛糊不勻。炸制後,糊層漲發不飽滿。菜餚口感良硬,不酥鬆香脆。所以攪勻即可;2. 掛糊後的原料在熱油中定住形狀即可,長時間炸,原料過分上色;3.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500克。

歷史文化:1. “金銀鹿肉”以北京仿膳飯莊烹製最佳,它出自清宮御膳房,分黃、白兩色,黃者象徵“金”、白者象徵“銀”,故名; 2.鹿,全身爲瘦肉,質嫩,富於營養,是肉中上品。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中也有記述:“鹿肉不可輕得,得而制之,其嫩鮮在獐肉上。燒食可,煨食亦可。”

  五、五彩鹿肉絲

主料輔料:梅花鹿通肌肉200克、青椒絲、冬筍絲、香菇絲、火腿絲、蛋皮絲各25克。

調 料:雞蛋清10克,澱粉10克,紹酒10克,味精5克,雞油5克,花生油500克(耗油50克)。

  製法方法:

1、選用梅花鹿的通肌肉,順鹿肉橫紋切成均勻的細絲,放入雞蛋清、小蘇打、澱粉漿,炒鍋燒熱放油燒溫,放人鹿肉絲過油滑透撈出。

2.炒鍋油熱用蔥、姜炮鍋,放入鹿肉絲,加入切好的青椒絲、冬筍絲、香菇絲、火腿絲、蛋皮絲,調入味精、紹酒、精鹽等一起翻炒。待熟後淋上雞油盛盤即可。

菜品特點:五彩濱紛,交相映襯,紅、黃、綠、自、褐,鮮豔奪目。食時甘、香、脆、嫩、滑兼而有之,味道鮮醇,其肉鮮嫩。

  六、滑熘鹿裏脊

主料輔料:鹿裏脊肉500克,雞清湯10克,荸薺4個,碗豆尖7棵。

製法方法:將鹿裏脊肉洗淨,略燙,切成薄片,用布擠幹水分,放在碗內,加入適量溼澱粉、雞蛋清、料酒、味精和細鹽,將鹿裏脊肉拌勻。荸薺去皮,切成圓片。在鍋內倒入花生油,燒熱後投入鹿裏脊肉滑透、撈出,瀝盡油,將雞清湯和適量料酒、溼澱粉、味精、細鹽投入鍋內,勾成芡汁,鹿裏脊肉和荸薺片一併放入芡汁內,不斷翻炒,撒上碗豆尖和雞油後出鍋。

菜品特點:溫腎益精,補氣養血。用治腎精虧損,氣血不足,**,**.**,滑精,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腰背痠痛。

  七、紅燒鹿肉

主料輔料:鹿肉500克、水發玉蘭片25克、香菜、醬油、紹酒、精鹽、白糖、味精、花椒水、蔥、 生薑、水豆粉、菜油、雞湯、芝麻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鹿肉洗淨,切塊;玉蘭片切成片;香菜切段。

2. 將鐵鍋內放入菜油,燒熱時,將鹿肉下油鍋內,炸至火紅色時撈出。

3. 將鍋內放菜油,用蔥、生薑炸鍋,下醬油、花椒水、精鹽、料酒、白糖、味精、雞湯,再下鹿肉,燒開後,放在文火上煨燉,至肉熟爛時,移到武火上燒開,勾芡粉,淋芝麻油,撒上香菜段即成。

菜品功效:補五臟,調血脈,治虛勞,**益精,暖腰脊。適用於腎陽不足所致的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

  八、麒麟鹿柳

主料輔料:鹿通脊300克,大香菇100克,金華火腿100克;醃料:蔬菜水100克,丁香1克,香葉2克,豆蔻1克,草果1克,小茴香2克。

調料:黃油30克,鮑汁100克,鹽5克,味精3克,雞粉2克。

  製作方法:

1、將整塊鹿柳加入醃料醃製30分鐘備用。香菇片成片,入沸水飛水擠幹水分,然後入少許色拉油鍋中略煎;金華火腿先放料酒和水浸沒並蒸熟,然後切片後入色拉油鍋內煎至表面幹香。

2、淨鍋下黃油,化開後下鹿肉小火煎至表面幹香**,然後切薄片。

3、另取不粘鍋,不放油,下鹿肉片小火再煎一下至成熟,然後將其入盤,和香菇片、金華火腿間隔碼好。4、鍋下鮑汁,下其調料燒開後勾芡,淋在鹿柳上即可。

細節:1、鹿柳用不粘鍋再煎一次的目的是防止鹿肉內部有不熟的地方,因爲國人很難接受西餐中“半生不熟”的吃法。2、用發鮑魚的原汁最好。3、醃製鹿肉時不要加鹽,否則肉質發緊。

亮點:用西式扒鹿排的做法來處理鹿柳,口味更香嫩,然後打鮑汁,中西結合。味型:鮑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