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狂攬65證書 “證霸”是“考證熱”的犧牲品

孫夢濤是一名準畢業生,大學四年狂攬65個證書,連續兩年綜合成績全專業年級第一,創辦過志願者服務隊,當過大企業董事長助理,開過傳媒工作室,但要畢業的他投簡歷50餘份無一回復。學長“祕訣”:考研去985院校,簡歷幾乎“百發百中”。(5月9日《東方今報》)

大學生狂攬65證書 “證霸”是“考證熱”的犧牲品

孫夢濤在大學期間獲得了巨量證書,不愧爲“證霸”呀。細觀高校,幾乎每個廣告欄都貼滿了各種考證培訓機構的小廣告,大學生手中的證書也是五花八門。很多企業招聘畢業生時會關注其以往獲得的證書,但這並不意味着證書和能力成正比,企業也不一定買證書的賬。所以學長的“祕訣”不一定靠譜,用人單位招人並不是只注重學歷的。

大學校園的“考證熱”愈演愈烈,導致其產生的主要因素,莫過於大學生對畢業找工作的恐慌。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很多大學生將大量的精力、財力投入到考證之中,在他們眼中證書便是進入企業的敲門磚。也有的學生因爲看到身邊其他同學都忙於考取證書,自己也“隨大流”、盲目跟風。

孫夢濤便是他們之中的一個典型例子。大學四年,他每天都很努力,也獲得了很多證書,本以爲可以以此獲取一個較好的`工作,結果卻十分讓其失望。孫夢濤證書雖多,但能夠證明其個人能力的證書卻很少,光靠證書數量很難讓用人單位下定決心錄用他。

新聞報道中並沒有清楚具體地講述他到底獲得了什麼證書,是否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而且很多證書都是一些榮譽證書,並不能很好地證明其專業水準,用人單位當然也不會只因爲他手中證書多而錄用他。盲目地獲取證書,對證書的實際用途和功效瞭解不足夠充分。

“考證熱”反映了在校大學生對就業和自身素質培養的重視,卻也使得很多學生“誤入歧途”。很多大學生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考證,忽視了培養自身專業素養,導致了“專業爲輔、考證爲主”本末倒置的現象。

因此,學生手中的證書多並不能證明其工作能力強,而用人單位招新時最看重的還是畢業生的個人素質和能力。企業只是把證書當做一個參考,是否錄取還得靠實打實地考察畢業生的個人素質。

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的確得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企業希望招收到全能型人才,不僅擁有良好的專業能力,還得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道德修養等。大學生與其依靠考證來打開就業的大門,不如增加內心的底氣,全方位發展,不隨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