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全文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爲的準則與規範,往往代表着社 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爲正當與否的作用。下面YJBYS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關於《會計職業道德》全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會計職業道德》全文

第一節 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爲的準則與規範,往往代表着社 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爲正當與否的作用。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一定的生產關係和社會輿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 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道德分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道德的一種形態,是指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一定職業 特徵的、調整一定職業關係的職業行爲準則和規範。職業道德是調節職業活動形式的各種職業關係的手段。

職業道德具有下列特徵:

1. 職業道德具有職業性。職業道德的內容與職業實踐活動緊 密相連,反映着特定職業活動對從業人員行爲的道德要求。

2. 職業道德具有實踐性。職業道德總是與具體的職業活動緊 密聯繫,因而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3. 職業道德具有繼承性。不同歷史階段的職業道德具有繼承 關係。

4. 職業道德具有多樣性。

職業道德與具體的職業相聯繫,而社會上的職業是複雜多樣的,因此有多少種職業就有多少種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的社會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促進職業活動 的健康進行。另一方面,也對社會道德風尚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衆、奉獻社會”。

一、會計職業道德概念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定義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 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係的職業行爲準則和規範。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對象,既有單位會計人員,也有註冊會 計師。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1、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中各種利益關係的手段

會計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在會計職業活動中要處理方方面面的經濟關係,包括單位與單位、單位與國家、單位與投資者、單位 與債權人、單位與職工、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及單位與社會公衆 之間等經濟關係,這些經濟關係的實質是經濟利益關係。會計職 業道德可以配合國家法律制度,調整職業關係中的經濟利益關係, 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會計職業道德允許個人和各經濟主體獲取 合法的自身利益,但當各經濟主體的利益與國家利益、社會公衆 利益發生衝突時,會計職業道德反對通過損害國家和社會公衆利 益而獲取違法利益。

2、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

會計是一種專業技術性很強的職業。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職 業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其內在的客觀經濟規律和要求。由於人們面對的是共同的客觀經濟規律,因此,會計職業道德在社會經濟關係的變遷中,始終保持自己的相對穩定性。比如誠實守信、客 觀公正等是對會計人員的普遍要求。沒有任何一個社會制度能夠容忍虛假會計信息,也沒有任何一個經濟主體會允許會計人員私 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單位的商業祕密。

3、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會計職業道德的社會性是由會計職業活動所生成的產品決定 的。會計不僅要爲政府機構、企業管理層、金融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而且要爲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衆服務。因其服務對象涉及面很廣,提供的會計信息是公共產品,所以會 計職業道德的優劣將影響國家和社會公衆利益。會計信息質量直接影響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會計職業 道德必然受社會關注,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徵

會計職業道德除了具有職業道德的一般特徵外,還具有如下 特徵:

1. 具有一定的強制性。道德一般不具有強制性,它是通過自 身的道德約束和社會輿論發揮作用的。但在我國,由於會計職業道德的許多內容都直接納入到會計法律制度當中,使得它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如我國的《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會計 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等都規定了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和要求。會計職業道德的這種獨特的強制性,是由會計工作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當然,會計職業道德中也有許多非強制 性內容,如提高技能、強化服務、參與管理等。

2. 較多關注公衆利益。會計職業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會計職業 活動與社會公衆利益密切聯繫。在會計工作中,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程序、標準和方法,在選擇和運用上發生任何變化,都會使與經濟主體有關的各方經濟利益受到直接的影響。由於會 計人員自身的經濟利益往往與其所處的經濟主體的利益一致,當經濟主體利益與國家利益和社會公衆利益出現矛盾時,會計人員 的利益指向如果偏向經濟主體,國家和社會公衆的利益就會受損,於是便產生了會計職業道德危機。因此,會計職業道德要求會計人員客觀公正,在發生道德衝突時要堅持準則,把社會公衆利益 放在首位。

二、會計職業道德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如下功能:

(一)指導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對會計人員的行爲動機提出相應的要求, 引導、規範、約束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遵循職業道德 要求,從而達到規範會計行爲的目的。職業道德規範指導會計人員自願選擇有利於消除各種矛盾、調整相互關係的會計行爲,改善會計領域內個人與國家、個人與單位、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 促使會計人員協調一致,保證會計工作正常、穩定、高效地進行。

(二)評價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爲依照一定的道德標 準進行評價,指導和糾正會計人員的行爲,激發會計人員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會計人員自我肯定、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這一功能具體可分爲褒揚功能和譴責功能。前者通過喚起主體的 自豪感和光榮感,對主體的動機和行爲起鼓舞、激勵的作用;後者通過引起主體的羞愧、內疚等情感,對主體的動機和行爲起抑制和糾錯的作用。

(三)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評價、命令、指導、示範等方式和途徑, 運用塑造理想人格和典型榜樣等手段,以深刻影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和會計行爲,培養他們的會計職業道德習慣和道德品質,啓迪他們的會計職業道德覺悟,培養他們踐行會計職業道德行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會計職業道德對於會計人員的思想、感 情和行爲,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不但能夠影響會計人員的動機和行爲,而且能夠改造會計人員的道德品質,提高會計人 員的道德境界。

三、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關係

1. 兩有着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承擔着同樣的職責。

2. 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對會計行爲的規範,不能完全依 賴會計法律制度的強制力而排斥會計職業道德的感召力,會計行爲不可能完全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範,因此對一些重要的會計行爲,必須運用會計法律制度加以強制,而對於那些不需要或不 宜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範的行爲,可通過會計職業道德加以約束,比如愛崗敬業、參與管理等。

3. 兩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會計法律制度中包含 有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某些內容,同時,會計職業道德規範中也包含會計法律制度的某些條款。比如誠實守信、客觀公正既是法律制度的要求,又是道德規範的要求。

4. 兩者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最初的會計職業道德 規範就是對會計職業行爲約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後來制定的會計法律制度吸收了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會計法律制度。可以說,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

5. 兩者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會計職業道德是 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範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主要區別

1、性質不同

(1)會計法律制度充分體現統治階級的願望和意志,具有統 一性。而會計職業道德並不都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很多來自於約定俗成的職業習慣。因此,會計職業道德不是唯一的。

(2)會計法律制度通過國家機器強制執行,具有很強的他律 性。而會計職業道德主要由會計從業人員自覺遵守,並依靠社會輿論和良心來保障實施,具有很強的自律性。

2、 作用範圍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側重於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爲和結果的合法 化,而不能規範思想動機,具有較強的客觀性。會計職業道德不僅要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爲,還要調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 界,要求其動機應高尚和純潔,具有較強的主觀性。

3、 表現形式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是通過一定的程序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 部門制定、頒佈和修改的,其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成文的法律文件。而會計職業道德出自會計人員的職業生活和職業實 踐,是日積月累的職業習慣。其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的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範,尤其是那些較高層次的會計職業道德,存在於人們的意識和信念之中,並無具體的表現形式,即使是那些成 文的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相比,在表現形式上也缺乏具體性和準確性,通常只是指出人們應當做或不應當做某種行爲的一般原則和要求。

4、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需要一套實施保障機制,這種保障機制不僅體 現在會計法律規範的內容中具有明確的制裁和處罰條款,還體現在設有與之相配合的權威的制裁和審判機關。而對於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爲不能給予處罰,同時,當發生會計職業道德爭議時, 也沒有權威機構對其中的是非曲直明確作出裁定。

(三)會計行爲的法治與德治

法律和道德相互聯繫、相互補充。要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 有機地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會計行爲的規範化不僅要以會計法律、法規作保證,還要依賴會計人員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質來實現。會計職業道德只有轉化爲人們的 內在信念和內在品質,才能在會計行爲中真正紮下根,達到治本的目的。爲此,既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會計法制建設,依法規範會計行爲,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以德治理 會計行爲。

會計行爲的法治與德治雖然具有一致性,但始終是兩種不同 的治理方式,二者不能混淆。從會計工作來看,法治側重於規範會計行爲,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執行的標準就是會計法律法規,規範明確,便於操作;而德治側重於規範會計人員的內心世 界,以達到對行爲的規範,一般體現爲社會輿論的譴責,執行的標準比較空泛,不便於操作。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會計法律法規對會計工作的有效開展起着引導、促進、保障和制約作用。然而,法律實施的過程不是機械的,需要合適的人去正確地執需要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 支持。如果一個會計工作者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水平,很難想象會計法律法規會得到有效實施。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法治建設必須以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爲基礎,既要加 強會計法制建設,也要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要通過法律推動 和影響道德的發展,通過道德推動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兩者要相輔相成,協調發展。只有這樣,會計法治建設才能推動社會經濟穩定有序的發展和會計工作的不斷進步。

第二節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

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 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

一、愛崗敬業

(一)愛崗敬業的含義

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安心本職崗位,併爲 做好本職工作鍥而不捨、盡職盡責。

在經濟生活中,會計職業因其所處的環境具有特殊性,不同 的崗位,要求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也不同。單位內部會計人員不僅要盡職盡責地履行會計職能,如加強會計覈算、向管理決策者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而且還要對單位的經營活動和業餘活動進行 監督,保護單位財產安全完整,促進單位經營活動和業餘活動的 發展。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否愛崗敬業是判斷每個從業者是否有職業道德的首要標誌。愛崗和敬業,互爲前提,相互支持,相輔相成。愛崗是敬業的基石,敬業是愛崗的昇華。 如果不愛崗,就談不上敬業。如果只有一腔熱情,沒有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忠於職守的實際行動,敬業也就成爲一句空話。

(二)愛崗敬業的基本要求

1、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

熱愛會計工作是以敬重會計職業爲前提的,只有意識到會計 工作的重要性,纔會產生職業榮譽感,纔會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此基礎上,才能培養對會計工作的濃厚興趣,在平凡的、甚至是瑣碎的日常工作中,感受到它的樂趣。選擇會計職業的人不一 定都是基於興趣和愛好,但既然選擇了會計職業,就要敬重會計職業,逐漸培養對會計工作的熱愛之情。俗話說:“幹一行愛一行” ’ 只要樹立了這種思想,就會發現會計職業中的樂趣。通過刻苦鑽 研會計業務技能,努力學習會計業務知識,你會發現會計領域中有許多值得去研究探索的東西。有了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才能激發出自身的敬業精神,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作 出不平凡的業績。同時,還要安心本職工作,潛下心來“勤學多思,勤問多練”,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敬業,才能成爲真正的行家裏手。如果沒有腳踏實地的精神,好高騖遠,“這山望着那山高”, 就不可能成長爲優秀的會計人才。

2、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從業者對自己本職工作的熱愛,必定會體現在對待工作的態 度上以及對自己工作成績的追求上,這就是對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會計工作是一項嚴肅細緻的工作,沒有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就可能出現偏差。對那些損 失浪費、違法亂紀的行爲和一切不合法不合理的業務開支,要嚴肅認真地對待,起到把關守口的作用。要將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的職業作風貫穿於會計工作的始終。在會計工作中不僅要求數字計算準確,手續清楚完備,而且絕不能有“都是熟人不會錯”的麻痹思想和“馬馬虎虎”的工作作風。

3.忠於職守,盡職盡責

忠於職守不僅要求會計人員認真地執行崗位規範,還要求會 計人員在各種複雜的情況下,能夠抵制各種誘惑,忠實地履行崗位職責。盡職盡責具體表現爲會計人員對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所表現出的一種責任感和義務感,這種責任和義務既有法律上 的責任,也有道義上的責任。

會計職業的不同崗位要求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不盡相同:

(1)單位會計人員不僅要客觀真實地記錄反映服務主體的經 濟活動狀況,負責其資金的有效運作,積極參與經營和決策,而且還應抵制不正當的開支,防止有人侵佔單位資產,保護財產安 全完整。

(2)註冊會計師接受委託對委託者進行審計、鑑證或諮詢, 要維護委託人的權益,保守商業祕密,依法出具審計報告。

(3)在對單位(或僱主)的忠誠與國家及社會公衆利益發生 衝突時,會計人員應該忠實於國家、忠實於社會公衆,承擔起維 護國家和社會公衆利益的責任。

二、誠實守信

(一)誠實守信的含義

誠實,是指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 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諾,講信用,重信用,信守諾言,保守祕密。

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講信用,保守祕密,對 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真實、完整的會計覈算。誠實守信是會計職業活動和職業道德的精髓。誠實與守信具有內在的因果聯繫, 一般來說,誠實即爲守信,守信就是誠實。

有誠無信,道德品質得不到推廣和延伸;有信無誠,信就失 去了根基,德就失去了依託。誠實必須守信。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誠信”尤爲重要。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契約經濟”, 注重的就是“誠實守信”。可以說,信用是維護市場經濟步人良性 發展軌道的前提和基礎,是市場經濟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石。

(二) 誠實守信的基本要求

1、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弄虛作假

做老實人,要求會計人員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光明正大。 說老實話,要求會計人員說話誠實,如實反映和批露單位經濟業務事項。辦老實事,要求會計人員工作踏踏實實,不弄虛作假, 不欺上瞞下。

2、實事求是,如實反映

實事求是就是要求會計人員從實際情況出發,按實際情況辦 事。如實反映就是要求會計人員客觀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不誇大,不縮小,不隱瞞,如實反映和披露單位經濟業務事項。總之, 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應實事求是,正確覈算,儘量減少和避免各種失誤;不得爲了個人和小集團利益,僞造賬目,弄虛作假,損害國家和社會公衆利益。《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 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覈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 簿,編制會計報告。可見,這不僅是道德上的要求,也是法律上必須遵守的規則。會計人員只有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真實正確地記錄,如實反映單位經濟業務活動情況,才能實現會 計覈算、監督的真正內涵。

3、 保守祕密,不爲利益所誘惑

保守祕密是指會計人員在履行自己的職責時,應樹立保密觀 念,做到保守商業祕密,對機密資料不外傳、不外泄,守口如瓶。祕密主要有國家祕密、商業祕密和個人隱私三類。會計人員保守 的主要是單位的商業祕密。在市場經濟中,商業祕密可以帶來經濟利益,有些甚關係到單位的生死存亡。會計人員因職業特點,會經常接觸到單位和客戶的商業祕密,如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 情況、成本資料及重要單據、經濟合同等。因而,會計人員應依法保守單位祕密,這是會計人員應盡的義務,也是誠實守信的具體體現。

泄密,不僅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爲,也是違法行爲。我國有關 法律制度對會計人員保守祕密作了相關的規定。如《註冊會計師法》第十九條規定:“註冊會計師對執行業務中知悉的商業祕密, 負有保密義務”;財政部印發的《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第二十三條 規定:“會計人員應當保守本單位的商業祕密。除法律規定和單位領導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單位的會計信息。” 會計人員在沒有得到法律允許或經單位按規定程序批准外,不能 以任何藉口或方式泄露單位商業祕密。

會計人員要做到保守祕密,就應注意不在工作崗位以外的場 所談論、評價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數據。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應保持必要的警惕,防止無意泄密。俗話說,說者無意,聽者 有心。人們在日常交流中經常會對熟知的事情脫口而出,而沒有想到後果。爲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會計人員要了解自己所知的信息中,哪些是商業祕密,哪些是無關緊要的事項,以防止無 意泄密的情況發生。另外,會計人員還要抵制住各種各樣的利益誘惑,絕對不能用商業祕密作爲謀利的手段。

4.執業謹慎,信譽至上

該項要求主要針對註冊會計師。註冊會計師在執業中應始終 保持應有的謹慎態度,對客戶和社會公衆盡職盡責,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以維護職業信譽。第一,註冊會計師 在選擇客戶時應當謹慎,不要一味地爲追求營業收人,迎合客戶 的不正當要求,接受違背職業道德的附加條件。第二,要注意評估自身的業務能力,正確判斷自身的知識、經驗和專業能力能否勝任所承擔的委託業務。第三,要嚴格按照獨立審計準則和執業 規範、程序實施審計,對審計中發現的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及國家相關法律制度的經濟業務事項,應當按照規定在審計報告 中予以充分反映。第四,在接受委託業務後,應積極完成所委託的業務,認真履行合同,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擅自終止合同、解除委託,不得超出委託人委託範圍從事活動,以免當事人的'利益受到損害。

三、廉潔自律

(一)廉潔自律的含義

廉潔是指不收賄賂賂、不貪財錢財,保持清白。

自律是指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覺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慾望。 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公私分明、不貪不佔、遵紀守法、清正廉潔。保持廉潔主要靠會計人員的覺悟、良知和道德水準,主要靠自律。自律,是指自律主體按照一定的具體標準作爲具體行爲或 言行的參照物,進行自我約束、自我控制,使具體的行爲或言論達到至善至美的過程。自律的核心就是用道德觀念自覺地抵制自 己的不良慾望。一個能自律的人,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持住自我,不迷失方向;而不能自律的人則頭腦昏昏,喪失警惕,終將成爲權、財的奴隸。會計人員嚴格自律,防微杜漸,構築思想道 德防線,是防止腐朽的有效手段。

廉潔是自律的基礎,自律是廉潔的保證。自律性不強就很難 做到廉潔,不廉潔就談不上自律。“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會計人員必須既廉潔又自律,兩者不可偏廢。

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和內在要求,是會計職業聲 譽的“試金石”,也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靈魂。作爲整天與錢財打交道的會計人員,必須兩袖清風,不取不義之財。俗話說:“打鐵需 要自身硬”。會計人員只有首先做到自身廉潔,嚴格約束自己,才 能要求別人廉潔,才能理直氣壯地阻止或防止別人侵佔集體利益, 正確行使反映和監督的會計職責,保證各項經濟活動正常進行。

(二)廉潔白律的基本要求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廉潔自律,首先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加強世界觀的改造,樹立 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在會計工作中做到廉潔自律的思想基礎。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的目的和意義的總的觀點和看法。價值觀是指人們對於價值的根本觀點和看法,它是世界觀的一個重 要組成部分。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自覺抵制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錯誤思想的侵蝕,才能爲廉潔自律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2、公私分明,不貪不佔

公私分明是指嚴格劃分公私界限。如果公私分明,就能夠廉 潔奉公,一塵不染,如果公私不分,就會出現以權力謀私的腐朽現象,甚至出現違法違紀行爲。不貪不佔,是指會計人員不貪、不沾、不收禮、不同流合污,做到“理萬金分文不沾”,“常在河邊 走,就是不溼鞋”。

廉潔自律的天敵就是“貪”、“欲”。在會計工作中,由於大量 的錢財要經過會計人員之手,因此,很容易誘發會計人員的“貪”、“欲”。一些會計人員貪圖金錢和物質上的享受,利用職務之便, 有的被動賄賂,有的主動索賄,有的貪財、挪用公款,有的監守自盜。究其根本原因是這些會計人員忽視了世界觀的自我改造,放鬆了道德的自我修養,弱化了職業道德的自律。

四、客觀公正

(一)客觀公正的含義

客觀是指會計人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以實際發生的交易 或事項爲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公正是指會計人員應該具備正直誠實的品質,不偏不倚地 對待有關利益各方。

對於會計職業和會計工作而言,客觀主要包括以下兩層含義: 一是真實性,即以客觀事實爲依據,真實地記錄和反映實際經濟業務事項;二是可靠性,即會計覈算要準確,記錄要可靠,憑證要合法。

對於會計職業和會計工作而言,公正主要包括以下三層含義: 一是國家的會計準則、制度要公正。從制度上保證每一個主體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二是執行會計準則、制度的人,即單位的管理層和會計人員應公正地開展會計覈算和會計監督工作,在履行 會計職能時,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對待相關利益各方。三是註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鑑證時應以超然獨立的姿態,進行公平公正的判斷和評價,出具客觀、適當的審計意見。

客觀是公正的基礎,公正是客觀的反映。要達到公正,僅僅 做到客觀是不夠的。公正不僅僅單指誠實、真實、可靠,還包括在真實、可靠中作出公正選擇。這種選擇儘管是建立在客觀的基礎之上,但還需要在主觀上作出公平合理的選擇。

【聯想記憶】誠實守信和客觀公正的關係。誠實守信和客觀 公正既存在交叉,也有所區別。誠實守信強調不弄虛作假;而客觀公正則側重於在客觀真實的基礎上作出公平合理的判斷。

(二)客觀公正的基本要求

1、依法辦事

依法辦事是會計工作保證客觀公正的前提。當會計人員有了 端正的態度和知識技能基礎之後,他們在工作過程中還必須遵守各種法律、法規、準則和制度,依照法律規定進行覈算,開展會計工作。會計人員記賬、算賬、報賬和進行財產清查,需要熟悉 並依據《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和制度進行業務處理;註冊會計師開展獨立審計時,應依據《會計法》、《註冊會計師法》、《中國註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 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審計活動。總之,只有熟練掌握並嚴格遵守會計法律法規,才能客觀公正地處理會計業務。

2、實事求是,不偏不倚

社會經濟是複雜多變的,會計法律制度不可能對所有的經濟 事項都作出規範,因此,會計人員應通過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正確理解、把握並嚴格執行會計準則、制度,不斷消除非客觀、非公正因素的影響,做到最大限度的客觀公正。在實際生活中,要做到“客觀公正”,最根本的是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沒有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主觀、片面地看問題,就無法根據客觀 情況來公正地處理問題。例如,某人因公出差丟失了報銷用的車 票,在業務處理時,不能因爲無報銷憑證就不報銷,也不能隨意報銷,在出差人員辦理了各種合法合理的證明手續後,才能報銷,不報銷或隨意報銷,都違背了客觀公正的要求。

客觀公正應貫穿於會計活動的整個過程:一是會計覈算的過 程要客觀公正,即會計人員在具體業務處理時,或進行職業判斷時,應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二是最終處理結果要公正,即會計人員對經濟業務的處理結果是公正的。總 之,會計覈算過程的客觀公正和最終結果的客觀公正都是十分重要的,沒有客觀公正的會計覈算過程作爲保證,結果的客觀公正就難以保證;沒有客觀公正的結果,業務操作過程的客觀公正就 沒有意義。

3.保持獨立性

會計人員對會計業務的處理,對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的選擇, 以及對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披露和評價必須獨立進行職業判斷,做到客觀、公平、理智、誠實。註冊會計師保持其獨立性應當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註冊會計師應當迴避可能影響獨立性的審計事 項,實現形式上的獨立。具體是指註冊會計師必須與被審計企業或個人沒有任何特殊的利益關係。二是註冊會計師應當恪守職業道德,保持實質上的獨立。實質上獨立就是要求註冊會計師能在 審計過程中始終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形式上獨立是實質上獨立的必要條件,形式上不獨立,就不能保證實質上獨立,而形式上獨立也不一定能夠保持實質上獨立。註冊會計師更重要的是保持

實質上的獨立。

五、堅持準則

(一)堅持準則的含義

堅持準則是指會計人員在處理業務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會計 法律制度辦事,不爲主觀或他人意志左右。

這裏所說的“準則”,不僅指會計準則,而且還包括會計法律、 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與會計工作相關的法律制度。

會計人員在發生道德衝突時,應堅持準則,以維護國家利益、 社會公衆利益和正常的經濟秩序。註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業務時,應嚴格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有關要求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出具客觀公正的審計報告。

(二) 堅持準則的基本要求

1、熟悉準則

熟悉準則是指會計人員應瞭解和掌握《會計法》和國家統一 的會計制度及與會計相關的法律制度,這是遵循準則、堅持準則的前提。只有熟悉準則,才能按準則辦事,才能遵紀守法,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

會計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正確領會會計法律法規、會計準 則制度,而且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瞭解和熟悉與會計相關的經濟法律制度,如稅收、金融、證券、票據、合同等法律制度。只有熟悉這些法律法規,纔有可能全面提高會計人員自身的守法 能力。這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前提。

2、 遵循準則

遵循準則即執行準則。會計人員在會計覈算和監督時要自覺 地嚴格遵守各項準則、自律在先,同時也應要求他人遵守準則, 將單位具體的經濟業務事項和經濟行爲與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相 對照,先做出是否合法合規的判斷,對不合法的經濟業務不予受 理。由於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會計業務日趨複雜,因 而準則規範的內容也會不斷變化和完善。這就要求會計人員不僅 要經常學習、掌握準則的最新變化,瞭解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 情況,準確地理解和執行準則,還要在面對經濟活動中出現的新 情況、新問題以及準則未涉及的經濟業務或事項時,通過運用所 掌握的會計專業理論和技能,作出客觀的職業判斷,加以妥善地 處理。

3、 堅持準則

會計人員應依法履行會計監督職責,在發生道德衝突時,應 堅持準則,排除阻力,頂住壓力,對法律負責,對國家和社會公衆負責,敢於同違反會計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的現象作鬥爭,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市場經濟是利益經濟。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國家利益、集 體利益與單位、部門以及個人利益時常發生衝突。如果會計人員爲了個人利益不受影響,放棄原則,做“老好人”,就會使會計工作嚴重偏離準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就無法保證,作爲會計人員,自己也要承擔責任。因此,會計人員堅持準則,不僅 是對法律負責,對國家、社會公衆負責,也是對單位和自己負責。

在實踐中,如果會計人員堅持準則,往往會受到單位負責人 和其他方面的阻撓、刁難甚至打擊報復。爲了切實維護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會計法》強化了單位負責人對單位會計工作的法律責任,賦予了會計人員相應的權利,改善了會計人員的執法環境。對於單位負責人指使、強令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以及對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行爲給予嚴厲的處罰。

六、提局技能

(一)提高技能的含義

提高技能是指會計人員通過學習、培訓和實踐等途徑,持續 提高會計職業技能,以達到和維持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的活動。

會計人員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勝任 會計工作。不斷提高其職業技能既是會計人員的義務,也是在職業活動中做到客觀公正、堅持準則的基礎,是參與管理的前提。

會計職業技能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1)專業基礎知識;(2)會計理論、專業操作的創新能力;(3)組織協調能力;(4)主動 更新知識的能力;(5)提供會計信息的能力。

(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1、要有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意識和願望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科學技術的日新 月異,會計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會計的要求越來越高,會計人才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只有具備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意識和願望,才能不斷進取,纔會主動地求職、求學, 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使自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使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從而掌握過硬的本領,在會計人才的競爭中立於不 敗之地。

2、 要有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專業技能的提高和學習不可能是一勞永逸之事,必須持之以恆,不間斷地學習、充實和提高,“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具有鍥 而不捨的“勤學”精神,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理論水平、操作技能和職業判斷能力,才能推動會計工作和會計職業的發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新情況的需要。同時,還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學中思,在思中學,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 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職業技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總之,謙虛好學,刻苦鑽研,鍥而不捨是練就高超的專業技術和過硬的本領的唯一途徑,也是衡量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準的重要標誌之一。

七、參與管理

(一)參與管理的含義

參與管理就是要間接地參加管理活動,爲管理者當好參謀和 助手,爲單位管理活動服務。對會計工作來講,參與管理就是要求會計人員積極主動地向單位領導反映本單位的財務、經營狀況及存在的問題,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地參與市場調研和預 測,參與決策方案的制訂和選擇,參與決策的執行、檢查和監督,爲領導者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活動,當好助手和參謀。

會計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管理活動中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會計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會計在管理活動中,更多的是從事間接管理活動。如果沒有會計人員的積極參與,單位的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就會出現問題,決策就可能出現失誤。 會計人員特別是會計部門的負責人,必須強化自己參與管理、當好參謀的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

(二)參與管理的基本要求

1.努力鑽研業務,熟悉財經法規和相關制度,提高業務技能, 爲參與管理打下基礎

嫺熟的業務、精湛的技能是會計人員參與管理的前提。會計 人員只有努力鑽研業務,不斷提高業務技能,深刻領會財經法規和相關制度,纔能有效地參與管理;會計人員只有業務嫺熟,技能精湛,才能更好地參與管理,爲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服務。

首先,要求會計人員要有紮實的基本功,使自己的知識和技 能適應所從事工作的要求。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完整。其次,要充分利用掌握的大量會計信息,運用各種管理分析方法,對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分析、預測,找出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和薄弱 環節,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把管理結合在日常工作之中。從而使會計的事後反映變爲事前的預測和事中的控制,真正起到當家理財的作用,成爲決策層的參謀助手。

2.熟悉服務對象的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使參與管理的決策 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會計人員應當熟悉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業務流程和管理情況, 掌握單位的生產經營能力、技術設備條件、產品市場及資源狀況等情況,結合財會工作的綜合信息優勢,積極參與預測。根據預測情況,運用專門的財務會計方法,從生產、銷售、成本、利潤 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擬訂可行性方案,參與優化決策。對計劃、預算的執行,要充分利用會計工作的優勢,積極協助,參與監控,爲改善單位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八、強化服務

(一)強化服務的含義

強化服務就是要求會計人員具有文明的服務態度、強烈的服 務意識和優良的服務質量。

會計工作涉及面廣,又往往需要服務對象和其他部門的協作 及配合,而且會計工作的政策性又很強,在工作交往和處理業務過程中,容易同其他部門及服務對象發生利益衝突或意見分歧。會計人員待人處世的態度直接關係到工作能否順利開展,並關係到工作的成效。所以,會計人員不僅要有熱情、耐心、誠懇的工 作態度,待人平等禮貌,而且遇到問題要以商量的口吻,充分尊重服務對象和其他部門的意見。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 溝通講策略,用語講準確,建議看場合。

強化服務的結果,就是奉獻社會。任何職業的利益、職業勞 動者個人的利益都必須服從社會的利益、國家的利益。如果說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出發點,那麼,強化服務、奉獻社會就是職 業道德的歸宿點。

(二)強化服務的基本要求

1.強化服務意識

會計人員要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不論是爲經濟主體服務, 還是爲社會公衆服務,不論服務對象的地位高低,都要擺正自己的工作位置。管錢管賬是自己的工作職責,參與管理是自己的義 務,只有樹立了強烈的服務意識,才能做好會計工作,履行好會 計職能,爲單位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有些會計人員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認爲自己管錢管物就髙 人一等,認爲會計職業在社會上吃香就馬馬虎虎,認爲自己參與管理就自命不凡。有些單位的會計部門存在着“門難進、話難聽、 臉難看”的現象;有的以“憑證填制和粘貼不合規範”等理由讓 報銷人員前後跑財務部門數次,還得心平氣和、滿臉笑容。還有些會計人員勢利圓滑,爲少數人服務,爲自身利益服務;有的“官大辦的快,官小辦的慢,無官拖着辦”;有的“利多馬上辦,利少 慢慢辦,無利事不辦”。這些行爲都違背了強化服務的職業道德。

2.提高服務質量

強化服務的關鍵是提高服務質量。單位會計人員和註冊會計 師的服務內容各有側重,其要求也不盡相同。單位會計人員的服務質量表現在,是否真實地記錄單位的經濟活動,向有關方面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是否積極主動地向單位領導反映經營活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參與經營管 理活動。註冊會計師的服務質量表現在,是否以客觀、公正的態度正確評價委託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出具恰當的審計報 告,爲社會公衆及信息使用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在會計工作中提供上乘的服務質量,並非是 無原則地滿足服務主體的需要,而是在堅持原則、堅持準則的基 礎上儘量滿足用戶或服務主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