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自學考試《文學概論》同步練習題及答案

《文學概論》是自學考試科目之一,考生們在複習教材時,可以結合試題加以練習,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一份自學考試《文學概論》同步練習題及答案,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自學考試《文學概論》同步練習題及答案

第十章 本文層次和形象的理想形態

  概念:

1.典型:就是高質量的藝術形象,它既具有鮮明獨物的個性,又包含了充分普遍的共同性,從而反映了事物的某些本質(或:文學中顯現特徵而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徵性與藝術魅力性是其兩大特徵。特徵性:一指他的外在特徵非常生動獨特;二指內在性格非常深刻豐富。魅力性指性格的生命魅力與靈魂深度。

2.特徵化(一般稱爲典型化):創造典型的方法,即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徵的東西,加以藝術強化和生髮。特徵化的對象可以是一句話、一個細節、一個場景、一個事件、一個人物、一種人物關係等。

3.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完整的空間性是意境的基礎,情感的包含性是意境的靈魂,含蓄而耐人尋味是意境的魅力所在。(或:情景交融是意境的表現特徵,虛實相生是意境的結構特徵,韻味無窮是意境審美特徵)。

4.意象:又稱審美意象,指用來表達某種抽象觀念或哲理的藝術形象。具有哲理性、象徵性、荒誕性、抽象思維參與性、求解性和多義性等特徵。

  問題:

1.“本文”與“作品”“本文”又稱“文本”(TEXT),在英語中是原文的意思。指作者寫成而有待於閱讀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指經過閱讀了的文本。接受美學認爲“作品”是由作家和讀者共同創造的,而“本文”有待讀者閱讀與再創造。

2.“文本”可分爲哪幾個層次?

本文從外到內可分爲三個層次:話語層,形象層,意蘊層。中國三國時期的王弼也早有言、象、意三層次的分法。

1.舉例說明文學話語與普通話語的不同。

文學語言與普通語言的不同,除了常說的形象性、生動性、疑煉性、音樂性等特點外,還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1)文學語言是內指性語言,即指向藝術內部,不一定符合現實生活邏輯。如:……(2)文學語言注重語言的表現功能,蘊含了作家豐富的情感、想象等心理體驗,比普通語言更富於心理蘊含性。如:……(3)文學語言具有阻拒性,指設法把語言寫得陌生、扭曲,以打破司空見慣的套板,產生新奇感。如:……

2.形象具有哪些特點,舉例說明?

文學形象就是用話語系統描繪的具體可感的人物、景物、物態等圖畫,特點有四:一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指形象中既包含客觀描寫,又包含作家的主觀情感、思想。二是假定性與真實性的統一,指形象是虛構的,但卻符合生活本質與作者的真情實感。三是個別與一般的統一,指形象是單個的,但他身上又包含了其他類似人物的共同特徵。四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指每一個形象從名姓到相貌性格都是具體而確定的,但到底是怎樣的,不同的讀者卻解讀到不完全相同的結果,這即不確定性。如祥林嫂,既來源於客觀生活,又含有作家的同情;既是虛擬的假定人物,又讓人感到非常真實;既是單個人,身上又包含了舊中國婦女的許多共同特徵;既是祥林嫂,而不是別的什麼人,又在不同讀者的解讀想象中不完全相同。

3.文學典型的審美特徵是什麼?

文學典型就是文學話語系統中顯出特徵的富於魅力的性格。它是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之一。其特徵有二:一是特徵性,即外在形態生動、具體、獨特,內在本質深刻豐富。總之,從整體到局部都很獨特;二是有藝術魅力,能吸引讀者。典型魅力是由它的符合生活本質的真實性、富於獨創的新穎性、包含着作家真情實感的誠摯性、內涵挖掘不盡的蘊藉性造成的。

4.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的關係怎樣?

一方面,典型人物在典型環境中形成,典型環境促使並制約典型人物的活動與性格發展;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又影響典型環境。總之,二者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典型人物的刻畫離不開典型環境。典型環境是典型人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現實基礎,沒有典型環境,典型人物的言、行、心理都失去依據,成爲無源之水;而典型環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離開典型人物,典型環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與形成的可能。

5.舉例說明文學意境的特徵。

文學意境就是抒情性作品中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藝術境界。它具有情景交融、虛實相生、韻味無窮三大特點。情景交融即意境首先是一幅圖景,而其中又滿含着作家的情感。虛實相生中的“實”即意境中逼真描寫的景、形、境,“虛”指這一實境能誘發出豐富的想象空間和情、神、意的體味。韻味無窮指意境中包含着咀嚼不盡的審美意味,包括情、理、意、趣、韻、味等,含蓄而耐人尋味。比如《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臺,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首先,詩作勾畫的春天之景中內含着喜悅之情;其次,實寫遊園不值之情景,卻在讀者腦海中誘發出一個闊大而虛幻的春景空間;再次,全詩耐人玩味,具有無窮的韻味。

6.本書所講的審美意象與一般所講的意象有何不同?審美意象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一般所講的意象多指詩中的形象。本教材所講的意象專指審美意象。審美意象指具有哲學意味的作品中那種意義不在本身,而是象徵暗示着一種普遍哲學意義的形象。具有哲理性、象徵性、荒誕性、抽象思維的直接參與性等特點。哲理性指表達哲理是創造意象的目的,正所謂“表意之象”。象徵性指意象實際是某種意義的載體,是某種事物的象徵。荒誕性指意象不合生活常規,如人變甲蟲,刑天以乳爲目,都荒誕不經。抽象思維直接參與性指作者創造意象時,由於目的在於表達一種哲學觀點,所以,意象的創造不只是形象思維起作用,而哲學的抽象思維也參與其中。

第十一章 敘事性作品

  概念:

1.敘事學:指20世紀以來由俄國形式主義與法國結構主義等形成的敘事理論。它不像傳統敘事理論那樣關注具體作品中敘事內容的特點,而是關注不同作品共有的敘事形式方面的特點,包括敘事方式、敘事視角、敘事節奏、敘述者的聲音特點、敘述者與接受者的關係等。它發展了傳統的敘事理論,但忽視了具體作品的特殊性,太重形式,因而不無偏頗。

2.事件:事件指相對完整的敘述單位,由人物行爲及其後果構成。如孫悟空大鬧天宮、寶玉捱打、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等都是事件。不同的事件作爲敘述單位在故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可分三類。一類是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另一類是顯示人物性格。第三類“一身兼二職”,既推動情節,又顯示性格。2.情節;是按因果邏輯組織起來的一系列事件。用以表現人物行爲的矛盾衝突,揭示人物命運的變化過程,展示人物的性格。

3.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這是作品結構的兩個層次。表層結構:指事件之間的關係(故事單元之間的關係),這是歷時性向度的結構。深層結構:指故事各要素與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間的關係。這是共時性向度的結構。它植根於一定文化的深層社會心理,因而往往呈現爲多義的狀態,造成釋解的困難和歧義。(深層結構已經不是形式意義的結構,而是內容意義的結構)

4.行動元與角色:這是敘事作品中人物的二重特性,即從不同角度看人物的結果。行動元指人物作爲一個發出動作的單元(行動“元”),在“做什麼”,從而構成矛盾的一方,起推動整個事件發展的作用。如《西廂記》等才子佳人小說,總由幾個相似的行動元構成:張生一類故事結局的追求者;鶯鶯一類被追求的對象;紅娘一類幫忙者;老夫人一類有權勢的反對者;鄭恆一類的小人、破壞者。角色指人物特徵的各方面統一而成的獨立的性格,即在故事中“怎麼做”。成功的角色既具有鮮明的個性,又具有普遍的共性,並能揭示出社會的某種本質。(“角色”就是常說的“形象”,成功的角色即“典型人物”)人物具有“行動元”與“角色”二重特性,但二者不總是重合的。有時一個行動元由幾個角色擔任。如《西遊記》中,許多妖魔,角色、性格不同,但同屬一個行動元,即取經的阻礙者,而唐僧師徒四人構成一個行動元,即“取經者”。反之,一個角色也可能包括幾個行動元,如豬八戒、白馬等,都先是取經的阻礙者,後來又變成取經者。

5.本文時間與故事時間:文本時間與故事時間構成敘事作品中時間的'二元性。故事時間即在故事中虛構的時間,指生活中那個故事展開原本所用的時間;本文時間指作者敘述這個故事所用的時間,略等於閱讀所用時間。這兩種時間有時可以重合,但總體而言,二者的性質、長短、順序往往不同。

6.一般行動邏輯的基本序列是三段式:首先是行動的可能性,指一個行動將要發生。其次是變爲現實或走向相反,這是故事內容的主要部分。最後是取得成功或失敗。(實質是常說的開端、過程、結果)

7.視角:即作品中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角度。視角由敘述人稱決定,常用的有第三人稱視角(敘述),第一人稱視角(敘述)兩種,另外,也有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交替變換的敘述。第二人稱敘述較爲罕見,它其實是第三人稱的變體。

8.敘述者聲音:指敘述者隱藏在故事後面說話或者有時站出來說話的方式,前者叫隱蔽的敘述聲音,後者叫凸顯的敘述聲音、戲劇化的敘述聲音。敘述聲音是敘述動作的主要組成部分。敘述聲音的本來功能是傳達內容。在一般的作品中,敘述聲音隱藏在敘述內容後面,不大引起讀者的注意。這種隱蔽的敘述聲音可造成客觀逼真的敘述風格。在有些作品中,敘述者在敘事中突然從幕後站到前臺議論幾句,如某些古典小說中,敘述者突然說:“看官,你……”這就突顯了敘述聲音,使敘述者也成爲讀者欣賞的對象,客觀上突出了“講”的動作,從而瓦解了一般敘事所創造的客觀逼真的幻覺,造成另類敘述風格。這種敘述者站到臺前橫插議論的方式可稱爲“敘述聲音的戲劇化”。因此,不同的敘述聲音可造成不同的敘述風格與效果:隱蔽的敘述聲音可造成客觀逼真的敘述風格。凸顯的戲劇化敘述聲音可造成另類敘述風格。

9.敘述接受者:又稱隱含的讀者,即作者創作時心目中寫給的讀者。只有這些讀者纔有可能成爲作者的知音,真正領會作品。實際的讀者一般難以完全符合隱含的讀者的標準,因而導致對作品的誤讀。讀者應儘可能向作品隱含的讀者靠攏,纔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問題:

1.如何理解敘事的特徵?

敘事的特徵有二:其一,敘事的內容是社會生活事件過程,即人的社會行爲及其結果。其二,敘事是話語的虛構,只要符合生活與情感的邏輯就行,無須到生活中去求證,但卻可能在更深刻的層次上揭示人生與現實社會的本質。

2.情節與事件的關係如何?

事件由所敘述的人物行爲及其後果構成,一個事件就是一個敘述單位;情節是按因果邏輯組織起來的一系列事件,用以表現人物的行爲衝突,揭示人物命運的變化過程和性格。可見,其一,事件是情節的單位,而情節是事件的組合。其二,講述的目的不同,有的事件“重事”,有的事件重“人”,即顯示人的命運性格,而情節的講述目的只是揭示人物的命運與性格,所以,情節不僅是按因果邏輯組織起來的事件,而且要求事件的展開要能表現人物的性格與命運。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概念:

1.抒情:即抒發感情。從對象看,抒情偏於表現作者的主觀世界。從方式看,抒情偏於用話語的聲音組織與畫面組織來象徵性地表現情感。

2.抒情作品:指以表現主觀情感爲主的一類文學作品。其主要體裁是抒情詩與抒情散文,另外還有戲劇和抒情小說,這二者兼有敘事和抒情的雙重特點。

3.抒情話語:抒情話語是一種表現性話語,它具有象徵性地表現情感的功能,即通過類似音樂的聲音組織和富有意蘊的畫面組織來體現難以言傳的主觀感受過程。

4.抒情作品的結構:抒情作品可分爲三個主要的結構要素,即聲音、畫面、情感經驗。由於其情感經驗總要投射到聲音或畫面上,形成聲情並茂或者情景交融的象徵表現,所以,三個要素常形成兩個方面的關係,即聲與情的關係,景與情的關係。

5.聲情並茂、情景交融:指抒情詩通過聽覺節奏和視覺畫面給情感節奏賦予外形,將它直接有力地體現出來。換言之,即詩作情感飽滿,聲音響亮,圖景鮮明。

6.抒情節奏:節奏是抒情作品中一種有規律的、連續運動的形式。抒情節奏是一個多層組合。在聲音層,音調的抑揚、字詞句的停頓、反覆、押韻等構成聲音節奏。在畫面層,景物的承接、流轉跌宕等構成畫面節奏;在情感層,情感的起伏、強弱、轉折等,構成情感運動節奏。如: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聲音的平仄、押韻,不同畫面的接續,情感由喜悅而懷疑而驚喜等,都構成節奏。

7.隱喻:比喻的一種,只表明喻體與本體的關係,不用喻詞。如“幼兒園的阿姨終日泡在她的‘小鳥’中間。”用‘小鳥’隱喻小孩們。

8.象徵:用具體事物表現抽象的觀念、思想等的文學方法。如用紅日升起象徵美好未來,用魚水關係象徵軍民關係。

9.抒情話語的修辭:這是指抒情作者在抒情寫意時的用語方法。常用的有比喻與象徵,倒裝與歧義(指一個詩句含有多重意義),誇張與對比,借代與典故。(答時要具體解釋一下。“借代”如“宛轉娥眉馬前死”,用“娥眉”代楊貴妃)

10.抒情角色:指抒情作家表現情感時所處的地位。常見的抒情角色有三種:一是第一人稱抒情,即作者作爲第一人稱出現,作品中的‘我’即作者。二是作者作爲代言人,以他人的口氣抒情。這是戲曲唱詞的基本抒情形式,詩歌如李白的《春思》中:“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緯。”詩人代思婦抒情。這種作品中隱含的‘我’是他人。三是作者作爲敘事者,在講述事件的過程中抒情,即第三人稱抒情。

  問題:

1.文學抒情與敘事有哪些主要區別:

抒情偏於表現作者的主觀世界,敘事偏於再現客觀世界;抒情重在運用話語的聲音組織和畫面組織來象徵性地表現情感,敘事重在用話語的意義來講故事。

2.抒情話語主要通過哪些方式突出語言的表現功能,舉例說明。

首先,抒情話語突出話語的表現功能,主要是突出了直接呈現情感運動形式的功能,具體表現爲突出話語聲音層和畫面層的象徵功能。即在抒情話語中,聲音層被凸現出來,造成高低、快慢、長短等有規律的音響組織形式,直接象徵着情感運動的形式;另外,在抒情話語中,畫面不僅再現了事物的外表,而且轉化爲一種主觀的、感受之中的色彩與形象,直接象徵性地表現了感受過程。其次,抒情話語主要通過改變語言規範、複雜化、陌生化等方式來突出語言的表現功能。比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改變了“綠”的詞性,豐富了其表現力。“紅杏枝頭春意鬧”用“鬧”形容春意,不合語言規範,顯得陌生,但卻突出了視角畫面的動感。

3.爲什麼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中之景,不是孤立的景,而是爲了抒情而設立的,因而是被賦予了情感的景語;詩中之情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由景物象徵性地表現出來的具體情感,常包含在景物的描寫中。可見,詩中總是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所以,一切景語皆情語。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字面寫的是景象,而內部包含了作者對大自然無限闊大的理解與景仰以及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