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考《中國政治制度史》備考複習題

複習要趁早,參加2107年自學考試的考生們是否已經開始複習了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中國政治制度史》備考複習題,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年自考《中國政治制度史》備考複習題

  一、名詞解釋(本小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

1、秦漢郡縣制

考覈知識點:秦朝地方行政制度,參見P120

答:郡縣制度起源於春秋戰國, 至秦統一中國而最後完成。 秦朝地方行政機構,設立郡、縣二級。秦初,分天下爲三十六郡,後增四十餘郡。郡下設縣。漢承秦制,郡縣制度有了新的發展。漢武帝分全國爲十三部(州)監察區,東漢魏晉南北朝在此基礎上發展爲州、郡、 縣三級地方行政層次。郡縣制從根本上否定分封制, 長官由國君直接任免,概不世襲, 並接受考覈,由中央直接控制各級地方權力, 形成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加強了對全國的統治。

2、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考覈知識點:晚清國家組織,參見P269

答: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設總理大臣三員至十幾員不等,由親王一人總領。其職權所及與外交及與外國有關的財政、軍事、教育,礦務、交通等。是清朝末期中央管理對外事務的機關,僅次於軍機處的最重要部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下屬機構有同文館、海關總稅務司署,還管轄南、北洋通大臣,選派出國公使等。

  二、簡答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

1、簡述秦代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考覈知識點: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參見P121

答:秦朝地方行政機構,設立郡、縣二級。郡縣制從根本上否定分封制,長官由國君直接任免,概不世襲,並接受考覈,由中央直接控制各級地方權力,形成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加強了對全國的統治。

2、簡述解放區政權的政治制度。

考覈知識點:解放區政權的政治制度,參見P377--381

答:①人民代表會議制度。內戰爆發前,各解放區各級政權的組織形式仍採取以“三三制”爲特點的參議會制度。全面內戰爆發以後,爲了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各解放區普遍取消了參議會,而代之以人民代表會議。人民代表會議是參議會向人民代表大會過渡的形式。

②軍事管制制度。軍事管制制度是在新解放的城市實行的一種過渡性的政權組織形式,實行軍事管制的城市,由軍事管制委員會爲該城市統一的軍政最高機關。軍事管制委員會不由民選產生,而由人民解放軍總部或大軍區、野戰軍戰線司令部委任。軍事管制委員會待其任務完成和城市人民政府建立之後就宣佈撤消。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日本投降後,內蒙古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了自治運動,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內蒙古自治政府,在我國首次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它的建立對於內蒙古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爲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設提供了經驗。

  三、論述題(本小題共2小題,每小題25分)

1、評述唐代科舉制。

考覈知識點:官吏選任制度,參見P199--204

答:

2、評述中國宰相制度。

考覈知識點:宰相制度,參見P33

答:1.貴族輔政制

輔政制度,一般是指“位列百官之長”的.“相”或稱“宰相”、“丞相”之職。在君主專制的朝代,輔政體制基本上是貴族輔政制

2.宰相開府施政輔政制

宰相開府施政輔政制是指作爲百官之長的宰相可以個人開府,自闢僚屬,依照皇帝的政令,獨立行使權力。因此,這類宰相的權力較大。這種體制主要出現在隋代以前。如西漢的丞相,御史大夫,東漢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魏晉南北朝時期,如司馬昭、王導、王敦、劉裕、蕭道成、陳霸先、高歡、宇文泰等,都是名爲二相,八公而專制於朝。

宰相開府相對獨立施政, 顯然是與君主專制制度格格不入的, 因此其無法持久存在,必被皇權所排擠和取締乃是必然的。

3.宰相機構參議輔政制

宰相機構參議輔政制,雖設置有固定的宰相機構,但現任宰相無權更換各機構的屬員,宰相的變動也不會導致相府人事的變動。皇帝對宰相的控制較嚴,宰相沒有單獨裁決政務的權力,而是根據旨意通過政務部門組織實施,宰相無非是高級執行人員而已。

從曹魏開始,相繼出現了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並且長期並存,但三省的具體職掌分工還缺乏明確的規定。然而,它畢竟是在制度上確立宰相機構參議輔政制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