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大學聯考高起點《歷史》複習考點:隋唐經濟

歷史其實就是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加以處理爲我所用,會受益無窮。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成人大學聯考高起點《歷史》複習考點:隋唐經濟,供參考複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成人大學聯考高起點《歷史》複習考點:隋唐經濟

1.大運河

爲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統治,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以洛陽爲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的大運河。運河分爲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全長四五千裏,成爲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2.均田制和租庸調製

①隋唐沿用了北魏以來的均田制。②隋朝還沿用了北魏以來的租調製,後來又規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交納一定的絹代替服役,以庸代役制開始部分推行。唐朝以輕徭薄賦思想改革賦役制度,實行租庸調製: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納一定量的穀物,叫做“租”;交納定量的絹和布,叫做“調”;服徭役的期限內,不去服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叫做“庸”。這一制度的作用:農民生產時間有了保證,使許多荒地開墾出來;政府的賦稅有了保證,使國家富裕了。

3.曲轅犁

唐朝農民在生產實踐中,改進了犁的構造,製造了曲轅犁,提商了耕田效率。

4.兩稅法

背景:唐朝中期,土地買賣頻繁,土地兼併嚴重,均田制遭到破壞,租庸調製無法維持。爲解決財政上的困難,780年,唐政府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實行兩稅法。

內容:按土地和財產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收稅,稱爲兩稅法。

意義和作用:①兩稅法改變了過去以人丁爲主的徵稅標準,表明封建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鬆,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大變革。

②兩稅法實行後,政府收入增多了一些,但地主階級千方百計把新增賦稅轉嫁到農民身上,農民所受剝削仍然很重。社會階級矛盾從根本上並未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