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黑板報圖片素材整潔又漂亮

學生們是經常會走黑板報的,元旦將至,他們又開始爲元旦黑板報忙碌着。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簡單的元旦黑板報,一起來看看吧!

  整潔美觀的元旦黑板報

元旦黑板報圖片素材整潔又漂亮

元旦黑板報圖片素材整潔又漂亮 第2張

元旦黑板報圖片素材整潔又漂亮 第3張

元旦黑板報圖片素材整潔又漂亮 第4張

元旦黑板報圖片素材整潔又漂亮 第5張

  元旦黑板報內容:笑容橫溢度元旦

熟悉的旋律在耳邊迴響,優美的舞姿仍在眼前回放。唯美的畫卷緩緩鋪開,多日的汗水與努力換回今時的燦爛與輝煌!

江山秀美,歌聲繞深,教師齊歌唱祖國:祖國帶我們走向繁榮富強;嘹亮歌聲,迴盪場中,,行政組員皆祝福九中:九中明天會更好。

街舞動作,帶來青春活力;拉丁舞步,燃起全場氣氛。古箏妙手,奏出高山流水,發思古之悠情。巾幗英豪,武林至尊,舞姿凌風誰與爭鋒;稚嫩七年級,綠色歌謠唱出綠色。放飛希望;純潔天使,感恩之心,感謝有你給你勇氣。難忘一瞬間,難忘每一個瞬間。飛旋的吉祥鼓,飛舞的青春;躍動的鼓聲,躍動的身影。

火紅的身影在舞臺上跳動着,將新年的吉祥送與你。笑靨如花,身輕似燕,靈動若水,異域風情,盡在於此。沒有拉丁舞的火辣,沒有孔雀舞的百媚千嬌,飛旋吉祥鼓自有一份生命的韻律與靈動。十個女生竭盡全力跳着。

她們的努力就如水仙三年的積蓄,她們的美麗好似曇花剎那的芳華。手臂揚起,跳動擊鼓,舒展自如,落落大方。跑動成圓,接又變換隊形,拉起面紗,猶抱琵琶半遮面。不敢放過一個瞬間,因爲每一個瞬間都如此難忘!

劇場當中,熱情似火。望舞臺之上,金扇紅裙,分外妖嬈,巧換隊形,精湛舞藝,欲與專業試比高。望“長城”內外,紅裝金裹,分外奪目。

惜拉丁獨舞,略輸氣勢;街舞動作,稍遜風騷;月光下的鳳尾竹,實難領悟。表演如此精彩,引得無數眼光盡聚焦,衆多觀衆盡折腰。屬氣勢恢弘,還看“長城長”。

舉手投足,搭配到天衣無縫;隊形變換,契合至無屑可擊。二十餘人搖動着金扇,有節奏的起伏中如盤踞於崇山峻嶺之上的長城起伏連綿,又似將醒的蟠龍。這番表演,掌聲如雷鳴,難忘每一個瞬間。

難忘每一個難忘的的瞬間,只願窖藏在心中。

  元旦黑板報資料:中國的元旦節

元旦這個名稱在中國古已有之,元即元月,正月,七年級,就是旦,元旦是歲首的意思。追本溯源要到中國的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顓頊規定正月爲元,七年級爲旦。在幾千年的演變中,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是變更的依據都是中國的傳統曆法。

今昔的元旦之說

漢武帝時,把黃曆正月七年級定爲元旦,一直到1949年以前,中國都是以黃曆正月七年級爲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開始採用西曆紀年,把一月一日定爲新年,但是並沒有稱之爲元旦。把西方曆法一月一日叫成“元旦”,始於孫中山先生。以下爲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的誓詞(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

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爲衆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爲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孫文

誓詞註明的時間是“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在這裏,孫中山先生給“元旦”一詞賦予其現代的涵義。

除了孫中山先生將西方曆法一月一日叫成“元旦”之外,中共在1949年摘桃子成功後,在這一年的“政治協商會議”上,把傳統曆法中兩個重要的節日給變異:一是把過年改爲春節;一是把正月七年級的元旦改到西曆一月一日去。也就是說,現在中國把西曆一月一日稱爲元旦。然而實際上,黃曆正月七年級纔是我們的正統元旦。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相關資料吧。

哪一個是真正的中國新年?(龐鍾、張德容)

雖然有人說婚喪嫁娶是人生幾大事,但其實隨生命一路走來,在記憶深處溫暖內心常駐的一幕是與笑臉、富足、煙花和祝福相連的中國過年場景。因爲日子特殊,所以也就能爲人帶來其他日子都沒有的快樂和希望。中國新年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

而現在過的這個“元旦”並不是中國真正的傳統節日,今天所說的“元旦”,是1949年9月27日,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1949年10月1日後改用世界上通用的西元紀年。從此,正式將西曆1月1日稱“元旦”,皇曆正月七年級爲“春節”。實際上,皇曆正月七年級不應該是“春節”,而應該是“皇曆新年”或“過年”這個傳統叫法。

古代的`元旦和皇曆新年是同一天

其實在古代,元旦和皇曆新年是在同一天。

中國的元旦,據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爲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皇曆(夏曆)正月七年級。元旦,是每個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考古學家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顛升起,中間雲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中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後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線,意爲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所以現在西曆的一月一日並不是中國真正的“元旦”,古書上的元旦就是今天的皇曆新年的通稱,這是由於1912年改用現行西曆(格里曆)把格里曆新年稱爲“元旦”。把傳統的元旦稱爲“春節”是一種移花接木的方法,很容易造成不知真相的人們所誤解,認爲古書上的元旦就是現今的格里曆“元旦”。這是不正確的,所以一定要了解這些歷史纔不會弄錯。此“元旦”非彼“元旦”,古元旦即今天我國的傳統的年節,而格里曆元旦(民間俗稱陽曆年)是從西方傳來的,並不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它只是一個政治性的節日(今天的財務統計年度分界點)。

有關元旦和皇曆新年的知識:

南朝文史家肖子云在他的《介雅》中記載有“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看來那時已將旦爲一日的開始,引申爲一年的第一天了。宋代吳自牧《夢樑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爲新年。”一歲節序,此爲之首。“元旦,《書·舜典》中叫元日”;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庚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爲“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