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的特點及其來源是什麼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爲“民間工藝”。木雕可以分爲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木雕的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木雕的特點及其來源是什麼
  木雕的特點

1,取材方便。除朽木和特別鬆軟的木材外,許多木材可用於木雕。

2,易於加工。一般木工工具和刻刀即可,無需特殊工具。因木料相對於石 料、 玉料、金屬料等,比較鬆軟,容易雕鑿和打磨,手工也可進行。

3,題材廣泛。人物、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抽象、形象、意象均可。

4,形式多樣。浮雕、圓雕、鏤空雕、雙面雕等都可。

5,實用性強。除木雕藝術品、裝飾品外,還可雕成各種實用品,或在木製傢俱,用具、粱柱、門窗上進行雕刻。

6,成本相對比較低。

  木雕的來源

通常的說法是: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

但實際上,木雕藝術同其他雕塑藝術一樣,是伴隨着人類的產生而生;只是一開始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爲,直到人們有了審美,木雕才真正成爲一門藝術。

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中國,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誌着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爲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時代的木雕品題材,多見爲生活風俗、神話故事,諸如吉慶有餘、五穀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當時社會歡迎。

木雕種類紛繁複雜,各大流派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東陽木雕誕生於宋代的浙江東陽,擅長雕刻,圖案優美、結構精巧。清代乾隆年間,被稱之“雕花之鄉”的東陽地區,竟有400多名工藝師被召進京城,修繕宮殿;樂清黃楊木雕從清代中期起就成爲中國民間木雕工藝品之一,以雕小型黃楊木陳設品而聞名中外;廣東金漆木雕起源於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貼金,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木雕的技法

選材

木頭有的鬆軟、有的粗硬,一般木頭鬆軟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的稱之爲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適合雕刻結構複雜的、造型細密的作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只是雕起來比較費工夫、容易損傷刀具。

比較疏鬆的木質適合初學者用,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類木材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着色處理,以加強量感。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紋的流暢、木紋的肌理,作一些較抒情的'作品。一般說來,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狀動態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材的造型設計應是以高度概括爲主,過於複雜和過於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所以在創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對木材有所認識,選擇適合於所表現的材料十分重要。

處理

1、人工乾燥:將木材密封在蒸氣乾燥室內,借蒸氣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幹燥。(根據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乾時間一般需要一個星期),乾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僅達3%。但經過高溫蒸發後的木質發脆失去韌性容易受到損壞而不利於雕刻。通常講原木乾燥的程度應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乾燥:將木材分類放置通風處(板材、方纔或圓木),擱置成垛,垛底離地60cm左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乾燥。自然乾燥一般要經過數年或數月,才能達到一定的乾燥要求。

3、簡易人工乾燥:一是用火烤乾木料內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樹脂成分,然後放在空氣中乾燥或烘乾。這兩種方法乾燥時間可能縮短,但侵水後的木材容易變色,有損木質。

處理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