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學生會通過做春節英文手抄報的形式來慶祝春節。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以供參考!

  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賞析

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2張

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3張

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4張

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5張

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6張

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7張

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8張

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9張
 

關於春節英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10張

  春節英文手抄報資料:春節貼福字的原因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約有三千年歷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裝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狀,因爲古人用酒象徵生活富裕。現今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組成:示,指神祗;田,指耕地、打獵;一字,按《說文》解釋說:“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口字,《說文》說:“口,人所以言食也。”在這個福字上,寄託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滿足溫飽需求的願望。

把福字貼在門前,文字記載有宋代吳自牧的《夢樑錄》:“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貼春牌”,就是把福字寫在紅紙上,貼在大門前。由此可知,貼福字的風俗,至少從南宋已經開始,歷史可謂悠久。

公元1673年,康熙爲祖母孝莊太后“請福續壽”,寫下了著名的“長壽之福”。這個福字如果仔細品味,就會發現裏面暗含“多子、多才、穴財、雪、多田、多壽、多福”數個漢字,字形窄而狹長,漢族民間稱之“長瘦”,這是古往今來絕少的“五福”合一之福、福壽合一之福。康熙一生酷愛書法,雖然書法極佳,卻不像他孫子乾隆那樣到處題字。所以,康熙御筆題字,流傳最少。據說康熙一生流傳的字,就剩三個字,一是“無爲”,一是“福”。

快過年了,現今的一些商業單位都會在這個時候送福上門,也算是一種廣告行爲吧。福字每家都要貼,但是貼“福字”在青島地區非常講究,如果萬一貼得不對,可能會適得其反。“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類小“福字”,根據“福字”的大小,該貼在什麼地方一定要記住。“倒福”斗方,要坐北朝南貼在門廳的正前方,這叫做“福入廳堂”,但一家只能貼一個,如果貼多了,叫做“重蹈覆轍”不吉利;正福也是斗方,一家也只能貼一個,須座東面西,象徵“福如東海”;門福必須是正福,曾經看到過把倒福貼在大門外,青島話叫做“昏逡”,誰家的福到了門口不讓進門,門外貼“倒福”會讓一家有一種流年不順的感覺。所以門福必須要正福。另外還有擡頭福,旺財福等都要各歸其類。

貼福字的講究是老祖先們幾千年總結出來的經驗,該貼到什麼位置都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出來,絕對不是哪個人隨便一說。比如窮人家貼“窮福”,過去那些欠債的窮人往往過了小年或三十早晨就慌里慌張地把“福字”貼上,就是把所有的討債人都擋在門外,因爲一旦貼上了門福就相當於過年了,所以討債的就不能再上門逼債,此叫做“窮福”。

真正貼福字的時間應該在三十的下午,太陽尚未落下之前,且順序應該是從外向裏貼,先貼擡頭福,再貼門福,以此類推,最後一個才能貼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

  春節英文手抄報內容:壓歲錢的由來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紅包也叫壓歲錢,是過農曆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兒用紅紙包裹的錢。據傳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着賜給孩子。民國以後,則演變爲用紅紙包裹。

春節紅包的簡介

在春節期間由長輩派給小朋友的紅包稱作壓歲錢,是表示把祝福和好運帶給他們。每年春節期間有發紅包的習俗,部份地區是已婚者發給未結婚的親友。發紅包的習慣一般只存在於比較親近的親戚朋友之間。也有部分地區,新年發紅包的.範圍比較廣泛,例如鄰居家的小朋友、普通交情的同事之間都有可能發紅包,但這種紅包內的金額往往比較小,紅包裏放上10元、20元等。

壓歲錢的來源

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着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着燈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爲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着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裏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着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另有一說源於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兇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爲“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爲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陔,因被壞人揹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爲“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