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優越感綁架感情

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七,傳說中的“七夕節”。其實在中國傳統節日被商業化以前,很多人都不會太關注這一天,而現在這一天被打上了“中國情人節”的烙印,被大肆宣傳。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每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也是被滿大街的巧克力和玫瑰充斥着,這是情侶們應該被祝福的一天。

別用優越感綁架感情

然而逐漸地這種祝福性質的節日變成了一種“炫耀性消費”的節日,本來一塊巧克力、一朵玫瑰、一個荷包都只是兩個人之間愛的表達,但現在卻要燭光晚餐、衣服首飾、化妝品包等等來營造一個“愛你就給你花錢”的模式。不過也有男人們說:嗯,我們就是樂意!我就是願意給我女朋友錦衣玉食,然後讓她發朋友圈,讓你們羨慕嫉妒恨!

於是產生了大把秀恩愛的人俗稱“撒狗糧”,優越感十足。作爲“單身狗”的一員,我自然要獻出祝福與羨慕,否則就好像傷害了我們的友誼,於是情人節和七夕,我大部分時間在朋友圈點贊。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收穫的贊越多,兩個人的感情就能越穩定,生活就能越幸福。雖然不知道實際的`生活中有沒有朋友圈展示的那麼光鮮靚麗,但此時此刻就是想說“我有男朋友/女朋友”,似乎比“單身”就優越了不少。不僅是在情人節“撒狗糧”,其實所謂的“光棍節”,在過節的大部分也是情侶,單身的人並不怎麼露面。

那麼這種“優越感”從何而來?因爲不管是戀愛還是結婚都是非常private的事情啊。還記得我和香港的一個朋友討論過,爲什麼大陸會有“婚假”?歐美國家沒有,香港也沒有。法定假期的設定目的,一般是爲了鼓勵或者保護,比如鼓勵大家春節回家過年所以放假,保護婦女、兒童的權益所以放假。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爲大陸鼓勵結婚,是這樣麼?是。因爲中國封建社會的家長制根深蒂固,所以家族意識特別的強,包括很多文學作品,《紅樓夢》、《大宅門》、《白鹿原》都是依託家族背景寫成的。所以結婚這件事往往在我們20多歲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被家裏的親戚們提上日程,如果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身邊的人就會開始各種勸着找對象。而且對婚姻的要求,各地風俗都不同,不僅是對人的要求,更是對彩禮、嫁妝的要求有講究。歷史上中國的婚姻從來都是兩個家族的事。因爲結婚需要各種各樣的準備,需要講排場、請親眷,所以有“假期”。

但實際上傳統婚姻爲什麼這麼重要呢?因爲結婚意味着生子,意味着家族有了血脈繼承人,這纔是婚姻的真正意義。但是現在制度下我們有“產假”,這就算是鼓勵生育的一種措施了,因爲生育也是對國家人口的一種貢獻。即使如此,“計劃生育”時期還不允許多生呢。這樣一來“婚假”的意義何在呢?特別是如果有些人結婚了,最後又沒有生孩子。在舊社會,應該是要“休妻”或者“離婚”的吧,但現代社會這本來就是夫妻的選擇,與他人無關。我和我香港的朋友說,對於那些一輩子單身的人,就永遠不能享受到所謂的“婚假”,這本來就是不合理的,結婚的人爲什麼要比單身的人高人一等呢?

其實不僅是“婚假”這樣小小的細節,中國還有申請保障房已婚優先,單身年齡30以下不允許申請,以及單身不能買二套房之類的限制,據說以後還有可能收“單身稅”,都充滿了對單身的歧視。而那些“已婚”人士的高高在上感估計只有“假離婚”避稅的時候稍微削減一下了。實際上中國的制度和文化對“離婚”的歧視性更高,使得離婚這個本來爲了解放婚姻的制度,變得束縛更深。

美國的年輕人是有單身party的,但我在中國從來沒聽過這種活動,大部分時候都是相親活動。說到相親活動,今天晚上估計很多飯店都會人滿爲患,都是家長帶着孩子去相親的。所以單身的各位,我們還是在家裏隨便吃點,給朋友圈點完贊,就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