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公司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公司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祕面紗吧!

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公司

  瑞士的維多Vitol集團它就是那個我們要了解的最大的私人公司:

瑞士的維多Vitol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公司,它的業務營收是三星的24倍多,然而僱員卻只有三星的1%(全球僱員5000人左右)。 該公司沒有上市股票,只涉足能源行業,極少爲人所知。

  1.市場推手

維多有多重要?你可以把這家公司視作駕馭全球能源市場的看不見的手。公司主要從事石油的實物貿易,在各地區之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意味着泰勒和他的同事要做的,遠遠不止是通過衍生品對原油未來走勢押寶。

維多每天買入和賣出超過500萬桶貨真價實的原油。泰勒說:“我認爲,我們公司的基本功能是做一條極其重要的連接紐帶,確保石油被髮送到需要它的地方。”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出色的物流能力。去年,公司包租了六千多個海運航次。每時每刻,它在海上都有大約200艘油輪航行,運送着價值數千萬美元的貨物。這些船可能面臨各種危險,包括海盜、颱風以及更爲尋常但代價仍然巨大的局面:由機械或天氣原因造成的延誤。

有一類貿易公司專門填補殼牌(Shell)、埃克森(Exxon)等大石油公司、國有石油生產商和全球各地的數百家小型競爭者之間的空檔,維多是這類企業當中最大的。隨着原有的綜合性石油體系的瓦解,這類貿易在過去一二十年內不斷增長。

耶爾金說:“從前,石油在一家公司的內部流動,從油井一直流到汽車的油箱裏。在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這一情況發生了改變。”想想看,今天的維多公司既向沙特阿拉伯賣汽油,還向埃克森供應用於精煉的原油。

維多交易的能源數量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翻了一番。除了原油,別的買賣它也都做,包括汽油、天然氣、航空燃料、煤炭等等。

在這場大博弈中,維多最高調的競爭對手是瑞士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其他私人控股的公司,如貢沃(Gunvor)、摩科瑞(Mecuria)、托克貿易(Trafigura)也專注於能源,但沒有哪家能在規模上與維多相比。

  2.冒險風格

爲了拿到新產品,泰勒及其貿易伙伴與對手們爭奪來自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阿拉伯地區王國、不穩定的非洲國家的政府與官員的支持。泰勒坐鎮公司在倫敦維多利亞車站對面的辦公室,監控遠方的業務。

憑藉規模和對自身風險管理能力的自信,維多經常願意與那些較爲保守的公司不敢接觸的客戶打交道。比如在前幾年,它就與希臘、埃及和也門的客戶往來,無懼這些國家嚴重的信用危機。在利比亞反對派急需汽油和柴油時,維多在多國政府的催促下,一度成爲唯一願意冒險向反對派供應汽油的貿易公司。

不用奇怪,維多的一些交易招致了批評,其中有名的是在2005年,維多和許多公司一起,在一項由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美國著名經濟學)領導的獨立調查中被認定向薩達姆政權支付了“超額費用”以通過聯合國“石油換食品”計劃購買石油。結果之一是,維多於2007年在紐約郡最高法院承認犯有嚴重盜竊的重罪,歸還1,300萬美元所得並支付450萬美元的罰金。

最近,一些美國的立法人員對維多與伊朗之間的交易提出了問題,還質疑它從美國戰略石油儲備買油是否正當。美國和歐盟已對伊朗實施了貿易制裁,維多聲稱,在奧巴馬總統於2012年7月31日發佈進一步制裁伊朗的行政令後,它就完全遵守規定了。但在去年9月,路透社報道維多從伊朗購買了石油。泰勒說,那是公司在亞洲的一位交易員於此前數週買下的單獨一批貨物。他還說,只要制裁不撤銷,維多就不會與伊朗做生意,“一滴石油也不會再買”。

實物貿易的利潤很薄,利潤率通常只有1%甚至更低。當然,如果營業收入夠大,低利潤率仍能創造鉅額利潤。例如,根據湯森路透的數字,在2010年,維多的營業收入爲2,060億美元,淨利潤達15億美元,利潤率僅爲0.7%。較好的年份是2006年,維多因出售了一家煉油廠而利潤大增。鄧白氏公司(Dun & Bradstreet)的數據表明,當年營業收入爲1,160億美元,實現利潤22億美元,利潤率高達1.9%。

但儘管如此,想賺一美元都要做很多事情。弗蘭森說:“有人可能會問,我們把事情搞這麼複雜幹什麼?因爲我們說得越多,這種事看上去就越發容易,不就是買賣期貨嘛。但在我們看來,這種事風險極大。我們的能力就體現在這裏。”

公司從成立伊始就一直在培養自己的能力。維多是兩位荷蘭人亨克·維埃托爾(Henk Vietor)和雅克·德蒂傑(Jacques Detiger)於1966年在鹿特丹創辦的,他們在萊茵河上下游買賣石油產品。二人將維埃托爾的姓“Vietor”與石油“oil”組合起來,給公司起名爲“維多”。數年後,他們在當時正成爲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日內瓦開設了辦事處。在泰勒的記憶中,他們是彬彬有禮的紳士,喜歡玩多米諾骨牌。

泰勒於1985年離開殼牌,進入維多擔任交易員。他在殼牌那裏學到了石油交易的技巧。爲了推動生產和保證煉油廠的供應,殼牌和英國石油公司(BP)都擁有比維多還大的貿易業務,一直充當着維多和其他貿易公司的培訓基地。

這位首席執行官將維多的風險管理方法形容爲“相對不正規”,他的意思是公司沒有設立專門的風險評估團隊。但因爲公司是合夥制,所以每個人都在從事仔細審查和評估風險。通過一個維多在20世紀90年代末設計的專屬交易和運營系統,可以追溯每一次貿易。系統每天兩次生成風險報告,交易員可以用它們來評估交易對象或某個特定國家的風險敞口。

2011年,維多對風險的容忍度受到了考驗。泰勒收到卡塔爾政府打來的電話,要求公司向反抗卡扎菲的反對派提供汽油和柴油,換反對派控制的利比亞東部油田的原油。在一個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多國政府聯盟的催促下,泰勒從事了一次有準備的冒險:向反對派提供石油,在未及時收到付款時仍然維持供應。最終,維多獲得了反對派的石油以及聯合國的資金,收到了全部款項。泰勒說:“這事有點危險。我向你保證,我有一兩個晚上沒睡着覺。”

不是每次交易都成功。從俄羅斯買進烏拉爾原油、將之賣到加勒比海地區的那名交易員在實物貿易上虧損了500萬美元。但由於有對衝,這次交易實現了5,430美元的利潤。爲了做這次交易,維多必須製作391份監管文件。只賺這點錢似乎根本不值得這麼麻煩。但我們並不知道,這次交易在交易員的整體策略上發揮了什麼作用。他將石油賣到加勒比海地區,也許是爲了減少歐洲的烏拉爾原油存量,以推高另一批貨物的價值,從而獲取一筆高額的利潤。

  3.如何交易

要了解維多,就得先看看汽油是如何到達你的油箱的,以及大石油公司正在發生怎樣的演變

2012年春季的一天,維多公司在日內瓦的一名交易員批准從俄羅斯的一位賣家那裏購買720,000桶“烏拉爾”原油。協議的內容之一,是維多的交易員將在5月初派一艘油輪前往俄羅斯接收這批價值8,000萬美元左右的石油。雙方同意,將根據歐洲石油最常用的基準價格布倫特原油在整個5月份的均價敲定這些貨物的最終售價。

維多的交易員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橄欖球隊裏的四分衛。只要他批准了一樁交易,他就啓動了球隊中其他成員的一系列動作:有人負責發出合同;受指派的檢察員要確保石油正常裝船;有人負責從銀行拿到信用證以保證付款;還必須有人負責包租貨船並進行檢查。一樁交易的方方面面都必須有人監督,因爲能否營利有可能要看某些細節問題。利潤的大小經常取決於貨運的管理成本。對每一筆採購或銷售都要進行對衝,以限制風險。

在買進烏拉爾原油後不久,維多的交易員就批准將其賣給加勒比海地區的.一名買家,並在從俄羅斯拿油後數週發貨。銷售價格將由WTI原油在5月內的一個五天時間的均價確定。WTI是最常用的北美原油價格基準價格。在達成交易之時,WTI比布倫特的價格低了15美元左右。

交易員根據布倫特價格買進,以WTI價格賣出,這給對衝增添了一重複雜性。在5月份的23個交易日中,維多必須每天參照布倫特原油價格賣出期貨,以對衝買入的價格;還必須在那個五日定價期參照WTI價格買進期貨,以對衝賣出的價格。在整個五月,原油價格暴跌,布倫特油價從每桶120美元跌至103美元,增加了對衝的難度。

維多的交易業務總部位於日內瓦市區,佔據了一幢八層建築的兩層,在一家夜總會的上面。交易員和他們的助手成羣地坐在一間開放式辦公室的一堆辦公桌旁邊,他們佔據了這層樓一半多一點的空間。

主管維多交易部門的是戴維·弗蘭森(David Fransen),一位又高又瘦、戴眼鏡的英國人。他說:“交易員要做什麼呢?他不光在想:‘哦,我相信油價要上漲,所以我準備買點。’他想的更可能是:‘我要在這裏買點,我在那裏把它對衝掉。成本有多少?損益情況如何?我昨天的對衝怎麼樣了。市場上漲了,我想我的收益被對衝掉了一些。我是賺了錢還是在虧錢?在歐洲和紐約之間,我做多歐洲——設定的價差正常嗎?我需要改變嗎?’這些是一名交易員要做的事,決定如何應對。”

  4.拉長產業鏈

南佛羅里達的早上,天氣多雲而潮溼。在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的卡納維拉爾海港(Seaport Canaveral),由維多在2006年組建的維多國際油罐設施公司(Vitol Tank Terminals International,VTTI)擁有並運營。隨後,維多以7.35億美元的價格將VTTI的50%股份出售給了馬來西亞船運巨頭馬來西亞國際船運公司(MISC)。該公司從此成爲合資企業,目前在5大洲運營13座石油與天然氣存儲設施,儲量相當於5,400萬桶石油。通過一家獨立的合資企業,維多還在得克薩斯州的米德蘭建造一座新的存儲設施。

除了存儲業務,維多在過去幾年還收購了比利時、阿聯酋和瑞士的煉油廠。它的上游業務也在不斷增長,有兩家分公司正在前蘇聯地區和西部非洲勘探、生產石油。在2011年底,維多組建一家合資企業,收購了殼牌公司在非洲14個國家的1,300座左右的加油站。如果現在你把車開進布基納法索(Burkina Faso)的一家加油站,你就在和維多做生意了。有了上面這些行動,維多開始有點像與之做交易的綜合性石油公司了。

近年來,維多開始在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收購或發展實物資產,包括煉油廠、碼頭設施、管道等。泰勒將這些投資視爲一種手段,可以推動他的公司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貿易市場中增長。泰勒說:“我們已經無法穩定增持大批石油了。我們做得很努力,但實在拿不到大批量的石油了。”

維多開始持有資產也是石油業大環境的產物。主要石油公司在不斷剝離低利潤的“下游”業務,聚焦於高利潤的上游開採項目。維多及同業公司正在大批搶購這類資產,給自己增加靈活性。他們將這一理念稱爲“可選擇性”。這意味着維多及其同行可能在能源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維多的競爭對手也在採取類似的戰略。奧緯諮詢公司(Oliver Wyman)在最近一份名爲“商品交易新時代的曙光”(The Dawn of a New ErainCommodity Trading)的報告中說,隨着交易公司資產的膨脹,該行業正處於“30年來最大的一次變革之中”。

托克貿易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格雷厄姆·夏普(Graham Sharp)說:“貿易行業傳統上是一種輕資產行業,你的資產就是員工。因此,這類公司一般都是私人企業,因爲它們在公開市場的價值不會很高。實際上,你也不需要長期融資去做這事。如今,這些公司變得更像是擁有長期資產的公司了,需要長期的融資。突然之間,公開市場變得更加有吸引力了。”他也是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

這就引發一個大問題:維多會不會步嘉能可的後塵,走上首次公開募股的道路?泰勒說,目前的答案是不會。公司擁有大量可用於投資的資本,合作伙伴還不急於對股東或分析師負責。泰勒說:“我們主要是一家貿易公司。對公開市場,我們要不斷自問:‘它對我們合適嗎’我們公司的業務很難說清,發展趨勢不是那麼簡單,不會永遠處於上升階段。”

這個行業也許不會永遠向上,但維多的業務已經大到讓泰勒和他的合作伙伴意識到,他們無法繼續悶聲發大財了。

作爲純粹的貿易公司,它可以一直倒騰貨物,但轉變爲擁有長期資產的綜合性更強的能源公司後,它就必須被監管機構、立法人員和公衆所瞭解。泰勒想讓維多成爲一家在提高能源行業運轉效率上發揮着“一定的有益作用”的公司,而不是令人擔憂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