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潔又好看的清明節小報內容素材

清明節又快到了,祭祀祖先的東西準備好了嗎?迎接清明節的小報做好了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找來的清明節小報資料,一起來看下吧!

  簡潔的清明節小報

整潔又好看的清明節小報內容素材

整潔又好看的清明節小報內容素材 第2張

整潔又好看的清明節小報內容素材 第3張

整潔又好看的清明節小報內容素材 第4張

整潔又好看的清明節小報內容素材 第5張

  清明節小報內容: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祭祀祖先。通過在清明節當日緬懷自己的祖先,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

清明節習俗是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在當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習俗具體有:

1、掃墓: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清明節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2、踏青: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漢族節日習俗,清明時節,於花草返青的春季,結伴到郊外原野遠足踏青。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3、禁火:自古就有清明節禁火的風俗習慣,清明寒食禁菸火,? 原本紀念介子推。? 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 古代寒食禁火只許吃冷食(圖) 在常武地區,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

4、蹴鞠: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清明習俗蹴鞠蹴鞠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

5、打馬球: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代稱爲擊鞠。

  清明節小報資料:文人墨客筆下的清明

古人極重清明節,故自魏晉以來詩文作品多有反映。王羲之的《蘭亭序》和杜牧的《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人多熟知。茲再舉幾首古詩的典型佳作:

唐人宋之問《途中寒食》: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宋魏野《清明》: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南宋高翥《清明》: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明高啓《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也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古人對清明是很有感觸的。那麼,今人對清明感受如何呢?從作家們的筆下我們可以窺覽一二。

張恨水在《清明二題》中曾談到,清明祭墳的詩可謂數不勝數,卻有一首據說是一個農村漢子跪在墳前的呼喚,堪稱民間絕唱:“今日是清明,你的兒子來祭墳。哭一聲,叫一聲,兒的聲音娘慣聽,爲何不答應?”這短短几聲“天籟”,真的是感人至極,催人淚下。

豐子愷在《清明》中講述了幼年在老家桐鄉過清明上“大家墳”的情景。“清明三天,我們每天都去上墳。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楊莊墳……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墳。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墳。墳共有五六處,須用兩隻船,整整上一天。同族共有五家,輪流做主。白天上墳,晚上吃上墳酒……第三天上私房墳。”同時豐子愷也回憶了隨家人清明踏青的心情:“我們終年住在那市井塵囂的低小狹窄的百年老屋裏,一朝來到鄉村田野,感覺異常新鮮,心情特別快適,好似遨遊五湖四海。因此我們把清明掃墓當做無上的樂事。”他風趣地把這種踏青稱作“借墓遊春”。

莫言在《檀香刑》中對清明節的描寫也是情趣盎然。他這樣寫道:清明那天,眉娘撐着一把繪畫着許仙遊湖遇白蛇的油紙傘,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就爲了“要和高密城裏的女人們好好地賽一賽”,讓男人們“看吧看吧看吧看”。

葉聖陶先生有篇題爲《過節》的短文,曾入選中學課本。文中描寫到父親輩、我、孩子們三代人對於過節跪拜的不同態度:“逢到節令,我們依着老例祭祖先……從前父親跟叔父在日,他們的跪拜就不相同。容貌顯得很肅穆,一跪三叩之後,又輕輕叩頭至數十回,好像在那裏默禱,然後站起來,恭敬地離開拜位。所謂‘祭如在’,‘臨事而敬’,他們是從小就成爲習慣了的。新教育的推行跟時代的轉變把古傳的精靈信仰打破,把儒家的'報本返始的觀念看得並沒有什麼了不得,於是‘如在’既‘如’不起來,‘臨事’自不能裝模作樣地虛‘敬’,只成爲一種毫無意義的例行故事:這原是必然的事情。幾個孩子有時跟着我拜;有時說不高興拜,也就讓他們去。”文化傳承不是單純固守傳統,孩子心中的所謂“跪拜”已沒有封建迷信的意義,作者藉以表明新教育的推行對時代進步的影響。文中那份浸潤於傳統節日活動裏的敬畏天地、敬畏祖先的虔誠,纔是過節應有的文化心態。

鄉諺有云“十里不同風,九里不同俗”,實在是很有道理的。在魯迅的弟弟周作人眼裏,清明節就顯得輕鬆溫暖了許多,他說:如果排除掉感情上的因素,掃墓其實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平時,人們忙於各自的事業,無暇去野外遊逛,只有在掃墓的時候纔可以聚集在一起出門,這大概也算是“片刻的優遊”了吧。他在《山頭的花木》中寫道:在舊時代裏,上墳時絕頂高興的是女人,其次是小孩。清明一到,婦女兒童歡天喜地,穿得漂漂亮亮去上墳,無形中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在《上墳船裏》等一些詩文中詳細描寫過紹興掃墓的風俗:“清明前後掃墓時,差不多全家出發,舊時女人外出時頗少,如今既是祭祀,並作春遊,當然十分踊躍。掃墓時候常吃的還有一種野菜,俗稱草紫,通稱紫雲英。”“草紫苗鮮作夕供,船頭滿載映山紅。”周作人高高興興地記述了掃墓的食事,說,他家是墓前供十大碗菜,八葷兩素,所謂“十碗頭”。“燈籠蟹鷂去迢迢,關進書房耐寂寥。盼到清明三月節,上墳船裏看姣姣。(《兒童雜事詩》)”渴盼清明到來的迫切心情,懷念逝者不是理由,藉此獲得一次釋放心理壓力、親近自然的絕好機會,纔是小孩最真的意念。

在《掃墓》一文中,周作人論述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我們看某處的土俗,與故鄉或同或異,都覺得有意義,異可資比較,同則別有親切之感。”墓祭之目的,在於藉助儀式來表達我們對先輩的感恩、對親人的懷念。與此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危機感,他擔心“此俗有點不能常保”,因爲“近來人民以職業等等關係去其家鄉者,日益衆多,歸裏掃墓之事很不容易了,欲四方客未歸者上墳是猶勸饑民食肉糜也。”帶着遊子淡淡的無奈,同時也是對民間傳統習俗能否傳承下去的擔憂。這一點,值得千千萬萬個遊子認真反思。

對於清明節,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則另闢蹊徑。在半個世紀前,他有首《清明》詩:“清明到了/處處桃紅柳綠/且別忙着去燒紙/還是給逝者獻束花吧……”不忙“燒紙”,忙“獻花”,透露出老舍心憂天下爲民請命的人生追求。社會在發展,我們的觀念更應該與時俱進,要大力提倡獻花、播放歌曲戲劇等安全環保、簡樸新穎的祭奠方式,積極弘揚移風易俗、文明祭奠的時代新風,把清明節過得更加“清明”潔淨,讓清明節迴歸“清明”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