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攝影技巧實例教程

花卉攝影是傳統的,攝影人最喜歡拍攝的題材之一。

花卉攝影技巧實例教程

但拍多了,看多了,人們的視覺疲勞了,沒有了新鮮感,花卉攝影照片也很容易便成了“糖水”照片。且靜態的花卉攝影常常容易陷於枯燥和平淡。

下面的作品卻能打破常規,積極挖掘攝影的創意性,那我們就細細閱讀其中的拍攝技巧和創意思想吧。

一、簡單的畫面也能發揮創意

很多攝友都知道,“攝影跟畫畫不一樣,畫畫是做加法,而攝影是做減法。”攝影就是“力求用最簡潔的方式表達思想,畫面要越乾淨越好”。花卉攝影也可以在簡潔的畫面中發揮不簡單的創意。秉着這也的理念,我的這組片拍攝和後期都很簡單,就是三個步驟:

一:前期拍攝儘量選擇選一些題材廓差異比較顯明對象,背景越乾淨越好,背景能黑死掉最好。

二:把彩色作品在PS裏轉成黑白,我通常是在LAB模式下轉黑白,LAB模特下轉黑白顯得乾淨些。

三:把黑白進行顏色反相就完成了,如果反相後覺得層次感還不夠強烈或者反差不夠大,可以用曲線或者色階進行調整。

二、擅於發現才能發揮創意

拍攝這作品關鍵還是在於發現,說高深點就是“攝影眼”的問題。

拍攝這組片子是在一個春雨斷斷續續的公園早晨,很靜。一朵懸空的花芯,被一根很細的蛛絲懸着的,所以拍攝它最關鍵還是觀察能力的問題。

同一個景,經過你內心看到的,會不同於旁人看到的,把那些你內心看到的景物拍出來,便是你獨到之處。

拍攝時,靠近再靠近,你會發現一個你完全不瞭解的奇妙世界。

其實這張作品拍了20張左右,最後才選出一張滿意的,好作品是提煉出來的。

三、利用小道具創作創意效果

很多pocoer都會驚歎:一組有感覺的風雪寒梅圖,其實拍攝技巧卻往往出乎你意外。

其實畫面下的並不是雪!只是用噴壺噴水的效果,然後直接拍攝,基本沒有後期處理,方法就那麼簡單,沒有下雪也能製造出風雪寒梅圖。

誰說創意完全是天生的?只要有一顆肯嘗試新事務的心,創意的靈感就會翩然降臨。

午後時分,陽光燦爛,公園裏野菊花的正豔於是就有這組片子。

片子使用尼康D200+ 24-85/2.8-4鏡頭,附件倒接環;

由於鏡頭使用倒接拍攝,不能自動對焦,使用手動對焦畫面更清晰,對焦更準確。

至於色彩均勻是靠個人的美感控制,後期只是對色彩做了簡單的平衡,使陽光和花色得到統一。

單一環境的鬱金香拍攝,往往陷入枯燥沒有創意新。適逢這是在公園中的拍攝,爲了打破單一性,當時靈機一動就使用了小孩子玩的泡泡槍,製造了上升的泡泡,營造一種浪漫的氣氛。

製造過程中,需要外加一人在旁邊不斷噴泡泡,當時使用逆光拍攝,讓泡泡也形成了修飾的光斑,而這組作品幾乎沒有後期。

四、柔和光線適當留白創作詩意唯美國畫效果

拍攝這樣的片子前期其實看了不少國畫,然後進行構圖和風格上的'模仿。

要拍出有國畫感的片子,前期很重要,不要太晴的天,補光不能用太強的光和太冷的光(用了暖色的白熾燈補光),背影不要太透明太豔麗(一個米黃色的布窗簾做拍攝背景),無論在光在天氣在補光上,都只是 “柔和”一點效果更好。

構圖的變化與選擇是心中的一種積蓄和一種感覺。而圖中的留白問題並沒有嚴格的約定,有時要按照正常照片的構圖去做,有時要按照自己的心情去構圖。

個人喜好大光圈拍攝,更增添詩意唯美的感覺。

後期調色:綠色減弱,藍色增強,還要把整個圖片飽和度降低再根據自己的表達稍加雜色(注意:一定要先加框,然後整體變舊加雜色)

五、好構圖視覺創作震撼畫面

我們常常無法選擇不同於別人的另類花朵主體,那就再構圖和想法等方面做出創意發揮吧。而個人比較關注視角,取景和構圖的震撼力。

該組作品只是生活中的隨拍(好的隨拍是要慢慢的積累起來的),拍攝過程中個人的微距取景力求震撼感,所以在構圖上讓震撼感更強烈。所以在構圖上更注重景物的單一性,用微距突出其震撼感,從而讓看者感受其中。

其實殘花敗葉都是很美的畫面,都會帶有滄桑和失落感。後期中更注重的是物體顏色的絢爛,加強事物本身顏色的厚重,跟主題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