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垃圾處理工作彙報

自推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機制以來,我鎮認真貫徹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改善農村生活垃圾狀況,淨化人居環境,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我鎮農村的實際,現就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農村垃圾處理工作彙報

一、因地制宜,探索農村垃圾處理模式

我鎮推進農村垃圾處理的主要做法是推行了“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處理設施、配齊保潔隊伍、專項經費保障、市場化運作”的模式

(一)建立領導機構,提供組織保障

我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爲組長,鎮長以及班子成員爲副組長,各辦公室(中心)主任以及各村(社區)支部書記任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分工明確,責任到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農村垃圾處理工作的日常事務,真正做到工作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確保了工作的落實。

(二)完善處理設施,保障垃圾收運

因我鎮被納入全省“百鎮建設試點行動”商貿重鎮,城鄉結合緊密,農村生活垃圾按照城鎮和農村地域特點進行處理。在中高山農村引導農村居民利用舊筐、舊桶等自備戶用垃圾收集容器,實施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村保潔人員及時回收生活垃圾。全鎮建有垃圾收集池(房、箱)等集中設施88個,並配置垃圾收集車輛2輛,統一將生活垃圾運輸至縣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城區生活垃圾由建管所負責清運,設置垃圾果皮箱20個,生活垃圾桶33個(含13個垃圾池),保潔人員36名,專業垃圾清運車3輛,保潔員全天候清掃保潔,對果皮箱垃圾進行分類裝入垃圾桶,由垃圾清運車裝載運輸至縣垃圾處理廠處理。

(三)配齊保潔隊伍,搞好衛生清潔

根據《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按照《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保潔隊伍及其工作機制建設標準》的要求,我鎮建立了各村清掃保潔隊伍,由公益性崗位和村保潔人員組成,共75人,由各村安排保潔人員保潔區域,每天及時清理,建立常態化保潔機制,實施動態化保潔,做到垃圾早處理,垃圾不堆積,垃圾不過夜。

(四)完善資金投入,增強經費保障

每年投入縣級配套經費40萬餘元,用於農村生活垃圾清運。針對日常突出環境問題由鎮財政負擔,對問題區域及時安排人員進行處理。由各村按照每人每月1元的標準收取衛生費,用於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及城鄉環境治理費用,本村衛生費不足以滿足治理費用的,在村集體公共服務運行經費中列支,建立“村民適度繳費,村集體補助,財政補助”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經費保障機制。

(五)市場化運作,規範垃圾清運和回收

採取市場運作的辦法,面向社會公開招收農村垃圾清運承包人,承包人與鎮政府簽訂承包協議,明確承包期限、工作職責、費用支付、安全保障、違約責任等,承包人再根據實際需要組建清運隊伍,自備轉運車輛。建立鄉、村廢舊物資回收網絡,並協同相關部門對各類回收物資的回收方法和價格進行監管,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利用”的總體要求和安全、方便、實惠的原則,全鎮已建設再生資源回收點5家,加大了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

二、成效顯著,提升城鎮綜合發展實力

(一)改善了城鄉環境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常態化以來,農村面貌大爲改善,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環境的改善讓村民得到了實惠,主動按照“整潔庭院”、“優美庭院”標準治理自家庭院,田間地頭栽種果樹,林下種植、養殖,既綠化美化城鄉環境又增加農民收入。街道整潔乾淨,車輛擺放有序,農村呈現出房漂亮、院整潔、水清亮、路暢通的嶄新景象,“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居住環境正逐步完善。

(二)加快了城鎮發展

隨着城鄉環境的日益改善,山青了,天藍了,水清了,前來觀光旅遊、尋覓商機的各界人士和團體增多,經濟發展的機遇可遇不可求,但鎮城鎮基礎設施仍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水平,環境改善帶來的經濟機遇正面臨着基礎設施滯後,城鎮承載能力薄弱的困境,正倒逼全鎮發展方式的轉變。爲此,經縣委、縣政府同意,鎮於2012年啓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先期啓動梨花大道b段建設並建成通車,逐步實施c、d、a段建設,國道108改道,汽車站、川市場遷建等項目建設,將極大改變城鎮基礎設施面貌,加快花果田園旅遊城鎮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三)增強了環境意識

通過3年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村民文明衛生意識逐步增強。過去亂倒垃圾,垃圾“入河、擋路、圍房”的現象隨處可見。現在,城鄉居民樹立“垃圾減量和垃圾管理從我做起,人人有責”的觀念,不僅自覺初分類垃圾,將剩餘垃圾入池,還主動舉報制止亂倒垃圾行爲,共同維護周圍環境。

《農村垃圾處理工作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