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林業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爲了讓您不再爲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鄉鎮林業工作調研報告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林業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鄉鎮林業工作調研報告1

一、我省基層林業站建設簡要回顧

回顧我省林業站建設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一是1956年至1987年的緩慢發展階段。爲適應林業建設需要,我省於1956年開始在重點林區設置區、鄉(鎮)林業站,但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到1987年底,林業站只有551個,職工僅1995人。

二是1988年至1992年的快速發展階段。1988年原國家林業部將林業站建設作爲林業改革重要任務之一,提出利用3~5年時間把區、鄉(鎮)林業站建設好。我省即把建站設員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林業站建設步伐加快,發展迅速。截止1992年,全省已建有林業站1095個(佔鄉鎮總數的61%),站員4006人,其中正式職工2627人。

三是1993年以來的標準化建設階段。1993年6月,全省林業站工作會議在東至縣召開,研究和部署林業站開展標準化建設,標誌着我省開始了以覈定林業站機構編制,提高隊伍素質,加強站房、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和制度、圖表及檔案管理建設爲中心;以強化林業社會化服務職能,加快林業站自身經濟建設及廉政建設等爲主要內容的林業站標準化建設階段。在這一階段,我省緊緊圍繞林業站標準化建設這根主線,鞏固和完善前期建站成果,發揮林業站的多項職能作用,爲實現“五八”造林綠化規劃、林業第二次創業和綠色長廊工程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在正全力投入到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之中。

據調查統計,目前全省保留單獨設立的基層林業站有806個,在農林水綜合站加掛林業站牌子的掛牌林業站301個,另有綜合站284個。全省各類站共定林業人員編制4001人,實有林業正式職工4517人。截止目前,全省已經有76個縣(市、區)獲得了國家林業部(局)確認的林業站標準化建設“合格縣”稱號。

二、林業站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分析

(一)林業站機構不穩定

據摸底調查,從總體上看,目前我省山區及重點丘陵、平原區基層林業站機構較爲穩定。21個山區縣基本上以鄉鎮設立林業站,其它重點丘陵、平原區縣多以2~6個鄉鎮設立林業中心站或在重點林業鄉鎮設立林業站。而在一般平原區和丘陵區,如阜陽、亳州、合肥、蚌埠和淮北市的全部或者大部縣(市、區)均爲設立綜合站;巢湖、安慶、六安、滁州市等的一些縣(市、區)多爲在綜合站的基礎上加掛林業站牌。全省單獨設立806個林業站,較2000年底全省已建的1313個林業站縮減了39%。

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於,自1992年開展撤區並鄉及鄉鎮機構改革以來,我省林業站就一直受到“撤併”的影響。2000年9月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後,各地又開始撤併林業站機構,下放林業站管理權限,大幅度裁減林業站人員。據統計,到改革後第一年,也是最嚴重時的2001年底,全省實有基層林業站723個(較2000年縮減45%),落實覈定林業站編制3035人(較2000年縮減43%,佔省編委覈定全省林業站編制數的52%),實有職工3221人(較2000年縮減39%)。與國家加快林業發展的形勢,與多項林業重點工程實施的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林業站機構的不健全、不完善、不穩定難以保證各項林業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

(二)人員編制少,事業經費難落實

本次調查,各地均反映林業站人員編制少,且多數山區縣林業站人員事業經費不能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實行全額撥款,加重了林業部門的經費壓力。如靈璧縣有21個鄉鎮,設立6箇中心站,覈定編制才18人;寧國市是我省重點山區縣,全市19個鄉鎮辦均單獨設置了林業站,覈實編制113人,站均5.95人,而該市有林業用地面積275萬畝,站人均2.5萬畝。金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430多萬畝,全縣29個鄉鎮林業站,只覈實編制89人,站均3.07人,人均林用地面積近5萬畝。都與《安徽省鄉鎮林業工作站人員編制標準(試行)》中山區鄉鎮站編制基數爲3人,每1.5萬畝林業用地增編1人的規定要求有較大出入。

又如重點山區縣休寧縣,全縣39個林業站,定編128人,站均編制只有3.28人。而且,該縣林業站事業經費得不到保證。縣財政每年總體上劃撥給縣林業局的事業經費只有42萬元。導致該縣32名農民技術員(包括從社會上招收的“林政員”、“林管員”和“林業基金代徵員”),1997年參加了黃山市人事、林業部門聯合組織的考試、考覈,被擇優聘用;2001年又參加機構改革中的考試、考覈競爭上崗,身份雖已解決,但其工資等待遇卻一直不能兌現。近幾年來,不時有上訪發生。類似的情況在績溪、嶽西、潛山、霍山、金寨等縣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據摸底調查統計,全省各類站共覈定林業人員編制4001人,其中,單獨設立林業站的59個縣(市、區)設立780個林業站(注:還有濉溪、肥東、無爲等縣少數鄉鎮設有林業站,多數鄉鎮爲綜合站,故未計其中),下達編制3033人,站均3.89人;有18個縣(市、區)設立301個掛牌林業站,下達編制666人,站均2.21人;其它302個編制多屬綜合站中落實林業人員。全省各類站實有林業正式職工中還有23%的人員事業費未列入縣級財政預算。

(三)管理體制不順,林業站職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層林業站管理體制多種多樣。據調查,全省有35個縣(市、區)483個林業站“三權”在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實行以條爲主的管理體制。主要分佈在山區縣和設立林業中心站的縣;有23個縣(市、區)157個林業站和89個掛牌林業站實行雙重領導;還有20個縣(市、區)148個林業站和212個掛牌林業站,18個縣(市、區)18個林業站和284個綜合站實行以塊爲主的管理體制。

金寨、青陽、桐城、埇橋、蕭縣、濉溪等縣(市、區)普遍反映,由於林業站現屬鄉鎮以塊爲主的管理,存在下列弊端:

一是林業站職工成了鄉(鎮)幹部,要參加鄉鎮中心工作,成天包村下隊,計生收稅,無力投身林業工作;

二是林業站職工待遇低,工資福利難保證;

三是森林資源管理失控;

四是造林質量難保證;

五是林業主管部門落實任務不暢等等。

同時,多年來一些地方將林業站“三權”下放與收回幾經反覆,動搖了基層林業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如在工資兌現上,林業站“三權”下放的青陽縣,廟前鄉財政只撥給林業站基本工資(佔70%)的80%,而浮動工資(佔30%)、123元津貼工資等一概不發,林業站職工在家扎大掃把賣,每月只能勉強兌現基本工資。

與此同時,省林業廳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市級和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內也沒有統一的專門的林業站管理機構。林業站管理的職能分散在辦公室(人祕股)、林業站(造林科)、資源科(股)、技術推廣中心等部門。省、市、縣三級林業站主管部門的管理體系也有待理順與加強。

  鄉鎮林業工作調研報告2

雨碌鄉的林業工作始終堅持“綠山富民奔小康”的指導思想,積極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低產林改造等林業重點工程,加大造林綠化和資源保護工作力度,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加快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林業產業發展步伐,使全鄉的林業工作步入持續、高效、良性發展軌道。

一、林業現狀

1、造林綠化成效顯著,森林覆蓋率持續增長。

我鄉現已完成長防林程9萬餘畝,造林更新13.9萬畝,封山育林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6.7%。通過各項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和森林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全鄉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逐年增長。森林植被總量得到快速恢復增長,森林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目前,全鄉有林業用地面積23.6萬畝,佔國土總面積的65.83%。全鄉生態環境、人居條件、工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2、林業產業體系初具規模,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在穩步推進林業生態體系建設的同時,加快林業產業體系建設,堅持生態建設和產業建設齊頭並進,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要求,以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爲依託,堅持以核桃爲主導產業的發展戰略,爲全鄉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依法治林得到加強,森林動植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自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來,我鄉的天然林資源得到全面有效保護。林政資源管理工作步入了正規化、制度化、標準化的管理軌道,森林公安重拳出擊,嚴厲打擊了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近年來,全鄉林區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和惡性林政案件,大量的動植物得以生存和繁衍,林區治安秩序良好。

4、林木建設保障有力,科技興林富有成效

在科技興林方面,爲確保各項工程順利實施,我鄉堅持以科技爲先導,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廣和科技成果轉化。堅持適地適樹,採用科學合理的造林模式,不斷提高造林成效,促進了林業效益的有效發揮。

5、工程管理形成了科學規範、合法有序的模式體系

在各項林業工程建設管理方面,我鄉積極加大林業工作規範化、標準化進程,確保了各項工程高標準、高質量順利實施,確保了全鄉林業事業持續、健康、高效、穩步發展。近年來,我鄉各項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均順利地通過了上級各部門的檢查驗收。通過檢查,各級檢查組一致認爲我鄉在實施各項林業工程項目方面,各級領導重視、實施情況良好,資金管理有序,政策兌現落實,工程成效顯著,人民羣衆滿意。

二、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1、林業產業化建設滯後

全鄉林業產業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結構不合理,特色林業經營沒有做到集約化,加工只是初加工,林業經濟效益還較低、生產力水平低。特別是我鄉山區較多,農民靠山吃山,山不致富,希望在林,林無產業的現象還存在,林業產業化建設滯後。

2、投入依然不足

目前雖然我鄉逐年加大對林業投入,積極爭取國家生態建設投資,但是工程造林扶持資金仍然難以滿足基礎設施、自然災害、科技推廣等生態建設需要,生態建設的投資渠道仍然比較單一,全鄉林業投入機制尚在起步階段,林業投入與生態環境建設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3、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現代林業注重林業科技含量,儘管我鄉在林業科技培訓、新品種推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於受基礎設施、資金投入、造林條件等多方因素制約,林業科技科技含量不高,林業科技水平與現代林業發展存在較大差距。

4、林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由於我鄉多年來森林保護的方式單一,加之羣衆思想觀念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儘管我們在封山禁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林業生態建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間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同時又存在管理不到位、基層隊伍薄弱等問題,解決林牧矛盾的任務十分艱鉅。

5、林政執法機構還不健全。

隨着全鄉林業建設的發展,林政案件、林地糾紛增多,林業行政執法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我鄉林政執法主要依靠縣森林公安派出所協助,目前尚未建全林業執法機構,導致重大林政案件無法介入調查,不同程度影響林政資源依法管理。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堅持好字優先,抓好林業產業化及配套措施的實施

我鄉的林業產業化還處於起步階段,產業化水平還較低。因此,要加快林業產業化建設,調整和優化林業結構,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特色林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1、加快推進林業產業結構升級。要適應生態建設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資源培育爲基礎、以精深加工爲帶動、以科技進步爲支撐的林業產業發展新格局。

2、加強對林業產業發展的引導和調控。鄉黨委、政府和林業部門要根據市場需要、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充分用好用活產業發展政策,爭取項目,增加投入,並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引導產業健康發展,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

3、優先發展好重點產業,突出重點、強勢推進,創新機制。

二、堅持科學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隨着林業建設指導思想由木材生產爲主向生態建設爲主的轉變,加強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勢在必行。要堅持科學發展,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有機統一起來,以保護生態爲主、同時兼顧林業企業的效益,保護林農的利益,做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1、以公益林、自然景區爲重點,實施生態林管護。緊緊圍繞全鄉生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堅持保護與治理並重的原則,進一步落實生態林管護制度,加快生態項目實施進度,加大生態治理力度,使全鄉的生態建設取得明顯的成效。抓好現有國家、省級公益林的重點生態管護。認真做好林地普查和病蟲害測報工作,有效防止各類病蟲害的發生,把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嚴格控制在規定範圍之內,進一步加大植物檢疫檢查力度。

2、以退耕還林成果鞏固爲關鍵,提高林農發展林業的積極性。全鄉0.64畝退耕還林面積是保障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也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補充。

一要進一步加大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宣傳,提高林農對退耕還林項目的認識和參與的積極性。

二要加強退耕還林項目的技術指導,引導林農自覺加強對退耕還林地的管理,指導農戶採取合理的管護措施,確保退耕還林建設成果。

三要針對部分地塊自身條件不夠、苗木不適宜生長的實際情況,及時更換樹種,避免退耕還林面積的再度減少。

3、以項目建設爲支撐,積極對上爭取,增強林業發展後勁。當前,要加快林業發展,離不開項目的支撐。要抓住項目建設不放鬆,增強林業發展後勁。

一是切實抓好現有項目的實施。對已經實施的退耕還林、公益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項目,及時總結和宣傳,並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反饋,爭取更大的支持;正在實施的項目,如中低產林改造(撫育間伐)項目,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實施併產生效益。

二是積極爭取新項目。緊密結合我鄉的林業實際,及時編報項目對上爭資;及時瞭解和掌握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項目安排,爭取更多份額。

4、以林權的依法有序流轉爲切入點,激活林業發展機制。在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確權發證的基礎上,規範林權的依法、有序流轉,激活林業發展機制,促進林業發展和林農增收;加大力度,搞好政策宣傳。把林權流轉的意義宣傳到千家萬戶,“讓栽樹人受益”的好處深入人心,把農民和社會力量參與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產業的熱情激發起來;把政策推動與依法治理緊密結合。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係,規範林權市場,依法變更林權轉讓手續,依法保護投資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努力培育林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5、以依法治林爲保障,加強限額採伐管理,加大林政執法力度,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逐年科學合理適度安排人工林的撫育間伐,提高林木的年生長量和畝效益,減輕生態建設的壓力,增加林農收入。切實加強限額採伐的管理,規範審批程序和操作規程,確保有序採伐。同時,加大林政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和擾亂林業生產經營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爲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