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裂縫的產生原因與預防措施

近年來,混凝土裂縫已經成爲建築工程中相當普遍的質量通病,微觀裂縫是由建築本身物理力學性質引起的,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但嚴重的裂縫將破壞建築物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引起鋼筋腐蝕,影響建築物的持久強度。所以分析裂縫產生的原因並加以控制已成爲一個十分重要且值得重視的課題。

砼裂縫的產生原因與預防措施

根據各方面的調查研究和和工作經驗的分析,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做了如下總結,具體如下:

一、材料原因產生的裂縫

組成混凝土的材料是膠結料(水泥)、細骨料(砂)、粗骨料(碎、礫石)及水。配置混凝土所採用的任一材料質量不合格,均有可能出現裂縫。

1、粗細骨料含泥量過大,造成混凝土收縮增大;集料顆粒級配不良或採取不恰當的間斷級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縮的增大,誘導裂縫的產生;

2、爲了產生良好的可泵性,混凝土生產方均會加大水泥用量,單位體積中水泥用量大、用水量增多,收縮量增大;水泥等級越高、細度越細、早強越高對混凝土開裂影響很大;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越高,脆性越大,越易開裂。

3、商品混凝土攪拌生產中各種材料質量把握不嚴,也是裂縫產生的原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水泥出廠時強度不足,水泥受潮或過期;混凝土外加劑、摻和料選擇不當、或摻量不當,這些因素都可能使混凝土強度不足,從而導致混凝土開裂。

二、施工階段原因產生的裂縫

1、施工質量控制差,任意套用混凝土配合比,水、砂石、水泥材料計量不準,結果造成混凝土強度不足和其他性能(和易性、密實度)下降,導致結構開裂。

2、混凝土澆築時振搗不均勻、不密實,出現蜂窩、麻面、孔洞或鋼筋外漏,混凝土攪拌、運輸時間過長或澆鑄過快,這些都是產生不規則的收縮裂縫的原因。

3、在澆搗混凝土過程中,鋼筋表面污染、未安排專人看管鋼筋、模板,導致操作工人隨意踩踏現象,導致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過大、樓板的有效截面高度減少,使板上部沿樑支座處產生裂縫。

4、模板構造不滿足要求,支模架搭設中缺少足夠的剛度,垂直支撐與樓面接觸部位沒有設置楔子頂緊或模板支撐數量過少,使混凝土在振搗過程中及成型後模板出現局部變形,導致裂縫的產生。

5、現場模板拆除不當、過早拆模,對混凝土強度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在自重或施工荷載作用下很容易產生裂縫。

6、養護期不到位,特別是高標號混凝土振搗的樓面,未按規定要求進行澆水及養護,導致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及混凝土表面收縮過快產生裂縫,同時在養護期間過早進行上層磚砌體施工造成樓面受力不均而形成裂縫。

1

三、設計原因產生的裂縫

1、爲了滿足使用要求,結構中經常需要鑿槽、開洞。孔洞附近會產生巨大的應力集中,若設計處理不當,會在斷面突變處產生應力集中從而產生構件裂縫。

2、設計中對構件施加預應力不當,造成構件偏心、應力過大,容易產生的裂縫。

3. 隨着用戶對使用面積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設計只顧滿足房型和使用功能,所需的樓板厚度和配筋不能滿足構造的要求。截面不夠、樑的跨度過大、高度偏小、配筋位置不當、節點不合理從而導致混凝土因強度不夠而開裂。

4、爲了追求完美造型,設計中平面佈局凹凸變化較大,轉角也增多,由於這些轉角應力過分集中,受到混凝土收縮及溫差變化就很容易產生裂縫

從上述混凝土產生裂縫產生的幾個原因找手,我們對混凝土裂縫控制可以分爲:材料的選擇和控制措施、施工階段的控制措施和設計階段的控制措施。

一、材料的選擇和控制措施

1、應優先採用水化熱低的礦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配製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中避免使用含泥量高的集料,因使用含泥量高的集料會導致集料表面與水泥石的機械粘結力降低,而且會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不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縮,同時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導致收縮裂縫發生。

2、優先選用合適的外加劑,外加劑主要指減水劑、緩凝劑和膨脹劑。混凝土中摻入減水劑,不僅使混凝土工作性能有了明顯的改善,同時又減少拌和用水,節約水泥,從而降低了水化熱。爲了延緩凝結時間,要加緩凝劑,反之凝結時間過早,將影響混凝土的輸送和澆築面的粘結,易出現層間縫隙,使混凝土防水、抗裂和整體強度下降。

3、優先選用合適的摻合料,在混凝土中摻加抗裂性能好的'活性摻合料,不僅可以降低水泥用量,減少混凝土收縮,耐用可以緩解混凝土早期開裂的危險性。

4、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和技術標準,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二、施工階段控制措施

1、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和技術標準,對使用的砂、石料、摻和料、添加劑嚴格進行材料進場檢驗制,嚴格控制配合比,水泥用量和坍落度,使混凝土內部缺陷減少到最低限,從而減少裂縫產生。

《砼裂縫的產生原因與預防措施》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