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監測方案4篇

爲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監測方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監測方案4篇

監測方案 篇1

一、監測目的

通過對各監測點開展豐水期和枯水期水質衛生監測,系統地瞭解飲用水衛生基本狀況和變化趨勢,及時發現和處置飲用水安全隱患,防範飲用水污染危害人羣健康,爲加強我縣飲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和技術支持。

二、監測範圍

20xx年縣被納入省飲用水衛生監測項目縣。根據我縣行政區劃和地理分佈情況,按照省衛計委分配的監測任務量和監測點設置原則,重點開展全縣城鎮、農村居民集中式、分散式供水、學校自建設施供水水質監測,加強對供水單位的衛生監測管理,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和處置供水衛生安全隱患。

三、監測點設置

(一)城區監測點

市政供水:共設6個點,在我縣縣城所在地的縣自來水廠設置1個出廠水監測點,在城區按不同方位分散設置5個末梢水監測點。具體監測點包括後河污水處理廠、王家嶺小雷子門面、衛生局辦公樓、縣交警大隊(鄧家壩)、興發小區雲峯診所。

(二)鄉鎮監測點

1.集中式供水:監測點範圍涵蓋全縣所有鄉鎮,每個集中式供水水廠設置1個出廠水監測點和1個末梢水監測點。

2.學校自建設施供水:按照“選擇2所採用自建設施供水的學校納入監測網”的要求,我縣設置普安國小、湘坪希望國小2個監測點。

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

四、監測內容和方法

(一)基本情況調查:監測城市(縣、農村)飲用水狀況、供水單位、監測點等基本信息調查。

(二)水質檢測指標和頻次: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xx),縣城區和鄉鎮監測點監測指標爲水質常規指標(放射性指標不要求)和氨氮指標。

常規指標(至少檢測前面的31項)。具體指標爲:1色度,2渾濁度,3臭和味,4肉眼可見物,5pH,6鋁,7鐵,8錳,9銅,10鋅,11氯化物,12硫酸鹽,13溶解性總固體,14總硬度,15耗氧量,16揮發性酚類,17陰離子合成洗滌劑,18氨氮,19砷,20鎘,21六價鉻,22鉛,23汞,24硒,25氰化物,26氟化物,27硝酸鹽氮,28三氯甲烷,29四氯化碳,30菌落總數,31總大腸菌羣。當水樣檢出總大腸菌羣時,應進一步檢驗32耐熱大腸菌羣。

消毒劑指標:33遊離餘氯

各監測點於枯水期和豐水期各檢測1次。根據今年的工作實際,8-9月份完成豐水期檢測,10-11月份完成枯水期檢測。

(三)水樣採集與保存: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水樣的採集與保存》(GB/T5750.2-20xx)執行。各類監測點水樣採樣位置:出廠水應當位於水處理完成後進入輸送管道前的取水口處,末梢水一般應當爲用戶水龍頭處,二次供水應當爲蓄水池或水箱出水口處,學校自建設施供水應當爲用戶取水口處,分散式供水應當爲家庭儲水器內。

(四)水質檢驗與評價。水質檢驗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xx)執行。水質評價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xx)執行。

五、結果報告

監測發現嚴重的水質和健康危害問題,應當及時向轄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進行調查處理。

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信息(表3-7)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分佈式應用系統”上報,地址爲:;

城區飲用水水質監測信息(表1,2,8)通過“國家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信息系統”上報【系統正在完善中,請先準備好紙質報表】,水質監測能力調查數據直報期限爲11月30日,其它數據上報需在年內完成。原始資料歸檔備查【所有表格都要有完整記錄和審覈簽字的紙質資料】。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將飲用水水質監測信息通過“國家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信息系統”上報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水質監測能力調查數據直報期限爲11月30日,其它數據上報需在年內完成。原始資料歸檔備查。

六、質量控制

(一)承擔水質實驗室檢測的機構,必須通過計量認證或國家實驗室認可,建立實施全過程質量保證措施,確保監測數據真實可靠。使用快檢設備開展現場水質檢測,必須經過儀器校驗。

(二)承擔各項監測任務的專業人員,必須經過相關專業技術培訓,統一工作標準和要求。

(三)通過網絡直報的監測數據資料要採取嚴格的質量審覈制度,指定專人擔任審覈員,對監測數據進行審覈後方可上報。未通過審覈的信息,應當在信息退回後5個工作日內完成數據訂正,並重新上報。

七、工作分工

爲圓滿完成20xx年飲用水衛生監測任務,縣衛生計生局成立全縣生活飲用水調查工作領導小組,具體人員名單如下:

縣衛生計生局制訂本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及時將監測信息報告縣政府,並通報縣水利、建設等相關部門。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按要求完成轄區內水樣採集、實驗室檢測、現場衛生學調查、監測結果分析、總結報告等工作。

監測方案 篇2

爲了保證我院的門診醫療質量縮短病人就診、檢查、治療、取藥的等候時間提高病人對門診診療工作的滿意度特制定本辦法。

一、門診流量監測

(一)門診流量監測應包括以下信息 每個診室尚未接診人次,還應包括超聲科、檢驗抽血處等醫技科室的等候人數。

(二)我院對門診流量實行實地監測由門診辦公室負責上午10:30及下午4:00各監測一次,門診辦公室應定時巡查門診各樓層對門診流量實行實地監測。

二、醫療資源調劑

(一)門診辦公室有權對全院醫療資源進行調劑以滿足門診工作的需要。

(二)各臨牀科室、各醫技科室應積極配合門診辦公室的醫療資源調劑工作15 分鐘內按要求派遣醫生或其他工作人員支援門診工作。

(三)門診辦公室根據門診流量監測獲得的等候診療的病人數量、實際提供服務的醫生數或窗口數、每個醫生或窗口接待病人的平均速度判斷爲尚未診療的病人提供服務需要的時間決定是否需要增加工作人員或服務窗口。

(四)對於偶發的大量病人等候診療的事件,門診辦公室通知相關科室主任或住院部增派醫生或增加窗口支援門診工作。

(五)如果某個科室經常出現大量病人等候診療的事件,門診辦公室應協同該科室開展質量改進項目,通過流程重建等措施解決問題。

監測方案 篇3

爲進一步打擊養殖過程中添加“瘦肉精”等違禁藥品的活動,20xx年縣畜牧食品局將組織實施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等違禁藥物專項整治行動,對全縣範圍內養殖企業(場、戶)、部分屠宰場實施定期和不定期監測。具體方案如下:

一、監測範圍

全縣範圍內商品豬養殖企業(場、戶)和部分屠宰場。重點監測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和養殖小區、農業部抽檢中檢出“瘦肉精”的地區、羣衆舉報使用瘦肉精的地區以及突發事件涉及的地區。

二、監測內容

育肥豬、肉牛、羊尿液中鹽酸克倫特羅和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三、監測方式

採取普查和隨機抽查,並在抽樣現場實施快速檢測(初篩)。初篩結果爲陽性的可疑樣品及時送省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確認。

四、任務分配

(一)各鎮畜牧獸站負責組織實施轄區內“瘦肉精”專項監測工作,縣將按照市局安排按期完成全縣監測任務。普查抽檢,對養殖生豬50頭以上、牛10頭以上、羊30只以上的養殖場實現全覆蓋抽檢。普查抽檢以外的抽查任務縣局另行安排。

(二)初篩所用快速檢測試劑條由省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統一採購,縣局將根據全年任務分配量按季度到市局生產流通科領取。

五、結果報送

各鎮畜牧獸站的檢測數據由縣局統一上報市局。

六、抽樣要求

(一)抽樣方法

按照《豬肉、豬肝、豬尿抽樣方法》(ny/t763-20xx)規定執行。每次抽樣必須有兩名及以上人員參加。

(二)抽樣比例

根據商品豬養殖企業(場、戶)存欄豬數量按照500:1的比例抽取,但最多每次不超過5頭。屠宰企業(點)根據每批待宰豬數量(以產地檢疫證爲準)按照100:1的比例抽取,每批不超過3頭。

(三)樣品留存

初篩(快速檢測)爲陽性的可疑樣品分成三份,每份不少於30ml,一份留作複檢樣品,一份留作備份樣品,一份留作確認檢測。三份樣品經受檢單位代表和抽樣單位人員簽字封樣後送省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陰性樣品不留樣。

七、工作要求

(一)各鎮畜牧獸站要高度重視“瘦肉精”專項整治工作,要將此次專項監測任務的完成情況納入本年度目標考覈。

(二)各鎮畜牧獸站要認真組織實施“瘦肉精”專項監測,科學分配全年監測任務,保證每個季度的任務量相對均衡,每個養殖場(戶)全年至少覆蓋一次,避免專項監測出現盲段和盲區。同時要特別加強重要節假日前的監測。

(三)檢測對象限育肥豬和肉牛、肉羊,不得對仔豬、種豬、奶牛等進行抽查。

(四)參與監督抽查的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確保監測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真實性。

(五)專項監測統一使用省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提供的抽樣單和檢測記錄表,並有兩名抽檢人員的.簽字和受檢單位的簽字蓋章。

(六)未經省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引用和公佈監測結果。

監測方案 篇4

爲了進一步推進區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以下簡稱“減排監測體系”)建設,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環境保護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覈辦法的通知》、《省環保廳關於印發省20xx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計劃的函》以及《市環保局關於印發市20xx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環發,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xx年區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與運行要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全面完成國控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安裝及驗收工作;二是全面完成國控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覈工作;三是全面完成企業自測及自測結果的發佈工作。同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要完成5項指標:企業自行監測完成率達到75%以上;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傳輸有效率達到80%以上;監督性監測完成率達到95%以上;自行監測結果公佈率達到95%以上;監督性監測結果公佈率達到100%。

二、重點工作

(一)繼續做好國控污染源和污染減排重點項目以及區域內重點污染源的監測工作

1、環境監測站配合市環保局組織完成環保部確定的《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名單》中所列企業的監督性監測;

2、環境監測站要配合污控股完成減排項目的監測工作;

3、環境監測站根據我區確定的一類、二類、三類污染源分別制定監測計劃,並按照這三類污染源監測頻次,開展日常監測,確保及時高效地服務於環境執法及環境管理。(以上工作由監測站、污控股配合)

(二)不斷完善自動監控系統建設

1、進一步規範自動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審覈。一是監察部門要嚴督促企業按照環境保護部《國家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覈辦法》和《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監督考覈規程》的要求和程序,及時接受市環保局、市環境監察部門對國控企業自動監測數據進行有效性審覈;二是監察部門每季度要配合市局對通過驗收的國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進行一次有效性審覈,對未通過有效性審覈的企業限期整改,確保已通過有效性審覈的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三是監察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規範要求,督促企業及時傳送在線監測數據。

2、完成國控源在線監測設備的安裝及調試工作。污染控制股要根據國務院下達的《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名單》,督促我區匯能生物等國控企業於今年8月完成在線監測設備的安裝,10月底完成比對監測及聯網驗收工作。

(三)充分發揮企業在節能減排中的主導作用,督促國控重點污染源開展企業自行監測工作

企業自行監測工作是今年減排監測體系建設的重點。各國控企業採用手工監測的,每日至少開展一次自行監測;採用自動監測的,按照相關規定執行。企業要高度重視自測工作。

1、各國控企業要制定內容全面的自行監測方案,並報經市環保局認定;

2、各相關股室要督促各國控企業按照自行監測方案在生產時段內每天開展自行監測,沒有自測能力的企業要委託有資質的機構進行監測;

3、各國控企業要建立自行監測原始記錄臺賬制度,並認真執行。

4、監察部門和監測站要依據市環保局批覆認定的企業自測方案,對企業的日常監測工作進行監督覈查,確保企業自測工作落到實處。

(四)保障公衆知情權,完成企業自行監測結果和監督性監測結果公佈工作

監察部門和監測站要配合市環保局將企業自行監測結果和監督性監測結果在市環保信息網站上進行公佈。

1、按月公佈生產期間內每日企業自行監測結果,公佈的數據應包括企業名稱、排放口及監測點位、監測日期、監測結果、執行標準及排放限值是否超標及超標倍數等;

2、按季度公佈生產期間內的各次監督性監測結果,公佈的數據包括企業名稱、排放口及監測點位、監測日期、監測結果、執行標準及排放限值、是否達標及超標倍數。

三、保障措施

(一)認清發展形勢,提高憂患意識。各有關企業要充分認識經濟發展與環境友好的相互關係,對“環保是企業的第一生命線”有一個更加清晰的概念,自覺規範企業的經營行爲,主動承擔社會義務,本着對社會有益,對企業負責的態度,寧可少賺一分錢也不能多排一滴水,爲環境的可持續盡職盡責。

(二)加大工作力度,確保任務落實。各相關股、室、站、大隊要結合各自職能分工加強協調配合,積極承擔各自工作,確保工作如期完成。本實施方案中已將有關工作進行明確分工,督查室要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並將督查結果應用於年底的責任書考覈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