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監測方案4篇

爲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監測方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監測方案4篇

監測方案 篇1

爲了進一步推進區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以下簡稱“減排監測體系”)建設,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環境保護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覈辦法的通知》、《省環保廳關於印發省20xx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計劃的函》以及《市環保局關於印發市20xx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環發,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xx年區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與運行要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全面完成國控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安裝及驗收工作;二是全面完成國控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覈工作;三是全面完成企業自測及自測結果的發佈工作。同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要完成5項指標:企業自行監測完成率達到75%以上;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傳輸有效率達到80%以上;監督性監測完成率達到95%以上;自行監測結果公佈率達到95%以上;監督性監測結果公佈率達到100%。

二、重點工作

(一)繼續做好國控污染源和污染減排重點項目以及區域內重點污染源的監測工作

1、環境監測站配合市環保局組織完成環保部確定的《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名單》中所列企業的監督性監測;

2、環境監測站要配合污控股完成減排項目的監測工作;

3、環境監測站根據我區確定的一類、二類、三類污染源分別制定監測計劃,並按照這三類污染源監測頻次,開展日常監測,確保及時高效地服務於環境執法及環境管理。(以上工作由監測站、污控股配合)

(二)不斷完善自動監控系統建設

1、進一步規範自動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審覈。一是監察部門要嚴督促企業按照環境保護部《國家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覈辦法》和《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監督考覈規程》的要求和程序,及時接受市環保局、市環境監察部門對國控企業自動監測數據進行有效性審覈;二是監察部門每季度要配合市局對通過驗收的國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進行一次有效性審覈,對未通過有效性審覈的企業限期整改,確保已通過有效性審覈的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三是監察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規範要求,督促企業及時傳送在線監測數據。

2、完成國控源在線監測設備的安裝及調試工作。污染控制股要根據國務院下達的《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名單》,督促我區匯能生物等國控企業於今年8月完成在線監測設備的安裝,10月底完成比對監測及聯網驗收工作。

(三)充分發揮企業在節能減排中的主導作用,督促國控重點污染源開展企業自行監測工作

企業自行監測工作是今年減排監測體系建設的重點。各國控企業採用手工監測的,每日至少開展一次自行監測;採用自動監測的,按照相關規定執行。企業要高度重視自測工作。

1、各國控企業要制定內容全面的自行監測方案,並報經市環保局認定;

2、各相關股室要督促各國控企業按照自行監測方案在生產時段內每天開展自行監測,沒有自測能力的企業要委託有資質的機構進行監測;

3、各國控企業要建立自行監測原始記錄臺賬制度,並認真執行。

4、監察部門和監測站要依據市環保局批覆認定的企業自測方案,對企業的日常監測工作進行監督覈查,確保企業自測工作落到實處。

(四)保障公衆知情權,完成企業自行監測結果和監督性監測結果公佈工作

監察部門和監測站要配合市環保局將企業自行監測結果和監督性監測結果在市環保信息網站上進行公佈。

1、按月公佈生產期間內每日企業自行監測結果,公佈的數據應包括企業名稱、排放口及監測點位、監測日期、監測結果、執行標準及排放限值是否超標及超標倍數等;

2、按季度公佈生產期間內的各次監督性監測結果,公佈的數據包括企業名稱、排放口及監測點位、監測日期、監測結果、執行標準及排放限值、是否達標及超標倍數。

三、保障措施

(一)認清發展形勢,提高憂患意識。各有關企業要充分認識經濟發展與環境友好的相互關係,對“環保是企業的第一生命線”有一個更加清晰的概念,自覺規範企業的經營行爲,主動承擔社會義務,本着對社會有益,對企業負責的態度,寧可少賺一分錢也不能多排一滴水,爲環境的可持續盡職盡責。

(二)加大工作力度,確保任務落實。各相關股、室、站、大隊要結合各自職能分工加強協調配合,積極承擔各自工作,確保工作如期完成。本實施方案中已將有關工作進行明確分工,督查室要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並將督查結果應用於年底的責任書考覈當中。

監測方案 篇2

爲認真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傳染病防治執法檢查力度,依法糾正、查處違反衛生法律法規的行爲,嚴格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依法做好傳染病防治和醫院感染監督工作,切實履行傳染病防治監督職責,嚴格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

究制,促進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工作法制化、規範化、科學化,維護廣大人民羣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監督檢測依據

採樣檢測依據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醫院消衛生標準gb15982、1995)

三、監督監測對象

(一)區級發證和管轄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

(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四、監督監測內容和範圍

(一)醫療機構

傳染病疫情報告、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醫療廢物處置、艾滋病防治、消毒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以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微生物培養)。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傳染病疫情監測、疫情信息報告管理、疫情調查處理、醫療廢物處置等情況。

五、工作要求

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區級發證和管轄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充分認識開展傳染病防治和醫院感染監督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各部門加強配合,各負其責,突出重點,嚴格按本實施方案的要求按時完成工作任務。

(一)區衛生監督所職責

負責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制定樣品抽樣的範圍、數量、順序、檢驗項目等工作,印製和填寫相關表格和單據。

(二)區疾控中心職責

負責完成現場採樣監測培養並按時出具結果報告。

(三)監測樣品抽檢範圍和數量

1、治療室、手術室、產室、嬰兒室、消毒供應室、口腔科、內窺鏡室等科室爲監測的重點部位,採樣內容爲空氣、工作臺面、無菌物品、消毒液、醫護人員手錶面。

2、二級規模以上醫院根據科室設置採樣20—30份,鄉衛生院、門診部以及同等規模的醫療機構採樣5---10份,其它診所採樣2---5份。

六、時間安排

6月~9月。

監測方案 篇3

西永微電子工業園CNG工程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方案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單位中國醫藥集團重慶醫藥設計院提供,監測任務委託沙坪壩區環境監測站進行監測完成。

擬建項目位於西永微電子工業園西園二路(惠普南面600米左右)。項目聯繫人:黎輝款,聯繫電話:13350348989,現場聯繫人:代老師,聯繫電話:15213314993。

聲環境

監測布點:共2個,分別佈置於加氣站中心(1#)、加氣站門口外公路噪聲(2#)。

監測內容:晝、夜等效A聲級。

監測頻率:連續2天,每天晝、夜各一次。

監測方法:按現行規範進行。

監測布點詳見附圖。

環境空氣

提供西永微電子工業園附近例行監測數據(NO2 、SO2 、TSP)

地表水

提供沙坪壩區樑灘河西永斷面20xx年或20xx年地表水例行監測斷面監測數據

監測因子:pH、COD、BOD5、NH3-N、石油類

監測斷面:樑灘河西永斷面

監測方案 篇4

爲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深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進一步加大我縣食品監管工作力度,全面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努力把我縣打造成爲“食品安全示範縣”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以人爲本”,廣泛發動羣衆,拓寬信息渠道,充分發揮各級組織和監管人員的作用,建立一支專業人員和羣衆參與相結合的食品安全監督隊伍,提高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確保我縣食品安全。

二、工作目標

(一)實現全縣食品安全監管網絡覆蓋率和網絡運行率分別達100%。

(二)把我縣建設成爲“食品安全示範縣”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三、監管網絡

建立以縣政府職能部門爲主導、鄉鎮人民政府爲基礎、村委會(社區)和企業參與的三級食品安全監管網絡。

(一)一級監管網絡建設——縣食品安全委員會領導小組,負責全縣食品安全動態監管工作,制定全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目標。

1.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依據各自工作職能,組織監管相關領域的食品安全工作,加強對監管對象各個環節的全面監管。

2.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爲本部門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爲第二責任人,按照 自治縣食品安全監管各成員單位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切實做到機構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確保責任領域的食品安全。

3.各成員單位要依據職責分工,在本系統內設立食品安全監管員,並將系統監管員名單報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二)二級監管網絡——各鄉鎮人民政府、工業園區要成立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本鄉鎮、園區的食品安全工作。

1.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對轄區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領域和餐飲店、食堂和農村家宴的食品安全進行監督管理,及時向縣食品安全委員會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有關情況,並負責村級食品安全網絡建設。

2.落實鄉鎮人民政府行政“一把手”爲食品安全監管第一責任人和分管負責人爲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爲食品安全監管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3.縣工業園區管委會要加強對園區內生產、加工、流通和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的監管,落實專人負責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三)三級監管網絡——成立以各村(社區)和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爲主體的食品安全管理網絡。

1.將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延伸到村(社區)和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各村(社區)和食品生產加工單位也要相應成立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由村委(社區)主任和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任組長,具體負責本村(社區)及本單位的食品安全工作。

2.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以企業法人爲食品安全第一負責人,由各監管部門與所監管企業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努力構建多環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工作職責

(一)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積極引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者)誠信守法,增強羣衆食品安全意識。

(二)受理轄區內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組織和配合對食品違法經營行爲及侵害羣衆合法權益的事件調查處理,並及時總結上報。

(三)加強對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的'監督,嚴密監控和預防違法生產經營行爲的發生,一經發現立即進行查處。

(四)廣泛徵詢有關食品安全監管意見,重點收集人民羣衆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分析研究轄區內食品安全監管薄弱環節。

五、工作制度

各職能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要嚴格按照《 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年食品安全工作意見》( 府發〔 〕9號)、《 自治縣 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季行動工作方案》( 府辦發〔 〕75號)規定,認真開展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設,制定工作方案,層層簽訂責任書,建立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制定和建立相應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機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原則,全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網絡建設,把加強基層食品安全網絡建設作爲重點。通過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項報告、責任追究、投訴舉報、事故處理程序等一系列制度,進一步完善協調聯動的工作運行機制。

(二)嚴格責任落實。相關責任部門和鄉鎮政府要依據食品安全責任制的有關要求,切實擔負起各自的工作職責。按照目標責任書的要求,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層層分解責任,切實把責任落實到單位、人頭。加強食品安全業務培訓,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者的素質,有效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三)強化輿論宣傳。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和食品安全信息網站,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舉措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在媒體開設專欄,增強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引導人民羣衆樹立科學、理性、健康的新型消費理念。積極發動基層組織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推動食品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市場,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人民羣衆的維權意識和參與意識。建立公開舉報和媒體公示制度,發揮食品安全監督員的作用,擴大社會監督範圍,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要加大信息報送工作力度。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及時、準確、全面報送的原則,根據不同階段工作開展情況,以簡報、圖片和小結等形式報送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