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兒童健康心理的7種方法

培養兒童的健康心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方法:

培養兒童健康心理的7種方法

1、鼓勵法。兒童有一種需要承認、需要鼓勵的心理,他們喜歡成功,喜歡得到大人的認同和讚揚。因此,家長就要經常鼓勵孩子,孩子通過不斷地被鼓勵和讚揚,自身的行爲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產生心理昇華。

2、反問法。語言是溝通兒童心靈的工具,因此,家長和孩子談時要試探、發問、反問,這樣纔有利於提高兒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斷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

3、出難題法。給孩子出點難題,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困難,並要讓其自己解決,只有經過風雨見過世面,經受失敗和挫折,才能產生經驗和教訓。

4、講故事法。兒童都愛聽故事,家長應該抽出時間給孩子講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個好故事能使孩子進行一次心理上的調適,還能鼓舞孩子上進。

5、興趣引導法。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氣質和性格去發現其興趣和愛好

6、反面教育法。家長利用反面教材讓孩子分清是非,對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家長要給予引導,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於其心理預防。

7、寬嚴結合法。對孩子過寬過嚴都是不正確的,要培養孩子有一個健康心理狀態和較強的心理素質,既需要嚴教又要寬容,既有組織紀律又有個人的愛好,一旦孩子犯了錯要批評的嚴一些,指出其危害,又要給予愛護和關心。

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爲,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爲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作爲父母應十分重視用正常的心理原則來訓練兒童。那麼,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爲中心,認爲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爲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爲。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衆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健康飲食從早餐開始

如今,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對孩子都特別疼愛。可是現在的孩子都不好好吃飯,甚至不會吃飯。據有關調查發現,有50%的兒童早餐安排不科學,一般都是牛奶加雞蛋。營養專家認爲,營養質量好的早餐應包括穀物、動物性食品、奶類和蔬菜水果四大部分。研究表明,進食能量充足、配比均衡早餐的學生,在數字運用、創造力、想象力及身體耐力等方面,均優於早餐質量差的學生。

常吃零食致使營養不良

兒童對食物的選擇一般都偏於感性,覺得某些食品外型好看、色澤鮮豔或是口感比較好就會選擇。正因如此,一些商家就投其所好大量生產形狀奇特、顏色明亮的食品,殊不知這些食品往往是添加了過多的色素或是其他有害物質不僅導致肥胖還會危及生命。疼愛孩子,但不要一味遷就孩子,不要讓孩子多吃零食。長期吃小食品除了會影響食慾外,還會攝入過量的食品添加劑,有關專家指出,很多小食品,屬於“五高一多”食品,即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高糖、多味精。孩子經常吃這些東西,不願吃蔬菜、正餐而導致營養不良,還會誘發肥胖等病症。建議孩子吃東西儘量要全面,不要養成吃零食的習慣。

盲目滋補破壞營養平衡

“看着羽凡吃飯這麼香,真好,我家孩子怎麼就不行呢?”小高無奈的對記者說。很多家長看着孩子不好好吃飯,怕孩子營養不足,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想辦法給孩子買補品。其實,這樣對孩子更不好。因爲,補品不能替代食品,各種營養成分吸收利用都有協同作用,盲目補充某些保健品,可能破壞營養素之間的平衡。再說,補品中除了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之外,可能還含有其他成分,這些成分有可能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如激素會造成兒童性早熟。天然、新鮮、營養均衡的食物,纔是兒童食品的最佳選擇。

莫把“飲品”當“乳品”

目前,在市場上,有些生產企業在商品名稱上玩“文字遊戲”,實際是價格較便宜的含乳飲料,卻在外包裝的顯著位置用突出字體標上“牛奶”、“純牛奶”、“酸牛奶”字樣,而在不起眼的地方用很小的淡化字體標着“飲料”或“飲品”字樣,以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判斷,甚至使消費者受騙,把含乳飲料當成牛奶飲用。建議消費者在選購乳製品時,首先要正規品牌的產品,像伊利、光明等;其次,一定要仔細查看食品標籤和配料表,分清是含乳飲料還是牛奶;再次,要辨清生產日期、保存條件及保質期。

告別兒童食品消費的四大誤區

兒童食品是塊大市場。目前的兒童食品存在不少誤區,值得引起關注。

誤區之一:高熱量爲主,營養成分單一。膨化食品,因其口味鮮美而受兒童喜愛。這些高熱量的食品,大多無法達到綜合性營養指標的要求,經常食用會影響兒童的正常食慾,引起平衡失調。

誤區之二:食品中的添加劑未引起重視。“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國家規定標準的,好多上櫃的兒童食品也確實符合有關標準。但食之過量,會引起不少副作用。

誤區之三:分不清食品的成份和功能。奶乳製品,不少家長在選購時往往分不清乳酸飲料與乳酸菌類飲料的區別,其實兩者的適用對象是不一樣的。選擇不當,反而會引起腸胃不適等症狀。

誤區之四:過分迷信洋食品。從日前有關部門的抽檢可以看出,進口的兒童食品也並非百分之百完美的。客觀地說,如今的國產兒童食品,從質量和包裝上來看,較前幾年已有天壤之別了,有不少已達出口標準,因而不能迷信於一個“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