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預案編制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保不齊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爲了儘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應急預案。那麼大家知道應急預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應急預案編制,歡迎大家分享。

應急預案編制

應急預案編制1

應急預案和相關實施程序要每年進行審查以保證符合法律、法規和省、市政府的應急預案。必要時至少每3年更新一次。

1、 應急預案的複檢

本應急反應預案應在企業經理指導下,每年進行一次審查。審查應包括預案、應急程序、培訓與訓練情況,應急設備以及與政府應急管理機構的溝通。要根據以下方面來進行修改:

(1)訓練和演習的書面評價,這種記錄可識別出缺陷或提出更合適的方法、程序或組;織,建議改動的後續行動也要審查;

(2)組織或程序中的關鍵人員的'變動;

(3)企業組織機構的變動;

(4)支援機構的能力或功能的變動;

(5)國家或地方政府法規的變化;

(6)影響到應急預案的企業的變動;

(7)來自其他組織、國家或地方政府的建議;

(8)生產工藝或操作狀況的變化。

審查的結果要由審查人存檔並交給企業經理。建立備忘錄說明審查的區域和每個區域的審查結果以及採取糾正的行動。

如果審查表明改變是必要的,審查人員要系統闡述建議的改動,並把它們送交給企業經理審查。

2、 應急程序的複檢

應急反應程序要修訂以反映出應急預案的變動。此外,除了每年預案審查,根據企業管理慣例,應急反應程序也要審查和修訂。

列出應急電話號碼的專門程序至少要每季度審查和更新一次。

應急預案編制2

20xx年3月29日晚,發生在京滬高速公路江蘇淮安段的一輛35噸液氯槽罐車與一輛貨車相撞,導致槽罐車液氯大面積泄漏,造成公路旁3個鄉鎮大量村民中毒,京滬高速公路宿遷至寶應段關閉20個小時。事故中造成28人中毒死亡,360人被送往醫院救治,疏散村民上萬人。這起危險品運輸事故造成如此嚴重後果的原因之一就是肇事的槽罐車駕駛員逃逸,延誤了最佳搶險救援時機。事故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存在的問題。

交通運輸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安全管理因其所屬行業的高風險性和危險化學品品種的多樣性、理化性質的複雜性、潛在的高危險性、事故高危害性而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如何提高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從而提高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應急處理能力,使事故發生後能迅速得到控制並儘可能排除事故造成的危害,將事故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筆者認爲,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應處理好幾個方面的關係:

一、要我編制和我要編制的關係

現在還有不少運輸企業對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足,把它作爲應付交通行業主管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安全檢查、年審把關、責任追究的擋箭牌。不少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對自身運輸的危險化學品的理化性質、危害類型、造成事故的原因等缺少認真的疏理和分析,存在較嚴重的僥倖心理和無所謂心理,總覺得危險化學品運輸要求高、監管嚴,出事故的機率低,如果真的發生事故,也只能聽天由命,編制預案作用也不大。在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大多缺少化工方面專業人員或專業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爲完成法律法規和交通行業主管部門規定的編制應急救援預案這一“規定動作”,而去拼拼湊湊,矇混過關。近年來,隨着重、特大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的頻繁發生,行業監管力度加大,要求提高,大多數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的預案編制工作都委託安全中介評估機構進行。由於現有的安全中介評估機構少且幾乎都是從事化工行業工作的,缺少交通運輸生產和管理經驗,編制出的應急預案缺少交通行業特點,針對性不強。有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完成後,沒有認真組織單位從業人員系統地進行學習、消化,因而一旦發生事故自然束手無策,不知所措,逃之夭夭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既是法律法規對運輸企業的要求,也是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提高風險防範意識,防止和減輕重、特大運輸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援預案”職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並定期組織演練”。《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客運經營者、貨運經營者應當制定有關交通事故、自然災害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的道路運輸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報告程序、應急指揮、應急車輛和設備的儲備以及處置措施等內容”。作爲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一定要站在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高度,認識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實現從要我編制和我要編制的轉變,這是搞好編制的前提。

二、場所固定性與移動性的關係

危險化學品運輸是一種動態危險源,發生事故涉及面廣,危害性重,對社會公共安全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既不同於單純的生產企業、經營企業和儲存企業場所相對固定,也不同於普通的貨運企業,不涉及危險化學品,一旦發生事故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危險和危害。事實上,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發生事故的不確定性要複雜得多。既包括企業管理方面的因素、人的違章行爲和失誤因素、車輛技術狀況及設施設備的缺陷、道路狀況、地形、人羣、天氣的因素,還包括交通事故引發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和救援不當導致的事故擴大等等。且運輸距離越長,不確定性越多;企業危險化學品運輸的品種越多,不確定性越多;車輛變換運輸的品種越頻繁,不確定性越多。據統計,有50%以上的危險品運輸事故是由交通事故引發的。裝運危險化學品的車輛的技術狀況是引起事故的一個重要因素。技術狀況不好會嚴重影響行車安全,導致事故發生。對可能導致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原因的全面分析,是確定危險源點,增強預案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礎和前提。同時,場所相對固定的地方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和發生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需要社會救助時,對預案的要求也不同。前者一般只要有當地的消防、環保、安監、醫院、行業主管部門的電話號碼就足夠了,而後者尤其是位置跨地區變化的車輛發生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需要社會救助時,就顯得束手無策,特別是運輸劇毒氣體時,最好要有沿途縣鄉政府的`電話號碼,以便能在發生事故的第一時間裏,通知當地組織有關人員緊急疏散、撤離。現在,不少運輸企業在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時,沒有對運輸車輛的位置移動和移動過程中的複雜性給予充分的重視,對沿途危險路段調查不夠,對不在運輸企業所在地沿途需要經過的縣市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環保等的聯繫的方式、方法未作交待,如果一旦在外地發生事故,運輸企業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鞭長莫及,不利於及時搶險、救援和採取控制措施,常常會擴大事故後果。

三、應急自救與社會救助的關係

在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中,貨物的多次搬運裝卸,環境溫度或壓力的變化,操作不當,包裝容器的反覆回收使用,桶蓋墊圈的失落,安全閥的變形斷裂等等,都可能造成氣體泄漏擴散,液體滴漏滲逸,固體破漏散落等危險化學品泄漏。及時正確的最初應急行動可以在事故升級前極大地降低事故的後果。由於危險化學品具有易爆、易燃或毒害、腐蝕、放射性等特性,特別是在運輸中容易發生燃燒、爆炸等化學危險品事故,如甲苯,實際上它同時具有易燃品和毒害品的性質,所以儘可能詳細敘述針對承運的不同危險化學品發生泄漏事故及這些事故發生後的基本情況、危險因素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應當採取的控制措施、特別需要注意事項和迴避事項及不同於其他事故應急的特殊步驟等對提高自救效率和成功率十分重要。相當一部分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對承運的不同種類危險化學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泄漏事故的處理辦法,重視不夠,分析不夠,交待不細。加之個別掛靠經營或承包經營的車輛安全管理不到位、投入不到位,沒有按需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一旦發生泄漏事故,往往只能是依賴社會救助,造成事故得不到及時控制。

四、應急預案與運輸卡的關係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爲指導規範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工作,專門出臺了《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並在導則中明確提出了建立安全運輸卡制度。安全運輸卡制度包括運輸的危險化學品性質、危害性、應急措施、注意事項及本單位、生產廠家、託運方應急聯繫電話等內容。要求每種危險化學品一張卡片;每次運輸前,運輸單位向駕駛員、押運員告知安全運輸卡上有關內容,並將安全卡交駕駛員、押運員各一份。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有的駕駛員、押運員長期在外“打游擊”,安全運輸卡制度還沒有得到全面的貫徹和落實,不少地方交通行業主管部門也沒有強力推進這一制度。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從總體上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面面俱到,關鍵環節、重點問題不夠突出,特別是運輸企業基本情況、危險因素的確定、內部保障等介紹偏多、每一種危險化學品運輸發生泄漏進的處理辦法介紹不足;二是預案中相當一部分內容,對場所相對固定搬運裝卸、儲存企業比較適用,對跨地區危險化學品運輸這一動態危險源應急救援關係不夠密切;三是篇幅過長,不便使用。現在大多數從事危險品運輸的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不高,化工專業知識缺乏。對28家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編制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審查表明,80%的預案在1.5-2.2萬字之間,一旦發生事故,也不便於查找有關內容。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危險品運輸企業的應急救援預案編制適用性的研究,儘快出臺適合運輸行業的具體規定和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應急救援預案示範文本。目前一方面要進一步做好預案的完善,另一方面要積極推行安全運輸卡制度,對其進行的必要補充,充分發揮安全運輸卡的作用。

應急預案編制3

(一)總則

1.編制目的。簡要闡述編制應急預案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如建立機制、加強管理、有效預防、積極應對、減少災害、保障安全等。

2.編制依據。主要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及上級相關應急預案。

3.適用範圍。適用城區內符合應急預案分級標準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級別限定要明確,針對性要強。

4.工作原則。要求明確具體。如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職責明確、規範有序,預防爲主、快速處置,依靠科技、協同應對,平戰結合、公衆參與等原則。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

根據處置突發事件實際設立應急指揮機構,詳細列明指揮機構的組成單位和應急管理辦公室,並要明確其職責。

(三)運行機制

1.預防預警機制

(1)預防與監控。確定預警信息監測、收集、報告和發佈的方法、程序,建立信息來源與分析、常規數據監測、風險分析與分級等制度。

(2)預測與預警。建立相關預測預警系統,明確預警級別的確定原則、信息確認與發佈程序等。按照突發事件嚴重性

和緊急程度,分爲特別嚴重Ⅰ級、嚴重Ⅱ級、較重Ⅲ級、一般Ⅳ級的四級預警,顏色依次爲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

2.應急處置

(1)信息報告。規範突發事件發生時,信息的報告程序、時限、要報告的內容等,並根據相關級別做出有效反應。

(2)應急響應行動。根據突發事件級別確定響應主體,明確應急預案啓動級別和條件,明確相應級別指揮機構工作職責、權限和要求。

(3)指揮和協調。按單位職責爲主原則,建立統一領導下的以突發事件主管部門爲主、各部門參與的應急救援協調機制。明確指揮機構的職能和任務。

(4)處置與救援。制訂詳細、科學的應對突發事件處置技術方案、處置措施,明確各級指揮機構的工作要求;明確各部門的救援職責、救援保障等。

(5)應急結束。明確應急狀態解除的發佈機構及程序。

(四)恢復重建

1.善後處置。明確人員安置、補償,物資和勞務的徵用補償,災後重建的政策措施,救助制度的建立,以及做好衛生防疫、保險理賠工作等。

2.調查與評估。對突發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處置過程以及引起的後果、造成的損失等進行調查和評估。

3.恢復重建。明確災後進行災害分析評估、工作總結等。

(五)應急保障

1.應急搶險隊伍保障。要求列出各類應急搶險隊伍詳細名單表,明確防汛搶險隊信息聯絡人員,加強應急指揮與搶險隊伍的信息聯繫,形成嚴格的信息上報制度,確保應急搶險工作快速、高效運轉。

2.財力保障。明確應急經費來源、使用範圍、數量和管理監督措施,制訂應急狀態時經費的`保障措施。

3.物資保障。包括物資調撥和組織生產方案。根據具體情況和需要,明確具體的物資儲備、生產及加工能力儲備、生產流程的技術方案儲備。

4.通信保障。建立通信系統維護及信息採集等制度,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

5.醫療衛生保障。包括醫療救治資源分佈,救治能力與專長,衛生疾控機構能力與分佈,各單位的應急準備保障措施,被調用方案等。

6.交通運輸保障。包括各類交通運輸工具數量、分佈、功能、使用狀態等信息,緊急情況下的交通工具徵用方案,交通管制方案和線路規劃等。

7.人員防護。要有明確的應急避險場所、

應急避險路線,應急預案要有人員疏散方案及救援人員安全措施等。

(六)監督管

1.應急預案演練。包括應急處置演練的工作要求等。

2.宣傳和培訓。包括相關應急管理知識宣傳和培訓的工作要求等。

3.責任與獎懲。明確獎勵對象、方式及責任追究程序等。

(七)附則

1.名詞術語解釋。應急預案中專用名詞、術語解釋。

2.應急預案管理與更新。明確定期評審與更新制度、備案制度、評審與更新方式方法和主辦機構等。

3.應急預案解釋部門。應急預案批准機關、印發機關和解釋部門。

4.應急預案實施時間。應急預案實施或生效時間,一般從印發之日起施行。

(八)附件

二、編寫應急預案基本要求

主管單位編制應急預案應符合預案及公文編寫基本要求,並符合以下規範要求:

(一)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現行政策規定,符合我市處置突發事件工作實際,具有較強的系統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與國家、省、市相關應急預案銜接。應急預案的制訂要與已有的預案保持連貫,不能產生衝突。

(三)應急預案要符合公文規範:

1.單位名稱應用全稱或規範化簡稱。

2.結構層次序數,如第一層爲“1”,第二層爲“1.1”,第三層爲“1.1.1”,第四層爲“(1)”。

3.預案中的數字除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具有修辭色彩語句中作爲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外,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

4.根據國家相關應急預案要求,商保密部門提出預案密級(絕密、機密、祕密)標註書面意見。

5.附件應附與應急預案相關的重要文件或預案的有關補充內容。

應急預案編制4

1 前言

火電施工企業承擔了全國大部分火力發電廠的施工建設,作業範圍包含構建築物施工和機組安裝,是一個安全高風險行業。由其施工性質決定了施工生產過程中存在着重大事故風險,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必將造成重大損失,甚至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因此,除了採取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儘量避免事故發生外,還必須做好事故應急工作,在重大事故發生後能及時予以控制,有效地組織搶險和救助,防止重大事故蔓延。有統計資料表明,在完善的事故應急體系和全面的應急預案的支持下,開展有效的事故應急可以使事故損失減少九成。可見,對於火電施工企業來說,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是安全管理工作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內容,通過對我公司多年來抓事故應急體系建設的總結,現就如何進行火電施工企業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提出自己的觀點,供火電施工企業參考。

2 概述

2.1應急預案的概念

應急預案又稱應急計劃,是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或災害,爲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

2.2應急預案分類

根據火電施工企業的特點,事故應急預案可分爲總體預案、專項預案和現場預案三個層次。

2.2.1總體預案

總體預案從公司總體上闡述應急目標、原則、應急組織結構及職責,以及應急行動的整體思路等。對於火電施工企業1個公司只需要制定1個公司級的總體預案即可。

2.2.2專項預案

專項預案往往是針對公司較爲突出的事故風險的,一個專項預案所針對的是一類事故,但這一類事故是存在於多個生產現場的,所以同一個專項預案可以對多個工作現場的應急起到指導作用。

根據火電施工企業的施工特點和麪臨的事故風險,火電施工企業宜編制以下五個專項預案,各預案包含的應急事故範圍如下。

a. 人身傷亡事故應急專項預案,要求覆蓋和滿足公司所有人身傷亡事故的應急要求。

b. 火災(爆炸)事故應急專項預案,要求覆蓋和滿足公司所有火災事故和爆炸、爆燃事故的應急要求。

c. 機械設備事故事故應急專項預案,要求覆蓋和滿足公司所有大型機械、設備事故的應急要求。

d. 食物中毒事故應急專項預案,要求覆蓋和滿足公司內可能發生的食物中毒事故的應急要求。

e. 自然災害事故應急專項預案,要求覆蓋和滿足公司施工活動場所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事故的應急要求。

2.2.3現場預案

現場預案是針對特定的具體場所而制定的預案,因而必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一般一個施工現場制定一個現場預案爲宜。

3 事故應急預案的要素

無論是總體預案、專項預案還是現場預案,都由以下要素組成,只是不同類型預案中各要素的側重點、內容和具體程度有所不同。

3.1總則

總則是應急預案的概述部分,在本部分要明確編制預案的目的、應急救援的基本原則、與其他預案的關係、制定預案的制度依據和預案的管理要求。

3.1.1目標與原則

在本要素明確應急預案所針對的事故(或緊急情況)類型、適用的範圍和應急救援的目標,以及應急救援遵循的方針和原則。

3.1.2制度要求

本要素列出涉及應急預案、應急準備、應急救援的相關制度,作爲預案編制和應急救援行動的依據。

3.1.3與其他預案的關係

在本要素明確本預案與其它應急預案的關係,列出本預案使用中可能用到的,需配合使用的其它應急預案。

3.1.4預案管理

本要素對預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發佈做出明確的管理規定。

3.2應急分析

3.2.1危險分析

本要素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危險源的種類、數量、特性及分佈;

b.事故的類型、影響範圍及後果;

c.按需要明確地形地貌、河流、交通幹道及氣象條件等可能對事故應急造成影響的因素。

總體預案、專項預案、現場預案危險分析的範圍依次減小,危險分析的深度依次增加。

3.2.2資源分析

本要素對可用的應急力量和資源進行綜述,說明以下情況:

a.應急力量的組成、各自的應急能力及分佈情況;

b.各種重要應急設備、物資的準備情況;

c.上級應急機構或社會的可用應急資源情況。

總體預案、專項預案、現場預案資源分析的範圍依次減小,資源分析的深度依次增加,分析的內容依次更加具體。

3.3應急準備

3.3.1機構與職責

本要素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明確參與應急的部門,並確定其職責;

b.明確應急行動總負責部門或負責人,以及每一具體行動的負責部門或負責人;

c.明確上級部門和外部組織可能提供的支持。

3.3.2物資與裝備

總體預案、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對物資與裝備提出概括性的需求和管理上的要求;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具體的物資與裝備,包括型號、功能、數量、位置、何人負責等信息。

3.3.3應急人員培訓

總體預案、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對應急人員培訓提出培訓方向和管理上的要求;現場預案則需要對培訓週期、培訓對象及培訓內容做出明確的規定。

3.3.4預案演習

由於總體預案偏重於管理,可操作性較弱,一般不對綜合預案開展單獨的演習,而是在開展專項預案或現場預案演習時,需要總體預案配合,纔將其納入演習中。總體預案的本要素提出演習方面的管理要求,專項預案、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演習的週期、形式、內容等的具體要求。

3.3.5員工教育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在本要素提出員工教育的目的、作用和要求,現場預案則需要儘量明確員工教育的內容、形式、週期等的具體要求。

3.3.6互助協議

當應急力量與資源相對薄弱時,應事先尋求外部應急支持,與之簽訂互助協議,以便在應急救援中及時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資源的援助。例如,與當地醫療、通信、消防、物資供應等部門(單位)簽訂互助協議。

本要素要對必須簽訂的互助協議做出要求。

3.4應急響應

3.4.1接警與通知

本要素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報警(應急響應)電話;

b.建立事故通報流程;

c.迅速準確地上報事故的有關信息。

3.4.2指揮與控制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要明確以下問題:

a.如何確定應急響應級別;

b.啓動應急指揮部門的標準和程序;

c.誰或哪個部門負責事故相關信息的管理。

現場預案要明確以下問題;

a.針對事故的嚴重程度確定響應範圍;

b.誰或哪個部門負責組建現場指揮部,確定現場總指揮;

c. 如何啓用應急隊伍;

d. 誰或哪個部門負責現場信息的報告。

3.4.3報告與公告

本要素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什麼時候發出報告與公告;

b.誰有權決定啓動報告與公告;

c.向誰發出報告與公告;

d.報告與公告信息的表現形式。

3.4.4通訊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對應急通訊作管理性的說明;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現場指揮部、應急指揮部門、各應急部門、醫院、上級部門、外部救援機構等之間進行通訊的方法;

b.應急組織的通訊需要情況和備用通訊系統的情況;

c.哪個部門負責應急通訊的保障工作。

3.4.5事態監測與評估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明確事態監測與評估的作用和目的,提出管理性的要求;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具體的內容:

a.哪個部門負責監測與評估活動;

b.監測與評估的內容;

c.監測儀器設備及監測方法;

d.監測點的設置、現場工作流程、彙報(報告)程序。

3.4.6公共關係

在重大事故發生後,與公衆和新聞媒體進行良好的溝通,向公衆和社會發布準確的事故信息、公佈事故情況、以及已採取的措施,有利於事故的處理。在本要素中應明確以下內容:

a.信息發佈的審覈和批准程序,保證發佈信息的統一性,避免出現矛盾信息;

b.爲公衆的諮詢提供服務安排。

3.4.7應急人員安全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提出保護應急人員安全的管理性要求,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具體的內容:

a.應急隊伍或應急人員進入和離開現場的程序;

b.根據事故的性質,確定個人防護設備的配備。

3.4.8搶險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對搶險工作做出總體上的部署和安排,提出原則上的要求;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具體的內容:

a.搶險力量的分佈情況;

b.各應急隊伍的搶險任務;

c.針對事故性質所採取的處理對策和方案。

3.4.9警戒與治安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對警戒與治安工作提出原則上的要求;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具體的內容:

a.哪個部門負責警戒與治安;

b.警戒與治安工作的原則和事件處理方案;

c.警戒人員的安全及所需的個體防護設備。

3.4.10人羣疏散與安置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對人羣疏散與安置工作提出管理性的要求;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內容:

a. 哪個部門和那些人員負責組織疏散;

b. 明確疏散區域、疏散距離、疏散路線、疏散運輸工具等;

c. 何時疏散人羣可以回遷。

3.4.11醫療與衛生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的本要素一般只需要對醫療與衛生工作提出管理性的要求,進行概括性的論述;而現場預案則需要明確以下具體內容:

a.可用的急救資源列表,如急救中心、醫院等機構信息;

b.救護器材、搶救藥品、消毒解毒藥品等信息;

c.指定醫療指揮員負責現場急救和醫療的指揮和協調;

d.建立與上級及外部醫療機構的聯繫與協調;

e.保障現場急救和醫療人員個人安全的措施。

3.5現場恢復

3.5.1恢復現場

本要素應說明恢復正常狀態的流程、安全注意事項,現場清理和受影響區域的連續監測要求。

3.5.2結束應急

本要素應說明宣佈應急結束的程序和應急人員撤點、撤離、交接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4 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寫格式

根據事故應急預案要素的要求,在預案編寫時可分爲五章共二十五條來編寫。即:每個一級要素爲一章,每個二級要素爲一條進行編寫。

此外,由於火電施工企業隨着施工項目的變化,組織管理機構變化頻繁,事故應急預案也必須隨之修改。爲便於預案的修改、更新,在預案的編制過程中,也可增加“特殊風險預案”、“標準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三個章節,把在預案使用過程中可能會變更的這部分內容集中於這三章內,便於預案在使用中的修改和更新。

應急預案編制5

應急救援預案是指事先制定的關於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時進行緊急救援的組織、程序、措施、責任以及協調等方面的方案和計劃。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49條規定:施工單位應當根據建設工程的特點、範圍,對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統一組織編制建設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工程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各自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救援器材材、設備,並定期組織演練。

編制要求:

要求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程序簡單,步驟明確,保證發生事故時,能及時啓動,有序實施;

要統一指揮、責任明確。

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一、工程概況與作業環境

1、工程概況:主要有工程名稱、建築面積、結構形式、基坑深度、建築物的形狀、長寬、高度。

2、作業環境:主要有毗鄰的建築物、構築物、交通道路、地下管線、地質、高壓線、通訊電纜及建築施工現場使用的大型機械設備等情況。

3、項目部人員構成情況簡介。

二、應急準備

1、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建立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明確組織機構人員的職責。具全包括應急組織機構人員設置、姓名、職務、聯繫電話、救援人員分工情況等。

2、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

針對工程的特點有針對的、有選擇的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列出應急工具清單,註明存放位置、保管負責人。如消防用具:滅火器、消防水龍帶、消防栓、沙袋、水桶、消防鉤、鐵杴等;防汛設備:抽水泵、編織帶、塑料布、砂、水桶、鐵杴等;急救工具:現場臨時醫務室的位置,擔架、醫藥急救箱等。

3、應急救援人員的教育

開工前對應救援人員及現場職工進行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有:

⑴、常見事故類型的預防和急救知識,如高處墜落事故、觸電事故、機械傷害、坍塌事故、中毒事故和火災爆炸事故等。

⑵、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⑶、救援行動的方法、技能和注意事項

三、危險源的辨識及應急預案的啓動

1、在開工前對施工過程進行安全策劃,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進行辨識,列出重大危險源

2、 應急救援預案啓動的條件

四、應急救援預案響應

事故發生後的報告、救援、保護現場及事故處理的程序。畫出應急流程圖,要有急救電話(火災119、急救中心120、公安110)、防疫部門電話、醫院電話、水、電、燃氣維修電話及上級主管部門電話等。

對可能出現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火災、爆炸及油品、化學品等危險品泄露、上下水及污水管道的`破裂等事故發生後應急救援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響應。如深基坑坍塌、大型機具和設備的傾覆、觸電、腳手架倒塌等。

2、火災、爆炸應急預案響應。

3、油料、油漆、化學品大量泄露應急預案響應。

4、急性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響應。

5、重大疫情應急預案響應。

6、 施工現場防汛應急預案響應。

五、應急預案的終止

實施應急預案後,受害人員得到救治,現場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控制、消除,由應急領導小組商議決定,現場應急總指宣佈終止。

六、演練

對不同的預案,要有計劃的組織人員培訓,定期進行演練,以使配備的應急救援物資、人員符合實戰需要。制定演練計劃及要求。

應急預案編制6

1預案編制的目的和範圍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目的就是通過事前計劃和應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煤礦重大事故發生後,迅速控制事故發展並儘可能排除事故,保護現場人員和場外人員的安全,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程度。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適用範圍就是它在對人、地域、時間以及空間上的效力。也就是說,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實踐性。在編制預案時一定要明確界定其適用範圍,以確保預防事故的針對性。

2預案的編制步驟

從資料整理到預案的編制、完善,直至形成一個完整有效的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需要經歷一個多步驟的工作過程,整個過程包括:編制準備;預案編制;審定、實施;預案的演練;預案的修訂與完善5個步驟。

(1)編制準備。在編制準備階段需要做的工作有: ①成立編寫組織機構; ②制定編制計劃; ③蒐集整理信息; ④初始評估; ⑤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⑥能力與資源評估。

(2)預案編制。這是編制預案的重點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和系統性很強的工作。預案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實施的效果,即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損失的程度。編寫時按照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文件體系,應急響應程序、預案的'內容以及預案的級別(六級)和層次(綜合、專項、現場)要求進行編寫。

(3)審定、實施。完成預案編寫以後,要進行科學評價和審覈、審定。編制的預案是否合理,能否達到預期效果,救援過程中是否產生新的危害等,都需要經過有關機構和專家進行評定。而且,預案必須通過審覈、批准、實施,這也是國家有關規定的要求。

(4)預案的演練。爲全面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對應急救援人員進行教育、應急訓練和演習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驟。應急演練應包括基礎培訓與訓練、專業訓練、戰術訓練及其他訓練等,通過演練、評審,爲預案的完善創造條件。

(5)預案的修訂與完善。修訂與完善是實現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持續改進的重要步驟。應急預案是煤礦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同時又具有法規權威性,故必須通過定期或在應急演習、應急救援後對之進行評審,針對煤礦實際情況的變化以及預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斷完善和改進應急預案文件體系。

3預案的編制要求

(1)煤礦事故救援應遵循在預防爲主的前提下,貫徹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爲主、煤礦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2)預案編制應分類、分級制定預案內容;上一級預案的編制應以下一級預案爲基礎。

(3)煤礦必須對潛在的重大事故建立應急救援預案。①冒頂、片幫、邊坡滑落和地表塌陷事故; ②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③重大煤塵爆炸事故; ④衝擊地壓、重大地質災害、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⑤重大水災事故; ⑥重大火災(包括自然發火)事故; ⑦重大機電事故; ⑧爆破器材和爆破作業中發生的事故; ⑨粉塵、有毒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害物質引起的急性危害事故; ⑩其他危害事故。

(4)預案編制應體現科學性、實用性、權威性的編制要求。

(5)預案在編制和實施中不能損害相臨礦井的利益。

(6)預案編制要充分依據煤礦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煤礦安全現狀評價,應急準備與響應能力評估等方面調查、分析的結果。同時要對預案本身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評價。

(7)切實做好預案編制的組織保障工作。

(8)預案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文件體系,應包括總預案、程序、說明書(指導書) 、記錄(應急行動的記錄)四級文件體系。

(9)預案編制完成後要認真履行審覈、批准、發佈、實施、評審、修改等管理程序。

4預案編制的內容及格式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應急準備和響應行動而制定的指導性文件。其編制的主要內容爲:方針與原則,應急策劃,應急準備,應急響應,現場恢復,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附件等。預案編制的格式:封面包括標題、單位名稱、預案編號、實施日期、簽發人(簽字) 、公章,目錄,引言、概況,術語、符號和代號,預案內容,附錄,附加說明等。

5結語

通過平煤集團四礦礦井應急救援預案編制與應用的實踐,從預案編制的目的、範圍、步驟、編制要求、編制內容及格式、程序、文件體系等方面完善了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原則、方法和要求,指導編制了具有規範性、針對性、實用性的應急救援預案。這些技術性標準對於平煤集團四礦礦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與應用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同時對於煤炭行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與應用也具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應急預案編制7

(一)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的內容

1、組織機構:包括滅火行動組、通訊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

2、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

3、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4、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5、通訊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6、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並結合單位實際,不斷完善預案。

(二)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的分工

滅火和應急疏散各項職責應由當班的`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門主管人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保安人員、義務消防隊承擔。主要職責如下:

1、滅火行動組:發生火災立即利用消防器材、設施就地進行火災撲救;

2、通信聯絡組:負責與消防安全管理人和當地公安消防機構之間的通訊和聯絡;

3、疏散引導組:負責引導人員正確疏散、逃生;

4、安全防護救護組:協助搶救、護送受傷人員;搶險物資、器材器具的供應及後勤保障;阻止與場所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保護火災現場,並協助公安消防機構開展火災調查。

應急預案編制8

在本階段,小組要評價工廠在緊急情況下所具有的資源和控制緊急事故的人員。

報警要求有良好的系統,從有聲報警到電話系統和早期的自動監測系統。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報警方式,小組應該評價報警系統和其工作的充分性(例如,如必要建議安裝新系統)。如果可能出現功能失調或超負荷情況,主要系統最好應設有備用系統。

應急時使用的通訊設備是至關重要的。計劃小組應該保證具有這種通訊設備,而且當正常通訊設備失靈時也可以使用。

應急時防護或救援行動所需要的'設備類型有很多。下面是最常使用的類型:

灑水滅火系統

消防供水系統

火災檢測系統

消防設備

毒物泄漏控制設備和供應

個人防護設備

醫療設備和供應

氣象設備

生產和照明的備用電力

特殊危險的專用工具和設施

有毒物質的傳感裝置

預測有毒化學物質擴散的軟件和硬件

交通設備培訓設備和供應

應急運作中心

要求的、現有的和仍需要的應急設備和供應也應以表格形式列出。

在大中型工廠中,計劃小組應該儘早制定出關於應急運作中心的規定,所有應急行動的指揮都在應急運作中心進行。第一個中心應位於工廠內,是主要中心;另一個應設在廠外或緊急事故不可能影響到的區域,作爲主要中心的備用中心。

應急預案編制9

目前,罡楊鎮應急預案編制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主要通過以下措施,確保編制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一是成立組織,落實責任。調整了鎮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加強力量配備,明確了此次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的分管領導和具體責任科室(部門),落實責任,制定編寫時間表,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辦。

二是加強調研,因地制宜。到基層充分調研,收集各方面的資料,瞭解基層實際情況,確保編制出的應急預案符合本鎮實際。

三是集中研究,層層落實。鎮成立了應急領導小組,各村、兩大公司、學校都建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明確了分管領導,設置了安全員、信息員。目前,兩大公司、學校都已經經過主要領導商量、討論,正從各自需要和實際出發,有條不紊的.進行應急預案的編制。

我鎮在預案的編制過程中,也碰到了一些難題,例如短期內無法高質量的完成應急設備、裝備儲備及緊急避難所分佈圖的製作。

下一階段,我們將圍繞在實際編制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攻堅克難,確保編制的預案實用有效。

一方面繼續加強領導,嚴格督查。領導親自過問,親自督查,確保預案編制工作按時保質完成。

另一方面做好保障工作,確保質量。繼續調配精兵強將,撥出編制專項經費,確保編制人員能全力以赴,精心編制預案。

應急預案編制10

背景:據新華社報道20xx年3月29日晚,發生在京滬高速公路江蘇淮安段的一輛35噸液氯的槽罐車與一輛貨車相撞事故,導致槽罐車液氯大面積泄漏,造成公路旁3個鄉鎮大量村民中毒,京滬高速公路宿遷至寶應段關閉20個小時。到3月30日17時,已有27人中毒死亡,285人被送往醫院救治,疏散村民近1萬人。這起危險品運輸事故造成如此嚴重後果的原因之一就是肇事的槽罐車駕駛員逃逸,延誤了最佳搶險救援時機。

事故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存在的問題。

交通運輸行業是一個安全的高風險行業。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安全管理因其所屬行業的高風險性和危險化學品品種的多樣性、理化性質的複雜性、潛在的高危險性、事故高危害性而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如何提高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從而提高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應急處理能力,使事故發生後能迅速得到控制並儘可能排除事故造成的危害,將事故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是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和行業主管部門亟待解決的課題。筆者覺得,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應處理好幾個方面的關係:

一、要我編制和我要編制的關係。

現在還有不少運輸企業對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足,把它作爲應付交通行業主管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安全檢查、年審把關、責任追究的擋箭牌。不少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對自身運輸的危險化學品的理化性質、危害類型、造成事故的原因等缺少認真的疏理和分析,存在較嚴重的僥倖心理和無所謂心理,總覺得危險化學品運輸要求高、監管嚴,出事故的機率低,如果真的發生事故,也只能聽天由命,編制預案作用也不大。

在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大多缺少化工方面專業人員或專業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爲完成法律法規和交通行業主管部門規定的編制應急救援預案這一“規定動作”,過去一般拼拼湊湊,矇混過關。近年來,隨着重、特大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的頻繁發生,行業監管力度加大,要求提高,大多數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的預案編制工作都委託安全中介評估機構進行。由於現有的安全中介評估機構少且幾乎都是從事化工行業工作的,缺少交通運輸生產和管理經驗,編制出的應急預案缺少交通行業特點,針對性不強。

有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完成後,沒有認真組織單位從業人員系統地進行學習、消化,因而一旦發生事故自然束手無策,不知所措,逃之夭夭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既是法律法規對運輸企業的要求,也是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提高風險防範意識,防止和減輕重、特大運輸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職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並定期組織演練”。《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第三十二條規定“客運經營者、貨運經營者應當制定有關交通事故、自然災害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的道路運輸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報告程序、應急指揮、應急車輛和設備的儲備以及處置措施等內容”。作爲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一定要站在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高度,認識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應急救援預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實現從要我編制和我要編制的轉變,這是搞好編制的前提。

二、場所固定性與移動性的關係。

危險化學品運輸是一種動態危險源,發生事故涉及面廣,危害嚴重,對社會公共安全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既不同於單純的生產企業、經營企業和儲存企業,場所相對固定。也不同於普通的貨運企業,不涉及危險化學品,一旦發生事故一般不會造成危險和危害的擴大。

事實上,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比場所相對固定的生產企業、經營企業和儲存企業發生事故的不確定性要複雜得多。既包括企業管理方面的因素、人的違章行爲和失誤因素、車輛技術狀況及設施設備的缺陷、道路狀況、地形、人羣、天氣的因素,還包括交通事故引發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和救援不當導致的事故擴大等等,且運輸距離越長,不確定性越多,企業危險化學品運輸的品種越多,不確定性越多,車輛變換運輸的品種越頻繁,不確定性越多。據統計,有50%以上的危險品運輸事故是由交通事故引發的。裝運危險化學品的車輛的技術狀況是引起事故的一個重要因素,狀況不好會嚴重影響行車安全,導致事故發生。

如1997年2月25日,一輛裝有156壇溴素的拖掛車在浙江省紹興嵊州三界地段,由於掛車接連的套杆突然斷裂,使車上40多壇溴素當場破裂,引起周圍羣衆中毒,造成環境污染。對可能導致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原因的`全面分析,是確定危險源點,增強預案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礎和前提。同時,場所相對固定的地方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和發生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需要社會救助時,對預案的要求也不同。前者一般只要有當地消防、環保、安監、醫院、行業主管部門的電話號碼就足夠了,而後者尤其是位置跨地區變化的車輛發生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需要社會救助時,就顯得不夠了,特別是運輸劇毒氣體的,最好要有沿途縣鄉政府的電話號碼,以便能在發生事故的第一時間裏,通知當地組織有關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現在,不少運輸企業在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時,沒有對運輸車輛的位置移動和移動過程中的複雜性給予充分的重視,對沿途危險路段調查不夠,對不在運輸企業所在地沿途需要經過的縣市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環保等的聯繫的方式、方法未作交待,如果一旦在外地發生事故,運輸企業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鞭長莫及,不利於及時搶險、救援和採取控制措施,常常會擴大事故後果。

三、應急自救與社救的關係。

在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中,貨物的多次搬運裝卸,環境溫度或壓力的變化,操作不當,包裝容器的反覆回收使用,桶蓋墊圈的失落,安全閥的變形斷裂等等,都可能造成氣體泄漏擴散,液體滴漏滲逸,固體破漏散落等危險化學品泄漏。及時正確的最初應急行動可以在事故升級前極大地降低事故的後果。

由於危險化學品具有易爆、易燃、毒害、腐蝕、放射性等特性,特別是在運輸中容易發生燃燒、爆炸等化學危險安全事故,且一般危險化學品的危險性多數均具有二重甚至多重性,如甲苯,實際上它同時具有易燃品和毒害品的性質,所以儘可能詳細敘述針對承運的不同危險化學品發生泄漏事故及這些事故發生後的基本情況、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應當採取的控制措施、特別需要注意事項和迴避事項及不同於其他事故應急的特殊步驟等對提高自救效率和成功率十分重要。

相當一部分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對承運的不同種類危險化學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泄漏事故的處理辦法,重視不夠,分析不夠,交待不細,加之,個別掛靠經營或承包經營的車輛安全管理不到位、投入不到位,沒有按需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一旦發生泄漏事故,往往只能是依賴社會救助,造成事故得不到及時控制。

四、應急預案與運輸卡的關係。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爲指導規範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工作,專門出臺了《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並在導則中明確提出了建立安全運輸卡制度。安全運輸卡制度包括運輸的危險化學品性質、危害性、應急措施、注意事項及本單位、生產廠家、託運方應急聯繫電話等內容。要求每種危險化學品一張卡片;每次運輸前,運輸單位向駕駛員、押運員告之安全運輸卡上有關內容,並將安全卡交駕駛員、押運員各一份。

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有的駕駛員、押運員長期在外“打游擊”,安全運輸卡制度還沒有得到全面的貫徹和落實,不少地方交通行業主管部門也沒有強力推進這一制度。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從總體上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面面俱到,關鍵環節、重點問題不夠突出,特別是運輸企業基本情況、危險目標的確定、內部保障等介紹偏多、每一種危險化學品運輸發生泄漏時的處理辦法介紹不足;二是預案中相當一部分內容,對場所相對固定搬運裝卸、儲存企業比較適用,對跨地區危險化學品運輸這一動態危險源應急救援關係不夠密切;三是篇幅過長,不便使用。現在大多數從事危險品運輸的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不高,化工專業知識缺乏。對28家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編制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審查表明,80%的預案在1.5—2.2萬字之間,一旦發生事故,也不便於查找有關內容。

因此,建議國家交通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危險品運輸企業應急救援預案編制適用性的研究,儘快出臺適合運輸行業的具體規定和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應急救援預案示範文本。目前一方面要進一步做好預案的完善,另一方面要積極推行安全運輸卡制度,對其進行的必要補充,充分發揮安全運輸卡的作用。

應急預案編制11

(一)單位的基本情況

單位的基本情況包括單位基本概況和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情況,消防設施、滅火器材情況,消防組織、義務消防隊人員及裝備配備情況。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將容易發生火災或一旦發生火災可能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以及對消防安全有重大影響的部位確定爲消防安全重點部位。通過明確重點部位並分析其火災危險,指導應急預案的制訂和演練。

(二)應急組織機構

應急組織機構的設置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遵循歸口管理、統一指揮、講究效率、權責對等和靈活機動的原則,包括火場指揮部、滅火行動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火災現場警戒組、後勤保障組、機動組。

(1)火場指揮部。火場指揮部的主要職能是確定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主要負責根據方便現場指揮、通信聯絡暢通、保證自身安全的原則,將火場指揮部的地點設在起火部位附近或消防控制室、電話總機室,指揮協調各職能小組和義務消防隊開展工作,根據火情決定是否通知人員疏散並組織實施,及時控制和撲救火災。公安消防隊到達後,及時向指揮員報告火場內的有關情況,按照指揮員的統一部署,協調配合公安消防隊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2)滅火行動組。滅火行動組由單位的志願消防隊員組成,可以進一步細化爲滅火器材小組、水槍滅火小組、防火捲簾控制小組、物資疏散小組、搶險堵漏小組等。滅火行動組主要負責現場滅火、搶救被困人員、操作消防設施。

(3)疏散引導組。疏散引導組主要負責引導人員疏散自救,確保人員安全快速疏散。

(4)安全防護救護組。安全防護救護組主要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護,並視傷情轉送醫療機構。

(5)火災現場警戒組。火災現場警戒組主要負責控制各出口,確保無關人員只出不進,火災撲滅後保護現場。

(6)後勤保障組。後勤保障組主要負責通信聯絡、車輛調配、道路暢通、供電控制、水源保障。

(7)機動組。機動組受指揮部的指揮,負責增援行動。

(三)火情預想

火情預想即對單位可能發生火災作出的有根據、符合實際的設想,是制訂應急預案的重要依據。

火情預想要在調查研究、科學計劃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根據火災特點,切合實際,有較強的針對性。其內容如下:

1)重點部位和主要起火點。同一重點部位可假設多個起火點。

2)起火物品及蔓延條件,燃燒面積(範圍)和主要蔓延的方向。

3)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如可燃液體的燃燒、壓力容器的爆炸,結構的倒塌,人員傷亡、被困情況等),以及火情發展變化趨勢、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等。

4)區分白天和夜間、營業期間和非營業期間。

(四)報警、接警處置程序

報警、接警處置程序如下:

(1)報警。以快捷方便爲原則確定發現火災後的報警方式,如口頭報警、有線報警、無線報警等,報警的對象爲“119”火警臺(“三臺合一”的地區爲“110”指揮中心)單位值班領導、消防控制中心等。報警時應說明以下情況:着火單位、着火部位、着火物質及有無人員被困、單位具體位置、報警電話號碼、報警人姓名;同時,還要將火情報告給本單位值班領導和有關部門。

(2)接警。單位領導接警後,啓動應急預案,按預案確定內部報警方式和疏散範圍,組織指揮初期火災的撲救和人員疏散工作,安排力量做好警戒工作。有消防控制室的場所,值班員接到火情消息後,立即通知有關人員前往覈實火情,火情覈實確認後,立即報告公安消防隊和值班負責人,通知滅火行動組人員前往着火層。

(五)初期火災處置程序和措施

初期火災處置程序和措施如下:

1)指揮部、各行動小組和義務消防隊迅速集結,按照職責分工,進入相應位置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2)發現火災時,起火部位現場員工應當於1min內形成滅火第一戰鬥力量,在第一時間內採取如下措施:滅火器材、設施附近的員工利用現場滅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設施滅火;電話或火災報警按鈕附近的員工打“119”電話報警、報告消防控制室或單位值班人員;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員工負責引導人員進行疏散。若火勢擴大,單位應當於3min內形成滅火第二戰鬥力量,及時採取如下措施:通信聯絡組按照應急預案要求通知預案涉及的員工趕赴火場,向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的指令下達給有關員工;滅火行動組根據火災情況利用本單位的消防器材、設施撲救火災;疏散引導組按分工組織引導現場人員進行疏散;安全救護組負責協助搶救、護送受傷人員;現場警戒組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火場,維持火場秩序。

3)相關部位人員負責關閉空調系統和煤氣總閥門,及時疏散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及其他重要物品。

(六)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如下:

(1)疏散通報。火場指揮部根據火災的發展情況,決定發出疏散通報。通報的次序是着火層——着火層以上各層——有可能蔓延的着火層以下的樓層。

(2)確定疏散通報方式。常用的疏散通報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語音通報。即利用消防廣播播放預先錄製好的消防緊急廣播錄音帶或由值班人員直接播報火情、介紹疏散路線及注意事項。語言通報應分別採用普通話和常用外語英語、日語、韓語等語種)通報,並注意穩定人員的情緒。另一種是警鈴通報。即通過警鈴發出緊急通告和疏散指令。

(3)疏散引導。疏散引導工作主要分爲四大塊:

①劃定安全區。根據建築特點和周圍情況,事先劃定供疏散人員集結的安全區域。

②明確責任人。在疏散通道上分段安排人員指明疏散方向,查看是否有人員滯留在應急疏散區域內,統計人員數量,穩定人員情緒。

③及時變更修正。由於公衆聚集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在預案中擔負滅火和疏散救援責任的人員變化後,要及時進行調整和補充。

④突出重點。把引導疏散作爲應急預案制訂和演練的重點,加強疏散引導組的力量配備。

(七)安全防護救護和通信聯絡的程序及措施

安全防護救護和通信聯絡的程序及措施如下:

(1)建築外圍安全防護。清除路障,疏導車輛和圍觀羣衆,確保消防車通道暢通;維護現場秩序,嚴防趁火打劫;引導消防車,協助消防車取水、滅火。

(2)建築首層出入口安全防護。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起火建築;對火場中疏散的物品進行規整並嚴加看管;指引公安消防人員進入起火部位。

(3)起火部位的安全防護。引導、疏散人流,維護疏散秩序;阻止無關人員進入起火部位;防護好現場的消防器材、裝備。

(4)在安全區及時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將危重病人及時送往醫院救治。

(5)利用電話、對講機等建立有線、無線通信網絡,確保火場信息傳遞暢通。

(6)火場指揮部、各行動組、各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必須確定專人負責信息傳遞,保證火場指令得到及時傳遞、落實。

(7)安排專人在主要路口接應消防車。

(八)繪製滅火和應急疏散計劃圖

滅火和應急疏散計劃圖有助於指揮部在救援過程中對各小組的指揮和對事故的控制,應當力求詳細準確,圖文並茂,標註明確,直觀明瞭。應針對假設部位繪製滅火進攻和疏散路線平面圖。平面圖比例應正確,設備、物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滅火設施和器材分佈位置應標註準確,假設部位及周圍場所的名稱應與實際相符。對於滅火進攻的方向,滅火裝備停放位置、消防水源,物資、人員疏散路線,物資放置、人員停留地點以及指揮員位置,圖中都應標識明確。

(九)注意事項

編制應急預案的注意事項包括:

1)參加演練的人員應當採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

2)滅火疏散陣地設置要安全,應能進能退、攻防兼備。

3)指揮員要密切注意火場上各種複雜情況和險情的變化,適時採取果斷措施,避免傷亡。

4)滅火救援應急行動結束後,要做好現場的清理工作。

5)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應急預案編制12

一、編制步驟

(一)資料收集

(二)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

二、應急預案的文件體系

(一)四級體系:

1、預案(手冊,綜合性描述)

1)、對緊急情況的管理政策

2)、預案的目標

3)、應急組織

4)、責任:由一系列爲實現緊急管理政策和預案目標而制定的緊急情況管理程序組成,包括對緊急情況的應急準備、現場應急、恢復的程序以及訓練程序,事故後果評價程序等。

2、程序(二級文件,核心)

1)、內容:行動的目的;行動的範圍

2)、模式:5W1H—爲什麼why,做什麼what,誰去做who,什麼時間when,什麼地點where,如何做how

3)、目的:爲應急行動提供信息參考和行動指導

4)、格式:文字敘述、流程圖表、或是二者的組合等

3、說明書(三級文件)

對程序中的.特定任務及某些行動細節進行說明,供應急組織內部人員或其他人使用,例如應急隊員職責說明書,應急檢測設備使用說明書等

4、應急行動記錄(四級文件)

包括在應急行動期間所作的通訊記錄,應急隊員進出事故危險區的記錄,向政府部門遞交報告的記錄、每一步應急行動的記錄等

三、應急預案的程序結構

1、預案概況:對緊急情況應急管理進行綜合描述和說明

2、預防程序:對潛在事故進行確認並採取減緩的措施

3、準備程序:說明應急行動前所需採取的準備工作

4、基本應急程序:給出事故可適用的應急行動程序

5、特殊危險應急程序:針對特殊事故危險性的應急程序

6、恢復程序:說明事故現場應急行動結束後所需採取的清除和恢復行動

四、三大程序

1、準備程序(培訓程序、訓練演習程序、應急資源評價程序等)

2、基本應急程序(核心:報警程序、疏散程序、通訊程序、禁戒和管制程序、醫療救援程序、公共關係程序)

3、特殊危險應急程序(行動程序)

五、事故應急預案編制

(一)、一般災害性事故應急預案

編制方法:

1、應急機構的組成及職責

2、災害事故應急處理的原則(生命第一原則、損失最小化原則、及時性、有效性、第一響應等)

3、報警與報告程序

4、生產和技術處理(停機、關閘、停產等明確的規定)

5、災害控制與撲救

6、傷員的救護

7、警戒疏散與交通管制

8、應急物資準備與供應

9、救援與救助(尋求什麼樣的外援、公安、消防、醫療、軍隊、政府等)

10、生產恢復

11、應急演練

(二)、一般設備事故的應急預案(鍋爐、塔吊、吊車、壓力容器等)

編制方法:

1、應急處理的知識

2、事故的部位及類型

3、引發事故的原因

4、事故的應急處理原則

5、主要操作程序及要點

6、報警、報告與救護

7、生產恢復

8、應急演練

(三)化工事故應急預案(針對化工廠廠級應急預案,格式固定)

編制方法:

1、廠區的基本情況

2、危險化學品的數量及其分佈圖

3、指揮機構的設備及職責

4、資金保障及通訊聯絡的方式

5、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任務和訓練

6、預防事故的措施

7、事故處理

8、工程搶救搶修

9、現場醫療救護

10、緊急安全疏散

11、社會支援

六、企業與政府應急預案的協調

應急預案編制13

關於題目

XX班組或崗位應急預案

關於與上級預案的銜接

爲了確保預案形成一個整體,相互銜接,任一級(崗位)識別出的某一事件與上一級(基層單位)一致的,分級要分到上一級;如果上一級(基層單位)沒有的.事件,應最高分級到本級。

關於審批

崗位預案同樣需要經過上一級(比如車間生產主任、設備主任、工藝主任及主任的審覈批准。

關於內容要點

1 班組或崗位情況(名稱、所在裝置、職責)

2、可能發生的事件及分級

關於事件分級

崗位級Ⅳ(基層單位)級、Ⅴ(班組或崗位)級

3、初期處置

如由班組或崗位發現突發事件,班組或崗位作出初始判斷,即啓動應急機制,進行初期處置。

應急啓動條件

發生本級事件,上級預案已經啓動,上級單位要求啓動,下一級單位請求啓動,對下一級事件預警到應該啓動時

4、應急報告

關於對應急報告的判斷,本班組或崗位進行初期處置的同時,要儘快報告上一級應急指揮小組或報告基層單位應急指揮小組。

關於應急報告

任一級事件在任一級企業的報告內容是不同的,但一般分爲基本報告內容+後續報告內容

原則是依次向上一級報告,但也可以越級報告。

5、應急行動程序

本班組或崗位針對具體事件的操作程序

班組或崗位人員要配備符合救援要求的人員安全職業防護裝備,嚴格按照救援程序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確保人員安全。

6、應急終止與後期處置

應急終止

關於應急關閉

從四個方面考慮:人的生命、財產、環境、社會影響

同時滿足均得以處置或上級指令關閉。

經應急處置後,崗位確認滿足終止條件時,可終止應急。

人員防護

事後恢復程序

1、要明確生產恢復的條件

2、要說明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

3、要描述調查記錄評估反應的方法(對整個應急過程的數據採集、一些現場的記錄)

應急預案編制14

模板坍塌事故是建築施工中極易引發羣體傷亡的危險源之一。20xx年某月,上海市某正在澆築混凝土的鍋爐房工程屋面平臺突然發生坍塌事故,造成11人死亡、2人重傷、1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達257.5萬元。事故的技術原因主要是:屋面設計標高較大,支撐豎向高度較大,水平間距明顯過大,沒有設置連續的豎向和水平剪刀撐,導致支撐系統整體性極差,即沒有形成可靠的空間受力結構。在未計入施工中泵送砼直接對模板支撐的衝擊力時,支撐立杆受力大大超過設計強度值和屈服強度值。

在我國,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是建築施工中常用的支模方式,但缺少相對應的設計計算標準,使現有的設計計算存在着不確定、不安全的因素,爲預防模板坍塌事故的發生,有必要建立相應的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的基本要求是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即確定最不利狀態,進行科學的計算和分析;繪製預案實施網絡圖;應隨施工情況的變化而及時修訂。

由於模板支撐架坍塌發生後,施工人員常發生因異物吸入造成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本文案例11個死亡人員中因異物吸入致死的8人,佔73%。從中可知事故發生後不能有效施救是造成慘案的又一原因。因此,緊急救援系統的建立是減少傷亡的有效措施。模板支撐架坍塌事故緊急救援系統應包括:

緊急設施,包括事故報警系統、支撐應力監測及自動預警系統、緊急救援工具、應急照明、緊急醫療工具。

緊急聯絡與通訊,包括髮生事故需要外部救援時,除起動工地報警系統外,應撥打119報警和醫療救護120。同時按預案規定的.通訊方法向有關部門聯絡。

緊急撤離方法,即一旦事故發生,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在採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後,撤離危險區域。撤離時以人員安全爲主,不要急於搶救財物,並針對現場具體情況有序地向安全區撤離。

緊急工作組:緊急工作組的組成目的是對工地內可能發生的重大險情作出響應。其工作宗旨是減少人員傷亡,並關注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緊急工作組成員必須經過緊急醫療救護和事故預案等緊急救援知識的培訓,並能熟練掌握和運用。

緊急工作組的組成和職責:

(1)救援組:主要負責人員和物質的搶救、疏散,排除險情及排除救援障礙。

(2)事故處理組:按事故預案使用各種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發展。並針對現場具體情況,向救援組提供相應的救援方法和必要的施救工具及條件。

(3)聯絡組:負責事故報警和上報,以及現場救援聯絡、後勤供應,按應外部專業救援單位施救。指揮、清點、聯絡各類人員。

(4)警戒組:主要負責安全警戒任務,維護事故現場秩序,勸退或撤離現場圍觀人員,禁止外人闖入現場保護區。

緊急救援的一般原則:

以確保人員的安全爲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損失。緊急救援關鍵是速度,因爲大多數坍塌死亡是窒息死亡,因此,救援時間就是生命。此外要培養施工人員正確的處險意識,凡發現險情要立刻使用事故報警系統進行通報,緊急救援響應者必須是緊急工作組成員,其他人員應該撤離至安全區域,並服從緊急工作組成員的指揮。

急救知識與技術

鑑於模板支撐架坍塌事故所造成的傷害主要是機械性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顱腦損傷所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衰竭,因此緊急工作組成員必須熟練掌握止血包紮、骨折固定、傷員搬運及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與技術等。

應急預案編制15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類緊急情況,如火災、爆炸、危險品事故等。緊急情況往往會造成職工、客戶和公衆傷亡,或中斷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物質或環境損失、威脅企業的財力,損壞企業公共形象等。爲降低緊急事故造成的損失,企業必須制定應急預案。企業制定應急預案一般分可以爲四大步驟,即組建應急預案編制隊伍、開展現狀與能力分析、制定預案和預案實施,本文將分別從這四個方面來討論。

組建編制隊伍

應急響應和管理不是個別部門和人員能夠完成的,預案從編制、維護到實施都應該有企業各級各部門的廣泛參與。並且預案的編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應該組建編制隊伍,促進工作的開展和學習交流。編制隊伍的組建取決於企業的作業、風險和資源的具體情況。

預案編制小組組長最好由企業高層領導擔任,這樣可以增強預案的權威性,促進工作的實施。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由少數的一兩個人執筆,絕大部門工作可能由少數人完成,但是在編制過程中或編制完成之後,要徵求各應急響應部門的意見,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一線管理人員,工人,人力資源部門,工程與維護部門,安全、衛生和環境保護部門,公共信息人員,鄰近社區,市場銷售部門,法律顧問,財務部門等。小組組成經高層領導同意後形成書面文件,並且明確分工。接下來就可以確定編制工作的時間進度和費用。

現狀與能力分析

一、企業現狀分析

1、法律法規和現有預案分析

分析國家、省和地方法律、法規與規章,如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消防法律法規與規程、地震安全規程、交通法規、地區區劃法規、應急管理規定等。

需要調研的現有預案包括政府與企業的預案,如疏散預案、消防預案、安全衛生預案、環境保護預案、保安程序、保險預案、財務與採購程序、工廠停產關閉的規定、員工手冊、危險品預案、安全評價程序、風險管理預案、資金投入方案、互助協議等。

2、關鍵產品、服務和作業分析

評估緊急情況對企業的影響,確定哪些系統必須備份,相關信息主要包括公司產品或服務所需要的設備設施;產品和服務的供應商,尤其是隻有單一來源時;生命線服務,如電力、水、下水道、汽油、電話和交通;設施運行所需要的關鍵作業、操作人員和設備等。

3、內、外部資源和能力分析

緊急情況所需要的內部資源和能力包括:人員(消防、危險品響應隊伍、應急醫療服務、保安、應急管理小組、疏散隊伍、公共信息),設備(消防設備、控制設備、通訊設備、急救供應、應急生活必需品供應、警告系統、應急電力設備、污染消除設備),設施(應急行動中心、臨時醫療區域、避難區域、急救站、消毒設施),能力(培訓、疏散預案、員工支持系統),備份系統(職工薪水花名冊、通訊、產品、客戶服務、運輸與接收、信息支持系統、應急電力、恢復支持)。

在緊急情況下需要大量的外部資源,應與某些單位建立必要的聯繫,如地方應急管理辦公室、消防部門、危險物質響應機構、應急醫療服務機構、醫院、公安部門、社區服務組織、公用設施管理部門、合同方、應急設備供應單位、保險機構等。

二、脆弱性分析

分析各類緊急情況的可能性和對單位的潛在影響。利用脆弱性分析表,通過數值系統詳細說明緊急情況的可能性、評估事故的影響和所需要的資源。分值越低越好,具體方法見下表。

脆弱性分析表

緊急類型

可能性

人的影響

財產影響

營業影響

內部資源

外部資源

共計

高5←→1低

高5←→1低

弱5←→1強

1、潛在緊急情況分析

脆弱性分析表的第一列是本單位面臨的所有可的緊急情況,包括由地方應急管理辦公室所辨識出來的緊急情況。同時應考慮:單位內部和社區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通常應考慮下列因素。

歷史情況——在單位及其他兄弟單位,本社區以往發生過的緊急情況,包括火災、危險物質泄漏、極端天氣、交通事故、地震、颶風、龍捲風、恐怖活動、公共設施失靈等。

地理因素——單位所處地理條件所產生的影響有哪些?請注意:鄰近洪水區域,地震斷裂帶和大壩,鄰近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貯存、使用和運輸企業,鄰近重大交通幹線和機場,鄰近核電廠等。

技術問題——如果某工藝或系統出現故障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可能包括:火災、爆炸和危險品事故,安全系統失靈,通訊系統失靈,計算機系統失靈,電力故障,加熱和冷卻系統失靈,應急通知系統失靈等。

人的`因素——如果員工出錯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是否開展了員工安全培訓?他們是否知道在緊急情況下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人的因素可能是因爲下列原因造成的:培訓不足,工作沒有連續性,粗心大意,錯誤操作,物質濫用,疲勞等。

物理因素——哪些緊急情況可能是因爲設施和建築物造成的?能否提高物理設施的安全性?考慮設施建設的物理條件,危險工藝和副產品,易燃品的貯存,設備的佈置,照明,緊急通道與出口,避難場所鄰近區域等。

管制因素——單位對哪些緊急情況或危害有管制措施?徹底分析緊急情況,考慮如下情況的後果:出入禁區,電力損失,通訊線纜中斷,主要天然氣管道斷裂,水害,菸害,結構受損,空氣或水污染,爆炸,建築物倒塌,人員被卡,化學品泄漏等。

在可能性一列,表明了各類緊急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這是一個主觀性指標,但是非常實用。可能性等級從分爲1到5級,1表示可能性最低、而5表示可能性最高。

2、評價對人身、財產和生產經營的潛在影響

分析各類緊急情況對人身的潛在影響——受傷或死亡。根據脆弱性分析表,在對人身的影響一列打分。等級從1到5,1表示最低而5表示最高。

考慮對財產的破壞和損失時,同樣在財產一列按1到5打分。可以考慮置換財產成本、臨時置換成本、修復成本等。

分析緊急情況造成的潛在市場損失時,在營業影響欄填入適當的數值。1表示最低影響、5表示最高影響。評價影響包括:經營中斷,職工缺勤、客戶損失、公司違約、政府罰款、法律糾紛、核心物資供應的中斷、產品分配的中斷等。

3、評價內部和外部資源

評價針對各類緊急情況的響應資源與能力的準備情況。爲內部與外部資源分別打分,分值越低表明效果越好。爲此,應考慮每一潛在緊急情況從發生、發展到結束所需要的資源。對每一緊急情況應詢問如下問題:

l所需要的資源與能力是否配備齊全?

l外部資源能否在需要時及時到位?

l是否還有其他可以優先利用的資源?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可以繼續下一步驟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提出整改方案。例如:制定額外的應急程序、開展額外的培訓、獲取額外的資源、制定互助協議、與簽訂特殊合同方或協議。

4、綜合分析

各緊急情況的總分值越低越好。即使是主觀打分,比較各緊急情況的分值也會有助於應急策劃和確定資源利用的優先順序,使應急工作的目標進一步明確。

在資源評價時,牢記社區工作人員——警察、消防、醫護——應關注各自的響應工作。否則自己將會在緊急情況下受害者或不能及時有效地作出反應,導致企業應急響應行動的延誤。

制定預案

一、預案組成

1、概述

概述是爲了便於管理人員的理解,簡要介紹應急預案的概況,包括:預案的目標、應急管理方針,預案的權威性和核心人員的職責,潛在的緊急情況,應急響應行動地點等。

2、應急管理要素

企業應急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指揮與控制、通訊、生命安全、財產保護、社區安全、恢復與重建、行政與後勤等。核心要素的目的是保護生命、財產和環境,它是企業應急救援行動和應急響應程序的基礎,各項要素應明確各功能實現具體的原則和目標,以及部門之間的分工與合作。

3、應急響應程序

應急響應程序說明了企業如何開展應急響應工作。爲了便於高層管理人員、部門領導、響應人員和普通員工迅速採取行動,預案應儘可能制定應急響應程序檢查表。

需要制定程序的行動包括:現狀評估;保護員工、客戶、來訪者、設備、重要記錄和其他財產,尤其是事發的前三天內的記錄和財產;恢復生產經營等。

有很多的緊急情況,如火災爆炸或自然災害時,需要制定下列具體的行動程序:警告員工和客戶、與職員和社區溝通、企業內全員疏散、響應活動管理、啓動並運行應急行動中心、消防、行動終止、保存重要記錄、恢復行動等。

4、支持文件

緊急情況下所需要的支持文件可能包括:應急電話通訊錄、建築物與現場和風險情況地圖、資源清單等。

有些企業應該制定應急疏散程序並明確線路,關鍵作業的終止或運行程序,員工、來訪者和合同方疏散後工作程序,救援與醫療責任,緊急情況報告程序,核心人員與部門等。

二、制定過程

1、撰寫預案

確定具體的工作目標和時階段性工作時間表。制定工作任務清單,落實到具體的人員和時間。根據脆弱性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資源和存在的問題。確定預案總體和各章節的最佳結構。將預案按章節分配給每一位編寫組成員。制定各項具體工作的時間進度表。

2、與外部機構協調一致

會見地方政府和社區機構。將企業已經開始制定應急預案的情況通知相關的地方政府部門。即使官方沒有提出具體要求,他們的建議和信息可能會非常有益。將省和地方政府對緊急情況通報的要求納入企業應急程序。

確定需要與外部機構溝通的內容,包括企業應急響應的通道,向誰彙報、如何彙報,企業如何與外部機構和人員溝通,應急響應活動負責人,在緊急情況下,哪些權力部門應該進入現場等。

3、評審、培訓和修訂

將第一稿發放給各編寫組成員審校,必要時修訂。

在第二次審校時,開展桌面演習,包括公司管理人員和應急管理人員。在一間會議室內,設計一個事故場景,各位參與人員討論各自的職責,針對事故場景做出反應。充分討論之後,找出並修訂交代不清或重複的內容。

4、批准和發佈

經會議討論後,向最高領導和高層管理人員彙報,經批准後發佈預案。將預案裝訂好並逐一編號,發放並簽收預案。注意應急響應核心人員家中應備份應急預案。

預案實施

一、融入公司整體活動

應急預案必須成爲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創造機會建立職工應急意識;培訓和教育職工;測試應急程序;動員各級管理人員、各部門和社區參與應急策劃;將應急管理工作變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二、培訓

所有在企業工作或來訪人員都應接受培訓。包括定期組織員工討論會或評審會、技術培訓、應急響應設備的使用、疏散演習、全面演習等。根據培訓對象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培訓方式和內容。

三、預案的評審與修訂

企業的應急預案每年至少要評審一次。評審時應注意如下問題:在脆弱性分析時發現的問題和不足是否得到充分的重視?各位應急管理和響應人員是否理解各自的職責?企業的風險有無變化?應急預案是否根據企業的佈局和工藝變化而更新?企業的佈置圖和記錄是否保持最新?新成員是否經過培訓?企業的培訓是否達到目的?預案中的人員姓名、頭銜和電話是否正確?是否逐漸將應急管理融入企業的整體管理?社區機構和組織在預案裏面是否適當體現,他們是否參與了預案的評審?

除了年度評審之外,某些特定時間還應開展評審和修訂,如每次培訓和演習之後、每次緊急情況發生之後、人員或職責發生變動之後、企業的佈局和設施發生變化之後、政策和程序發生變化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