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敏銳覺察力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敏銳覺察力(一)

培養孩子的敏銳覺察力的方法

“請小朋友把小方巾變成各種形狀。”教師提出了要求。孩子們聽到教師的指令後立即開始了活動,利用手中的方巾折出了各種圖形,然而,這時候教師並沒有觀察那些意興盎然地摺疊着方巾的孩子,當然也發現不了幼兒折出的各種圖案,而是開始示範教師心目中的規範圖案,結果小朋友只好放棄自己變的形狀,開始學着教師折……

小朋友在畫畫,教師發現幼兒的作品不令人滿意,顏色沒塗勻,裝飾單一,於是,老師說:“小朋友,安靜的畫,動作快點,顏色要塗仔細,要動腦筋畫,要和別人不一樣。”幼兒反覆聽着教師的這一句話,眼裏是一片茫然,手下也依然故我……

教室裏正舉辦着科學活動“小動物回家”。小朋友非常活躍,搶着要回答教師的提問。但那幾個聲音響亮,行爲積極的幼兒在整個活動被關注的機率明顯高出比較內向的幼兒,有7名幼兒從活動的開始到結束沒有一次發言的機會……

以上的種種行爲,都給我們教師敲響了警鐘,教師在指導孩子的問題上,確實存在着不少問題:

一、不能敏感的察覺幼兒的需要,及時、適當的指導。

在師幼互動中,教師更多地處於主動者的地位,她們控制着互動行爲的發起和互動過程,左右着幼兒的行爲,而幼兒常常處於服從、依賴的被動地位,教師在互動中佔有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幼兒在互動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二、指導存在着較大的差異性。

外向、行爲積極的幼兒受到教師的關注和反饋的機會較多,而比較內向、不愛表現的幼兒容易被教師忽視。教師對聰明、可愛、遵守班規、積極追隨教師思路的孩子表現出親近感,而對過度活躍、經常出現違紀行爲的幼兒常表現出不滿,且這些幼兒在師幼互動中處於被拒絕的狀態。

三、指導模式單一,指導語言泛泛。

教師作爲教育者組織、控制着整個教育過程,掌握着師幼互動的主動權,幼兒被期待的應該是保持安靜,聽從教師的教育與指導,幼兒不能任意發起與教師或同伴的互動行爲。幼兒的互動被嚴格地限制在一定的時間與範圍內,而且主要是配合教師的教育內容與教育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