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有幾個兒子?袁紹的兒子結局如何

袁紹有幾個兒子?

袁紹有幾個兒子?袁紹的兒子結局如何

袁紹有三個兒子版本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四回:“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紹曰:‘吾生五子,惟最幼者極快吾意;今患疥瘡,命已垂絕。吾有何心更論他事乎?’”由此可見,袁紹有五個兒子。而在三十一回:“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又寫樣寫道:“紹所生三子長子袁譚字顯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顯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顯甫……”這也正好印證陳壽《三國志》裏的記錄。衆所周知,陳壽治學嚴謹,寧缺毋濫,史料考證精密。由此推斷,袁紹只有三個兒子。

袁紹有四個兒子版本

據三國演義中描述,紹生五子,幼子抱病,如若夭折,則剩四子。一般死了的兒子如果年齡過小的話就不算在內。

但三國演義後續的文字中,僅觀袁譚、袁熙、袁尚之影,獨不見另一子之魂;更何況,作者非未直書幼子夭折,在二十四回末袁紹迎劉備時有如此描述:“紹忙答禮曰:‘昨爲小兒抱病,有失救援,於心怏怏不安。今幸得相見,大慰平生渴想之思。’”據筆者推之,袁紹幼子應該未亡。三十一回中說:“袁尚……生得形貌俊偉,紹甚之,因此留在身邊”。又,“袁紹……曰:‘長子譚,爲人性剛好殺;次子熙,爲人柔懦難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禮賢敬士,吾欲立之’”。可見袁紹獨鍾三子袁尚。而這個袁尚是不是二十四回所說的那個“最幼者”尚不可知。如果不是,可見袁紹喜歡“移情別戀”,是個朝秦暮楚的反覆無常之徒。如曹操所言:“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俊才馳騁的三國,其實時無英雄,遂使劉備之輩成名。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可見袁紹最多隻能做割據一方的諸侯,而沒有帝王之器。

袁紹有五個兒子版本

據史料記載,紹生五子,幼子抱病,如若夭折,則剩四子。也就是說袁紹曾經確實有過五個兒子。

袁紹的兒子結局如何

建安十年,曹操興兵進攻南皮,袁譚奮力抵抗,終於在曹操急攻之下戰敗,爲曹純麾下虎豹騎所殺。

曹操平定河北之時,接納敗給曹操後前來投奔的兄弟袁熙,由於屬下背叛而逃往烏桓,隨後他與弟弟袁尚逃往遼東太守公孫康帳下,卻被公孫康殺死,二人首級則被獻給曹操。

後袁氏兄弟均被曹操所敗,袁尚與二兄袁熙逃往遼西投奔烏丸首領蹋頓,但不久曹操即平定烏丸,二人只得又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卻被公孫康所斬,首級也被送往曹操之處。

袁買,生卒年不詳,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人。字顯雍(王粲《爲劉荊州與袁尚書》中稱“賢兄貴弟顯雍”一句可推斷,袁熙爲袁尚之兄,故不得稱“貴弟”,這裏的貴弟顯雍只可能是指袁買)東漢末年大將軍袁紹幼子(一說是袁紹子袁尚之侄)。

袁譚簡介

字:顯思

生卒:?—205

終屬:袁紹

籍貫:豫州汝南汝陽(今河南汝陽)

容貌: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車騎將軍、青州刺史

家族資料:父親袁紹,母親張氏,配偶未知,子女未知,兄弟姐妹有袁熙、袁尚、袁買

曾效力過的勢力:魏、袁紹

演義傳記

袁紹的長子。青州刺史。袁紹死後,由於小弟袁尚自行繼位,與袁尚爭鋒,失敗。求得曹操的援助,戰勝了袁尚,但是自己最終也被曹操殺死。

袁譚是袁紹的長子,據守青州。袁紹死後,立袁尚繼位,引起袁譚不滿,自號車騎將軍,並與他的兩個弟弟連年交戰。他利用曹操的勢力擊敗兄弟,然後背叛曹操,被曹操消滅。

袁紹長子,字顯思,擔任青州刺史,曾跟隨出站官渡。袁紹死後,自稱車騎將軍,出軍黎陽。袁尚派逢紀隨之,後袁譚向袁紹求援軍不至。隨後多次與袁尚征戰。失利後向曹操求救,曹操引軍攻袁尚,並且將包圍鄴城。袁譚趁機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間,攻袁尚於中山。袁尚走故安投奔袁熙,袁譚安撫袁尚部曲。曹操將討之,袁譚乃拔平原,並南皮,自己率軍屯龍湊。十二月,曹操軍進逼,袁譚不敢出戰,趁夜間逃奔南皮,靠着清河駐紮。建安十年正月,被曹操攻破,本人也被斬。

歷史傳記

袁紹長子,守青州。紹卒,幼弟袁尚襲紹爵。譚爲長子,不得立。譚自稱車騎將軍,出軍黎陽。曹操度河攻譚,譚告急於尚,尚自將助譚,與操相拒於黎陽。自九月至明年二月,大戰城下,譚、尚敗退。後與尚失和,引兵攻尚,戰敗。王修、劉表書勸袁氏兄弟勿相攻,二袁不從。後降曹操,操救譚。尚將呂曠、呂翔畔歸操,譚復陰刻將軍印,以假二將。操知譚詐,乃以子整娉譚女以安之,而引軍還。曹操之圍鄴也,譚復背之。十二月,曹操討譚,破之,譚墜馬,顧曰:“咄,兒過我,我能富貴汝。”言未絕口,頭已斷地,戮其妻子。

歷史評價

《典論》:“譚長而惠。”

《三國演義》:“譚性剛好殺。”——譚本敗軍,已是驚弓之鳥,士無鬥志。曹操趁機發起猛攻,破南皮城,袁譚敗逃,被曹操所殺。袁譚葬於李保民村東,其墓已洇。——引自《南皮縣誌》第941頁。

袁熙簡介

本 名 袁熙

字 號 顯奕 《後漢書》、《東光世系》作顯雍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汝南汝陽

去世時間 207年

籍 貫 汝南汝陽

職 位 幽州刺史

記載史料 《三國志》、《後漢書》

父 親 袁紹

兄 弟 袁譚、袁尚、袁買

妻 子 吳氏、甄氏

結 局 被公孫康殺死

軼事典故

恩義尚存

丟失鄴城後,袁氏的衰敗已經必不可免。袁熙部將焦觸和張南發動叛變,下令幽州的所有官員歃血爲盟背袁投曹。而幽州別駕韓珩不同意,說道:“我受到袁紹袁熙父子的厚恩,現在袁氏敗亡,我智不能救,勇不能死,於大義已經缺了;如果此時要我投降曹操,我做不到。”

坦然就戮

公孫康活捉袁尚袁熙後,袁尚嫌地上寒冷,向公孫康索要坐席,而袁熙卻說道:“我們的人頭都要被送到千里之外的曹操處了,還需要什麼坐席!”

注:三國志袁紹傳典略的記載是熙曰:“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爲!”而後漢書的記載是尚謂康曰:“未死之間,寒不可忍,可相與席。”康曰:“卿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爲!”

生平經歷

管治幽州

袁紹打敗公孫瓚後,讓自己的子侄管理各州,於是任命袁熙爲幽州刺史。注:袁熙史書中第一次記載即爲管治幽州,之前經歷無史書記載。

收留袁尚

鄴城被曹操攻破後,袁尚從故安撤退到幽州,投奔袁熙。

遭受叛變

建安十年(205年),袁熙的部下焦觸和張南發動叛變,並指揮軍隊攻擊袁熙和袁尚,袁熙和袁尚逃到烏桓。

柳城之戰

建安十二年(207年),田疇成爲曹操的嚮導幫助曹軍偷襲柳城,袁熙、袁尚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等率領數萬騎兵在白狼山與曹操大戰。曹操大將張遼在亂軍之中斬殺了蹋頓,於是袁熙、袁尚再度敗走,兩人又逃到遼東。

命喪遼東

袁尚想要攻擊公孫康並佔領公孫康的領地。曹操用隔岸觀火之計令公孫康斬殺袁熙、袁尚,並將兩人的首級獻給曹操。

史書資料

《三國志·袁紹傳》——《三國志·魏書·袁紹傳》及裴松之注

《後漢書·袁紹傳》

歷史評價

劉表:“仁君度數弘廣,綽然有餘。”

家庭成員

父親:袁紹

後母:劉氏

兄弟:袁譚、袁尚、袁買

妻:

甄氏(《三國志·后妃傳》:“建安中,袁紹爲中子熙納之”《後漢書》:“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

吳氏(《東光世系》:“熙字顯雍,三國時爲幽州刺史。妻吳氏”)

子嗣:袁謙(吳氏生)

後代:袁恕己(唐朝宰相,袁謙後嗣)

《新唐書》言熙後人世居樂陵東光(現爲河北),袁熙爲東光袁氏始祖。

生平經歷

管治幽州

袁紹打敗公孫瓚後,讓自己的`子侄管理各州,於是任命袁熙爲幽州刺史。

注:袁熙史書中第一次記載即爲管治幽州,之前經歷無史書記載。

收留袁尚

鄴城被曹操攻破後,袁尚從故安撤退到幽州,投奔袁熙。

遭受叛變

建安十年(205年),袁熙的部下焦觸和張南發動叛變,並指揮軍隊攻擊袁熙和袁尚,袁熙和袁尚逃到烏桓。

柳城之戰

建安十二年(207年),田疇成爲曹操的嚮導幫助曹軍偷襲柳城,袁熙、袁尚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等率領數萬騎兵在白狼山與曹操大戰。曹操大將張遼在亂軍之中斬殺了蹋頓,於是袁熙、袁尚再度敗走,兩人又逃到遼東。

命喪遼東

袁尚想要攻擊公孫康並佔領公孫康的領地。曹操用隔岸觀火之計令公孫康斬殺袁熙、袁尚,並將兩人的首級獻給曹操。

袁尚簡介

中文名:袁尚

別名:顯甫

籍貫:河南

性別:男

國籍:魏國

出生年月:公元173年3月14日

去世年月:公元207年11月21日

人物傳記

歷史傳記

袁紹三子。貌美,後妻劉有寵,而偏愛尚,數稱於紹,紹亦奇其姿容,欲使傳嗣。紹卒,審配、逢紀緣紹素意,乃奉尚代紹位。長兄譚至,不得立,自號車騎將軍。由是譚、尚有隙。曹操南征荊州,軍至西平。譚、尚遂舉兵相攻,譚敗奔平原。後熙、尚、買爲其將焦觸、張南所攻,奔遼西烏桓。尚爲人有勇力,欲奪取公孫康衆,康先置其精勇於廄中,然後請熙、尚。熙、尚入,康伏兵出,皆縛斬之。

演義傳記

袁紹的三子。長相俊秀,因此得到了袁紹的寵愛。臨陣射殺史渙。袁紹死後,與兄長袁譚爭。敗給曹操後,便投奔身爲幽州刺史的二哥袁熙。後二袁戰敗,投奔遼東公孫康,被康所殺,將頭送往許都。

歷史評價

《典略》:“尚爲人有勇力。”

人物生平

繼位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官渡之戰在兵敗,之後在建安七年(202年)袁紹憂憤而死。袁紹以袁尚美貌及後妻劉氏所喜愛而欲立爲繼承人,但未正式表態。衆人慾以袁譚爲長子而立爲繼承人,但逢紀、審配一派與辛評、郭圖、袁譚一派不和,逢紀等因爲懼怕袁譚即位後加害,私下改袁紹遺命,立袁尚繼位。

大戰曹操

袁譚不能繼位,於是自稱車騎將軍,駐屯黎陽。袁尚不給袁譚多兵,並派逢紀跟隨,但及後因審配拒絕袁譚增兵的要求,而令逢紀被殺,二人更生嫌隙。

202年,曹操攻袁譚,袁譚向袁尚求救,袁尚害怕袁譚得到士兵後不還,於是留審配留守,自領士兵救援。同時派河東太守郭援與支持袁氏的幷州刺史高-幹及南匈奴單于欒提呼廚泉共攻河東,並與關中諸將馬騰等聯合出兵。曹操派鍾繇對抗,鍾繇派張既勸說馬騰支持。馬騰成功被說服,並派馬超、龐德救援鍾繇。鍾繇趁郭援渡河時攻擊,大破郭援軍,龐德更將郭援斬首。南單于見郭援被殺,自動投降。高-幹亦向曹操投降。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攻黎陽,大敗袁尚和袁譚,二人退守鄴。曹操追擊到鄴,並收割麥田。此時曹軍諸將都希望乘勢消滅袁氏殘餘勢力,但曹操最終依從郭嘉之計,撤軍任由袁尚與袁譚自相殘殺。

形勢崩潰

袁譚要求袁尚增送鎧甲及士兵,但遭拒絕。在郭圖、辛評挑撥下,袁譚攻袁尚,但戰敗,退回南皮。王修率兵救援袁譚,並勸導兄弟應和睦;荊州牧劉表亦寫信給袁尚和袁譚,勸他們齊心,努力經營現在所領有的地區,但二人都不接納。袁尚及後大舉進攻,袁譚戰敗而退回平原據守。

袁尚進而圍城,袁譚於是派遣辛毗向曹操求援。但辛毗見曹操後反而建議曹操應以此機會吞併河北,曹操於是派大軍攻袁尚,袁尚立即回到鄴。呂翔、呂曠叛變歸順曹操。建安九年(204年),袁尚再攻平原,命蘇由、審配守鄴,曹操攻鄴,蘇由欲叛,事敗出逃。曹操破尹楷、沮鵠,韓範、樑岐、張燕投降,皆獲封賞。袁尚領兵來救,命李孚入城通知審配聯合攻擊,但袁尚被曹操擊敗。審配侄守將審榮引兵入城,審配被斬。袁尚命牽招向高-幹求援,被拒絕,牽招投降曹操。袁尚投奔袁熙。

敗亡

建安十年(205年)袁熙部下焦觸、張南叛變,袁熙和袁尚逃到烏桓。建安十二年(207年),田疇幫助曹操爲嚮導偷襲柳城,袁熙、袁尚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數萬騎在白狼山遇到曹操大戰。曹操大將張遼斬蹋頓,袁尚又與袁熙逃到遼東欲取公孫康而代之。曹操以隔岸觀火之計令公孫康將二人首級獻給曹操,表示歸順曹操,北方於是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