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楊志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楊志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青面獸,楊家將後人,武舉出身,曾任殿帥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丟官。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水滸傳楊志的性格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水滸傳楊志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水滸傳楊志的性格特點

精明:

雖然生辰綱最終被奪,但是從押送過程楊志所做的安排可見他這個人其實十分精明。

急功近利、粗暴蠻橫:

正是這種性格,使得他對手下的兵士“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這就激化了運送隊伍的內部矛盾。“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有了內訌,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謹慎:

從《水滸傳》全文可以看出楊志是個非常小心謹慎的人,甚至有點過分的謹慎。

生辰綱最終被奪,這是否說明楊志是個很愚蠢的人?其實結合《水滸》中其他描寫楊志的章節,我們可以看出,楊志是一個精明能幹的人。 楊志久在江湖,知道押運生辰綱的兇險,剛一接受任務,就多次推託,推辭不掉時,才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趕路。後又要求樑中書給自己提調衆人的權力。 後來在路上,也是根據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時間。開始是趁涼行路,後來到了“人家漸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帶,爲安全起見,改爲天正熱時趕路,而且不允許大家在黃泥崗的松林裏休息。 後來兵士要買酒喝,他又千方百計阻攔。這都體現了楊志的精明。 那麼,既然楊志如此小心,爲什麼最終還是失敗了?這一方面固然是要突出吳用計策的高妙和無懈可擊,但最主要的原因卻是他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粗暴蠻橫、剛愎自用。正是這種性格,使得他對手下的兵士“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這就激化了運送隊伍的內部矛盾。“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有了內訌,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水滸傳楊志的出處考究

北宋末年,西軍有將領楊志,曾隨童貫伐遼,隸屬种師道麾下,統領選鋒軍。《靖康小雅》稱他本是“招安巨寇”,後隨种師中援太原,與金軍作戰,在榆次不戰而逃,導致种師中戰死。

南宋初年,有山東盜劉忠,號稱“花面獸”,其部衆皆頭戴白氈笠。《水滸傳》中的楊志出場時便是頭戴一頂范陽氈笠,綽號又是青面獸,或有糅合其形象。

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楊志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楊志亦在其中,贊言爲“聖人治世,四靈在郊。汝獸何名?走壙勞勞”。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爲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

也有研究者認爲,楊志這一人物的塑造,糅合有宋代以來傳說中楊家將的形象。民間傳說中,楊家將屢遭奸臣迫害,但卻報國之心不改。而《水滸傳》中的楊志雖報國無門,被迫落草,但仍期望能在“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他“麪皮上老大一搭青記”,一出場就顯露出晦氣滿面、英雄末路的悲劇形象,與楊家將一心報國、忠而見謗的悲劇內蘊是一脈相通的。

水滸傳楊志的人物評價

原著贊詩

曾向京師爲制使,花石綱累受艱難。虹霓氣逼鬥牛寒。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塵寰。

虎體狼腰猿臂健,跨龍駒穩坐雕鞍。英雄聲價滿梁山。人稱青面獸,楊志是軍班。

名人點評

餘象鬥:① 楊志被高俅趕出,此時運命不遇如此。② 楊志殺死牛二,舉衆出首,真大丈夫能與民除害。③ 楊志裝扮甚善,但生辰之風已動,而公孫勝詭計多般,未行先知,豈得逃躲,畢竟被劫,何其不戒去歲之禍哉。

④ 觀楊志苦打衆軍,正是散衆人之心,致陷身之由。⑤ 楊志既打衆軍,後又自吃酒,此則落其計矣,見志知之不遠也矣。

李卓吾:① 楊志是國家有用人。只爲高俅不能用他,以致爲宋公明用了。可見小人忌賢嫉能,遺禍國家不小。② 楊志是一勇之夫,如何濟得恁事也!須以思結這十四人,方可商量事體,要行便行,要住便住。一味亂打衆人,自然拗起來。雖然由你智勇足備,亦不能跳出這七個人圈套了。徒自作惡耳,蠢人,蠢人!③ 魯智深、楊志卻是兩員上將,只爲當時無具眼者,使他流落不偶。

金聖嘆:① 楊志、關勝是上上人物。楊志寫來是舊家子弟,關勝寫來全是雲長變相。② 魯達一孽龍也,楊志又一孽龍也。二孽龍同居一水,獨不虞其鬥乎?作者亦深知其然,故特於前文兩人出身下,都預寫作關西人,亦以望其有鄉里之情也。③ 既已這廝,則應削其官矣,仍稱之爲制使、提轄者,所以深許楊志、魯達之爲邊庭有用之才,不得已而至於綠林,而非其自爲綠林也。

王望如:① 青面獸將門之後,不肯落草,從虎口奪還金帛,賄囑高俅,重謀制使,數奇不偶,裘敝金盡,不得已插標賣刀,汴京城卒無一知己。牛二愛之、慕之而思騙之,怒氣火發,不自知其以售人者殺人矣。丈夫不得志於時,抑鬱無聊,胸中皆有不平之氣,君子須悲其遇之窮。② 楊志殺死牛二,爲天漢橋除此大蟲,自首官司,不戀株累百姓。刺配大名,卻遇樑中書世傑,破格收錄,周謹退避三舍,遂與索超並轡聯鑣。士屈於不知己,而伸於知己。演武廳前去天漢橋下,幾何時,忽榮忽辱,判若雲泥,大爲失志漢爭氣不少。③ 樑中書十萬重寶不堪再誤,物色青面獸,望其出死力以相報。夫楊志階下虜耳,東郭鬥武,受國士之知,不敢報常人之遇,極知天下不太平,不肯去,又不得不去。

去而爲一都管、兩虞候掣肘,只以齎盜糧而辱君命,前失高太尉花石綱,今失樑中書生辰綱。悲哉,楊志之遇也。

陳忱:① 楊志一生淹蹇,押花石綱,偏他翻了船,收拾一擔金銀營幹,被高俅批壞,無盤纏賣寶刀,遭牛二蠻奪,樑中書差押生辰綱,盡被劫去:可稱梁山泊鈍秀才!② 楊志當生辰綱劫後,宜上梁山,前者王倫欽敬款留至矣,何以到二龍山也?耐庵自有深意。王倫之欽敬款留者,欲其壓制林沖也。若楊志上山,則王倫有心腹矣。林沖、楊志,正是敵手,豈能大併火?縱使得計,而晁蓋等仇人相見,分明嚴明,豈得相安?故姑置之散地,所以全晁蓋諸人也,正所以全楊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