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性格特點及事例

劉備的性格特點

劉備的性格特點及事例

一、豐富多-維的性格特點

已故學者傅繼馥先生在《類型化藝術典型的光輝範本》一文中曾說:“《三國志演義》人物形象的第一個藝術特點是:重要形象都有一個主要特徵,它表現得非常突出,並在形象內部諸因素中佔有決定性的位置,是一個突出的主要特徵,就足以支撐起整個的形象。其藝術特色和藝術效果接近於雕塑和戲劇,因爲,雕塑常集中表現人物的某一特定的情緒。‘戲劇中主角大半比史詩中的主角較爲簡單’。”他又進一步指出:“《三國志演義》人物的主要特點,絕大多數是某一道德品質的典範的表現。例如:曹操的奸、諸葛亮的忠貞、關羽的義、劉備的仁、董卓的殘暴、趙雲的勇、周瑜的量窄┅ ┅等等。”其實,典型的性格都就是多元化的有機組合,單就劉備的性格特點而言。他也絕不是一個“仁”字而概括得了的,而是豐富多-維的。他禮賢下士,求賢若渴,重情貴義等性格特徵也是相當感人的。“三顧草廬”時,“一顧草廬”,不見孔明,劉備心中“惆悵不已”,這是求賢不得的失望心理。關羽、張飛體現出厭倦情緒。後來,劉備打聽到孔明已回,便教備馬,這次又未能見到孔明,因而心中“悒怏不已”,這是“二顧草廬”的情景,到“三顧草廬”時,關羽認爲劉備弟兄三人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張飛甚至說:“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爲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後來兄弟三人終於見到孔明,但孔明卻高臥不起,張飛就發起怒來,認爲孔明實在是傲慢無禮。這就體現了劉備的思賢若渴,虛懷若谷,不訪得大賢,決不罷休的性格特點,其求賢之心着實感人至深。

荊州失守後,關羽死於敵手,這使重情貴義的劉備極爲震驚,他執着恪守“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桃園兄弟結義之情。當他聽到關羽的死訊傳來,便大叫一聲,昏絕於地,哭道:“吾與雲長,誓同生死,彼若有失,孤豈能獨生!”“孤能獨享富貴乎?”他“一日哭絕三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溼衣襟,斑斑成血,招魂祭奠,號哭終日。”他甚至淚盡血枯,仰天長嘆:“雲長與朕猶一體也,大義尚在,豈能忘也!”簡直悲慟欲絕。然而接踵而至又是張飛的遇害,劉備又遭到沉重的打擊。他聲嘶力竭,欲哭無淚,只好絕望地說:“二弟俱亡,朕安忍獨生哉!”因此,他誓爲二弟報仇,興兵伐吳,不惜一切代價,不顧吳蜀聯盟,不考慮共同的敵人是北方的曹操,甚至不惜拋棄多年浴血奮戰得來的江山社稷,也要與東吳拼個你死我活。不論是跟隨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趙雲,還是向來“以師禮待之”的諸葛亮,誰來勸說,他都不肯聽信,還說什麼:“朕不爲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爲貴!”甚至孫權派諸葛謹前來賠禮,好言安撫,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都不管,這更突出地體現了劉備重情貴義的性格特點。

二、複雜矛盾的性格特點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論及《三國演義》的人物性格刻畫有這樣一段話:“描寫過實,寫好的人,簡直一點壞處都沒有;而寫不好的人,又一點好處都沒有。其實這在事實上是不對的,因爲一個人不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壞。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處;而劉備,關羽等,也不能說毫無可議。”我們不能否認《三國演義》體現了作者“擁劉反曹輕孫”的思想傾向,但真正客觀地去看《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如劉備,他的性格特點不僅是豐富多彩的,也是複雜矛盾的。

劉備是《三國演義》中理想的仁君英主,作者用大量筆墨對他予以熱情歌頌,在他身上,寄寓着作者甚至是廣大讀者的美好理想,他不僅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也是一位仁慈的長者。他愛民如子,禮賢下士,虛懷若谷,知人善任,重情貴義,但小說中也寫了他性格中的很多弱點。

總體上看劉備,爲人總是秉性謙恭、虛懷若谷、待人彬彬有禮、親切大方,但有時卻有些自傲自得。小說第三十四回中寫劉備依附荊州劉表,酒席上劉表見劉備憂愁,便提起當年劉備與曹操在許昌“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情景,並以此勸慰劉備不必憂愁功業不建,這時劉備乘着酒興便對劉表說:“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這句話不能說沒有體現出劉備的遠大志向,但說得不是地方,不是時候,顯得有些高傲,因爲他小覷了天下多少英雄豪傑,當然也包含着劉表,所以連懦弱無能又與劉備聯宗的劉表都不覺“聞言默然”。

劉備很有涵養,一般都喜怒不形於色,說話非常謹慎,很注重方式,更注意看對象,但也時有酒後發狂言的情形,小說第六十二回寫劉備攻克涪關,勞軍設宴於公廳,不覺酒甜,便對龐統說:“今日之會,可爲樂乎?”龐統卻回答說:“伐人之國而爲樂,非仁者之兵也。”劉備便不高興地說:“吾聞昔日武王伐紂,作樂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歟?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顯然酒後吐出真言,其中也有幾分驕縱自負。同時,他以紂比劉璋,以武王自比,也不太切合他當時的身體。所以龐統聽後便“大笑而起。”

當東吳派魯肅前來索取荊州時,劉備聽從孔明之計,大哭,一時哭得很傷心,竟然變假爲真,這表明一貫以誠待人的劉備也會作假。他心中也的確有隱痛,心裏實在不願把荊州歸還東吳,但賴賬不還,又怕遭人唾罵,可素以仁德真誠著稱的劉備也善爲虛僞之狀,類似者還有他稱帝之事,大小臣僚上表勸進,他卻勃然大怒,執意不肯,但後來卻對孔明說:“非吾推阻,恐天下人議論耳。”同樣是虛僞的,至今不還有“劉備摔孩子,邀買人心”的說法嗎!這件事中雖不能說劉備沒有惜才愛將之真心,但把親生兒子擲於馬前,總顯得有點過火,有點做作,不十分可信。

劉備一生也確實能識賢才,禮遇賢能之士。在任用馬謖的問題上,他看得比孔明要準,明顯地高出孔明。他對有才能的人總是待以厚禮,讓人感激不盡,甚至竭盡終生之力也難以報答知遇之恩,如他“三顧草廬”求得的大賢諸葛亮,爲蜀國的事業真是鞠躬盡瘁,直至“秋風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但他有時也不免以貌取人,慢待賢才。龐統的才能只是比孔明略遜一籌,小說曾借司馬水鏡之口說劉備,不論是伏龍“孔明”,還是鳳雛(龐統)。得其一則能安天下,但是龐統前來投奔,只因龐統長得醜陋,他竟以一個來陽縣令的極低職位輕率地打發了他。多虧後來張飛,孫乾親眼目睹了龐統來陽理事的驚人才幹,龐統才得以重用,未失去大賢。另外,劉備讓關羽鎮守荊州又是最不得其人的。孔明也知道關羽剛愎自用,固執已見,但劉備示意讓關羽鎮守荊州,而孔明受劉、關、張桃園結義之約束,也不得不順從劉備的意願,只好牽就了關羽,儘管孔明爲他親自制定了“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八字方針,但關羽卻置若罔聞。根本不放在心上,一意孤行,終於失去荊州。這幕悲劇的種子應該說是劉備親手種下的。假如當時派趙雲鎮守荊州,也不會有這樣的後果。即便是猛張飛去鎮守,也還是謹記孔明叮囑的,唯有關羽才這樣驕縱輕敵,以致釀成大禍。

作爲一位大政治家,一代梟雄,劉備的確是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奮鬥不息的。但是自打得了孔明之後,他便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氣度,有時就像一個傀儡,任孔明擺布,言聽計從,讓裝哭便哭,沒有個人主見,缺乏英雄氣概和領袖風度。

劉備招親東吳,這本是周瑜、孫權定下的“美人計”,想以此制服劉備,從而乘機奪回荊州,劉備當初本來知道這一點。但是,到了東吳,假戲成真,他真的成了吳國太的“乘龍快婿”,卻被聲色所迷戀,竟然不想盡快回荊州謀劃強邦立國之大事。若不是孔明委託趙雲按事先定好的三條“錦囊妙計”行事,後果不堪設想。

劉備一生總的看來抱負宏偉,理想遠大,爲此他奮發進取,不敢懈怠。但小說也曾寫他有時胸無遠志。一次,孔明看見劉備拿着牛尾編帽子,就曾嚴肅地指出:“明主無復有遠志,何事此而已耶!”劉備馬上就領會了,翻然改過。

劉備的仁慈向來令人景仰,但其中也有婦人之仁和迂腐之仁。婦人之仁體現在劉備竟然對軟弱無能的劉璋大發惻隱之心,恰如孔明所批評的,這是“婦人之仁臨事不決”的表現。劉表曾讓荊州給劉備,諸葛亮便示意劉備接受,但他卻推辭不受,如果說這是不忍心奪人基業,出於仁義還可以說得過去。可是後來劉表病逝,蔡氏集團控制了荊州大權,公然廢長立幼,並且還準備獻出荊州,投降曹操。在這關鍵時刻,孔明等人曾建議以“弔喪爲名”,一舉清滅蔡氏集團,從而奪取荊州,可是劉備卻仍然執意不肯,還說什麼這是“執其子而奪其地”。結果,竟然讓曹操輕而易舉地得到荊州。孔明眼看着大好時機錯過,也無可奈何。而曹操大軍乘勝追殺,孔明也只好隨着劉備逃竄流離。而赤壁大戰後,周瑜打敗了曹操,但劉備又賴住荊州不放,東吳經常打發人來索討,局面非常被動。劉備的所做所爲好像是仁慈,其實則是非常愚蠢,非常可笑的。如果劉備果真心中念念不忘劉表託孤之義,起碼也應該扶持劉琦以保住荊州,這樣荊州也不致於被曹操得到,劉備也總算有一塊立足之地。

劉備重情貴義,他與關羽、張飛結爲兄弟,終其一生,情同手足,肝膽相照,但是,當關羽、張飛相繼死後,他痛斷肝腸。便喪失了理智,爲兄弟之“義”,而不顧整個國家之事。不聽任何人勸阻,哪怕是孔明、趙雲相勸,都不能改變他的主意,於是興兵大舉伐吳,諸葛亮和魯肅二人多年嘔心瀝血建立起的吳蜀聯盟,在他手中斷送了,自己也因準備不足兵敗退守白帝城,怒目蒼天,飲恨而亡,成了一幕慘痛的悲劇。

當然,劉備的性格特點還不止上述幾方面,但足以說明劉備的性格是複雜的,也是矛盾的統一。歌德說過:“人是一個整體,一個多方面的內存聯繫着的,各種能力的`統一體。藝術作品必須向這個整體說話。必須適應人的這種豐富的統一體,這種單一的雜多③ ”。劉備就是一個“多方面的內存聯繫着的各種能力的統一體”,是“單一的雜多”的藝術典型,因而他的性格特徵是具有複雜性的。

三、發展變化的性格特點

儘管《三國演義》很少直接描寫人物性格的成因和發展,但人物性格也都不是凝固不變的,雖然他的發展變化不是非常突出。有時發展較慢,變化較小,但他卻基本打破了“古典式的靜穆狀態。”我們不妨細看劉備的性格特點。

早年的劉備虛懷若谷,求賢若渴,且看劉備的出場:“榜文行至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芬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短短的一段話,爲劉備立了一個小傳。第三十八回,劉備兄弟三人不辭勞苦,屈身枉駕,三顧草廬,終於尋訪到天下奇才諸葛亮。可諸葛亮卻“推睡不起”,劉備一行無奈又立了一個時辰,人才慢慢醒來,還要隨口吟詩一首:“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然後才問一聲:“有俗客來否?”這足以襯出劉備的虛懷若谷,求賢若渴之心。劉備送徐庶,更是情意綿綿,無限惆悵。小說中寫道:“諸將無不傷感,玄德不忍相別,送了一程又一程,庶辭曰:‘不勞使君遠送,庶就此告別。’玄德就馬上執庶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會卻在何日!’說罷,淚如雨下。庶亦涕淚而別。玄德立馬於林畔,看徐庶乘馬與從者匆匆而去。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將奈何?’凝淚而望,卻被一樹林隔斷。玄德以鞭指曰:‘吾欲盡伐此處樹木。’衆問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寫得細膩生動,委婉纏綿,悽惻動人,突出了劉備愛才,惜才的一片癡情。

早年的劉備心胸寬廣,從諫如流,志在匡扶漢室,勵精圖治,孔明可以豪無顧忌地批評劉備的“婦人之仁”和胸無遠志,劉備不僅不怪罪,反而以“師禮待之”“食則同桌,寢則同牀”。

而晚年的劉備,尤其是當關羽遇害後,憨情代替了理智,因小義而置整個國家利益於不顧,一意孤行,固執已見,不聽忠告,大舉伐吳,終於導致吳蜀聯盟的徹底破裂,自己也憂懼成疾,飲恨而之,以悲劇的結果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總之,劉備的性格特點既是豐富多-維的,又是複雜矛盾的,同時又是發展變化的,以上分析也不免單薄膚淺,但劉備的光輝形象亦如《三國演義》,永遠名垂青史。

劉備個人簡介及其事例

中文名:劉備

別名:玄德,昭烈皇帝,漢烈祖

籍貫:河北

出生地:涿郡涿縣

性別:男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公元161年

去世年月:公元223年

職業:政治家軍事家

身高:175釐米

歷史年表

[175年]劉備與公孫瓚、同宗劉德然等師事九江太守盧植。

[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率衆跟隨校尉鄒靖討伐黃巾起義立功,晉安喜尉。

[184年]朝廷督郵因公事來到安喜縣,劉備求見,督郵不允。劉備直入官府捆-綁督郵,杖打二百,解下印綬繫於督油頸上,下野亡命。

大將軍何進廣招兵馬抵抗黃巾起義,劉備應-招,在下邳力戰有功,晉下密丞。復去官。後爲高唐尉,遷爲令。

後劉備被黃巾起義軍打敗,投奔中郎將公孫瓚,公孫瓚表劉備爲別部司馬。

劉備同青州刺史田楷拒冀州牧袁紹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甚得人心。

曹操征討徐州,徐州牧陶謙遣使告急,劉備和田楷出兵相救。

其時劉備有士卒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並有饑民數千人。到徐州後,陶謙撥給劉備四千丹楊兵,劉備於是歸附陶謙。

陶謙上表劉備爲豫州刺史,屯居小沛。後陶謙病故,劉備領陶謙遺命就任徐州牧。

袁術攻打劉備,劉備在盱眙、淮陽攔擊袁術軍。

[196年]曹操上表劉備爲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

劉備軍與袁術軍相持不下,呂布乘虛襲得下邳,下邳守將曹豹叛歸呂布,呂布軟禁劉備家眷,劉備轉軍海西。

劉備剿平楊奉、韓暹等人,後與呂布和解,呂布歸還劉備家眷,劉備派遣關羽守衛下邳。

劉備還軍小沛,合兵萬餘人。呂布再次出兵攻劉備,劉備敗走投靠曹操,曹操厚待劉備,晉劉備爲豫州牧。

後劉備與呂布手下高順軍交戰失利,家眷再次被呂布俘獲。

曹操出兵救援劉備軍,與劉備在下邳生擒呂布,劉備還師許昌,曹操上表他爲左將軍,相待甚厚。

劉備領命討伐袁術,未及交戰,袁術病亡。

後劉備與車騎將軍董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受漢獻帝衣帶詔,欲誅殺曹操,事敗後董承等被處死,劉備殺死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自己防守小沛。

劉備聯結袁紹,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劉備防守成功。

[200年]曹操東征劉備,劉備戰敗,曹操收降劉備軍士卒,俘虜劉備家眷,並擒拿了劉備大將關羽,劉備逃亡青州並投靠袁紹。

官渡戰前,汝南黃巾軍首領劉闢等歸順袁紹,劉備與劉闢等人共同出戰,關羽也回到劉備軍中,劉備軍斬殺了曹軍大將蔡陽。

官渡戰後,劉備依附劉表,囤居新野。曹操再次派夏侯惇、于禁等人攻打劉備,劉備用伏兵燒屯等計大破曹軍。

[207年]親赴隆中以三顧之禮請出諸葛亮,從此進入其事業的輝煌時期。

[208年]曹操南征荊州,劉表之子劉琮投降,劉備領軍民十餘萬避難,於當陽遭遇曹軍追兵,慘敗。

派遣諸葛亮與孫權結盟,兩家聯軍於赤壁之戰大破曹操大軍,後又南征四郡(武陵、長沙、桂陽、零陵)。

劉琦病亡,劉備領荊州牧,與孫權之妹結親。

[211年]益州牧劉璋請劉備入蜀防衛張魯,推劉備爲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劉備麾下兵力達到三萬,北到葭萌討伐張魯。

[212年]劉備爲救孫權、關羽,引兵返回荊州,劉璋此時處死親劉備派大臣張鬆,劉備大怒,反-攻劉璋,斬殺白水軍督楊懷。

劉璋麾下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大將和劉備軍在涪展開激戰,劉備軍大勝,劉璋軍退守綿竹,大將李嚴投降劉備軍。

[214年]命諸葛亮、張飛、趙雲等率援軍入川,留關羽守荊州。劉備軍圍困雒城達一年之久。雒城破後,劉備軍圍困成都數十日,劉璋投降,劉備領益州牧。

[215年]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引兵五萬下公安,關羽軍入益陽,劉備、孫權兩家矛盾激化。

後曹操平定漢中,劉備、孫權再度聯合。張飛在瓦口大破張郃軍。

[217年]劉備軍進兵漢中,與夏侯淵、張郃等人相拒。

[219年]劉備軍大破曹軍,斬殺夏侯淵等,曹操親來奪取漢中,劉備軍拒險抗戰,取得漢中爭奪戰最終勝利。七月,馬超、許靖等人上表擁立劉備爲漢中王。

[221年]四月,許靖、麋竺、諸葛亮上表勸進,劉備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南,國號漢,改元章武。七月,劉備爲報關羽之仇東征伐吳。

[222年]六月,吳陸議軍於猇亭大破劉備軍。

[223年]三月,劉備病重,託孤於諸葛亮、李嚴。四月癸已,劉備病亡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諡昭烈皇帝。八月,劉備被安葬於惠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