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先進個人彙報材料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核心環節,也是精神成長、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有人提到: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本人的閱讀史,所以,閱讀會成就一個人的優秀。

課改先進個人彙報材料

在整個國小階段,課標要求課外閱讀總量爲145萬字,如何達標,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課外閱讀,培養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能夠分清良莠,閱讀經典之作,成了我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面的探索點,下面說一說我的具體做法。

一年級段,學生對圖畫的感受非常敏銳,圖畫書也就成了小朋友不可或缺的良伴,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學童的學習幾乎都是由圖畫入手的,從這一點出發,我以繪本爲主要閱讀內容,通過課上老師對繪本故事的講解,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低年級段的孩子對熟悉的故事特別敏感,所以每個故事我都不是隻講一遍,學生感興趣的話,還會自己在家裏讀,一個不識字或很少識字的孩子,也能對着圖畫自言自語地講出生動的故事,這就是閱讀繪本的好處,比如《三隻小豬》,孩子對着畫面就能知道第一隻小豬蓋了一間稻草的房子,被大灰狼吹跑了,小豬被吃掉了;第二隻小豬蓋了柴火房子,也被大灰狼吹跑了,小豬被吃掉了;只有第三隻小豬蓋了磚瓦房,很結實,很安全。這一階段,我們先後讀了《逃家小兔》《小種子》《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蚯蚓日記》《大衛不可以》《小豬變形記》《我爸爸》《和甘伯伯去遊河》等將近二十本繪本。

一方面是繪本的閱讀,另一方面是童謠兒歌的誦讀,我的班級誦讀是在拼音教學之後開始的,每天的作業是一首兒歌的拼讀背誦,這樣做,一是因爲兒童歌謠的節奏感比較強,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們比較喜歡,同時學生在誦讀中也發展了語言,認識了大量漢字,兒歌中也有許多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交通規則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知道了很多道理,比如生活習慣方面的《走路靜悄悄》:我要學貓貓,走路靜悄悄。樓下張婆婆,最怕吵和鬧。腳步咚咚咚,嚇得她心跳。要是嚇出病,那可怎麼好?再比如學習習慣方面的《上課鈴聲響》,上課鈴聲響,快快進課堂。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亂晃。不做小動作,專心來聽講。發言先舉手,回答聲音響。一年的時間,我們誦讀了近200首兒歌,連同那些繪本故事,超額完成了課標規定的課外閱讀量。

從二年級開始,我根據孩子們的閱讀特點,確定了三方面的閱讀內容:一、以兒童詩爲主的誦讀。二、以繪本爲主的讀寫繪。三、以共讀爲主的整本書閱讀。先說兒童詩的誦讀,這一年我們班的誦讀內容是長春出版社的《日有所誦》,在這本書的前言部分有這樣幾句話“誦讀就是深層次的閱讀。日不間斷的記誦就是練心的過程,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天長日久,積累的是語言,培養的是詩性,也是定力和靜氣。或大聲誦,小聲吟,或默默看,靜靜思,眼到知梗概,口到自成章,心到明得失,在誦讀中成長的孩子能遍遊世界,縱觀歷史。能讓童年甚至整個人生都充滿光明和溫暖。”在這個宗旨下,我們的誦讀將貫穿整個國小階段,每週四首小詩,母親節、兒童節,元旦還會編排專題誦讀,以詩養人,以讀促教。在以繪本

爲主的讀寫繪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共同走進了一些世界聞名的繪本,《花婆婆》講述的是一個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故事;《石頭湯》是一個關於分享的故事;《爺爺一定有辦法》講一家人的溫馨生活;《蘇菲生氣了》教會孩子們怎樣控制調節自己的情緒……在十幾個繪本故事的反覆閱讀中,孩子們將每個故事看成了自己的冒險經歷,不斷預測結局,同時,孩子們自己的理解也隨着故事的進行慢慢加深,慢慢學會理解、接納、關心他人,寬容他人,矯正自己的行爲。在二年級的下學期,我們開始進入整本書的共讀,所選書目爲《木偶奇遇記》和《愛麗絲漫遊奇境》,《木偶奇遇記》這個滋養了好幾代人的故事,敘述老人澤皮德把一塊能哭會笑的木頭雕成了木偶匹諾曹,然後通過皮諾曹的種種曲折、離奇的經歷,表現小木偶熱愛正義、痛恨邪-惡、天真純潔的品質,教育兒童要抵禦種種誘-惑,做一個誠實、聽話、愛學習、愛勞動,並能幫助父母的好孩子。這本18萬字的童話書,在我們每週的讀書課上被拿出來討論和朗讀,讀不到的內容要求學生在課下閱讀。就這樣,誠實、聽話、愛學習、愛勞動,這些冷冰冰的詞彙在故事中鮮活起來,這就是故事的力量,是閱讀的力量。《愛麗絲漫遊奇境》包括兩個童話故事:愛麗絲漫遊奇境和愛麗絲鏡中奇遇。前一個故事講小女孩愛麗絲在一隻兔子的帶領下進入到了一個神奇的童話世界。見到了一系列好玩的人,發生了很多奇特的故事。後一個故事裏,愛麗絲來到了和現實世界的順序和方向完全顛倒的鏡中世界,爲了能成爲一個王后,她開始了一趟荒唐的旅行。這兩個故事情節撲朔迷離,變幻莫測,豐富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深受孩子們的喜歡。近八萬字的書,很快被同學們讀完了。

《課改先進個人彙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