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家訪彙報材料

篇一:家訪典型材料

班主任家訪彙報材料

家訪是教師對學生家庭進行的一種訪問,它作爲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通過家訪,可以保證學校“兩條腿”平衡走路,促使學生健康發展。

付小華老師是20xx年調入我校的一名教師,她自走上工作崗位,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三十二個年頭。三十二年中,她所教的學生,有很多已經成爲社會的優秀人才。在她的工作中,她始終把家訪當做是班主任經常性的工作,當做學生取得長足進步的重要環節。在20xx年下半學期的家訪活動中表現更是突出。

付老師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這學期,她發現表現一直很好的學生曹婉炎,卻出現了成績滑坡,上課走神,並且成天悶悶不樂,在學校多次做這名學生思想工作,也不見成效。於是,付老師就決定到她家去了解情況,去了才知道,原來家裏爺爺奶奶不在了,爸爸在外打工,針對這種情況,付老師耐心做家長的工作,把孩子最近在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並要求家長在這個特殊時期對孩子多給予關愛和照顧。從此之後,付老師從生活上、精神上關心這個孩子,爲她買了一件可以禦寒的棉衣和學習用品,她深受鼓舞,又繼續努力學習啦!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和性格發生的變化,特別感謝付老師,那天放學硬是要請付老師吃飯,但被婉拒了,付老師說:老師只是做了老師應當做的,教好學生是她的職責!

班上還有一個叫曹御豐的學生學習很差,性格粗野,不服老師,搞不好就和學生動拳頭。劉老師多次和家長反映這一情況,但“棍棒教育”不但無效,還產生了逆反心理。針對這種情況,付老師改變了方法,利用課餘時間去尋找這個“雙差生”的閃光點。他喜歡勞動並有組織能力,同學也佩服他,於是便從他身上找到了積極的有利於轉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付老師決定對他進行家訪,剛跨進他家門,他父親以爲孩子在學校又惹事了,臉陰沉沉的,讓孩子出來,恨不得打孩子一頓,後來在付老師再三解釋下,氣氛才得以緩和,付老師當着家長的面表揚了孩子,家長很吃驚,他說這孩子上學到現在,沒有哪一個教師表揚過,學生聽了也非常感激,臉上露出了

得意的笑容,於是付老師便乘機和孩子的家長談起了督促孩子學習功課的方法,並鼓勵學生認真學習,沒有想到,家訪過後,這名學生逐漸改掉不好的習慣,對學習也產生了興趣,從原先的“問題學生”變成了“進步生’了。他的爸爸多次在電話中感謝付老師,還說要親自來學校向付老師道謝,付老師說: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是我應該做的!

由於付老師敬職敬業,在家訪活動中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好評,是窯嶺國小教師在家訪活動的一個縮影。就像二年級學生董建軍的家長說的那樣:學生交給付老師,我們家長放心!

篇二:家訪典型事蹟材料

自從走上工作崗位,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三個年頭。這十三年的風風雨雨,讓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這些年的不斷探索,更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協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的經常性工作。

家訪不是向家長告狀,也不是讓學生難堪,而是要與家長、學生在家庭這個特殊的環境中真心交流和溝通。家訪工作長"報喜”,可以爲後進生的轉化創造良好的環境。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纔去向家長"告狀”,因爲這無異於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於教師,不忘這一"棍”之仇,給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我家訪的對象主要是後進生,對於他們是"雪中送炭”給以"溫暖”,多給差生家長"報喜”。

我班有一個叫姚亞彬的同學,學習習慣很差,上課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性格粗野,願意和同學動拳頭。我多次和家長反映這一情況,但“棍棒教育”不但無效,還產生了逆反心理。針對這一情況,我改變了方法,利用時間去尋找這個“雙差生”的閃光點。他喜歡勞動,從他身上找到了積極有利於轉化方面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進行了家訪,剛跨進他家門,他媽媽預料孩子又出事了,臉陰沉沉的問“老師,姚亞彬在學校裏又怎麼啦?”我趕快解釋:“請不要誤會,老師是要到每個學生家裏去家訪。”氣氛緩和了。當着家長的面表揚了學生,家長很高興,學生也非常感激,時機成熟,和家長一起談了督促孩子複習功課的方法,並鼓勵學生認真迎接期末考試。

這些年來,我接觸的"雙差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吃軟不吃硬”。我通過一次次家訪,反覆抓,抓反覆。積極去找他們的"閃光點”,先感化家長,再去溝通教育學生,給學生自信,希望和熱情。只有這樣,他們那柔弱的心靈之花才能在一個時時刻刻充滿陽光溫暖的環境中盛開,並結出豐碩的果實。我還要紮實的做好這項工作,使更多的孩子走向成功之路。

篇三:班主任家訪典型事蹟材料

自從走上工作崗位,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六個年頭。這十幾年來年的風風雨雨,讓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這些年的不斷探索,更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協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經常性的工作。今年我又擔當起我校三年級的班主任工作,雖然只是三年級, 共有28名同學,人數不多但是情況比較複雜,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是父母離異的,加上外出打工,可以說是個很特別的班級。面對這樣的班級我該怎麼辦呢 ?思來想去我覺得家訪不是向家長告狀,也不是讓學生難堪,而是要與家長、學生在家庭這個特殊的環境中真心交流和溝通。家訪工作長"報喜”,可以爲後進生的轉化創造良好的環境。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纔去向家長"告狀”,因爲這無異於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於教師,不忘這一"棍”之仇,給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我家訪的對象主要是後進生,對於他們是"雪中送炭”給以"溫暖”,多給差生家長"報喜”。

我班有一個馬川的同學,學習習慣很差,上課坐沒坐相,不愛寫作業。我多次和家長反映這一情況,但效果甚微。針對這一情況,我改變了方法,平時在學習中我發現他喜歡勞動,從他身上找到了積極有利於轉化方面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進行了家訪,剛跨進他家門,他媽媽預料孩子又出事了 “老師,在學校裏又怎麼啦?”我趕快解釋:“請不要誤會,老師是要到每個學生家裏去家訪。”氣氛緩和了。當着家長的面表揚了學生,家長很高興,學生也非常感激,時機成熟,和家長一起談了督促孩子複習功課的方法,並鼓勵學生認真學習。果不其然,在以後的學習中的學習態度有了明顯好轉,儘管不時還犯些小錯誤,但是學習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

李廣見,提到這個名字科任老師沒有不頭疼的,上課習慣不好,課下愛打架,幾乎每天都有學生到我那裏告他的狀,班級裏的每一件事都或多或少的能和他扯上關係。但是在平時的觀察中發現他是個十分熱心的.孩子,要不班級裏也不會什麼事都和他有關係。於是我決定讓他當班級裏的“熱心大師”“安全監督員”。爲了全面瞭解情況看到這些我和他的數學老師決定對他進行家訪,由於事先沒和家長溝通家訪時間,孩子的爸爸看到我們,先是對孩子一頓“修理”,看到這裏一幕,我們明白了,家長錯誤的教育管理方法是孩子表現的不利因素,於是我們和家長談心,介紹正確的教育方法,並告訴孩子其實表現不錯,他是個熱心的同學,只是在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上不對。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對他的行爲加以引導。並告訴家長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家長也明白了這種以暴制暴的方式是不對的。慢慢的孩子有了變化,不再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和別人動手,有什麼事情會及時向老師彙報,看到他的變化,我覺得家訪工作的重要性。

路錚程這名學生的家庭更爲特殊,他是典型的離異家庭,父母很早就離婚了,父親不管不問,母親爲生活常年在外打工,一個月纔回家一次,他在家跟着姥姥生活,獨特的家庭情況在孩子身上跟你留下了印記,不愛學習,不愛交流,性格孤僻,學習習慣很差。由於孩子從小缺少愛,姥姥可憐孩子,處處護着他,唯恐虧待了孩子,可以說別人孩子有的他也有,別人孩子沒有的,也會盡力滿足他。但老年人缺乏對孩子良好行爲習慣的教育和學習上的指導。在家訪中我們如實向孩子家長彙報孩子在校的表現,希望同家長共同配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聽了滿口答應,表示今後一定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同時孩子的母親也表態會多關注孩子性格的養成,多和孩子交流,促進他良好性格的培養。 通過這次家訪,我覺得教師更應多多關注單親家庭的孩子,多方面的關心他們,照顧他們,多和家長溝通,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這些年來,我接觸的"問題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吃軟不吃硬”。我通過一次次家訪,積極去找他們的"閃光點”,先感化家長,再去溝通教育學生,給學生自信,希望和熱情。只有這樣,他們那柔弱的心靈之花才能在一個時時刻刻充滿陽光溫暖的環境中盛開,並結出豐碩的果實。我還要紮實的做好這項工作,使更多的孩子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