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城街道工作情況的彙報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政協的指導支持下,根據東營區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東城街道按照“123、345”的總體工作思路,始終堅持“一箇中心”,繼續推進“兩個最好”,着力實現“三個覆蓋”,具體工作中,努力夯實“三個基礎”,實現“四大突破”,做到“五個提高”,紮實工作,深入推進,街道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市社區建設的關鍵之年。東城街道作爲全市社區建設改革創新的重點街道、示範街道,承擔着無比光榮的使命和艱鉅的任務。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結合自身實際,確定2011年街道的總體工作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社區工作爲中心,以“兩個最好”爲目標,全力推進社區物業、社區服務、社區平安三項重點工作,切實完善社區黨建、社區體制、社區整治三項保障措施,進一步強化經濟和文化建設,全面提升街道工作水平。

關於東城街道工作情況的彙報

一、 街道基本情況與管理現狀現狀

東城街道地處市委市政府駐地,轄區面積6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6萬人,流動人口4.2萬人,下設18個社區,共有81個居住小區,其中300戶以上的規模小區37個,省屬及市直170多個行政、企事業單位駐落轄區。街道黨工委現有社區黨總支15個,下設支部51個,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支部156

個,直管黨員1350人。街道設有行政服務中心、陽光365便民服務中心、紅星365黨員服務中心3個大型社區服務機構,1處社區託老服務站,8個社區服務中心,50餘處便民早餐點,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4個社區室內文體活動中心,6處社區文化廣場,70餘支羣衆性文體隊伍,人員3000餘人。市直機關駐地,區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衛生中心。一方面優越的地理位臵爲街道的發展提供契機與便利,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街道工作責任與社會管理任務難度,可以說,東城街道所處區域的特殊性決定加強社會管理的重要性、緊迫性。

二、 任務及目標

東城街道針對自身區位特點與工作性質,結合工作實際,街道確立了以“務求兩個最好,確保兩個提高,實現兩個突破”爲目標,“立足三個跳出,堅持三個及時,落實三個覆蓋”,着力提升街道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今年以來,街道以全市試點工作爲契機,結合“居站分設”工作和街道實際,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以“三個覆蓋”爲目標,一是在服務區域上,由原來的主要服務居住區向全區域服務轉變,實現區域全覆蓋;二是在服務居民上,由原來的主要服務戶籍人口向全體居住人口轉變,實現居民全覆蓋;三是在服務內容上,由原來的主要開展文化、救助服務向全方位服務轉變,實現領域全覆蓋。大力實施社區精細化管理,在創新社區運行模式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初步確定了社區黨總支領導下,工作站與居委會相互配合,互爲補充的工作模式。

三、 全面加強社區自身建設

近年來,社區從自身實際出發,切實加大社區建設和管理力

度,不斷完善社區工作網絡,規範社區職能行爲,增強社區凝聚力,有力地推動了和諧社區建設。

一是社區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以全市“創新體制機制,共建和諧社區”試點和社區建設管理集中整治活動爲契機,切實理順社區管理體制機制。實行居站分設試點,在社區設立工作站,作爲街道的公共服務平臺,承接各項行政管理事務和公共服務職能。依託工作站實行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將社區分爲生產區、公共區、建設區、辦公區、居住區五大區域,按照“細化區域、分片管理,一人多職、一崗多人,專塊結合”的模式,工作站全體人員相互配合,共同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確保無工作盲區。將居委會承擔的行政性事務全部移交社區工作站負責,居委會成員由原來的街道選派參選改爲居民直選,承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各項自治職能。實行居站分設後,明確了居委會和工作站的工作職能,理順了工作關係,改變了原來社區工作以居民小區爲主,服務領域覆蓋不全的問題,實現了職能服務的“三個覆蓋”:在服務區域上,由原來的主要服務居住區向全區域服務轉變,實現區域全覆蓋;在服務居民上,由原來的主要服務戶籍人口向全體居住人口轉變,實現居民全覆蓋;在服務內容上,由原來的主要開展文化、救助服務向全方位服務轉變,實現領域全覆蓋。二是社區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切實轉變服務觀念,改變以往從職能出發幹工作的慣例,立足東城城市基礎管理全局、站在代表東城居民切身利益的高度看問題、定思路,積極作爲、主動作爲。對涉及城市基礎管理服務的各項工作,對轄區內居民反映強烈、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項,努力做到“三個及時”,即

《關於東城街道工作情況的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