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小故事

家庭教育小故事1

家庭教育小故事

鄭板橋(1693-1765)是清朝"揚州八怪"之一。他在山東濰縣當縣官時,兒子小寶留在興化鄉下的鄭墨弟弟家。

小寶6歲時上學了。爲了教育兒子,鄭板橋專門給他的弟弟鄭墨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餘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愛,不以其道是溺愛。"

他的"道"是什麼呢?他說:"讀書中舉,中進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個好人。"

鄭板橋自己是個讀書人,他並不是看不起讀書人,他看不起的是:讀書就是爲了做官。

鄭板橋自己最重視的還是兒子的品德。他對弟弟說:"我不在家,兒便是由你管束,要須長其忠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不得以爲幼子而姑縱惜也。"他主張,他的孩子和僕人的兒女應平等對待。他說:"家人兒女,總是天地間一般人,當一般愛惜,不可使吾兒凌虐別人。凡魚餐果餅,宜均分散給,大家歡喜跳躍。若吾兒坐食好物,令家人子遠立而望,不得一沾脣齒,其父母見而憐之,無可如何,呼之使去,豈非割心頭肉乎!"

後來,鄭板橋不放心小寶的成長,就把他接到身邊,經常教育小寶要懂得吃飯穿衣的艱難,要同情窮苦的人。教育兒子"明好人之理"、"愛天下農夫"。由於鄭板橋的嚴格教育和言傳身教,小寶進步很快。

家庭教育小故事2

孫川是個懂事的孩子,平時爸爸媽媽在外面工作,他和奶奶生活,所以對奶奶有點“黏糊”。由於上學期學期末要回老家,所以提前一個月就放假了,待在家裏的時間比較長。這學期對於他來說就像是新生剛入園一樣,有很多的不適應,但他在學校也不表現出來,直到後來有一次,孫川在家不肯來幼兒園上學,奶奶問他爲什麼,他說老師罵他。

奶奶來到學校詢問我們老師,老師說,這段時間孫川特別調皮,經常和小朋友打鬧,所以老師批評了他一下,並沒有罵他。奶奶知道了原因,並教育他,讓他上課要認真,在幼兒園要聽話,這樣老師就會喜歡他了。孫川奶奶還乘孫川不注意與我們兩位老師交流,說:“孫川這孩子蠻聽話的,就是有的時候需要鼓勵,多表揚表揚,要說他好。”劉老師說:“我們知道了,您放心吧,我們會多關心他的。”上課時,孫川坐的很好,我就表揚了他,其他小朋友也很快坐端正了。良好的情緒一直延續到吃點心,吃點心時,我又一次鼓勵孫川,結果孫川快樂而又快地吃完了點心。

放學時,奶奶來接孫川,孫川特別的高興,飛快地跑到奶奶身邊,抱住奶奶說:“今天老師表揚我的,說我表現好。”

家庭教育小故事3

一天晚上,一羣遊牧部落的牧民正準備安營紮寨休息的時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籠罩。他們知道神就要出現了,因此,他們滿懷殷切的期盼,恭候着來自上蒼的旨意。

神出現了,神開始說話了:“你們沿途要多揀拾一些鵝卵石,把他們放在你們的馬褡子裏。明天晚上,你們會非常快樂,但也會非常後悔。”

說完,神就消失了。牧民們感到非常失望,因爲他們原本期盼神給他們帶來無盡的財富和健康長壽,但沒想到神卻吩咐他們去做這件毫無意義的事。但是,不管怎樣,那畢竟是神的旨意,他們雖然有些不滿,但是,他們還是各自揀拾了一些鵝卵石,放在他們的馬褡子裏。

就這樣,他們又走了一天,當夜幕降臨,他們開始安營紮寨時,忽然發現他們昨天放進馬褡子裏的每一顆鵝卵石,竟然都變成了鑽石。他們高興極了,同時也後悔極了,後悔沒有揀拾更多的鵝卵石。

家庭教育小故事4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爲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自己的影響。有兩封回信給心理學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來自白宮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獄一位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侯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來自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到: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那個,又紅又大,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子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要最大最紅的那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

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着自己。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

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侯,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不同。我和弟弟們都爭着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它。

很好,現在,讓我們來做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好,誰就有權利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剪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的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

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裏,你想要什麼好東西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麼、要多少,就必須爲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這個分蘋果的故事,對我們至少有三點啓示:一是教育不要違揹人的天性,去造就扭曲的人格;二是要利用孩子的需要,對孩子加以正確引導,使之懂得索取與付出之間的關係;三是要讓孩子懂得公平,即使是競爭也要講究公平,不要想歪點子。

家庭教育小故事5

一隻鵪鶉在麥地中間築巢。當她的孩子們漸漸長大,麥子變黃的時候,她對小鵪鶉們說道:“農夫收割麥子的日子快要到了。我現在出去給你們找食。我不在的時候,你們都給我待在巢裏別動,小心點兒,別讓任何人發現你們。如果那個農夫來了,你們留神他說的話,聽他什麼時候要割麥子。我們要見機而行。”說完,老鵪鶉便飛走了。

不一會兒,農夫帶着他的兒子來到了麥田,察看了一下麥子,然後對兒子說:“麥子成熟了,我們該收割了。我明天一早就去鄰居那兒,同他們商量,請他們來幫助我們收割。”

又過了一會兒,老鵪鶉噙着給孩子們的食物飛回來了,問他們是否聽到點什麼。一隻小鵪鶉回答說:“那農夫同他的兒子來過了,他說:明天他要去請鄰居來幫助割麥子。”

老鵪鶉聽後說:“別怕,這麥子還不會馬上割的。因爲那些鄰居不會那麼快就答應幫別人幹活的。”

第二天一大早,老鵪鶉又要外出覓食了,她對小鵪鶉們說:“留點神,那農夫準備什麼時候割麥子,看是否能聽到一些新的消息。”那農夫又來了,對他的兒子說:“我看,誰也不會來了。這些鄰居都靠不住。我要去同親戚朋友談談,讓他們明天來幫我們收割。這麥子再不割的話,就要爛了。”

當老鵪鶉回家時,小鵪鶉們嘰嘰喳喳地說:“媽媽,快給我們在別的地方築一個新的巢吧!那農夫明天就要帶他的親戚朋友來割麥子了。”

可是,老鵪鶉回答說:“親愛的孩子們,那些親戚朋友也不會馬上到一個外鄉的農田裏來幹活的,所以,你們注意聽着農夫明天說的話!”

下一天早上,那農夫和他的兒子又來了,農夫非常傷心地朝麥田掃了一眼,說道:“我看,想靠別人的幫助都是不行的,不管是鄰居,還是親戚朋友。這莊稼今天是割不成了。兩把鋒利的鐮刀已經擺在糧倉裏了,明天一早我們兩個就開鐮。這麥子不能再耽擱了。

小鵪鶉馬上就把這個新消息告訴了他們的媽媽。老鵪鶉聽了說道:“瞧,這纔是真正的收割時間。我們遷移的時候也到了,尋找別的住所去吧!親愛的孩子們,起身吧!明天早上我們還待在這裏的話,那麼我們大家的生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家庭教育小故事6

《三 塊 巧 克 力》

這件事發生在一個法國家庭。

一天.孩子放學後,在客廳裏玩籃球,忽然,籃球打落書架上一個花瓶,“咚” 的一聲,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塊。這不是擺設品,而是祖上傳下的波旁王朝時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膠水粘起來,膽戰心驚地放回原位。

當天晚上,母親發現花瓶有些“變化”。吃晚餐時,她問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孩子靈機一動,說:“一隻野貓從窗外跳進來,怎麼也趕不走,它在客廳裏上竄下跳,最後碰倒架子上的花瓶。”

母親很清楚,孩於在撒謊,每天上班前她把窗戶一扇扇關好,下班回來再打開。

母親不動聲色說:“是我疏忽了,沒有關好窗戶。”

就寢前,孩子在牀上發現一張便條,母親讓他馬上到書房去。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門進來,母親從抽屜裏拿出一個盒子,把其中一塊巧克力遞給孩子:“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爲你運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隻會開窗戶的貓,以後,你一定可以寫出好看的偵探小說。”

接着,她又在孩子手裏放了一塊巧克力:“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爲你有傑出的修復能力,雖然用的是膠水,但是,裂縫黏合得幾乎完美無缺。不過,這是修復紙質物品的,修復花瓶不僅需要黏合力更強的膠水.而且需要更高的專業技術。明天,我們把花瓶拿到藝術家那裏,看看他們是怎樣使一件工藝品完好如初的。”

母親又拿起第三塊巧克力,說:“最後一塊巧克力,代表我對你深深的歉意,作爲母親,我不應該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裏有一個熱衷體育的男孩子。希望你沒有被砸到或者嚇到。”

“媽媽我……”以後,孩子再也沒有撒過一次謊,每當他想撒謊時,三塊巧克力就會浮現在眼前。

這是一位多麼睿智的法國母親呀!她用自己特別的方式,看似獎勵,實則卻嚴厲地懲罰了孩子的過錯,又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細細體味,每一塊巧克力,每一句話語都蘊涵着這位母親獨到的教育見解和教育藝術,尤其是第三塊巧克力,以誠懇地向孩子檢討自己的疏忽的名義而獎勵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母親對他無私的愛,則更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自愧不如了。這位母親,獎勵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三塊巧克力,更是伴隨他一生的教育,教育他在以後的旅途裏,誠實做人。

《因品德而愛》

美國大多數的中國小,每學年都有一天是專門留給家長和老師會面的。這一天學生不用上課,老師與班上每一位學生的家長單獨面談。面談時間約爲三十分鐘。其中,與女兒五年級的班主任第威夫人的一次面談令我印象深刻。

第威夫人在大大地讚揚了女兒一番後把話題一轉,說:“對於克莉斯蒂(女兒的英文名)這樣優秀的學生,我唯一的擔心是如果有一天她的成績報告單上不是那麼漂亮了,有了一個甚至幾個B ,她會怎樣去處理這個事情呢?”

我和先生對看了一眼,很有些被一語驚醒的樣子。接着,她給我們講了她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她的女兒曾經是個非常優秀的學生,門門功課都是A。可是上了高中後,由於功課越來越難和一些其他原因,成績單上也有幾個B了。女孩子無法承受自己在學習上不再是最優秀的事實,便想方設法尋找能讓自己最出色的方面。

最後,她終於找到了——那就是節食。其結果當然可想而知。小姑娘差點兒連命都丟掉了。幸虧父母發現得早,藥物治療加上心理治療,千辛萬苦地總算把她給救過來了。

第威夫人說:“ 我把這個故事告訴你們,是希望它不要重演。我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你們的孩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身心健康地成長。這是一個教育者的最大心願。”

她給我們講解了她的打算,並說在實行這個計劃之前需要得到我們的允許:她準備有意給克莉斯蒂增加學習和考題難度,讓她的成績單上至少有一兩個B。她要觀察她的反應。她認爲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與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一樣的重要。老師這樣的盡心盡責,真是令我們感動,也令我們醒悟。

說實話,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更別說認識到它的嚴重性了,倒是常常爲女兒的好成績喜形於色呢。

第威夫人有一段話讓我們深受觸動。她說:“ 時時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們,大家喜歡他們,是因爲他們的品德,和他們的成績單如何則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曾幾何時,我們利令智昏地把這直白淺顯的人生道理給忘掉了呢?

啊,我們喜歡一個人最重要的還是看他 ( 她)善良與否,誠實與否,我們看重的還是一個人展現出來的品德。倘若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懂得去愛父母,不知道回報,只知索取,只享受成功的讚美和鼓勵,看不到人生路途上的艱辛,不知道挫折和困難爲何物,那他們的成績單隻能是一時的好,心裏很是脆弱,最後走向反面。願天下父母珍視孩子品德的培養!

《鞋匠和他的兒子》

鞋匠是我們小區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觀又舒適。

鞋匠不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殘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幾元錢,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爲物業管理公司特許在小區圍牆內經營的唯一小攤。那些收破爛賣盒飯刷皮鞋的外地人對他的羨慕一點也不亞於我們對彩票大獎得主的羨慕,都說他運氣好。

然而,他的運氣並不像人們所羨慕的那麼好。他的妻子,那位和他自由相愛不成而一道私奔出來的鄉下女子在爲他生下一個兒子之後很不情願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的離去,也帶走了那個愛一面哼歌一面補鞋的鞋匠,而代之以一個只埋頭幹活的機器,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一整天也不擡頭,因爲他知道,無論哪個方向都不會再有那個挎飯籃的女人了。

惟一能讓他看到妻子影子的,便只有他們的兒子了。這小傢伙似乎有窮家孩子懂事早的天份,每天都安然睡在補鞋挑子裏,只在餓急了的時候才小貓一樣輕哭兩聲。每當這個時候,鞋匠就會從懷裏取出奶瓶,把帶着體溫的米糊放進那小鳥一樣的口中。小區的婆婆奶奶們看到這幅景象,紛紛回家,把孫兒們不吃的奶粉和不用的衣物找出來給了他。家中有嬰兒的人家,甚至還給他送來自家孩子消化不完的母乳。

天可憐的小傢伙吃着百家的奶居然一天天長大了起來。鞋匠卻並不因此就有所鬆懈,他對兒子的關心更進了一層。冬天水冷,他用嘴含溫了纔給兒子喝。沒人給他們送飯,每頓的冷飯,他都是先嚼暖了才餵給兒子吃。保安們看他可憐,就送了他一個煤油爐,特許他在小區裏點火。這事,連最不好說話的保安主任也沒反對。

兒子是鞋匠唯一的歡樂,只有兒子咯咯笑的時候,人們才能看到鞋匠笑,他二十幾歲的臉居然比四十歲還滄桑。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兒子就5歲了。5歲的兒子很懂事也很聽話,能幫父親遞釘子錘子或抹鞋上的灰塵,幹起活來居然很老練,惹得過路的人們都跟鞋匠開玩笑說:喲,你真有福氣,都有接班人了。

鞋匠聽了這話,像被人點了穴一樣,半天不動一下。之後,他就開始留心關於學校的事,每有人來補鞋,他便要向人打聽小孩上學的事。越聽,越沒有信心,越聽,越覺得可怕。城裏的人們說:我們有城市戶口,娃兒讀書都貴得嚇人,你麼……

5歲的娃娃即將到來的讀書問題使鞋匠像嗅到冬天氣息的松鼠那樣充滿了緊迫感。但他爲孩子找讀書的機會顯然比松鼠找松果難得多,鞋匠因此顯得更加絕望,整天神不守舍。有一天甚至還發生了歷史性的差錯,將劉大爺的鞋送給了張大媽而又將陳先生拿來上線的鞋釘上了鐵掌。

幾天後,小區裏流傳出一個消息,說鞋匠要將兒子送出去,什麼條件也不要,只要對方是有文化的人家。大夥起初不相信,去問鞋匠,鞋匠點頭說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想讓兒子像自己這麼活。

有幾對無兒女的中年夫婦來找他,他問過對方的職業之後,搖搖頭,就不再說什麼了。後來,有一個工程師來找他,他想了半天,把孩子使勁抱在懷中一回之後,就同意了。工程師給他五千元錢,他沒要。

鞋匠又開始埋頭補鞋。兒子常穿件新衣服來攤邊,照樣遞錘子抹鞋子。每當這時,他總會揮手讓他走。兒子不走,他就舉手嚇他。嚇也嚇不走。終於有一天,他發火了,抱起孩子,狠狠地打了他一頓。這是這個苦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挨的第一頓打。

從此,孩子再沒敢在鞋匠面前出現。只遠遠地躲在遠處看他。工程師夫婦於心不忍,就來找鞋匠說:這事……還是算了吧。鞋匠一聽,就急了,又是搖頭又是擺手,說一定會有辦法的,會有辦法的。

第二天一早,鞋匠就和他的'鞋攤一起消失了。小區再沒有了鞋攤,有幾個外地鞋匠想進來填補空白,被保安們罵走了。保安都是鄉下人,他們都說受不了鞋匠的兒子盯着鞋攤的眼神……

《皮爾.保羅校長“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就這麼一句普通的話,卻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

此話出自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必塔國小校長皮爾保羅之口,話語中的“你”是指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傑?羅爾斯。小羅爾斯出生於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 民窟,這裏環境骯髒、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影響,讀國小時經常逃學、打架、偷竊。

一天,當他又從窗臺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講臺時,校長皮爾?保羅將他逮個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說了那句話,並給予他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

當時的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爲在他不長的人生經歷中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爲5噸重的小船的船長。他記住了校長的話,並堅信這是真實的。

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在他心裏高高飄揚。羅爾斯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羅爾斯的語言不再骯髒難聽,羅爾斯的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

在此後的40多年間,羅爾斯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於成爲了紐約州的州長。

家庭教育小故事7

被人稱爲“丹青神化”的唐代畫家閻立本。出生在雍州萬年(今西安市)一個繪畫藝術之家。他在父親和哥哥的培養下,十六七歲就已落筆不俗,名噪鄉里。但閻立本卻總覺得自己的水平還比不上一些古代的名畫家。

有一天,有人告訴他,在長江之濱的荊州,新近發現了一塊張僧繇(yáo)的繪畫石刻。閻立本一聽,喜形於色,暗想,張僧繇是南北朝時代的“畫聖”之一,尤其是他畫的龍,栩栩如生,令人叫絕。我何不前往荊州,一飽眼福啊!

於是,他毅然帶上筆墨紙硯,踏上了千里行程。

經過兩個多月的跋山涉水,閻立本終於平安到達了荊州。他住進旅店,風塵未洗,就請店家領他去看繪畫石刻。繪畫石刻是在一家菜園的角落裏,上面已被塗上了許多污泥,不少地方難以辨認。石刻周圍,荒草叢生,烏鴉鼓譟,陰森森的

閻立本打眼一看,大失所望:“原來不過如此,我白來一趟了。”可回店之後,他又覺得自己有點太輕率了。第二天一早,他回到原處,擦掉污泥,細看一番,才發現畫中果然有不少妙處。

第三天,他提來一桶水,把石刻認真沖刷了幾遍,再細心端詳,反覆揣摩,更覺得張僧繇的技藝高人一籌。他越看越入迷,白天看不夠,晚上又打起燈籠繼續觀賞。

就這樣,閻立本在石刻前竟一坐就是十幾天。

【智慧小語】

牛頓曾說:“假如我看得遠些,那是因爲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只有謙虛地吸取各家之長,才能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家庭教育小故事8

孩子6歲,叛逆不聽話。

有一天,晚飯時間,妻子叫孩子吃飯,接着叫了3遍,孩子都沒回應,還沉浸在電視裏。妻子看兒子沒回應,正打算再叫,我打斷了她,“做人不要太嘮叨了。”

我朝妻子使了使眼色,故意大聲說:

“你看,你叫他一遍,他聽不見,表示他聽力不好;叫他第二遍還是不聽,那就不是耳朵有問題,是腿腳有問題;叫了3遍不聽,說明他根本就不想理你,你不是在做無用功嗎?如果還叫,那可說明你們倆智商都有問題了。”

孩子聽了之後,臉紅着入座,我和妻子一邊吃一邊偷笑。

從此以後,孩子學會了,父母呼喚,必定及時迴應。

家庭教育小故事9

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陸績,他特別孝順父母。6歲那年,一次他到袁術家裏做客,袁術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沒吃,而是悄悄藏在懷裏。後來他向袁術行禮告辭,叩頭的時候,懷裏滾出三個蜜橘來。袁術大笑道:“你吃了不夠,還要拿呀?”他回答說:“我沒見過這麼好的蜜橘,捨不得吃,想拿給母親嚐嚐。”袁術聽了大爲驚訝,心想一個6歲孩兒便懂得剋制自己,孝敬長輩,實在難能可貴。他感嘆道:“小陸郎有這樣的品德,來日必成爲報效國家的棟樑!”的確,據有關歷史記載,陸績長大後對國家的貢獻相當大。

【智慧小語】陸績六歲就懂得體念親心的行爲並非偶然,實爲得力於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以身作則外,他還研讀經史,無數古聖先賢的存心和德行,從小就在他心裏紮下了根。

家庭教育小故事10

鞋匠是我們小區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觀又舒適。

鞋匠不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殘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幾元錢,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爲物業管理公司特許在小區圍牆內經營的唯一小攤。那些收破爛賣盒飯刷皮鞋的外地人對他的羨慕一點也不亞於我們對彩票大獎得主的羨慕,都說他運氣好。

然而,他的運氣並不像人們所羨慕的那麼好。他的妻子,那位和他自由相愛不成而一道私奔出來的鄉下女子在爲他生下一個兒子之後很不情願地離開這個世界。她的離去,也帶走那個愛一面哼歌一面補鞋的鞋匠,而代之以一個只埋頭幹活的機器,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一整天也不擡頭,因爲他知道,無論哪個方向都不會再有那個挎飯籃的女人。

惟一能讓他看到妻子影子的,便只有他們的兒子。這小傢伙似乎有窮家孩子懂事早的天份,每天都安然睡在補鞋挑子裏,只在餓急的時候才小貓一樣輕哭兩聲。每當這個時候,鞋匠就會從懷裏取出奶瓶,把帶着體溫的米糊放進那小鳥一樣的口中。小區的婆婆奶奶們看到這幅景象,紛紛回家,把孫兒們不吃的奶粉和不用的衣物找出來給他。家中有嬰兒的人家,甚至還給他送來自家孩子消化不完的母乳。

天可憐的小傢伙吃着百家的奶居然一天天長大起來。鞋匠卻並不因此就有所鬆懈,他對兒子的關心更進一層。冬天水冷,他用嘴含溫纔給兒子喝。沒人給他們送飯,每頓的冷飯,他都是先嚼暖才餵給兒子吃。保安們看他可憐,就送他一個煤油爐,特許他在小區裏點火。這事,連最不好說話的保安主任也沒反對。

兒子是鞋匠唯一的歡樂,只有兒子咯咯笑的時候,人們才能看到鞋匠笑,他二十幾歲的臉居然比四十歲還滄桑。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兒子就5歲。5歲的兒子很懂事也很聽話,能幫父親遞釘子錘子或抹鞋上的灰塵,幹起活來居然很老練,惹得過路的人們都跟鞋匠開玩笑說:喲,你真有福氣,都有接班人。

鞋匠聽這話,像被人點穴一樣,半天不動一下。之後,他就開始留心關於學校的事,每有人來補鞋,他便要向人打聽小孩上學的事。越聽,越沒有信心,越聽,越覺得可怕。城裏的人們說:我們有城市戶口,娃兒讀書都貴得嚇人,你麼……

5歲的娃娃即將到來的讀書問題使鞋匠像嗅到冬天氣息的松鼠那樣充滿緊迫感。但他爲孩子找讀書的機會顯然比松鼠找松果難得多,鞋匠因此顯得更加絕望,整天神不守舍。有一天甚至還發生歷史性的差錯,將劉大爺的鞋送給張大媽而又將陳先生拿來上線的鞋釘上鐵掌。

幾天後,小區裏流傳出一個消息,說鞋匠要將兒子送出去,什麼條件也不要,只要對方是有文化的人家。大夥起初不相信,去問鞋匠,鞋匠點頭說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想讓兒子像自己這麼活。

有幾對無兒女的中年夫婦來找他,他問過對方的職業之後,搖搖頭,就不再說什麼。後來,有一個工程師來找他,他想半天,把孩子使勁抱在懷中一回之後,就同意。工程師給他五千元錢,他沒要。

鞋匠又開始埋頭補鞋。兒子常穿件新衣服來攤邊,照樣遞錘子抹鞋子。每當這時,他總會揮手讓他走。兒子不走,他就舉手嚇他。嚇也嚇不走。終於有一天,他發火,抱起孩子,狠狠地打他一頓。這是這個苦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挨的第一頓打。

從此,孩子再沒敢在鞋匠面前出現。只遠遠地躲在遠處看他。工程師夫婦於心不忍,就來找鞋匠說:這事……還是算吧。鞋匠一聽,就急,又是搖頭又是擺手,說一定會有辦法的,會有辦法的。

第二天一早,鞋匠就和他的鞋攤一起消失。小區再沒有鞋攤,有幾個外地鞋匠想進來填補空白,被保安們罵走。保安都是鄉下人,他們都說受不鞋匠的兒子盯着鞋攤的眼神……

家庭教育小故事11

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他一邊沿海邊走着,一邊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窪裏,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捲上岸來的小魚。它們被困在淺水窪裏,回不了大海了,雖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就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裏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都會的。

男人繼續向前走着。他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窪裏的小魚,並且用力仍回大海。這個男人停下來,注視着這個小男孩,看他拯救這小魚們的生命。

終於,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窪裏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擡地回答。

“哦,那你爲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家庭教育小故事12

空間的價值

故事發生在美國北部的一個小鎮,這個小鎮在新世紀的今天仍然保持着淳樸的民風和上個世紀的建築格局,因而成爲一個旅遊懷舊的好地方。深知小鎮發展根本的人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維護小鎮的風貌,甚至換一片屋上的瓦也要經過全鎮推舉出來的長老會的審查。

隨着時間的推移,到小鎮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小鎮的商業設施已不能滿足遊人的需要。有兩個洞察這一商機的年輕人――約翰和傑克分別向長老會提出了申請:他們要在小鎮上建一個超市,用來向人們提供日用品和旅遊紀念品。

長老會經過反覆磋商,終於同意了兩個人的要求,但卻附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超市必須建在距離小鎮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以免破壞小鎮的格局。

約翰和傑克馬上籌集資金,開始建造自己的超市,他們深知,要想賺到更多的錢,就必須想盡辦法戰勝對手。約翰曾到過一些大城市,瞭解規模對於一個超市的重要性,因此,他充分利用了長老會給予他的這塊土地,建成了一所豪華的超市,並儘可能使店裏貨物種類更齊全。而傑克卻只使用了土地的一半建成了自己的超市。當然,由於規模經營的關係,店裏的貨物遠沒有約翰的種類齊全。約翰暗自高興?這次我可要賺大錢了。

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約翰意料,兩家超市同一天開張,經營狀況卻出現了一邊倒的現象?大部分遊客和小鎮上的人都涌進了傑克的超市,而約翰這邊卻很蕭條。儘管約翰使出了渾身解數,又是有獎銷售,又是歌舞表演,最終也未能扭轉自己破產的命運。

破產的約翰決定遠走他鄉,在臨行前,他拜訪了自己的對手,並對傑克說:“我承認我的失敗,但我想知道,我究竟輸在哪裏?”

傑克微笑着對約翰說:“在經營超市的經驗上,你比我強,所以你在那塊土地上蓋出了儘可能大的一個超市,但是,我親愛的朋友,你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裏距離遊客的觀光地――我們的小鎮還有十公里的距離,所以,無論是觀光的遊客,還是返回的遊客,甚至是小鎮上的居民,他們都是駕車前來,所以,我爲他們留出的那片空地――停車場,這使他們對我心存好感,而這也就成爲了他們到我超市購物的基本理由。所謂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那片空間的價值就在於此?”

全力以赴的弊端

一位西方哲人說,要想做好一件事,你最好盡四分之三的力量去做。我覺得大多數成功者會贊成這種觀點。

一位作者想寫出一本健康美好的思想的書,他只使出四分之三的力量就夠了。切不可全力以赴,那樣會心情緊張、急躁不安,這種情緒會泄露在文字中傳染給你的讀者。而只使出四分之三的力量,既有準備又留有餘地,從容不迫會做得更成功。

做其它的事也一樣,凡事需要盡力準備,但不可全力以赴。兵家所謂窮兵黷武就是指指揮員太全力以赴以至於血本都賠進去了。而搞實業的人更忌諱把全部的錢財投入某一項實業中,而是儘量在多行業拓展以防止一敗塗地。

全力以赴者並不一定比使用四分之三力量的人更具有實力。古人所謂“工夫在詩外”是說文人做詩的好壞往往在他的學問與閱歷的深淺,而不只在詩文本身。其它行業也一樣,而在於你本身的實力如何。“三國演義”中孔明站在空城上嚇退幾十萬大兵,並不是說他有萬夫莫開之勇而恰恰是他過去的妙算神機與今日的鎮定自如才嚇退敵兵。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有一個著名的冰山理論:一座海中的冰山,十分之七在水下,可正是那十分之七才托起了那十分之三,那十分之三巍峨壯觀,令世人讚歎。人生也一樣,成功只是那十分之三,而十分之七是成功前的艱苦準備。成功並不在於你是否全力以赴了,而在於你是否具有實力和充分的準備。一個沒有練過武功的人爲報仇急於與一武功高深的人交手,雖然他全力以赴了,可他會成功嗎?

有實力有準備的人也不可輕心,你必須用四分之三的力量,這樣才既不焦慮又穩操勝券。兔子之所以在賽跑中輸給烏龜,就在於太輕敵太自信了,以至於落下永世的笑柄。要是兔子懂得用上四分之三力量的道理,那他是必勝無疑了。

古人說弓太滿則易折,人也切忌全力以赴。給自己留一點餘地、留一分輕鬆,你就會多一分從容、多一分灑脫,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失敗了也不會全軍覆沒。千萬不可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你只需用四分之三的力量你就會是永遠的成功與勝利者。

李嘉誠的小故事

李嘉誠擁有一個巨大的工商業王國,是亞洲首富、世界十大富豪之一。有位記者曾問李嘉誠:“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回答說:“依靠知識。”

有位外商也曾經問過李嘉誠:“李先生,您成功靠什麼?”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學習知識,是李嘉誠成功的奧祕!

李嘉誠勤於自學,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忘記讀書。青年時打工期間,他堅持“搶學”,創業期間堅持“搶學”,經營自己的“商業王國”期間,仍孜孜不倦地學習。李嘉誠晚睡前是他鐵定的看書時間,他喜歡看人物傳記,無論在醫療、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對全人類有所幫助的人他都很佩服,都心存景仰。李嘉誠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仍然堅持學英語。早年專門聘請一位私人教師每天早晨7點30分上課,上完課再去上班,天天如此。早在辦塑料廠時就訂閱了英文塑料雜誌,既學英文,又瞭解世界最新的塑料行業動態。苦讀英文使李嘉誠與其他早期從內地來香港發展的企業家有所區別。當年,懂英文的華人在香港社會是“稀有動物”。懂得英文,使李嘉誠可以直接飛往英美,參加各種展銷會,談生意可直接與外籍投資顧問、銀行的高層打交道。如今,李嘉誠已年逾古稀,仍愛書如命,堅持不斷地讀書學習。

李嘉誠說:“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裏,如果你有資金,但缺乏知識,沒有最新的訊息,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拼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並且很有可能達到成功。現在跟數十年前相比,知識和資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三塊巧克力

這件事發生在一個法國家庭。

一天.孩子放學後,在客廳裏玩籃球,忽然,籃球打落書架上一個花瓶,“咚” 的一聲,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塊。這不是擺設品,而是祖上傳下的波旁王朝時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膠水粘起來,膽戰心驚地放回原位。

當天晚上,媽媽發現花瓶有些“變化”。吃晚餐時,她問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孩子靈機一動,說:“一隻野貓從窗外跳進來,怎麼也趕不走,它在客廳裏上竄下跳,最後碰倒架子上的花瓶。”

媽媽很清楚,孩於在撒謊,每天上班前她把窗戶一扇扇關好,下班回來再打開。

媽媽不動聲色說:“是我疏忽了,沒有關好窗戶。”

就寢前,孩子在牀上發現一張便條,媽媽讓他馬上到書房去。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門進來,媽媽從抽屜裏拿出一個盒子,把其中一塊巧克力遞給孩子:“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爲你運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隻會開窗戶的貓,以後,你一定可以寫出好看的偵探小說。”

接着,她又在孩子手裏放了一塊巧克力:“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爲你有傑出的修復能力,雖然用的是膠水,但是,裂縫黏合得幾乎完美無缺。不過,這是修復紙質物品的,修復花瓶不僅需要黏合力更強的膠水.而且需要更高的專業技術。明天,我們把花瓶拿到藝術家那裏,看看他們是怎樣使一件工藝品完好如初的。”

媽媽又拿起第三塊巧克力,說:“最後一塊巧克力,代表我對你深深的歉意,作爲媽媽,我不應該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裏有一個熱衷體育的男孩子。希望你沒有被砸到或者嚇到。”

“媽媽我……”以後,孩子再也沒有撒過一次謊,每當他想撒謊時,三塊巧克力就會浮現在眼前。

這是一位多麼睿智的法國媽媽呀!她用自己特別的方式,看似獎勵,實則卻嚴厲地懲罰了孩子的過錯,又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細細體味,每一塊巧克力,每一句話語都蘊涵着這位媽媽獨到的教育見解和教育藝術,尤其是第三塊巧克力,以誠懇地向孩子檢討自己的疏忽的名義而獎勵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對他無私的愛,則更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自愧不如了。這位媽媽,獎勵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三塊巧克力,更是伴隨他一生的教育,教育他在以後的旅途裏,誠實做人。

因品德而愛

美國大多數的中國小,每學年都有一天是專門留給家長和老師會面的。這一天學生不用上課,老師與班上每一位學生的家長單獨面談。面談時間約爲三十分鐘。其中,與女兒五年級的班主任第威夫人的一次面談令我印象深刻。

第威夫人在大大地讚揚了女兒一番後把話題一轉,說:“對於克莉斯蒂(女兒的英文名)這樣優秀的學生,我唯一的擔心是如果有一天她的成績報告單上不是那麼漂亮了,有了一個甚至幾個B ,她會怎樣去處理這個事情呢?”

我和先生對看了一眼,很有些被一語驚醒的樣子。接着,她給我們講了她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她的女兒曾經是個非常優秀的學生,門門功課都是A。可是上了高中後,由於功課越來越難和一些其他原因,成績單上也有幾個B了。女孩子無法承受自己在學習上不再是最優秀的事實,便想方設法尋找能讓自己最出色的方面。

最後,她終於找到了——那就是節食。其結果當然可想而知。小姑娘差點兒連命都丟掉了。幸虧父母發現得早,藥物治療加上心理治療,千辛萬苦地總算把她給救過來了。

第威夫人說:“ 我把這個故事告訴你們,是希望它不要重演。我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你們的孩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身心健康地成長。這是一個教育者的最大心願。”

她給我們講解了她的打算,並說在實行這個計劃之前需要得到我們的允許:她準備有意給克莉斯蒂增加學習和考題難度,讓她的成績單上至少有一兩個B。她要觀察她的反應。她認爲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與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一樣的重要。老師這樣的盡心盡責,真是令我們感動,也令我們醒悟。

說實話,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更別說認識到它的嚴重性了,倒是常常爲女兒的好成績喜形於色呢。

第威夫人有一段話讓我們深受觸動。她說:“ 時時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們,大家喜歡他們,是因爲他們的品德,和他們的成績單如何則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曾幾何時,我們利令智昏地把這直白淺顯的人生道理給忘掉了呢?

啊,我們喜歡一個人最重要的還是看他 ( 她)善良與否,誠實與否,我們看重的還是一個人展現出來的品德。倘若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懂得去愛父母,不知道回報,只知索取,只享受成功的讚美和鼓勵,看不到人生路途上的艱辛,不知道挫折和困難爲何物,那他們的成績單隻能是一時的好,心裏很是脆弱,最後走向反面。願天下父母珍視孩子品德的培養!

老鞋匠和他的兒子

老鞋匠是我們小區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觀又舒適。

老鞋匠不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殘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幾元錢,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爲物業管理公司特許在小區圍牆內經營的唯一小攤。那些收破爛賣盒飯刷皮鞋的外地人對他的羨慕一點也不亞於我們對彩票大獎得主的羨慕,都說他運氣好。

然而,他的運氣並不像人們所羨慕的那麼好。他的妻子,那位和他自由相愛不成而一道私奔出來的鄉下女子在爲他生下一個兒子之後很不情願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的離去,也帶走了那個愛一面哼歌一面補鞋的老鞋匠,而代之以一個只埋頭幹活的機器,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一整天也不擡頭,因爲他知道,無論哪個方向都不會再有那個挎飯籃的女人了。

惟一能讓他看到妻子影子的,便只有他們的兒子了。這小傢伙似乎有窮家孩子懂事早的天份,每天都安然睡在補鞋挑子裏,只在餓急了的時候才小貓一樣輕哭兩聲。每當這個時候,老鞋匠就會從懷裏取出奶瓶,把帶着體溫的米糊放進那小鳥一樣的口中。小區的婆婆奶奶們看到這幅景象,紛紛回家,把孫兒們不吃的奶粉和不用的衣物找出來給了他。家中有嬰兒的人家,甚至還給他送來自家孩子消化不完的母乳。

天可憐的小傢伙吃着百家的奶居然一天天長大了起來。老鞋匠卻並不因此就有所鬆懈,他對兒子的關心更進了一層。冬天水冷,他用嘴含溫了纔給兒子喝。沒人給他們送飯,每頓的冷飯,他都是先嚼暖了才餵給兒子吃。保安們看他可憐,就送了他一個煤油爐,特許他在小區裏點火。這事,連最不好說話的保安主任也沒反對。

兒子是老鞋匠唯一的歡樂,只有兒子咯咯笑的時候,人們才能看到老鞋匠笑,他二十幾歲的臉居然比四十歲還滄桑。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兒子就5歲了。5歲的兒子很懂事也很聽話,能幫父親遞釘子錘子或抹鞋上的灰塵,幹起活來居然很老練,惹得過路的人們都跟老鞋匠開玩笑說:喲,你真有福氣,都有接班人了。

老鞋匠聽了這話,像被人點了穴一樣,半天不動一下。之後,他就開始留心關於學校的事,每有人來補鞋,他便要向人打聽小孩上學的事。越聽,越沒有信心,越聽,越覺得可怕。城裏的人們說:我們有城市戶口,娃兒讀書都貴得嚇人,你麼……

5歲的娃娃即將到來的讀書問題使老鞋匠像嗅到冬天氣息的松鼠那樣充滿了緊迫感。但他爲孩子找讀書的機會顯然比松鼠找松果難得多,老鞋匠因此顯得更加絕望,整天神不守舍。有一天甚至還發生了歷史性的差錯,將劉大爺的鞋送給了張大媽而又將陳先生拿來上線的鞋釘上了鐵掌。

幾天後,小區裏流傳出一個消息,說老鞋匠要將兒子送出去,什麼條件也不要,只要對方是有文化的人家。大夥起初不相信,去問老鞋匠,老鞋匠點頭說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想讓兒子像自己這麼活。

有幾對無兒女的中年夫婦來找他,他問過對方的職業之後,搖搖頭,就不再說什麼了。後來,有一個工程師來找他,他想了半天,把孩子使勁抱在懷中一回之後,就同意了。工程師給他五千元錢,他沒要。

老鞋匠又開始埋頭補鞋。兒子常穿件新衣服來攤邊,照樣遞錘子抹鞋子。每當這時,他總會揮手讓他走。兒子不走,他就舉手嚇他。嚇也嚇不走。終於有一天,他發火了,抱起孩子,狠狠地打了他一頓。這是這個苦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挨的第一頓打。

從此,孩子再沒敢在老鞋匠面前出現。只遠遠地躲在遠處看他。工程師夫婦於心不忍,就來找老鞋匠說:這事……還是算了吧。老鞋匠一聽,就急了,又是搖頭又是擺手,說一定會有辦法的,會有辦法的。

第二天一早,老鞋匠就和他的鞋攤一起消失了。小區再沒有了鞋攤,有幾個外地老鞋匠想進來填補空白,被保安們罵走了。保安都是鄉下人,他們都說受不了老鞋匠的兒子盯着鞋攤的眼神……

家庭教育小故事13

一隻老鷹追逐一隻兔子,想吃掉他。兔子眼看自己走投無路、孤立無援時,突然看見了一隻屎殼郎。兔子求屎殼郎幫幫他,救救他。屎殼郎答應幫助他,保護他。

這時候,老鷹已追到跟前。屎殼郎對他說:“請別傷害兔子一根毫毛,因爲他是我的僕人。”可是,屎殼郎看上去那麼渺小,老鷹纔不把他放在眼裏呢。老鷹掐死了兔子,並當着屎殼郎的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屎殼郎是不會忘記這一恥辱的,他一心在等待着老鷹築巢。不久,當他發現了老鷹的巢,並看到老鷹把他的蛋放在裏面後,便悄悄飛進去,把老鷹的蛋推到鷹巢的邊沿上,使它落到地上摔破了。

老鷹悲憤交集,他飛到天上,來到天神的寶座前,請求天神給他提供一個能安心築巢、平安孵蛋的地方。天神說:“等你再孵蛋的時候,你可以把蛋放在我的懷抱裏孵化。因爲你是我的飛鳥,所以我理應好好照料你。”

於是,事情如此這般地發生了。

可是,當那屎殼郎瞭解了真情後,便立刻團了一隻糞蛋,然後帶着糞蛋飛到天上,來到天神面前,把糞蛋丟進了他的懷抱。天神發現了這個髒東西,想把它抖摟掉,可是他忘了懷裏還有老鷹的蛋;於是把它們連同那團糞蛋一塊兒抖掉了。結果,老鷹的蛋又全都打碎了。

家庭教育小故事14

記得我部隊一位首長的太太得癌症去世的時候,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我突然得知消息後,想到嫂子對自己的好,情不自禁有淚水溢出,沒有來得及避開孩子;他看到了,雙眼溼潤地問我怎麼了。我告訴孩子,我那位嫂子待我有多好,孩子便記住了,知道要知恩報恩,知道要學會感動。

我每次給父親寄營養素的時候,也常常帶着孩子一起去郵局,他就告訴我:"長大後我也給你買營養素吃。"他還說長大後要買別墅,爸爸住第一層,媽媽住第二層,他住第三層。不論他說什麼,我都告訴他一定會做到的,給他激勵,給他讚美,顯示出我對他的話有多麼感動,讓他懂得感動與被感動的力量。假如我只是用說教的方式告訴他,要熱愛同學,熱愛老師,熱愛每一個人,他一定不會聽我的。

篇五:要將自己想象成孩子與孩子相處,多數時候,我都會想到自己的童年。這時候,我就會以同齡人的態度去和孩子相處,不會居高臨下,不會發號施令,不會指手劃腳,只是和他站在同一位置上,凡事以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孩子都愛鑽研,愛問問題,對於成年人來說,這些問題都太幼稚,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我永遠不會嫌煩,每次都認真地和他說,不知道就說不知道。

比如我和孩子剛剛經過某個地方,孩子由於好奇心,想回頭再看看剛剛沒有看出究竟的現象,我便帶着他回頭再去看看;他滿足了好奇心,同時也學到了知識,他高興,我也高興。孩子的成長就是這樣,父母必須給到孩子足夠的寬容。因此,讓我感悟最深的是,當了父親,我才懂得真正的愛,也有了真正的責任感。這些,都是孩子教給我的。在將自己想象成孩子的過程中,我才發現自己真正成長了。若不將自己想象成孩子,我一定會和孩子有代溝,成爲一個孩子不喜歡的父親。

家庭教育小故事15

“靜”下來纔會有“結果”

有一個木匠,在自己家的院子裏幹活,他的生意非常好,每天從早到晚,院子裏鋸子聲和錘子聲響成一片,地上堆滿了刨花,堆滿了鋸末。一天晚上,這個木匠站在一個很高的臺子上,和徒弟兩個人拉大鋸,鋸一棵大樹。拉來拉去,拉來拉去,一不小心,他手上的機械手錶錶帶甩斷了,手錶就掉了地上的刨花堆裏了。

當時手錶可是貴重物品。這個木匠趕緊下來找。可是地上刨花太多了,怎麼也找不到。當時正是晚上,他的很多徒弟也過來打着燈籠幫他一塊兒找,大家夥兒一塊兒找來找去,怎麼也找不到那小小的一塊表。木匠一看,也沒辦法,算了算了,不找了,鎖上門,等明天天亮了再找吧。這個木匠就收拾收拾,準備睡覺了。

過了一會兒,他的小兒子跑了過來:“爸爸,你看你看,我找到手錶了!”木匠很奇怪:“我們這麼多大人,打着燈籠都找不到一塊小小的手錶,你怎麼能找到的呢?”

小孩說:“你們都走了,我一個人就在院子玩。沒人幹活了,這院子裏靜下來了。我忽然聽到嘀嗒、嘀嗒、嘀嗒的聲音,我順着聲音找過去,一扒拉就找到手錶了。”

【啓示】

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沒有方向的追尋......

這些現象在一些家長中越來越突出,形成一股可怕的社會風氣。家長們要知道,每一個小孩都是種子,只是每個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絢麗綻放;而有的花, 卻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緊盯別人的花,不要覺得別人家的永遠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呵護,看着他一點點地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開花,因爲他是一棵參天大樹。教育孩子一定要心靜,就像找手錶的那個孩子,會動“腦筋”,只有“靜”下來才能得到了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