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文章

家庭教育文章1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更是各位家長的事。家長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是家長給孩子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孩子性格的養成,做人原則的形成,都是靠家庭教育而完成的。家庭教育是家風的基礎,家風靠家庭教育來培育。

家庭教育文章

家庭是園圃,孩子是苗,家長就是這個園圃的園丁。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可見,家風的重要。好的家風,能培育出積極、健康的孩子;不好的家風,只能把孩子帶入歧途,形成不良的人生觀。

重視家風,注重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華夏子孫世世代代傳承的優良傳統。曾幾何時,家風家教,被疏遠,被遺忘,然而,帶給我們的教訓也是慘痛的,社會上人的道德淪喪,人情淡漠,是非難辨,美醜不分。我們要像拯救民族文化遺產一樣去梳理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去拯救我們的家風家教。我們要激活華夏民族優良傳統,重新審視優秀民族文化資源,喚醒沉睡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有人曾探討,四大文明古國爲何只有中華民族一直屹立於世界東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注重家庭美德教育”。

重視人倫教育,培養情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突出特點,也是華夏文明對人類文明最突出的貢獻之一。

漢字“孝”的形義,不僅是“子”要繼承“老”,而且是“老”傳傳給“子”。中華文化的人倫教育和情感文化的培育都是通過家庭代代相傳。

走進新時代,國家不斷加強對公民道德方面尤其是道德倫理方面的教育。不僅注重公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而且還注重“個人品德”培養,加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教育。

現代心理學已經證實,兒童的早期記憶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兒童的生活環境主要是家庭,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優良沃土,好的家庭教育爲孩子成長提供必不可少的優良養份,好的家風又爲孩子成長注入高尚的精神滋養。青少年高尚人格的形成,個人倫理道德的養成,都需從每個家庭的人倫教育入手,家庭美德教育入手,從家風家教入手,從每個兒童的早期教育入手。

注重家庭教育,喚醒家風家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提升全民道德水準需要;加強人文倫理教育,推動社會進步的善舉,是增進人們友誼和情感的需要。

注重家庭教育,喚醒家風家教,是公民道德教育從細微處抓起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是家庭美德、個人倫理道德教育的好載體,是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好方式。

我們要拯救民族文化,重新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喚醒家風家教,激活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傳統美德的基因。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再放異彩,一個注重禮儀,注重個人美德的新型人文社會將呈現在人們面前。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讓我們從每一個家庭入手,從家庭教育入手,從個人美德培養入手,從家風家教入手,摒棄舊的“三綱五常”中的糟粕成分,呼籲建立新型的親子愛、夫妻情、師生義、同事情。

呼喚家風家教,願家風家教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樣,走進人們心裏,走進千家萬戶。

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被這“潤物細無聲”的家風滋潤,滋養,成長,成人,成才!

家庭教育文章2

首先在建立家庭教育計劃之前,要根據父母自身的身體狀況和家庭經濟條件來定。在適宜的條件下建立,以如何才能落實在孩子身上爲前提。

一、要先考慮孩子的能力,如果自己的孩子在語言、藝術或體育上有特長或有發展潛力,首先要考慮能把握孩子現階段的能力,但大多數父母會以希望孩子能達到某種程度爲培養目標。但對於孩子而言,無論是從年齡、心智,還是自身的學習情況而言,提出問題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同時還要考慮孩子的身體狀況是否能承受現階段的安排。

二、家裏的經濟能力,培養一個孩子並非一蹴而就之事,是一個長期的計劃。而在整個計劃實施階段,是需要耗費大量金錢的,因此需要按照家裏的經濟狀況來定。

三、建立具有連貫性的計劃,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早教,甚至家長會給孩子報很多特長班;同時家長受到培訓機構廣告的影響,出現一些跟風的現象。導致有些家長也跟風,出現左右搖擺的現象,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當你的育兒計劃是有效的情況下,就不要左右搖擺,否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到最後花了很多錢也只能是一事無成。

四、隨時修正不適合的計劃,整套的教育計劃很容易制定。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並不是計劃中的每一步都適合孩子的。在出現這種情況後,一定要及時修正;不能還用原來的計劃繼續執行,以免出現與期望相反的結果。有必要的情況下,還要及時修正計劃大綱。

五、把握可能突出的時間,即使是做同性質的工作,有些人早上比較有效率,有些人則晚上效率較高。因此,把握自己的做事時間集中效率,上班族的父母不要回家後還要繼續工作,專職媽媽不要整天像是有做不完的事一樣,而減少了與孩子相處的機會。

總結: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是每一個家長的初衷,相信每一個父母也都曾爲孩子的教育計劃絞盡腦汁。在給孩子制定教育計劃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原因,不可盲目去做計劃,否則有可能制定出來的計劃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同樣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四大方法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爲爲“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並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並不認爲“你真蠢”是髒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並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方法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孤立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爲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後矛盾-----手錶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錶,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錶時,這個看錶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爲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爲“手錶現象”,並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後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爲“手錶定理”。

家庭教育文章3

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爲成爲習慣.如果學習成爲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那麼他的學習成績就沒有理由不優秀.

我們的女兒葉何銘,現在濱江國小上五年級了.在學校和老師的良好教育下,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發展,學習成績優秀,還當了班長.我們在關心女兒在校學習的同時,注重女兒的家庭教育,努力建設學習型家庭,使家庭成爲女兒學習的第二課堂.以下,是我們在女兒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孩子的學習精神.我們夫婦原來的學歷都很低,中專畢業參加工作後,都堅持在職學習,先生參加了成教大專、本科學習,我也參加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可以說,女兒是在我們夫婦邊自學邊育兒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們的“身教”,在家庭中爲孩子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在“身教”的同時,我們還注重“言傳”.例如,我們給她講她自己名字的含義,“何名”就是什麼名,告訴她一個人有什麼名全靠他自己,希望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爲自己掙一個名.我們經常給女兒介紹名人名校的事蹟,到春暉中學、浙江大學參觀遊覽,讓她感受學習環境.先生還以贈言的形式,對女兒進行教育.如,“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聞過則喜”,等等.女兒對贈言也能熟記於心.現在,女兒的學習精神很強,去年,先生去香港遊玩的時候,他叫女兒請假一起去,女兒聽說要請假,就一口拒絕了.

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一是習慣學習.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爲成爲習慣.如果學習成爲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那麼他的學習成績就沒有理由不優秀.先生給孩子講古人讀書的“三上”之功(馬上、牀上、廁上),現在家裏到處是翻開的在讀的書.二是快樂學習.我們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避免交給她不喜歡甚至厭倦的學習任務.我們幫助她將作文在網上“ ”發表,來培養其作文的興趣.我們也採用適當獎勵形式,來激發其學習的動力.去年除夕夜,女兒花了兩個小時時間,把三冊英語課文全部背誦了一遍,我們給“壓歲錢”的時候,她特別高興而且自豪.三是效率學習.學習必須有高的效率,必須得法.低效甚至無效的學習,只能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影響孩子全面發展.所以,在家裏,我們給孩子提出學習要求時,總是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如,我們要求他每天聽讀一小時英語,對提高英語成績很有好處.

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本錢.我們十分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關心孩子的飲食營養,保證其身體正常生長髮育.二是鼓勵多做遊戲,督促進行體育鍛煉.三是加強談話溝通,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進行及時正確的教育、引導,促進孩子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文章4

今天看了家庭教育裏的一段內容非常有感觸,寫下來分享一下。

這段內容主要講了五個問號教孩子養成規劃習慣。我家的哲凡同學時間觀念不強,做什麼都很慢條斯理的,看了以後覺得非常適合他做作業慢,拖拖拉拉的,不能合理規劃時間。一問是假期有什麼計劃?二問是想去哪裏放鬆一下?三問是那可能要佔用一天半的時間,你覺得夠嗎?四問是那你制定時間表吧,怎樣才能休息好又能提高?五問是如果沒有完成,你覺得需要多久時間彌補?

從以上可以看出這是位有智慧、耐心的爸爸,在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規劃態度方面依照這樣一個規律:詢問並引導計劃——制定計劃——實施計劃——監督檢查——修正改善。在上次計劃落實的基礎上,下次適當的延長時間,逐步鍛鍊孩子的規劃能力,不嘮叨只問了五個問題,這位家長就讓孩子養成了規劃的好習慣。

通過學習覺得做什麼事都要有方法,好方法事半功倍,我會繼續學習的。

家庭教育文章5

爲子女的錦繡前程,每一個做父母的都用心良苦,而最後的結果常常不盡如人意,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於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確所致。其實爲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

“平常心”——拋開“神童”情結

許多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分數,帶有嚴重的“神童”情結,結果忽略對孩子健康人格的構建。其實培養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一個人是否能成才和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僅佔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卻是人格因素”。

“狠心”——讓孩子經歷磨難

很多父母總是千方百計爲孩子遮風擋雨,以爲這是對孩子最大的關心和愛護,殊不知,這樣等於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挖一個溫柔的陷阱,掉進陷阱裏的孩子由於被剝奪失敗和挫折的機會,不會犯錯誤也不懂得改正錯誤,自然也得不到經驗和教訓,因而永遠不會學到過硬的本領。失敗和挫折是人生的學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驗人、教育人、鍛鍊人,使人學到許多終生有益的東西,所以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只會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的人格,使他們沒有自我奮鬥的意識,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而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精心”——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庭是孩子性格着色的第一個染缸,家人就是孩子行爲塑造的第一任教師,孩子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學會生活,有時父母不經意的一筆,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寫意的潑墨畫,或是污染整張白紙。所以爲人父母言傳身教尤爲重要。如今,有些父母自己揮霍浪費,卻要求孩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自己看不起讀書人,卻要求孩子學有所成,最後教育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所以,爲孩子明天的燦爛,父母要精心描繪着自己言行舉止的一筆一畫。

家庭教育文章6

我的世界你懂嗎

這是一個美國孩子寫給父母的信:我的手很小,無論做什麼事,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腳很短,請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樣見過世面,請讓我自己慢慢觀察一切事物,並希望您不要過多地對我加以限制。

家務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暫的,請花些時間給我講一點世界上的奇聞,不要只把我當成取樂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請對我的反應敏感些,不要整天責罵不休。對待我應像對待您自己一樣。

我需要您不斷鼓勵,不要經常嚴厲地批評、威嚇我。您可以批評我做錯的事情,但不要責罵我本人。

請給我一些自由,讓我自己決定一些事情,允許我不成功,以便我從不成功中吸取教訓,總有一天,我會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請讓我和您一起娛樂。孩子需要從父母那裏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從孩子那裏得到歡樂一樣。

河南七色花福利幼兒園園長蔡蕾說,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也都有一顆隱藏着的童心,種種生活讓大人們失去童心,又找不到開啓孩子童心的鑰匙。父母要跟上孩子的發展變化,解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的變化,理解孩子的歡樂和苦惱,這是保持童心,縮短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心靈接近、心理相通的基礎。

家長的忽視 會使孩子“感情阻滯”

3歲男孩楠楠從幼兒園回到家時,高興得手舞足蹈,纏着媽媽給他講故事。當時,恰恰碰上媽媽爲工作的事煩心。“去、去、去,一邊玩去。煩人!”媽媽大聲訓斥楠楠,楠楠不知自己犯什麼錯誤,嚇得躲在一邊不吭聲。

樂樂的媽媽對孩子的管教十分嚴厲,5歲的樂樂變得十分內向,說話很少,在陌生人面前顯得膽怯。在媽媽面前,樂樂不敢哭,笑的時候也顯得勉強,其實樂樂心裏有許多想法,但他很少對媽媽說。因爲,媽媽個性強,樂樂沒有機會和媽媽談心。

金水區新建幼兒園園長陰鳳雲說,好多父母忽視孩子感情上的需求。孩子的氣憤、痛苦、委屈或者愉快、興奮、得意統統藏在自己心裏,不願坦率表達出來。孩子若是長期處於這樣一種“感情阻滯”狀態中,會認爲無人同情他,無人理解他,漸漸對親人失去信任,等父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後,已經無法與孩子溝通。

孩子執拗 家長不妨冷處理

媽媽:“寶寶,今天的天氣太冷,你要穿褲子,不然會感冒的。”

寶寶:“不,我就要穿裙子,我不怕冷。”

媽媽:“不行,等天氣好再穿。”

寶寶:“不,我不穿褲子。”

……

3歲女孩佳佳最近一段時間不知怎麼,經常和媽媽頂牛。一向聽話的佳佳突然變得固執、認死理、軟硬不吃,你讓她幹嗎,她就偏不,跟你對着幹,要麼就大哭大鬧。

鄭州市金拇指幼兒園孫園園老師分析,兩歲以後的孩子,突然變得任性、固執、不聽話、愛發脾氣,這是正常的心理髮展表現。因爲兩歲之後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明確,“我”的概念逐漸清晰,如果成人的語言或行爲妨礙孩子獨立的發展需要,孩子就會哭鬧、焦慮、反抗,這一時期稱爲“第一執拗期”。

孫園園提醒家長,對待“執拗期”的孩子,成人不能因爲圖清靜一味地順從、遷就孩子,或是不耐煩、壓制甚至用武力使孩子妥協聽話。相反,家長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孩子的變化,理解孩子;對孩子的任性要耐心調教、善於等待,因爲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有自我反省的能力。當孩子不可理喻時,家長不要和孩子對着幹或是用武力,可以採取“冷處理”的做法,等自身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和孩子溝通。

多傾聽孩子心聲

怎樣纔能有效地約束孩子的盲目任性,又不委屈孩子,不致讓他陷入感情阻滯狀態中呢?陰鳳雲園長介紹這樣一些方法:

一是要區分孩子的行動與感覺。孩子在馬路上亂跑,動不動打人,亂扔東西,這屬於孩子的不良行爲,要告訴他這樣不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孩子興奮、苦惱,或喜或怒,或恐懼或害羞,這屬於孩子的感覺,父母不要壓抑或控制這些感情的流露。

二是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即使是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想說出內心的感受和願望。孩子長大,有時多嘴多舌,問這問那。對此父母不可厭煩,絕對不要把他們的話當作取樂的笑料。要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耐心地傾聽孩子。

家庭教育文章7

《虎媽貓爸》熱播,讓家庭教育成爲了時下熱門話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雙方該扮演怎佯的角色,也成爲了現實生活中讓很多家庭困惑的難題。而就這個話題,記者採訪了北京西城教研中心王老師,她用自己的切身體會,闡述了一個觀點:身爲孩子的父母,本就不該成爲“貓”,威爲“虎”,而是要用人的思維和孩子進行溝通,這遠勝過當“貓”做“虎”。

王老師告訴記者,無論是虎媽貓爸,還是虎爸貓媽,這樣的定位在家庭教育中非常不人性化,這無異於把父母雙方劃分成了兩個類型,而這兩種類型恰恰是強弱對比分明的“虎”和“貓”。這樣的局面對於孩子的教育,其實是非常不利的。“若孩子年紀尚小,在家庭內部這樣小小圈子中都感受不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日子一長,那在他(她)幼小的心靈中,就會產生心靈的扭曲和對人生的誤解――準強勢誰有理。倘若孩子逐漸長大,這樣當‘貓’做‘虎’的局面無法改觀,那孩子就會有意識地去鑽空子――要麼糊弄‘貓’,要麼糊弄‘虎’,這是孩子尋找親情呵護的天性。可是,正因爲如此,家中的‘老虎’便更不能容忍,而‘貓’也會更深度地做和事佬。在這樣家庭成員之間都不能做到人與人平等的教育,最終極有可能導致失敗,這種失敗往往不是表面現象,而存在於孩子的內心深處。”

王老師表示,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同時,在教育孩子前,一定先私下達成共識,而後在家教的過程中,讓孩子看到父母態度的一致,思想的―致,不僅沒有“貓”和“虎”,甚至連一個昌紅臉,一個唱白臉的都沒有。當然,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讓孩子體會被尊重的過程,而不是在責備訓斥一隻“虎仔”或“貓仔”。王老師說:“用人的思維彼此溝通,遠勝過在孩子面前當‘貓’做‘虎’。反過來,當孩子渴望自己的想法能夠有人傾聽的時候,他完全可以作爲―個完整獨立的人,向自己的父母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戰戰兢兢地面對無法溝通的‘貓’和‘虎’。”王老師坦誠地告訴記者,“虎媽貓爸、虎爸貓媽其實是我們家庭教育存在多年的誤區,而這個在家長中普遍存在的誤區,正在潛移默化地傷害着我們的孩子。這不是危言聳聽,所以希望打算或正在做着虎媽貓爸、虎爸貓媽的家長們,趕緊收手,給孩子―個身心更加愉快的生活空間。”

家庭教育文章8

家是孩子接受到教育以及各種知識的第一場所。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會是孩子的老師,於是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想要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不只是給他或她報了什麼補習班,上了一個多麼重點的學校,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那麼既然家庭教育那麼重要,那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呢?

首先,如何做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一個非常主要的目的就是做人。舉個比較常聽說的例子就是:即使一個人接受的教育程度非常高,而且頭腦也非常聰明,但是他不爲社會做貢獻,而是專門爲社會搞破壞的,用現在的網絡語言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令人窒息的操作。這種人還真的存在,比如,北大弒母案的犯罪分子。家庭、社會、學校辛辛苦苦培養出來一個大學生,聰明的頭腦不往正道用,反而用來藏匿母親的屍體,以及騙親戚朋友的錢財。所以,即使孩子學習上不太好,也不要太苦惱。只要咱們人正直、善良,那也算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了。

如何做人是基本,現在我們來說說家庭教育的更高階。情商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而且情商這個東西不像智商是天生的,這個是可以後天培養的。所以,家長的待人處事之道就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孩子。舉個例子,像我大學舍友的爸媽是做生意的,生意人一般都比較圓滑,比較會處事,於是她也學到了這個非常好的優點,班裏同學對她印象深刻且好評較多。

家庭教育文章9

主持:作爲母親,最大的成就在哪裏?多數人第一個答案是“孩子”。不過現代媽媽在顧家、顧孩子的同時,還渴望自己保有傳統角色的美好,並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希望自己是媽媽、妻子、職員,更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

本期,來自寧波的媽媽們,向我們展現對媽媽角色的省思。

觀點一:現代媽媽要做有效率的生活規劃

作爲年輕的職業女性,既希望自己熱愛的工作和事業能有所發展,又希望自己是個好媽媽、好妻子。兼顧事業與家庭確實不易,因此,如何妥善分配時間、工作內容就顯得特別重要。生活中,我總是先列出所有工作項目,然後判斷哪些是必須自己做的,哪些可請人代勞,如一些需要跑腿的雜事、打掃家庭衛生等,可請家政公司代勞,自己可擠出時間和兒子玩。因爲幼兒期的孩子,每天都要有和父母相處的時間。

我的體會是忙祿的上班媽媽,一定要做個有效率的規劃,否則會陷入無頭蒼蠅般的瞎忙,最後落得事倍功半。

我還有個經驗要和媽媽們分享,我隨身攜帶一個印有日、周、月計劃的筆記本,及時提醒自己,每天有條不紊地生活。這樣做,使我有深刻的體會:媽媽若在工作上得以發揮並獲得成就感,就會讓自己有更愉悅的心情和孩子相處,連帶着親子之間互動的質量都會更高。

觀點二:要更重視與孩子相處的質量

記得我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總能看到在廚房忙碌的媽媽,桌上還有媽媽涼好的茶水。現代社會,職業媽媽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肯定比傳統媽媽大,相對地,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少許多。可即使每天早出晚歸工作,我也不願把女兒扔給祖輩事。我的做法是,沒辦法增加陪伴女兒的時間,就關注和女兒相處時的質量。比如,我會預先調整好情緒,安排好內容,以便能專心地在特定時段與女兒談心、溝通、玩耍,這樣做,遠勝於時間雖多卻漫不經心的親子互動。

我看到過一個研究結果,說是幼兒階段的親子互動質量越好,對孩子的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提高影響也越大。當然,我這樣重視和女兒相處的質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害怕如果現在我以忙爲藉口,忽略與女兒相處,女兒長大後也許會說:“我的人生剛開始,而你開始享受人生。我很忙,沒法管你。”這不是危言聳聽,將來你要孩子陪的渴望,就是孩子現在要你陪的渴望。

觀點三:努力尋找生活的平衡點

現代媽媽壓力大是公認的,我想,媽媽們要懂得在生活中找平衡點,只有讓自己獲得足夠的滿意度,纔有力量去付出。

當好媽媽是需要智慧的,這種智慧是知道如何調整自己和找出適合的家庭教育方法。我的體驗是,除把兒子照料好外,還要解自己的興趣,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着手行動。現代女性不應該心裏除孩子什麼都沒有,至少要跟得上社會的節奏,隨時保持一顆愛學習、能進取的心,這樣纔不致於日子過得太鬆散。

事實上,家庭瑣事永遠忙不完,而且我也希望能過自己想要的有規律、優雅的生活,所以,我總在尋找生活的平衡點。比如某段時間工作特別忙,我就臨時請家政人員代勞家務,請祖輩幫忙照料兒子。忙過這陣後,我就“迴歸”家庭,多花時間和兒子玩,親自動手爲全家做美食。總之,我不願意使自己永遠陷在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務之中而蠟燭兩頭燒,讓生活變得沒有品質,自己也變成怨婦。

觀點四:現代媽媽應擴大生活圈

我是我們公司第三個在有孩子後辭職當全職媽媽的。在陪伴兒子成長的兩年多時間裏,我有很多感想:我不只是“在家帶小孩”的,而是“和孩子一起走進社會”的媽媽。“在家帶小孩”的傳統的全職媽媽,已不適用現代社會,現代全職媽媽應懂得走出去,增進人際互動,並適時調整自己的腳步。有快樂的媽媽,纔有快樂的孩子,媽媽在成長,孩子纔會有成長。現在,我會留意並參與報紙、網絡上的一些可供媽媽參與的教養講座、親子讀書會、社區學校、自願者行動等活動。這些實踐讓我明白,現代媽媽應發展自己興趣,有興趣纔會投入,投入才能獲得更大的喜悅。我最近參與媽媽讀書會,這是個自願者活動,這個活動除可幫助自己成長,同時還能結交到一些志向相同、可互相交流教子方式的媽媽朋友。

其實,不管媽媽們有沒有上班,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只要融入社會,必定會有收穫。

觀點五:善用臨託服務緩解壓力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在媽媽追求自我價值的同時,也會出現孩子沒人帶的困境。比如,我的職業是護士,而家中老人都在外地,雖然很想有自己的空間,同時工作家庭兩不誤,但要做到卻不容易。誰都知道護士工作辛苦,拖着走一整天的腳跨進家門,看到的是上頓沒洗的碗和亂糟糟的家,要是碰到女兒“發飆”,真的有種生活在地獄的感覺。哪還有心情當個好媽媽。面對這一切,自己不調整,沒人能救我。最近,我發現社區有個臨時托兒中心,最長能管孩子3個小時,收費也合理。我把女兒送去後,抽空辦自己的事,洗個頭、逛逛街、看場電影、遊次泳、跳場有氧舞蹈,或聽聽演講、和朋友喝個下午茶,就當是犒賞自己,從整天被工作和孩子“綁住”的狀態中解脫一會。然後,再以快樂的心情面對孩子。

同時,女兒也有機會認識其他朋友。只是選擇臨時托幼時,要選固定、可靠的機構。比如,我還會給女兒報困難班(幼兒園附設的服務),可比平時晚接一兩個小時,這樣孩子會有安全感,不會覺得自己被送來送去。我覺得臨時託人照料一下孩子,對我們這樣的家庭,可說是兩全其美。孩子玩得開心,媽媽也能輕鬆一會兒。這在現今緊張忙碌、壓力重重的社會中,不但是生活上的必需,也是心情上的必需。

觀點六:從孩子的世界看人生

我覺得,當媽媽最大的喜悅是,孩子能讓自己童心復甦,接觸到和現實世界不同的另一面。我常爲自己因兒子而感受到新世界、能重回童年而感動。如,有一次帶兒子去兜風,他把車窗戶打開用力地吸一口氣,說: “我在吃風。”兒子喜歡坐在陽臺上,問他做什麼,他說:“我在和風爺爺講話。”孩子的想象力真豐富。

我覺得現代媽媽,要用心和孩子相處、細細欣賞與品味,就會發現童心童語,是取之不盡的寶藏,總讓人驚喜不斷,學習不完。

主持/ 無論如何,當媽媽雖有其辛苦的一面,也總有其快樂的一面。相信只要有能堅持不斷學習的心,積極而有自信,並懂得欣賞與享受親子相處的過程,您也會是一個優秀而快樂的現代媽媽。

家庭教育文章10

教育,是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的成長的必備經歷。每個人從出生起就要經歷家庭教育,在母親和父親的影響下學習和成長。而家庭教育又與整個社會的教育觀息息相關。

在漫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同學因爲考的分數的不同而獲得不同的待遇。在第一次考試中,甲同學獲得滿分,因而獲得母親表揚,乙同學因爲沒有及格,而被甩了巴掌。第二次考試中,甲同學考了98分,而被父母批評被甩了巴掌。乙同學考了61分,進步了,及格了,因而獲得了家長的表揚。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現代家庭的教育理念。

這種教育理念有其可取之處,也有其弊端。首先,就甲同學來說,100分與98分相差兩分,分數差距很小,並不能由此推斷出甲同學退步了,甲同學仍舊處於優秀同學的行列。但在其父母眼中,甲同學退步了,因而給予了他巴掌和批評。這種高標準,嚴要求的教育方式很可能造成甲同學的受挫,一蹶不振。或者心理扭曲,爲得一百分不擇手段。這是這種教育觀的不合理之處。其次,就乙同學而言,他的成績進步了,雖然只進步了六分,但足以跨越檔次,讓他從不及格變成及格。父母對其採取的鼓勵表揚的方式,鼓舞了乙同學的信心,對其以後的學習有着長久的影響,乙同學很可能經過自己的努力不斷進步。這是這種教育方式的可取之處,應該繼續發揚光大。

漫畫中的這種家庭教育觀有其弊端,也有可取之處。究其原因,與我國的教育的教育現狀有着很大的聯繫,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對於其中的弊端我們要結合教育法規,教育現狀不斷改進,爭取使其更加完善。對於其中的可取之處,我們要繼承發揚。教育問題關乎祖國接班人的優劣,是關乎我國未來發展的大事,應該予以重視。

家庭教育文章11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於8月28日北京全國家庭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目前全國52萬所中職和中國小幼兒園中,已建立家長學校的約33萬所,約佔中職和中國小幼兒園總數的63。5%,爲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十二五”期間,教育部將進一步推動豐富家長學校內容,提升家長學校服務品質,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劉利民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兒童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養子女的良好習慣,加強與學校的溝通配合,共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劉利民指出,今年是《教育規劃綱要》實施的第三年,教育部和全國婦聯共同召開全國家庭教育工作會議,對於進一步做好全國家庭教育工作,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談到如何進一步做好“十二五”時期的家庭教育工作的問題時,劉利民主要講了以下幾點意見。

加強家長學校的建設,提升家庭教育服務品質

關心孩子健康成長、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促進家庭幸福是每個家長的共同心願。近年來,教育部與全國婦聯等單位聯合協作,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提高家長學校創建率和覆蓋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52萬所中職和中國小幼兒園中,已建立家長學校的約33萬所,約佔中職和中國小幼兒園總數的63。5%,爲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十二五”期間,我們將進一步推動豐富家長學校內容,提升家長學校服務品質,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把家長學校建成爲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的重要陣地。要加強家長學校的規範化、制度化建設,把現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內容、方式、方法滲透到培訓過程中去,教育和引導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樹立爲國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改變重智輕德、重知輕能的傾向,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從而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教育和引導家長掌握科學教子知識,實現教育角色和教育方式的轉變,從單純教育者轉變爲共同學習者,由單向灌輸轉變爲雙向互動,以增強家庭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把家長學校建成爲提高家長素質修養的重要渠道。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協同培養現代化人才,家長素質對孩子的品德修養、心理素質、行爲習慣和興趣愛好的養成有巨大影響,是決定家庭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加強家長在家長學校學習過程中的經驗交流和分享,並教育和引導家長加強自我約束,重視言傳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養、行爲習慣影響子女,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關係,爲子女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把家長學校建成爲拓展現代教育空間的重要推手。在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整體。只有三個方面緊密配合、協調一致、形成合力,才能確保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家長是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決定着家庭教育的成敗。因此,要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在推進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導、推動家長積極掌握現代教育理念,主動配合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支持未成年人蔘加社會實踐,促進“三教”結合,實現家庭教育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現代教育新格局。

推動家長委員會的建設,加強家庭、學校教育協作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標,密切家庭和學校的協作,充分發揮家長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題。教育部於20xx年2月印發了《關於建立中國小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把建立中國小幼兒園家長委員會作爲完善中國小管理制度,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家長委員會應在學校的指導下履行好參與學校管理、參與教育工作和溝通學校與家庭的重要職責。

創新家校互動機制,推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教育部始終將建立“家校新型關係”作爲推動基礎教育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核心之一。加強家長委員會組織建設,探索建立符合學校實際的家長委員會;加強家長委員會制度建設,探索建立以志願參與爲核心的家長“志願者”制度,以保障和推進家長委員會工作的深入持久開展。通過創新家校互動機制,不斷強化家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應有地位,深化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礎作用。

創新家校互動形式,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認同度。依託家長委員會,學校和家長共同策劃組織各種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家長間的經驗分享、方法傳授、親子共樂,充分體現了“家長自主自願組織參與、學校積極專業引導、形式生動活潑多樣”的特點,打破了長期以來“專家說教式”的家庭教育指導方式,增強了家庭教育指導的生動性、針對性、互動性和實效性,提高了家庭教育指導的認同度。

關愛農民工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拓展家庭教育服務空間

隨着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進城務工人員數量已超過2億人,其中隨遷子女達1260多萬人,農村留守兒童約爲2200萬人。這些兒童少年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但得到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不夠,思想上的引導和幫助不夠,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另外,由於監護責任不落實,兒童防護能力弱,他們也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爲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因此,拓展家庭教育服務空間,關愛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羣體,促進他們的全面健康成長,已成爲刻不容緩的緊迫問題。

要切實提高農民工家庭教育水平。農民工普遍生活壓力較大,受教育程度較低,一些家庭教育理念落後,方式簡單。各地教育部門要和婦聯、共青團等部門積極配合,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的作用,通過家長會、教師家訪、邀請家長參加主題班隊活動等形式和途徑,如實地向農民工反映學生的情況,宣傳現代家庭教育理念,幫助其調整對孩子的心態,提高其對子女的教育能力,指導其加強與子女的溝通交流,引導其重視子女的全面發展,使農民工子女能夠接受現代家庭教育,能夠儘快適應並融入城市生活,健康快樂成長。

要努力建立健全關愛服務體系。農民工隨遷子女所在的學校要積極組織家長、同學舉辦結對幫扶活動,對農民工子女的日常學習、生活、思想道德、安全意識和行爲習慣等方面給予了特殊幫助和關愛,是他們儘快適應新的生活;對於農村留守兒童要依託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開展“代理家長”、“愛心媽媽”等行動,讓留守兒童缺失父母關愛的心靈得到撫慰;另外,各級教育部門和婦聯、共青團等利用假期聯合舉辦形式各異的培訓班、夏令營等,讓留守兒童來到父母身邊,豐富其異鄉生活。通過家校聯手,建立健全關愛服務的長效機制,有效拓展了家庭教育服務的空間,爲農民工子女的成長成材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進社區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社區教育是提高社區公民素質,提高人口質量和生活質量,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xx]8號)中指出,要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與社區密切合作,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加強資源整合,搭建家庭教育活動新平臺。相對於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更具備計劃性與專業性,師資隊伍與各類教育資源更爲齊全,因此,教育部門要通過統籌安排,努力向社區開放轄區學校的文體設施,建設社區少年活動中心、大學生社區志願服務基地,以學校爲主體組織本校或社區內中國小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課外教育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校(幼兒園)的資源優勢,建立資源互補的家庭教育活動新平臺,帶動社區家庭教育經常、持久地展開併發揮作用。

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家庭教育指導者水平。提升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關鍵在於家庭教育的指導者。教育系統要配合婦聯等部門積極指導各地普遍建立社區教育指導委員會,選派優秀教師到社區擔任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輔導員,參與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家庭親子和諧活動,指導社區文明家庭建設。同時,與有關部門積極溝通協作,進一步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體系的建設,爲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加強創新設計,增強家庭教育的社會影響力。要深化家庭教育實踐品牌活動,以重大節日、青少年社會實踐等爲契機,策劃開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創意新穎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促進兒童和家長共同學習成長,形成和諧親子關係;要創新家庭教育活動的形式和載體,注重提高活動的時代性、參與性、互動性,調動家長和兒童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性,着力擴大活動覆蓋面,讓更多的兒童和家長受益,增強家庭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家庭教育文章12

接孩子時,聽到兩位等孩子的家長的談話,頗有感觸。

家長1:我家的孩子真能氣人,這幾天總是逃作業,學校家裏兩邊說謊話。回家說沒有作業,在學校給老師說作業忘家了。氣得老師也不得了,我狠狠的揍了他一頓,結果一點兒作用也沒有。

家長2:你孩子原來不是挺好的嗎?

家長1:好什麼呀。作業經常出錯,會的也錯,不會的也錯,我和他爸爸天天在家盯着。還給他定了規矩,會的不許出錯,結果呢,照錯不誤,因爲出錯也沒少捱打捱罵,可這孩子一點記性都沒有,現在可好了,乾脆不做作業了。

家長2:別生氣了,孩子都是這樣。我們家孩子也是,上星期上學還好好的,病了幾天後,就不想上學了。今天上學時還裝肚子疼,結果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沒有事,你說氣人不氣人。

家長1:可不是,你說現在這孩子,不好好學習吧,天天道理還不少,整天的教育我,說我不尊重他,不理解他,你說一個小小孩,有什麼可理解的,可尊重的?

家長2:你別說,現在的小孩就是懂得多,那天因爲孩子不想上學,我打了他一頓,結果他說我違法了,你說這大人打個孩子違的什麼法呀?

……

兩位家長越聊越有勁,越聊越有共同語言,好象終於找到了知音,在滔滔不絕的數落着各自孩子的毛病。

我忍不住問了一句:“您的孩子在幾年級?”。

“二年級”,他們一齊回答。

“您問過孩子爲什麼不想寫作業,爲什麼不想上學嗎?”,我又多問了一句。

“不用問,懶唄”,其中一個家長說。

他們又接着剛纔的話題往下談,我沒有再插話。但從他們的談話中我已經知道了孩子爲什麼不想上學、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是家長的不恰當的教育所導致的。試想:一個二年級的孩子,能保證在作業中不出錯嗎?家長的眼睛始終盯在孩子的錯誤上,寫作業得到的只有打和罵,孩子還有什麼寫作業的慾望呢?“寫也挨吵,不寫也挨吵,反正結果一樣,倒不如不寫,還能多玩一會兒”。如果你是孩子,會不會這樣想。還有那個病了幾天就不想上學的孩子,是不是家長在那幾天對孩子太溺愛了,使孩子對家產生了留戀?還是孩子因爲病拉下了課,覺得困難而不想上學了?做爲家長,在孩子發生一些異常情況時,我們應該尋找原因,不應該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孩子,一味的去指責、埋怨,這樣只能使事情越來越糟,往更壞處發展。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的上游,作爲家長,作爲教育的上游的管理者,我們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的頭腦,學習一些教育方法,並多和老師聯繫,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多和孩子交流,找出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方能真正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育的順利進行。否則,上游氾濫成災,下游又怎麼能倖免於難呢?爲了孩子健康的成長,讓我們一起保護好教育的上游!

家庭教育文章13

幼兒園教育是根據幼兒教育的目的、任務、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幼兒實施教育的,在幼兒的全面發展教育中起着主導作用。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提高幼兒園質量的重要保證。家庭是幼兒接受最早而最長的時間的地方,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幼兒一般都是從家庭生活方式父母及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中獲得初步的生活經驗、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和語言,形成初步行爲習慣的。此外,在當今社會科學文化飛速發展,家長的文化素質在不斷提高,因而對幼兒園教育的 重視和關心程度越來越高,這樣幼兒園和家庭的 聯繫與配合就非常重要了。

一、家庭工作的意義和內容

1.家長工作的意義

幼兒入園以後,開始在兩種不同的環境中生活,接受家庭和幼兒園各具特色的影響和教育。因此,爲了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勞各方面得到和諧發展,必須要求幼兒園與家庭教育在對幼兒的發展教育中具有一致性。家庭教育是幼兒接受個別教育和訓練連續時間最長的一種教育形式,特別是在促成幼兒個性品質的形成方式。因此教師在組織好幼兒園教育的同時,必須十分重視和加強幼兒園的家長工作。兒童年齡越小,對家長的依戀感情越深,兒童對父母的愛戴情感,促使他們樂於模仿家長的言行,接受家長思想情緒的影響,所以,家庭教育只有與幼兒園保持一致時,才能獲得教育的成功。在家庭教育中,由於家長教育的思想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表現。一般可分爲三類:重視教育並善於教育;重視教育但不善於教育;不重視教育也不會教育。目前第二種類型的家長佔多數。幼兒園有責任是家長意識到自己即是家長又是教育者,是幼兒的指導者、朋友和同伴。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生活氣氛,處處以身作則,掌握一定的育兒知識,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是家長的最低要求。教育子女是家長對社會的應盡的義務。

然而有的家長則錯誤的認爲幼兒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別人無權干涉,還有的家長則認爲家庭只管幼兒的衣食住行,教育幼兒是幼兒園的任務,這樣給幼兒的全面發展造成種種不良影響。要改變這種現象,幼兒園必須加強家長工作,指導家庭教育,使之成爲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補充手段。

二、家長工作的內容

1.瞭解幼兒在家庭中的具體表現

教師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應通過多種方式瞭解幼兒在家庭中的具體表現,如幼兒的健康狀況,語言和智力發展的水平,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及其他行爲表現,同時還必須具體瞭解家長的基本情況,如文化情況、職業、婚姻狀況等,以及家長對子女教育的態度和方法。這樣,纔能有針對性地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共同教育幼兒。

2.介紹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情況

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育目的、任務、內容和方法,組織家長參觀幼兒園的園舍、設施、參加某些教學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情況及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使家長關心和支持幼兒園的工作,共同一致地教育幼兒。

3.介紹有關幼兒教育的基本知識

向家長介紹有關衛生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介紹科學育兒和基本理論和方法這對提高和普及幼兒教育知識,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起了很好的作用。

三、家長工作的形式

爲清楚地瞭解每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家長的文化素質及教育幼兒的態度,是幼兒園和家庭能互相瞭解和信任,幼兒教師要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做家長的個別工作。幼兒園與家長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多樣的,教師依據不同的情況需要,靈活地應用。

1.個別談話

接送幼兒中進行家長工作最簡短、最及時的方法.但在接送中家長與教師接觸時間短,因此語言要簡潔,瞭解和介紹兒童情況,提出的要求要扼要明確,教師的態度要熱情誠懇,語言要婉轉,不要抱怨孩子,責怪家長。這種談話時間較斷,內容不宜過多,必要時可另約時間所較長的談話。交談要有計劃,向家長反映問題,提出要求交換有關教育幼兒的意見。

2.家訪

家訪是幼兒園教師進行家長工作的常用方式。家訪要了解家庭的思想、經濟、文化等具體情況;瞭解幼兒在家的生活、學習、有些情況,瞭解幼兒的個性特點,行爲習慣方面的優缺點及其形成的原因,並向家長彙報幼兒在園的情況。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與方法,與家長交流育兒經驗。家庭訪問可以促使教師與家長相互瞭解和信任,有利於共同教育好幼兒。家訪前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事先應當訪問計劃,做到心中有數。訪問有何目的?掌握幼兒的家庭的初步情況,確定方法、時間與談話的內容,是家訪收到好的效果。進行家庭訪問時,教師要從真正關心幼兒和他的家庭出發,態度要熱情、誠懇、友好、自然,使整個家訪充滿友好的氣氛。教師向家長彙報幼兒情況時,應充分肯定幼兒的優點和進步,不可控告孩子和責備家長,或指出家庭教育的缺點時,教師的態度要謙虛敬慎,要考慮腳掌的接受水平和家庭的條件,不要傷害家長的自尊心。教師家訪時,幼兒要是在場應注意雙方的談話方法,不要影響幼兒的自尊心及父母的威信。在彼此研究討論如何教育幼兒的方法時,要儘量迴避幼兒,可以給幼兒安排一些活動,分散其注意力,以免妨礙談話的進行。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要採取不同的方法,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家訪之後教師要做詳細的記錄,確定教育幼兒的具體措施和方法。同時,教師也可以不斷積累做好家訪的工作經驗。

3.家長會

定期召開的家長會,向家長彙報幼兒園的工作情況,回答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會議的目的是讓家長熟悉幼兒園的全部情況,宣傳幼兒教育的知識,討論幼兒教育方面的問題,交流家庭教育經驗並聽取意見,要求家長幫助幼兒園改進工作。家長會可以多開一些,應做好每一次的會議記錄,要執行會議決議的情況。

爲不斷提高家長科學育兒知識,可以利用家長業餘時間採取定期的形式開設專題講座,講授幼兒園教育的目的、任務、內容、方法,以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水平,掌握教育幼兒的方法。還可以開展諮詢活動,解決家長在家庭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或闡明一些觀點,糾正一些不正確的方法,使家長更加重視家庭教育並與幼兒園密切配合,從而共同提高幼教質量。

家庭教育文章14

家庭教育對孩子以後的未來有多大的影響?請不要不以爲然,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比一般,輕視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那麼一些父母可能會後悔一輩子。怎麼不相信嗎?其實,是有很多真人真事的,有些兒時的事情,甚至還影響了一個孩子的一輩子。但是有些事情有些感傷,還是來和你們講一下吧……

從小有一個女孩,這個女孩原本是一個很活潑可愛的性子,但是她的父母都有一點暴力傾向,對她時不時打罵,因爲她父母都相信一句話,叫做“不打不成才”。是的,那個女孩被她父母逼得考上了研究生,就當已經二十五六歲,也是一個很美好的年紀要嫁人的時候。一直乖巧的女兒竟然沒有選擇父母給她找的人,而是去選擇了一個殺人犯!!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知道是爲什麼嗎?就是因爲女孩父母幼時對她施與暴力,讓她的心理都開始有些變化。別人都問她爲什麼一個堂堂研究生最後和一個殺人犯走在了一起。女孩說,因爲他不會打我。多麼令人震驚的回答,就是因爲那個殺人犯沒有打過女孩,也是因爲幼時受過的暴力行爲,讓女孩就這樣草草的選擇了一個殺人犯結婚了。

這個事情讓不少人甚至鬥震驚不理解,那對父母一直很後悔打他們的女兒,可是事情一切都完了,兒時不好好培養他們原本應該很輝煌很成功的女兒,如今一切都已經成定居,再後悔難過也是無用了。

從這件事情當中我們就可見家庭的教育到底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呢?這就可見一斑了。大家請不要忽視對孩子小時候的教育,有時候這個時候的教育可能是會引導她一生的,望重視起來!

家庭教育文章15

有一些爸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都不知道如何拒絕孩子,加上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其實三種拒絕孩子的方式,學會後,孩子將會來感謝你!

相信每一個寶爸寶媽在帶孩子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拒絕孩子的時候,雖然很多時候只是拒絕一件小事,對孩子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但如果長期這樣不在意的話,多多少少是肯定會對孩子的教育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和創傷的!那麼到底該怎麼拒絕孩子呢?啓蒙小哥教各位寶媽四個妙招吧!

第一: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

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的目的,並不是讓還學會自立,而是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責任!到點不願意吃飯,沒問題啊,你要承擔因爲不吃飯所帶來的餓肚子的後果!舉個簡單例子各位寶媽就知道了。當孩子想要看電視,但又到了睡覺時間的時候,你可以試試這麼說,你現在要睡覺了,你現在睡覺還能聽得到鬧鐘叫你起牀,我但是如果你繼續看電視,你明天上學就要遲到了!你自己決定吧!媽媽也很累,也沒時間教你起牀哦!就算孩子看了電視,那麼他第二天遲到了,也會遭到老師的責罵,自然就會吸取教訓以後不再敢那麼晚看電視了!

第二:我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了!

孩子多多少少都會喜歡鬧,喜歡鬧着要買東西!這個時候最好的回答是先委婉拒絕,如果孩子還繼續鬧,那就直接說:這個話題結束了!我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了!如果孩子還繼續糾纏,那麼也不要心軟!事後更要跟孩子說清楚,這鬧脾氣買東西是非常不正確的,是很糟糕的!

第三:媽媽不喜歡你這麼做

不管孩子多麼頑皮,在她的心理都是愛媽媽的!所有善用這一點,就可以更好的教育好孩子,當孩子鬧脾氣的時候,你可以說,雖然媽媽愛你,但並不喜歡你這麼做!這麼說話可是有大好處的,不但可以讓孩子停止他的行爲,也會讓他知道媽媽愛他,媽媽並不會因爲他的行爲而覺得他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