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去,是爲了以後。那麼優秀的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通用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1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孩子們放飛心靈最好的時刻,學生們耳聞、目睹、感受融合體驗的全過程。因此教學設計時,我抓住三個環節:一是讓學生交流自己生活中對秋天的切身感受;二是學生自讀、同桌互讀、教師伴讀,在多種讀中瞭解到了課文以秋雨爲線索,感受到課文語言美;三是通過品讀賞析中瞭解到了秋天的特點,從中感受到秋天繽紛的色彩,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對於剛剛從低年級升中段的學生來講,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採用初讀課文呢,讓學生思考討論: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什麼?引導學生了解,主要內容就是每段開頭的一句話。在此基礎上,再深入到每一段,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雨的。學生在整體感知之後,隨機引導學生交談自己的親身體驗,如,現在正值秋天,秋雨綿綿,你感覺秋雨有什麼特點?學生感受不錯,孩子們可愛的小手像雨後春筍一樣,有的說像牛毛,有的說涼涼的,有的說打在臉上舒服……我做了總結,是啊,秋雨的特點是:清涼、溫柔。同時引導學生帶着自己的心裏感受讀文,學生聲情並茂的讀起來,很認真,也很可愛。

其實,學習語文也是學生各種綜合能力不斷積累和提升的過程。二年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較膚淺,停留在表面現象,因此,本節課藉助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比較抽象,讓學生一邊讀文,一邊浮現景物的畫面,讀完課文後學生很快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並讓學生告訴我你們理解詞語的方法嗎?學生說: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這一自然段語言也特別優美,在反覆品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口頭仿寫比喻句,剛開始,學生表達的還不夠流暢,經過幾位同學的展示,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不同程度上對秋天的景色做了描寫,這樣既學懂了課文,又豐富語言的積累。

細心研讀通過一二自然段的,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方法有了收穫,還了解了總起句和分述,爲後面自然段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爲今後的寫作做好了鋪墊。爲了鞏固圍繞一箇中心把事情寫具體的方法,我當堂做了訓練:如,下課了,操場上課真熱鬧。讓學生補寫具體的內容,大部分學生寫得很不錯喲!

教學是一門藝術,演繹的好與不好,全取決於教師的引導。本節課有收穫,也有遺憾,學生沒有把自己的實際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因此,語文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去表達,今後一定要培養學生朗讀的能力。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2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秋雨,實際在寫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課文的教學重點。

我引導學生反覆地讀,用心地讀,在課文都讀熟的基礎上,領略描寫秋天美景的句子:銀杏樹葉像一把把小扇子,楓樹葉像一枚枚郵票,田野像金色的海洋,還有許多香甜可口的水果……

正好,學校後邊就是田地,我把學生帶到田野放眼觀望,並且要求每人說一句描寫秋天的話語。

張玉傑興奮地說:“老師你看,地裏的冬瓜又圓又胖,像一頭小肥豬似的。”

“黃豆飽漲漲的,像要炸開了。”李卓越手指着一嘟嚕黃豆角。

有了兩位同學的開頭,其他學生嘰嘰喳喳地也說開了:

白生生的棉花裂開了小嘴,向我們微笑。

金黃的玉米穗從包皮裏探出頭來,在看着我們呢!

楊樹葉飄飄悠悠地落下來,和大地媽媽說着悄悄話。

紅小豆、綠小豆聽見了我們的吵鬧聲,在努力地生長呢。

……

出自孩子們口中的語言,你是無論如何想象不到的。我讓學生身臨其境,切身體會到秋天裏還藏着這麼多美好的東西,這是書本里沒有的,是發自孩子們內心的童真。秋天,確實是豐收的季節,它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知識,更帶來了歡樂。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3

《秋天的雨》這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豐收的景象,還有深秋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主要讓學生體會秋天的美好,並從文本具體的詞句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課中我主要指導學生做到優美語言的積累。

整篇課文是用美麗的語言堆砌起來的,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這些優美的詞句。在讓學生感受秋天色彩美時,說到秋天有那麼多的顏色便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繽紛”的意思。在一遍遍地朗讀、感悟中,學生自然而然積累了不少句子。

除了在朗讀的過程中進行指導和積累之外,我還結合本文的重點句式“它把什麼顏色送給誰,像什麼”進行了說話的遷移訓練,以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但由於課堂上給學生準備的時間不夠充分,所以學生表現不是最理想。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4

今天,我執教了一節三年級上冊寫景散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

整節課條理清楚,重點突出,能站在兒童立場上與學生展開對話,並結合語境啓發、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並隨文讓學生學會了一段中能概括段意的句子,叫中心句。中心句在一段開頭又叫總起句。學會用摘錄總起句的方法概括一段話的意思。

3、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遵循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進行了啓發式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二、存在的問題

1、PPT課件不夠豐富。在教學中有好幾處應該使用課件,使教學重點更加凸顯,也更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2、應該充分發揮學生朗讀的作用,運用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感受秋雨的多姿多彩。

3、應該採取討論式教學,讓學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寫作指導方面,教師應該寫一寫下水文,使學生更好的入情入境,練筆更順暢。

以上是我的一點教學反思,請多提寶貴意見,我將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反思與成長。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5

我們班的學生從二年級剛剛升入三年級,經過前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也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同時,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學習過程主要依賴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時間比較短,依然以感性思維爲主。因此,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實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寫了秋天繽紛的顏色、豐收之景,還有深冬中各種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勾畫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領略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這偏課文的主要意圖,也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總之,這節課的教學我認爲總體上比較滿意,在領會了文章的主旨、神韻、風格的同時,學生能流利地讀出課文。但是,由於學生農村學生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基礎有限,不能很好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今後,在各類文本的教學中,我要激勵學生多讀,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每個學生在短暫的課堂上快樂的學習,同時,有所收穫。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6

課文《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文章用美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秋天圖畫,通過美的、充滿詩意的語言體會秋天的美好,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設計中,我把重點放在了生字詞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兩個方面。反思整個教學,綜合各位老師評課的意見,有幾處在以後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講解課文生字詞的過程中,對於詞的部分,我首先沒出示拼音指名讓學生讀,然後出示拼音讓學生齊讀,這兩個順序可以調換一下感覺效果更好。字的部分講解的可以再細緻一些,尤其對於重點字的指導我只指導了兩個字,也可以再多指導一些,另外老師示範的時候如果寫在田字格中,會更有利於學生加深印象。綜合起來,語文教學生字部分就要多寫多練;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部分其實講的稍微有點多,可以把一些放在第二課時。另外,這節課的朗讀由於我怕時間不夠,對於朗讀部分,讓學生讀的有點少。總歸整節課下來有優點也有缺點。

通過各位老師的評課,我也更加清楚了在以後語文教學中應該努力的地方,用校長總結的一句話就是:讀好書,寫好字,習好文。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能汲取長處,補足自己的短處,能夠更加優秀!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7

《秋天的雨》這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豐收的景象,還有深秋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經過本節課的學習,我主要讓學生體會秋天的完美,並從文本具體的詞句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課中我主要指導學生做到優美語言的積累。

整篇課文是用美麗的語言堆砌起來的,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這些優美的詞句。在讓學生感受秋天色彩美時,說到秋天有那麼多的顏色便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繽紛”的意思。在一遍遍地朗讀、感悟中,學生自然而然積累了不少句子。除了在朗讀的過程中進行指導和積累之外,我還結合本文的重點句式“它把什麼顏色送給誰,像什麼”進行了說話的遷移訓練,以到達積累語言的目的。但由於課堂上給學生準備的時間不夠充分,所以學生表現不是最夢想。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8

《秋天的雨》一課,是一節真實的課,一節樸實無華的課,一節抓語言文字、重誦讀的課,主要體現瞭如下一些特點:

一、重視閱讀興趣的培養。

爲使學生“喜歡閱讀”,教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激發閱讀興趣的方法。比方說在指導第二自然段的閱讀中,老師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再通過配樂和課件再現情境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讓他們對閱讀文本產生興趣;在指導第四自然段的閱讀時,通過表演讀的`方法,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視讀的層次性。

每一次讀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層層推進,學生經歷了從讀得不熟練,到讀得流利有感情的過程。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在課堂上朗讀、默讀、表演讀,在讀中感悟、理解、交流。學生在反覆誦讀過程中,識字、學詞、練句,走進語言文字,體會感悟文本。

三、重視讀中積累。

《秋天的雨》是一篇寫景的抒情小散文,語言文字很美,精彩的描寫集中在第二、第三自然段。教師把閱讀的重點指導放在這兩個自然段,聯繫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背誦積累好的的詞句。學生在流暢讀書的基礎上背誦喜歡的精彩的句子、段落,將爲他們今後的語言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9

通過教學《秋天的雨》這節課,讓學生首先理解這篇課文的題材是一種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天 的雨,實際上是寫秋天。課文從多個側面寫了秋天 給人們帶來的豐富感受。通過結合實際讓學生聯想,很容易讓學感受到秋天的美好的風采,學習後學生對課文內容反饋很好,能夠從景色中看到豐收的景象。

在講課前我首先讓學生用對對子的方式 導入新課。如:春風陣陣送溫暖,秋雨綿綿送涼爽,讓學生從秋天的涼爽進入課題。上課時,重點引導學生學會生字 、生詞,去體會作者是怎樣對秋天進行稱讚的,去感受秋天 的美麗景色。在讓學生讀書的過程 中指導學生認識生字,記憶生字的間架結構、多音字,讓學生在讀重點句子中加深對生字的理解運用,效果很好 。

其次是引導學生通過通讀課文。提問:秋天的雨是什麼?學生能夠多課文的自然節中去尋找答案。是鑰匙、是顏料、是好的味道、是小喇叭。學生回答後,回放課文內容,告訴學生冬天 就要來到了,它給我們帶來了豐收的景象,突出了課文的重點。也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10

這些天發生了一些事,嚴重影響了我的情緒。本來今年我不用再上公開課了,可是卻又安排我講,而且是很大的規模。既然無法改變,要做就做最好!即使時間短暫,也要全力以赴上好。本來已是帶着傷來準備,可誰知又來了一場小雨,我知道是自己做的不好,不夠圓滑,但率真的表達真的沒有惡意。但還是換來最不想看到的結局。眼淚,從沒有因公開課流過,眼淚,我從不會輕易揮灑,可是那時還是不禁落下!做人,真的挺累的!不想做的事還不得不做,還必須要做好,這是怎樣的一種無奈啊!於是心越發不靜,於是頭腦不再清醒,從沒有這樣的狀態,於是課上出現問題,與自己的情緒也有直接的關係吧。永遠不要帶着情緒上課,給學生的永遠是一張坦然的笑臉。

一直以來,自己已經習慣在教育教學上踽踽獨行,艱難跋涉。不是不想一起探討,不是不想其樂融融,但現實總是回我以冰冷。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自己不夠主動。教育學生頭頭是道,臨到自己卻忘乎所以。學問學問,一邊學也要一邊問。一直以來,“問”被自我摸索代替了。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沒有人能脫離集體而成功。哪怕是最弱的集體,也要勝過一個人的力量。記住,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纔不會乾涸。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11

一直以來這樣的出場,總是滴水不漏的設計,總想以最完美的過程和結局給他人也給自己。心甘情願的付出,樂此不疲的準備,即使是一百個不願意,總要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給別人,把百分之百的滿意留給自己。因爲這不僅僅是任務,在我,更是一種藝術。而經過這一場風雨,覺得自己曾經堅持的未必就是完全正確,也許真的要捨棄,捨棄這種自以爲傲的付出,追求一種自然輕鬆的格局。也許是一種提升吧,追求更高的層次,更令人嚮往的一種境界。態度決定一切。學會改變,學會付出,學會主動,也許會是另一種局面吧。

教學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這次的出場遺憾太多,更是辜負了那雙期待信任已久的眼神,而這才更讓我心痛!教學是永無止境的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完美,但我們要追求完美。而太多的遺憾讓我發現,給我虛心,給我不斷追求,不斷改變的力量。有得就有失,得失之間,失去的也許還會找回,得到的也許將來會是意想不到的驚喜。過去的已經過去,就像有些花已經錯過了花期。但只要根還在,明年的春天還會有花開。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12

《秋天的雨》這篇課文以優美的詞語把秋雨的美好展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感受到秋天絢麗多彩的美。不過這篇課文也是一篇習作好範文。怎樣才能寫出自己喜愛的一個季節呢?從寫作修辭手法上,多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事物的美。課文中共有8句比喻句,有9句擬人句。在教學中,我除了引導學生讀好、理解好這些句子的妙處之外,還引導學生仿照句子講幾句比喻句和擬人句。如,秋天的柿子熟了,掛在樹上,像些什麼呢?秋天的高粱成熟了,像什麼?秋天田野裏的稻子成熟了,成片成片的像什麼?它們要向一年辛勞的人們說些什麼呢?學生髮言都比較積極,通過這些句子訓練,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什麼是比喻句和擬人句。發展他們敏捷的發散思維,學生的興致很高,我及時要求他們在今天的日記上把自己想的好句子在一段描寫秋天的短文中用到。

我認爲,語文教學的真正意義是輔導學生學好語言,語言的學習積累除了口頭會講以外,更重要的會用筆寫出來,有條理地寫下來,達到開口語驚人,提筆文采現的效果。

國小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篇13

我很喜歡《秋天的雨》這篇文章。整篇文章用的都是藝術化的語言,無論是讀之人還是聽之人,都有一種美的享受。

在講授這一課之前,我不免擔心起來:三年級的學生能感受這詩歌般的語言美嗎?能從中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嗎?畢竟,現在的孩子對生活的感受太淡薄了。特別是在季節特徵不太明顯的南方,孩子們更難於體驗何謂“秋”。這怎麼辦呢?不管了,先讓自己充滿激情吧。

進到教室,我就用高八度的聲調跟同學們說:“同學們,秋天到了,我們身邊的世界正悄然發生着變化,細心的小朋友,你有什麼發現呢?”沒想到,問題一出,同學們都舉高小手爭着回答。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學生的這些反應頓時給我增添了不少信心。接下來的課都上得非常順暢,這是我意想不到的。課後,我作了反思。這樣的結果來源於我的課程設計嗎?好像並不是這樣的。排除了一下其它因素後,我得出這樣的結論:教師上課的情緒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我猶記得當時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動的,我感覺到我跟學生同步了。這節課以後,我學會了儘量讓自己充滿激情,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