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聽話與對話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爲什麼我的孩子越來越不肯“聽話”了?要如何才能讓我的孩子變得“聽話”?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杭州特級教師韓似萍告訴我們,要孩子“聽話”很難,家長應該學會與孩子“對話”。

家庭教育中聽話與對話

在今天下午的樂英“成長教育”公益講座中,韓老師與20餘位家長交流了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一些問題,通過很多生動的例子與形象的比喻,與家長們探討了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扮演好合格的家長角色,指導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往往一廂情願地以“愛”的名義,事先幫孩子設想好一切,包括孩子的興趣愛好,學業前途等等。然而,韓老師指出了這類家長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一切設想,都是家長高高在上,以父輩固有的經驗出發爲孩子安排的。殊不知現代社會瞬息萬變,信息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變化的程度都是我們所不能預見的。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這些要求,都是從自身的需求出發的,希望孩子做到的,而不是以孩子真正的需求去考慮。所以,在家長要求孩子“聽話”時,只是發出了單一的指令,孩子未必能理解,更談不上接受了。所以,孩子表現地如此“不聽話”。

很多家長總羨慕周圍那些優秀的孩子,覺得人家怎麼能那麼“聽話”,那麼出類拔萃。韓老師拿出了一份杭州市對1700名“三好學生”與“優秀學生幹部”的共性數據調查。大家發現,這些被普遍認爲優秀的孩子,往往都是在一個親子關係和睦的家庭中生活,這樣的家庭親子交流頻繁積極,家長普遍認同孩子的交往對象,孩子心裏話首選的傾訴對象爲父母,父母也往往注重孩子人格培養,即使孩子犯錯了,也允許孩子申訴,而不是簡單粗暴的訓斥甚至懲罰。

所以,要做好合格的父母,想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與孩子最好的相處方式是“對話”,對話是溝通,也是指導。對話,父母首先是按照同理的方式去思考孩子的問題,而不是用自己父輩的經驗生活去判斷孩子的行爲,這樣是不客觀與公正的。韓老師指出,親子之間倡導“對話”,這包含了四個方面:一是諮詢,多問孩子問題,引導孩子進行思考,找出問題關鍵所在;二是傾聽,瞭解孩子事件的動機,進而正確指導其行爲;三是協商,示範同理,教孩子學會合理的處事方式;四是認錯,父母首選要敢於擔當,注重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

家長不要再覺得孩子“不聽話”了,不是孩子不願意聽,有可能是真的他(她)無法理解你所說的話!換種思維,換個方式,多與孩子“對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