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科學期會考試試卷分析與反思範文

在一週的時間裏,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接連進行了期會考試,而科學考試,我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高分偏少,優秀率偏低,具體:95~100分的有4人、90~94分15人、85~89分9人、80~84分6人、70~79分6人、60~69分4人、30分以下1人。而優秀率僅爲62.2%,明顯低於同年級的大部分班級。而分析原因主要有:

五下科學期會考試試卷分析與反思範文

一、教師(我)自身就是兼職科學,因此對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上肯定不如專職或半專職的教師理解的要透,挖掘的要深。這就導致在教學時忽略了某些細節或是某些方面的滲透。

二、最近一段時間,由於科研的任務較重,特別是課題,一下子就要兩個,這勢必造成在教研上所花時間的減少,而同樣是教研,由於是數學教師兼科學教學,所以花在科學上的時間也不如花在數學上的時間多。

三、由於數學與科學完全是不同的學科:數學幾乎是不用背,甚至是不用怎麼去看書的學科,只要上課聽懂了就可以了;而科學,雖然也不像英語那樣需要高強度的背,但是一點都不去背即便是上課聽懂了,也很難考高分的。而由於數學科學都是我任教,所以在學生當中存在着,數學不用背,科學也不用背的思想,結果可想而知。

四、部分學生平時態度極不端正,而科學課又不比數學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特別是做實驗,但那部分學生恰恰就鑽了控制,而那部分學生,假如課後願意去背,當然分數依然可以考好,但他們自身怎麼會願意去背呢?連語文、數學、英語作業都來不及做(其實就是自己不想做,混日子唄)。

而綜觀整張試卷,集中錯誤較高的有這麼三題:

第一,填空題第七題:( )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全班無一人做對,而有31人的答案是“原子鐘”。

第二,判斷題第九題:原子鐘是計時精確度最高的計時工具……( )。全班有27人做錯,其中18人判斷題只錯這題。

第三,選擇題第六題:要使小車的運動速度增大,則所用的墊圈應( )。A、增加 B、減少 C、保持不變。全班31人做錯,其中30人選“B”,1人選“C”,並且有18人(都是選了“B”)選擇題只錯這題。

以上三題學生之所以會大面積出錯,原因我認爲主要還在教師,具體:

填空題第六題,在上新授時,提到過“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但是在後來的單元複習當中,陰差陽錯的說成的“原子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而學生也沒有一人提出來,結果就造成了有31人的答案是“原子鐘”。

判斷題第九題,在新授時同樣提到“脈衝星是計時精確度最高的計時工具。”但是隻是一句帶過,在複習時,又絲毫未提起。另外,選擇題的第十題也給了學生錯誤的暗示。結果就造成了全班有27人做錯,其中18人判斷題只錯這題。

選擇題第六題,在練習中做到過,當時學生就提出過歧義,“墊圈可以作爲拉力的墊圈”,“但也可以作爲載重的墊圈”,而不同的認爲,答案卻是相反結果。而在當時,我只是說:“假如把墊圈作爲拉力的墊圈,那答案是‘增加’;假如把墊圈作爲載重的`墊圈,那答案是‘減少’。”可是這樣的回答,似乎並沒有真正解決這道題目,結果就造成了全班31人做錯,其中30人選“B”,1人選“C”,並且有18人(都是選了“B”)選擇題只錯這題。

除此之外,其餘各題的錯誤範圍雖然很廣,但錯誤的人數並不是很多。相對錯誤較多的,要算是填空題第五題了,但是這題真正不會的也只有11人,其他的同學21人正確,另外13人則屬於表達的錯誤,如把“擺繩長度”寫成“擺繩”,把“擺錘重量”寫成“擺錘”,之類的。另外錯誤人數超過10人的題目,還有填空題第十題(錯11人),但兩空都錯的,也只有7人。而錯誤人數在5人以上,10人以下的題目有:判斷題第五題(錯9人),判斷題第十題(錯6人),選擇題第五題(錯7人),選擇題第九題(錯9人),選擇題第十題(錯8人)。同樣最後的實驗題25人全對,5人出現小錯誤,10人錯一半,另外5人幾乎不懂。

總之,填空題第六題、判斷題第九題、選擇題第六題出現的錯誤,責任在於教師,而其餘的題目出現的錯誤,責任雖然教師也有一部分,但是大部分還應該是學生的自身,而某些題目,做錯人數在5人以下的,我認爲屬於正常。不過假如教師平時對教材理解得再透些,挖掘得再深些,想得再周到些,那這次考試就不會出現大面積錯誤的題目,畢竟其他的題目都沒有大面積出錯,而只錯這三道(或三道當中一、二道)的同學多達8人,而假設這三道正確的話,班級最多可以出現8個100分,1個99分,7個98分,3個97分,2個96分,1個95分。而就算不是“最多”,至少會出現100分,而且9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達到15人還是有可能的,不過,一切都只是假設,要實現假設的話,在以後的教學當中還需更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