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期會考試試卷分析與教學反思

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會考試已經結束,本次考試使我對本班學生數學水平有了大致的瞭解,爲了更深入全面的瞭解我所任教班級的數學教學的效果我吸取經驗教訓,更有針對性的開展各項教學研究工作,特將本次考試試卷進行分析。

高一數學期會考試試卷分析與教學反思

一、試卷說明 這次期會考試的內容是高一數學必修一,集合與函數,側重函數問題的解決。從卷面看,大致可以分爲兩大類,第一類是基礎知識,通過選擇、填空。第二類是解答題,題型結構合理,難度適中。

二、學生的基本檢測情況

總體來看,學生的數學學習呈 下降的趨勢,學生的平均分越來越低。我所任教的三個班,6班和9班是重點班,1班是普通班。6班合格率爲59.26,平均分爲89.33。9班合格率爲60.38,平均分爲94.02。而1班的合格率爲25.45,平均分爲69。三個班中高低分差距很大。最高分94,最低分0分(有學生缺考)。

三、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在逐漸失去興趣,問數學 問題的同學在逐漸減少。是什麼原因造成高一學生數學成績下降呢?

1. 初,高中教材間的跨度過大 國中教材偏重於實數集內的運算,缺少對概念的嚴格定義或對概念的定義不全,如函數的定義,三角函數的定義就是如此;對不少數學定理沒有嚴格論證,或用公理形式給出而回避了證明,比如不等式的許多性質就是這樣處理的;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對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數知識,緊接着就是函數的問題(在函數中,又分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它們 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圖象)。函數單調性的證明又是一個難點,向量對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 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 此外,內容也多,每節課容量遠大於國中數學。這些都是高一數學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客 觀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 我在這學期爲了解學習情況

共和學生座談了三次,同學們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 不會做。不少學生說,平時自認爲學得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帶着問題我多次去 聽了初、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發現國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 題後,都要佈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爲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 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重點題目反覆做多次。而高中教師在 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我和樑老 師都是剛從高三教學下來的老師,可能在教學中不知不覺以高三的複習要求去教學,因 此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 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這點也得到了溫州中學楊老師的認同)

3.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 高一學生在國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他們上課注意聽講,盡力完 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但課堂上滿足於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積極思維;遇到難題 不是動腦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 看書的能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後,認爲可以鬆口氣了,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如 李鑫同學就對我說國中我數學很差,但我在會考前一個月,很認真的學習了一下,我數 學考了1350。上述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階段的正常學習。 四、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爲要想大面積提高高一數學成績,應採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師要鑽研國中大綱和教材。 高中教師應聽國中數學課,瞭解國中教師的授課特點。開學初,要通過摸底測驗和開學生座談會,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摸清三個底(國中知識體系 ,國中教師授課特點,學生狀況)的前提下,根據高一教材和大綱,制訂出相當的教學計劃,確定應採取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學校也應該組織 初,高中老師座談,交流教法。

2.高一要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 根據我的實踐,我認爲高一第一章課時數要增加。要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 教學時注意

形象、直觀。如講映射時可舉“某班50名學生安排到50張單人桌上的分 配方法”等直觀例子,爲引人映射概念創造階梯。由於新高一學生缺乏嚴格的論證能力 ,所以證明函數單調性時可進行系列訓練,開始時可搞模仿性的證明。要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章節考試難度不能大。通過上述方法 ,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 的正常教學。

3.嚴格要求,打好基礎。 開學第一節課,教師就應對學習的五大環節提出具體、可行要求。如:作業的規範化 ,獨立完成,訂正錯題等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 在持之以恆,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成爲學生的習慣。考試的密度要增加,如第 一章可分爲三塊進行教學,每講完一塊都要複習、測驗及格率不到70%應重新複習 、測驗,課前5分鐘小條測驗,應經常化,用以督促、檢查、鞏固所學知識。實踐表明,教好課與嚴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

4.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但好的 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靠老師的強求。教師應向學生介紹 高中數學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這裏,重點是會聽 課和合理安排時間。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隻記結論。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輔導書,以擴大知識面。提倡學生進行章節總結 ,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又由薄變厚。期中、期末都要召開學習方法交流會, 讓好的學習方法成爲全體學生的共同財富。 任教人:Cherry

2011-11-28

高一數學期會考試試卷分析與教學反思 [篇2]

一、試卷分析

1.試題範圍:

試題內容覆蓋了必修三第一、二、三章的全部內容,和必修四的1.1至1.4的內容。做到試題內容、內容比例、題型比例符合標準的要求;不出超綱題、偏題、怪題。以確保內容有效度。

2.試題的難易程度符合1:2:7的比例,並具有一定的區分度。能將優秀的學生區分出來。具體說,試題的平均分控制在75~85分之間。

3.題量和試卷分量適當。試題量控制在22題(選擇題12道,填空題4道,解答題6道)。試題份量以優秀水平的考生能在規定的時間裏從容地完成試題作答爲宜。試題的排列順序遵循先易後難,先簡後繁的原則,使學生儘可能發揮水平。

二、學生答卷分析

從學生答卷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基本概念不是很清晰。

2、學生做題時粗心大意,馬虎大意。審題不嚴,對錯看不清。不按要求答題,輕易落筆。

3、答題語言的規範性、完整性和準確性欠佳.

4、平時練習不夠。

三、後半學期的具體措施

針對考試中反映出的這些問題,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該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1、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夯實基礎,強化所學重點知識的識記。抓差生,端正態度,提高興趣,加強督查。一方面,着力於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課堂教學中;另一方面,加強督促,使學生更主動的去識記。

2、重視隨堂的練習,夯實基礎

在課堂中、以及課後,通過多種形式進行練習,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同時注重練習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典型性。

3、注重章節測試

每章結束後,組織學生進行測試,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加強對學生的學法進行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5、精選習題,規範答題

6、端正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

高一數學期會考試試卷分析與教學反思 [篇3]

一.各班級均分:年級平均分108.1

1、立足基礎知識,體現教材的基礎作用

試卷突出對學生基本的數學素養的評價,體現了基礎性,特別關注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點,充分挖掘教材的考評價值,許多試題源於課本,對課本的例習題進行了加工、組合、延伸與拓展,如,第17題直接取之課後習題,象這樣對課本的例題、練習題、複習題略加改編入卷的比較多.

2、結合基礎知識,考查數學思想方法

試卷強化了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覈,如,第20題體現了數學建模的思想,這些問題的設置較好地考查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3、突出層次性,體現人文關懷

試卷共分三大版塊,第一類選擇,第二類填空題,第三類解答題.每一版塊安排設計都呈螺旋上升的特點,每一版塊的最後一小題都有一定的難度,而像試卷的第10小題則是函數的綜合運用,第二類填空題的第5題,也就是第15題爲函數與方程的'組合選擇題,有較大難度,第三類解答題的20及級21題等都對函數內容作了重要考查。

4. 整張試卷中綜合型題目較少,尤其是必修4三角函數部分的綜合性題目基本上沒有,這與教學要求脫節,雖然部分體現了課改理念,但對二中學生而言,題目顯得簡單,平均分過高,容易給學生造成誤區。

二.對今後教學的建議:

1.加強數學概念的教學

加強概念教學,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要將訓練有計劃地安排,層層推進,全面過關,從這次試卷來看,基礎題與常規題所佔比例是較高的,但從學生的答題來看尚顯不足,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是數學大學聯考的重要目標之一。本卷命題者對這一點非常重視,但從學生答題的情況來看,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令人擔憂,尤其是怎樣 運用概念解題,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解題策略。

2.加強基本數學思想和基本解題方法的教學

強化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弄清知識體系與知識內容,總結知識結構;講解例題時要幫助學生弄清涉及到的那些知識點,怎樣審題,怎樣打開思路,運用那些方法和技巧,關鍵步驟是什麼,可能出視的問題是什麼,有沒有其它方法,這些方法中哪些更常規、更適合。高一是學生打基礎的時期。基礎,除了基礎知識外,就是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好基本的思想方法,是學生正確解題的前提。基本數學思想和基本解題方法,也是大學聯考考查的重要目標之一。可以說,本卷每一題考查的都是基本方法,但從學生答題的情況來看,學生對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仍是令人擔憂的。

3.努力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近年來,大學聯考對運算能力的要求比以往有所降低,但明確算理、合理運算仍是大學聯考的

基本要求,況且解數學題目是離不開運算(包括數值計算、字母運算和恆等變形)的。根據學生層次進行有側重的訓練,如對優等生加強解綜合題的分析問題的思路、想法訓練,側重對思路的歸納。對數學學習感到困難的學生側重基礎知識的訓練。從本卷的考查結果看,學生的運算能力亟待提高。

4.加強答題規範的教學

對解題過程進行規範的表達,是正確解題的基礎,也是考試得分的必經之路。從本次考試的情況看,學生由於答題不規範被扣分的情況是相當嚴重的,包括:對結果該檢驗的不檢驗;解完題目沒有明確的結論;將不可省略的理由忽略不寫;解應用題不“答”,等等。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在作好示範的同時,對學生的答題規範必須嚴格要求,逐步使學生養成規範表達的習慣。

5.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幫助學困生走出困境

從上面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兩極分化現象已相當明顯,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已刻不容緩,爲此,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堅信學困生也有潛力可挖,要切實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我們必須樹立一個信念:相信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並以這一信念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爲.

(2)做好學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學困生的成因各式各樣,而大多數學學困生在思想上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要切實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我們必須做好學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讓他們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從而激發起他們上進的熱情.

(3)課堂輔導與課外輔導同時進行,轉化學困生,不能僅靠課外輔導,課堂應成爲後進生轉化的主陣地,課堂上可設置有層次的問題,讓這些學生回答一些難度較低的問題,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也激發他們的自信心.

後進生的轉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的熱情關懷和耐心教導,當然,後進生的轉化也需要家長的支持與幫助,因此我們也要經常保持與後進生家長的聯繫,從各個方面進行督促,使後進生擺脫困境.

高一數學備課組

2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