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歐姆定律教學反思

學和行本來是有機聯着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爲一座死書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的中學歐姆定律教學反思,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及時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中學歐姆定律教學反思

  篇一

歐姆定律這一節課的重點是歐姆定律的導出以及對它內容的理解。這一部分知識內容對學生來說又是一個難點,所以在我進行講授新課之前先讓學生回顧上一節的教學內容: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然後重新給出上一節課的實驗數據表格,讓學生自己分析實驗數據得出了結論: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即歐姆定律的內容。再根據內容給出表達式I=U/R.。這節課對歐姆定律的應用和進行練習前先給學生做好準備工作:1、明確公式中各符號所代表的物理量是誰及其單位是什麼。2 、重新回顧串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的特點,這樣使學生在練習時知道如何思考,更節省時間,使後面的內容安排上不過於緊張。在例題講解和學生練習過程中,還不斷地引導學生去發現歐姆定律在應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例如,在應用時,I、U、R必須是同一段電路上的三個物理量,必須滿足同一性等相關問題。並要求要有完整的計算步驟。基本上來講,本節課三個班完全都是按照預計的去完成,在八二班上的時候,學生參與意識不強,上課回答不積極,所以課的效果有點平淡,同樣的課,在一、三班就不同,一、三班的學生已漸漸適應了新課的變化,能夠積極投身於課堂中,思維比較活躍,在談到電流形成的原因時,餘鎮塔把電流和生物上的生長素做了對比,不論這種對比有沒有道理,重要的是學生可以放開想問題。對於如何測車的流量,學生考慮的比較全面。這不全是因爲這兩個班的學生比較好的緣故——上課的積極狀態與學習好壞沒有太大的關係,八二班之所以這樣是與我們長期的被動式教學模式有關,要改變這種現象,可以從兩上方面入手,一是鼓勵,多給那些平時不回答問題的學生表達的機會,二是讓學生在課前(回答前)做充分的準備,只有心中有了底,纔敢站起來。但總的來講,不知道學生是怎麼感覺的,我覺得課沒有新意,有一種模式化的感覺,可能是課堂新教學的新鮮感已漸漸淡化的緣故,對於我來講,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模式就是用來打破的,可能打破它爲時尚早,但這是遲早的事。然而,突破口在哪裏?下一個努力的方向是什麼?課的目標定位在知識上,再好的課層次也不會很高,用知識去培養學生,發展學生,鍛練學生,而不是讓學生去學知識,這纔是正確的道路。我隱隱約約感覺到,可能下一步的出路也就在這裏。

  篇二

《歐姆定律》分兩課時進行教學,本節課是第二課時,在上節課已經進行同一導體兩端電流電壓的關係實驗後進行,重點在培養學生自己總結得出歐姆定律的內容及表達式,並理解三個公式的物理意義,教師要注意引導,還要注意對歐姆定律建立的講解,增加學生的物理學史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歐姆定律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等概念,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之後,它既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識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性。歐姆定律(國中學習的是部分電路歐姆定律)作爲一個重要的物理規律,反映了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重要的電學量之間的關係,是電學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決電路問題的金鑰匙。歐姆定律是電和磁一章的教學重點,也是國中《自然科學》中重點內容之一。歐姆定律這節課特點是,十分重視科學方法教育,重視科學研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方法、學習方法,瞭解得出歐姆定律的過程。教學內容的編排是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方法,提出實驗方案,通過做實驗和對實驗數據分析、處理得到定律以及數學表達式。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同一電路中電學三個基本量之間的關係,初步掌握運用歐姆定律解決實際電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瞭解運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多個變量關係的實驗方法,同時也爲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打下了基礎。

在本節課中,教材是通過演示實驗,來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係,從而得出歐姆定律。雖然,這樣安排教師的主導作用能發揮得比較好,但演示實驗可見度不大,學生動手參與率不高,學生主體作用也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另一方面,學生已初步學會了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具備做此實驗的基本技能。因此,本節課我把演示實驗改爲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在實驗中進一步體驗“控制變量法”,同時也使學生通過實驗,對歐姆定律有了感性認識。然後由各小組根據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得出初步結論,並交流探究成果,及時調控矯正,這一環節的操作要點,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爲主。其目的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反饋,對學生參與實驗的態度和效果進行考證。

本節課的設計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諸如:教學內容有點繁瑣,沒有給學生充分自由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學生的科學探究有效性不高,有點照本宣科,還有歐姆定律的計算還有待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

  篇三

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係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安排學生實驗操作,讓學生在實驗中自己去發現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係,從而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出歐姆定律。實驗中一方面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能在以前的基礎上更加熟練地連接電路,另一方面培養學生一種科學探究能力。當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學生的數據並不是很準確,不能一下子得到電流、電壓和電阻三者的'關係,但是教師可以從他們的錯誤數據中,找到他們實驗操作的錯誤或不妥,讓全班同學一起討論,解決問題,這對他們以後在解題中遇到電路故障題就比較容易解決。通過實驗,本課重點即歐姆定律的內容不是老師強加到學生腦中,而是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況下學到知識,因此這種教學比較符合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但老師該講的還是要講,通過多種教學形式使學生掌握本課的知識。

  篇四

課前:期待——課改在我心中是堅定的。本學期,“教學評”的思想給我們課改的道路指明瞭方向,讓我們清楚如何上有效的課堂。在做教學設計之前,我反覆的問了自己幾個問題:教學評的一致性是什麼意思?教學評價到底是什麼?如何制定?最後我的理解是:“一致性”是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應始終圍繞目標進行,即避免教師在課堂上的隨意性、盲目性。而教學評價則是確定學生有沒有學會的依據。評價標準的制定原則是指導學生思考。

據此我精心準備了一節九年級的複習課——《歐姆定律》。

本章內容在課標中是要求是理解,也就是最高層次,因此也是各種考試的考點。從知識結構上來說,本章又是對電學基本知識的綜合複習。知識點瑣碎且互相聯繫。對學生來說,既不好記全,又容易記混。關鍵在綜合複習之後如何把已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是現階段學生的難點。

結合同備課組教師的意見,我們將目標定位3條:1、通過複習歐姆定律,用公式熟練進行計算;2、通過複習用伏安法測電阻,會解決實際問題;3、通過複習串並聯電路的特點,會進行相關的綜合計算。教師的引導以問題式呈現。每當學生要回答問題是,我都針對問題的回答是否準確給出的評價標準。每個大塊的知識點複習完都會有一道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聯繫結合。教學設計做完之後,我很興奮。自信這樣的課一定能讓學生受益,又能讓聽課教師讚賞。隨後又依據教學設計精心製作了課件和學案輔助課堂。信心滿滿的等待着週三下午的到來。

課中:引入——目標——問題——標準——學生回答——同學評價——練習——學生評價,課堂在順利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