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家庭教育微課堂觀後感(精選6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暑假家庭教育微課堂觀後感(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暑假家庭教育微課堂觀後感(精選6篇)

暑假家庭教育微課堂觀後感1

通過觀看王殿軍專家的講座,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大學問。而我們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行爲舉止更是深深地影響着孩子,我們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更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認爲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環境是最爲重要的因素—親子環境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作爲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有一個通病就是責罵,比如經常會有家長說:“你怎麼每次都這樣粗心?”這樣的話語是亂貼標籤的。孩子如果常常捱罵的話,就會失去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我們是期望他更好,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孩子,剛纔發生了什麼?你很難過,對嗎?爲什麼會這樣子呢? 讓孩子思考後想辦法去解決它,並讓他認識到這樣的行爲是不好的,而並不是讓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

父母有一顆平常心,父母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凡是心態好的父母,無論孩子考出多麼糟糕成績,我們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讓孩子在良好的親子環境下長大,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並不代表放手。我們陪孩子但不操縱孩子,教給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和培養良好的發展意識,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一生 。

暑假家庭教育微課堂觀後感2

聽了這堂課,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同時也感到能聽這堂課,真是件很幸福的事啊。這堂課讓我這位不知所措的家長領悟到許多,也點醒了我,同時也謝謝老師給我的這次學習的機會。作爲年輕的父母,我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從孩子出生後我一直很無措,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如何做才能教好他? 今天的課堂上曹萍教授提到:國小是孩子習慣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

是啊,從一年級上學期開始,我就一直在變着法地教孩子學習的方法、處理人際關係等等方面的知識,一遍一遍地講,收效甚微,後來就改變策略:講實戰演習。比如遇到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解決,遇到別的難題,該如何化解。這樣說教式的只會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相比之實戰,則要印象深刻許多。 我一直都知道孩子上國小後,培養他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但真不知道平時點滴的說教好壞,會影響他以後的學習和生活。聽老師講過:國小階段主要是學習能力的培養。 曹教授同進也提到:原生家庭愛的釋放,也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小孩自信心的培養是很有益處的。我們當家長的平時可能一直處於高高在上的態勢,從未想過孩子的感,曹教授教我們要與孩子站在同一點上看問題、分析問題,這樣家長與孩子之間會更容易溝通。

另外曹教授講的一個關於“水結晶”的故事,也讓我領悟到:很多時候我們當家長的經常會喝斥孩子,其時有時也許只是一丁點兒的小錯,但家長們卻“大發雷霆”。如果能以平和的心態去思考孩子的錯誤,家長們也不至於出現過激的行爲。而且我認爲教授講的一點也蠻重要:經常和孩子擁抱,也就是肢體語言勝過語言的力量。 最後,我個人認爲以後家長應多與孩子溝通,多鼓勵孩子,從正面進行教育或引導孩子。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社會認知能力,做一名身心健康的小寶寶。

暑假家庭教育微課堂觀後感3

孩子是天真純潔的,孩子的大腦發育除了受到基本的遺傳作用外,還與孩子幼兒時期的生活體驗有很大關係。如果家長不讓孩子認識到做出貢獻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孩子在努力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孩子會認爲自己成不了家長說的哪種人物,就會有沮喪和自悲感,嚴重影響孩子進取求知的信心。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下面就從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心得體會中,分享一些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方法!

一、創造逆境,磨礪孩子的毅力

不要對孩子嬌生慣養,可以製造一些挫折,考驗孩子的毅力。

二、讓孩子從克服小困難開始

對孩子的要求要嚴,讓孩子克服困難,逐漸加大,而且必須堅持到底,直到有效爲止。

三、發揮榜樣的.作用,啓發自我鍛鍊

根據孩子的特點,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看電影,參加烈士紀念館,閱讀書籍等,讓孩子學習典型人物,啓發自我教育,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

四、愛和嚴結合

正確的愛孩子是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礎。父母要恰當的愛孩子,必須將愛和嚴格統一起來。父母在行爲品質方面嚴格要求孩子,孩子當然會苦一些,但從長遠來看,這有助於他們培養良好性格。怕孩子吃苦,過於遷就孩子,可能造成日、他們的任性、依賴性強的性格特點,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吃不了苦。事實上,孩子將來幸福與否,更受其性格的影響。

五、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格的核心。理想是通過父母、老師、社會的啓發引導,在孩子的內心逐漸形成的一種自覺追求,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規定目標,確定理想,並強加給他們。孩子單純而幼稚,他們常常會因爲讀了一篇令其感動不己的文章而想長大了當作家,因參觀了自然博物館而想當科學家,也可能因爲遇到一個可親可愛的老師,便立志自己長大以後也要當老師。對孩子這些想法不要輕易否定,要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的雄心壯志,隨着年齡的增長,根據不同孩子不同優勢的顯現,再把他們逐步引向適當的方向。

六、注意從日常小事培養

滴水見太陽。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光講大道理事不夠的,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暑假家庭教育微課堂觀後感4

今天,我按學校要求收看了由著名教育專家孫秀梅主講的《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教育專題節目,孫秀梅專家結合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從家庭教育的點滴講起,平鋪直敘中挖掘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看完節目我感受頗深,孫老師的講解讓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和更深的理解。下面就此次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講座,我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說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她們也給我們帶來了數不清的歡樂。孩子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再到幼兒園、國小時期,她們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個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爲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角色裏也是在不停地學習與進步。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着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孫秀梅專家《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講座,對於我來說是一次提高和重塑,具有很強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本期節目的開頭孫秀梅專家就提出一個問題,要思考家長自己的角色是什麼?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努力成爲孩子終身的導師。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家庭和環境與溝通、引導將是我今後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要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樹立孩子遠大的理想,平日裏多與孩子親近溝通,聊天就像朋友一樣,有些事情也可以讓孩子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大家一起商量,這樣孩子就會更加信賴父母。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過程非常重要,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不要只談論學習、只關注成績。要學會尊重孩子、欣賞孩子,發現孩子進步要及時表揚。不做保姆式的父母,過度地溺愛孩子,而要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導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爲父母要言行合一、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給孩子樹立榜樣。

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工程,說不完,倒不盡,今日我只是簡單地談了下我的收穫和感想,最後我還想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一段話。

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着別人的花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有動靜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長大,陪着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待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都不會開花,因爲他本身就是一棵參天大樹。

暑假家庭教育微課堂觀後感5

1、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從終身教育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一生都在學習。所以,家庭教育並不等同於父母如何教育子女,而是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如何在這個家庭當中自我去學習、終身去學習。

2、很多家長認爲此刻讓孩子辛苦一點,犧牲眼前的幸福能夠換得未來的幸福。人生的幸福是完整的,你犧牲了他花季時代的幸福,就談不上他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並且成人沒有權力替代孩子作出這種選擇,犧牲他青少年時代的幸福。

3、不以自我的水準要求孩子。有兩個資料,一是你是個成功者,那麼不能硬性要求孩子必須到達和超過自我的水平。二是假設你的人生還存在必須的缺陷,你不能把孩子當成彌補自我人生缺陷的替補品。這是中國教育一個最大的問題,核心是沒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主體,一個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人。

4、成績只可是是虛榮的人用以吹噓和慵懶的人所恐懼的無聊數字而已,而你既不虛榮也不慵懶。

5、不砸破核桃殼吃不到核桃仁,要讓孩子適當吃苦受罪。

6、玩遊戲不壞,關鍵是怎樣玩。孩子在學校教師說了算,在家裏家長說了算,僅有在遊戲裏他說了算,所以他有進取性。遊戲精神就是3個東西:活力、規則、創新,我們要培養這種遊戲精神。

7、我也很熱情地盼望將來我的孩子當副市長或者當市長,但事實上我認爲這種可能性十分小,因爲要走到這個崗位除了需要努力,也需要機遇,所以我要求我的孩子有一顆平常心。此刻家長往往有一種想法,我自我在一個平臺上十分好,我的孩子必須要超越我。這樣的定位有的時候是很難到達的,這樣對於家長、對於孩子都十分痛苦。

暑假家庭教育微課堂觀後感6

首先,家長和學校要教會孩子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因爲其他失去的東西可以通過努力,或者利用其他手段可以再次獲得,而生命卻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要教會孩子不光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其他人的生命。學校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如增加巡邏次數,人數,加大監控力度,防止校園霸陵,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尊嚴。家長也應該反覆叮囑孩子不可以欺負他人,被人欺負的時候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是請記住她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請給孩子適當的發展空間和自由,不要一味的把父母的意願強加到孩子的身上。父母和老師應該多和孩子做一些心靈層面的溝通,多多瞭解孩子的想法,孩子做錯事情不要一味的指責,這樣會導致孩子下次再做錯了會找各種理由撒謊隱瞞,不敢再說實話。

人生就像是一條高低起伏的河流,孩子是一葉獨木舟,而家長和老師是獨木舟上的兩隻槳。只有兩隻槳目標一致,同時使力,獨木舟才能逆水行舟,奮勇而上;只有一隻槳用力,或者方向目標不一致,獨木舟永遠到達不了想要的高度和位置。家長和老師應該多多溝通,學校可以適當組織家長進校園的活動,讓家長親自參與到學生校園的生活中,實時瞭解孩子的情況,回去後可以根據孩子問題制定適當的家教方案。

情緒不分好壞,只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孩子的情緒是一種很主要的表達方式,家長要善於通過孩子的不同情緒發現他所要表達的主張,引導孩子發泄他的負面情緒,鼓勵孩子積極情緒的自我管理。家長要試着學會“共情”,試着去學着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注與尊重。

父母首先是教育者,不要光想着把孩子送進學校就會有人幫助教育,自己就可以當撒手掌櫃。父母們可以認真的想想,孩子對父母的意義和對老師的意義是不同的,他們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未來,我們下半生的指望,可卻僅僅只是老師衆多學生中的一個。老師即便在花費心思,每個孩子也只能分到幾十分之一,可是父母卻可以有百分之百,百分之兩百的心思用在孩子身上,教育出來的效果有很大的差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孩子人生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傳身教往往對孩子有深遠的影響。

老師主要負責孩子的學業和德育教育,家長請把更多的更多的時間放在孩子的性格培養,品德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上。家校共同努力,讓孩子首先成爲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其次纔是一個棟樑之才,一個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