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期會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一、試卷的評價 。

七年級歷史期會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1、試卷的基本情況:

歷史考試時間爲75分鐘,政治歷史合卷150分鐘。歷史學科 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填空題、材料解析題、綜合運用題、問題探究五類題。

2、試卷的基本特點:

(1)基礎性強。試題立足於歷史基礎知識,以重點知識來設計題目。重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2)標高適度。基於目前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國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試卷沒出現較大的偏題、怪題,試題適中。但是考試內容期中前的佔80%多,期中後學的知識考的太少。

(3)題目設計具有簡明性。題意指向明確,題目的表述較清楚,簡單明瞭,學生審題時一目瞭然。

二、試卷成績情況

秀率差距較大,一班和二班退步了,需要進一步抓緊。

三、學生答題質量分析

1、優點

(1)對歷史教材的主幹知識掌握得較好。學生能根據要求加以複習鞏固,對重點知識的掌握較熟練。

(2)能正確地運用解題方法。大部分學生能採用較常用的直選法和排除法來解答選擇題。

(3)能根據題意認真解答。大部分學生能根據題目的要求,認真分析問題,正確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學生的學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學生的再認再現能力較強;部分學生善於運用已知知識進行分析判斷,此次材料解析題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具備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問題

(1)基本功不紮實。書寫不公正、不規範,錯別字多。如:把“趙匡胤”的“胤”寫錯的學生很多。

(2)同類知識混淆不清。學生對同類知識掌握不牢固,張冠李戴的現象很普遍。如:把“北宋”和“南宋”、把“岳飛”和“文天祥”混淆。

(3)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試題會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題目比例很小,但此類

題目的得分率較低,反映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影響未能正確地加以分析。如:問題探究題中的人物,很多同學答題出現偏差,史實混淆。

(4)複習不到位。本次考試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太好,選擇題錯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學生在複習過程中拿出的時間太少,沒有集中精力去記憶。

四、改進措施

1、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教材,課堂上多引進一些課外史料,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2、注重學生分析、概括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分析、概括和綜合是歷史學習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檢驗學生能力的基本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3、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試題的關鍵詞,捕捉有效信息。

4、根據目前命題的趨勢和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後主觀性題目還會適當增加,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尤其要重視會考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堅持講練結合。

6、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看到成績的進步,要善於表揚學生。

7、抓好後進生。對歷史考試來說抓好10個優生,不如抓好1個差生對均分的貢獻大。同時,要抓好後進班的教學質量。

8、對學生加強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歷史學科術語,全面、完整答題的能力。強調考試中學生一定要分點逐條書寫,注意條理一定要清晰,特別是要強調答案書寫的序號化。

通過這次考試,使我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並努力在以後的教學中克服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問題,爭取在下次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五、今後的教學建議

1、夯實雙基,九年級尤其要重視會考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堅持講練結合。

2、通過多媒體的運用、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程度等措施來提高課堂效率。

3、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看到成績的進步,要善於表揚學生。

4整、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與訓練,加強答題的規範性訓練。注意培養學生細心審題的習慣,培養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能準確分辨出題幹中的.提示項、限定項、干擾項、中心項和求答項,答題中注意規範和簡潔,以保證答題的正確性和使用恰當的時間答題。

5、抓好後進生。對歷史考試來說抓好10個優生,不如抓好1個差生對均分的貢獻大。同時,要抓好後進班的教學質量。

6、對學生加強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歷史學科術語,全面、完答題的能力。

七年級歷史期會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篇2]

一、考試成績基本情況

七年級參加考試22人,及格19人,其中80分以上8人,70—79分5人,60—69分6人,不及格3人,平均70.6%,合格率86.4%,優良率36.4%,學困率9.09%,極差率4.55%。

二、試卷的基本情況:

1、歷史的題型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大類

2、試卷的基本特點:

(1)基礎性強。試題立足於歷史基礎知識,以重點知識來設計題目。重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2)標高適度。基於目前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國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試卷沒出現較大的偏題、怪題,只有個別題目稍難點。整卷的試題難度應該說是適中的。

(3)題目設計具有簡明性。題意指向明確,題目的表述較清楚,簡單明瞭,學生審題時一目瞭然。

二、試卷成績情況

本次考試,我校七年級兩個班,總體考試成績來看,七年一班平均分72.7,優秀率62%,及格率爲81%;七年二班平均分78.8,優秀率71%,及格率爲83%。兩個班及格率差距不大,但優秀率差距較大,對於七年級來說,一班的優秀率太低,需要進一步抓緊。

三、學生學情分析

1、優點

(1)對歷史教材的主幹知識掌握得較好。學生能根據要求加以複習鞏固,對重點知識的掌握較熟練。

(2)能正確地運用解題方法。大部分學生能採用較常用的直選法和排除法來解答選擇題。

(3)能根據題意認真解答。大部分學生能根據題目的要求,認真分析問題,正確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學生的學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學生的再認再現能力較強;部分學生善於運用已知知識進行分析判斷,此次判斷題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具備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問題

(1)基本功不紮實。書寫不公正、不規範,錯別字多。如:“曲轅犁”寫成“曲轅梨”,把“南宋”寫成“宋朝”。

(2)同類知識混淆不清。學生對同類知識掌握不牢固,張冠李戴的現象很普遍。如:把“吳道子”寫成“閻立本”,把“李白”寫成“白居易”。

(3)讀圖、地點類的知識掌握不到位。如第15題,把A和B的地點寫顛倒。

(4)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試題會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題目比例很少小,但此類題目的得分率較低,反映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影響未能正確地加以分析。如:綜合探究題中的用史實證明觀點,很多同學答題出現偏差,史實混淆。

(5)複習不到位。本次考試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太好,選擇題錯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學生在複習過程中拿出的時間太少,沒有集中精力去記憶。

四、改進措施

1、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教材,課堂上多引進一些課外史料,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2、注重學生分析、概括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分析、概括和綜合是歷史學習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檢驗學生能力的基本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3、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試題的關鍵詞,捕捉有效信息。

4、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看到成績的進步,要善於表揚學生。

6、抓好後進生。對歷史考試來說抓好10個優生,不如抓好1個差生對均分的貢獻大。

7、對學生加強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歷史學科術語,全面、完整答題的能力。強調考試中學生一定要分點逐條書寫,注意條理一定要清晰,特別是要強調答案書寫的序號化。

通過這次考試,使我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並努力在以後的教學中克服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問題,爭取在下次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七年級歷史期會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篇3]

今年七年級歷史測試考試試卷正是在去年“能力立意”的基點上,穩中求變,變中求新,既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的課程理念,又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激勵教師積極進取,努力探索歷史教育教學改革的新途徑。

一、試卷評價

試題本着有利於基礎教育爲培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合格人才與勞動力的水平測試,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與考試標準的基本要求,在題型、題量、難度係數基本保持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知識考查內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對指導基礎教育歷史課程改革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

從試卷中我們可以看出:

(1)全卷三種題型,即:選擇、材料分析、論述題。三種題型的優化,全面考查了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全卷主客觀試題分配恰到好處,其中選擇題佔了45%,便於檢測學生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論述題佔55%,則側重考查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三種題型的配置充分體現了水平測試的雙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課改、教改與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學生正確處理歷史材料以及綜合分析與表達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識面廣,且知識範圍分配合理。試題全面覆蓋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材,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民族、等各個方面知識點,而且知識範圍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課程標準與考試標準的要求。這就有利於全方位檢測學生對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側面的歷史知識。

(3)突出了對學科主體內容和歷史知識內部聯繫的考查。今年試卷考查的內容全部都是學科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沒有偏題、怪題,體現了國中歷史教學的普及性、基礎性。同時材料分析題和論述題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現實性,特別是從歷史事件本身的聯繫與影響方面着題。

(4)試題充分體現了課標與考標規定的知識與能力目標,靈活考查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理解、比較、分析、綜合及遷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顯地反映出考查學生理解、分析、綜合層次的知識內容達70%,側重考查了學生多元歷史思維能力。

二、答卷評述

1、總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兩點:一是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歷史教學中仍然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與記憶,還沒有真正轉軌到能力的培養上來,而許多學生只知道死記書本;二是試題綜合性較強,難度偏高。這表明我校的國中歷史教學改革正在邁出可喜的步伐,以培養學生能力爲核心的課堂教學改革正逐步升溫,這對進一步啓動和推進我校新的課程改革有着較大的促進作用。

2、客觀試題、基礎知識試題得分率較高。

3、主觀試題及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試題得分率較低。

總之,考生在答卷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一系列表象,爲指導我們今後的歷史教學和考試提供可貴的一手資料,我們應深刻剖析。

三、關於教研教改的理性思考

2011七年級水平測試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讓我們清晰感覺到嶄新的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的脈搏在沸騰,我們只有全面更新全體師生教與學的理念,徹底轉變師生教與學的方式,才能不斷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因此藉助這次水平測試,我們作出瞭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新的課改指導下的歷史教師,應全面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觀念,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指導學生全面地辨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學生應全面轉變學習方式,倡導積極主動的探究式學習,勇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避免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從而把新的課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練把握課標和考標,高度重視歷史學科能力的培養。面對教考改革的新形勢,我們應以“兩標”爲基礎,組織學生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注重中外歷史知識的有機滲透,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歷史概念;應反覆運用歸納法、演繹法、聯想法、比較法、啓發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全方位,多層次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罰,讓學生的思維在“發散--集中--發散”的多次循環往復中產和豐富的“歷史智慧”,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和基本的歷史素質。

3、努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今後的歷史考試能力要求越高,學習難度越大。因此,培養興趣是關鍵,我們的歷史教師要想方設法,生動活潑地開啓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主動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視後進生的轉化與提高,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我們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課程改革,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讓我校的歷史教育教學改革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