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習俗(彙編15篇)

端午節的習俗1

在屈原的傳說尚未廣泛流傳前,端午的習俗仍因襲對惡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爲主要原則。崔寔(逝於一七~)的《四民月令》記載:“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黃連丸、霍亂丸;採葸耳,取蟾諸,以合創藥,及東行螻蛄。”除了治難產的縷蛄外,其餘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見疾病的丸藥。

端午節的習俗(彙編15篇)

應劭的《風俗通》則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從“長命”、“續命”等名稱看來,就可以知道,當時人是多麼畏懼惡日對生命所造成的威脅。不僅在實際上製作治病的丸藥,在心理防衛上,也要仰賴五彩絲來抵禦那超自然,不可見的鬼魅及兵災。

儘管有這些顧忌在,端午的生命力並未因之減,積極祈禳的習俗仍隨處可見。周處(240-約299)的《風土記》記載晉朝新興的端午習俗有:“採艾懸戶上,踏百草、競渡”等。懸艾固然是爲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後來稱爲“鬥百草”的遊戲。而被視爲端午特色的競渡習俗,也在此時出現。據宗懍(約四九八-五xx)的《荊楚歲時記》按語:“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爲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記》中並未確實記載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說顥然是受了傳說的影響。事實上,競渡、祈禳。表面上是爲拯救屈原而舉行的競渡,基本精神仍不脫惡日驅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爲“浴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採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是用來鍼灸。據說這種艾草,在鍼灸的時候別具有療效。一般人則將艾草紮成虎形,或是剪綵作爲小虎,再粘貼艾葉於其上,在端午節時配戴。除了採艾之外,也採菖蒲來泡酒。

到了唐朝時,端午已成了個重要的節日,宮廷中也有種種的慶祝活動。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賞賜臣下。王溥(922-982)的《唐會要》卷三五記載,貞觀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筆題字的“飛白扇”賜給長孫無忌及楊師道。他說:“五日舊俗,必用服玩相賀。今朕各賜君飛白扇二,庶動清風以增美德。”不只是寵臣有賞,一般文武官員也各有賞賜。馬縞(約十世紀中葉)的《中華古今注》記載貞觀中,端午賜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唐書?6?1禮樂志》也記載,天寶年間於端午節以衣、扇獻於祖陵。

王仁裕(880-956)的《開元天寶遺事》捲上記載唐玄宗時:“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巧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行此戲。”不過,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遊戲,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經濟實惠的扇子來應景。李淖(約八八~以後在世)的《秦中歲時記》記載:“端午前兩日,東市謂之扇市,車馬特盛。”溤贄(約九~四前後在世)的《雲仙雜記》卷一引《金門歲節記》也說:“洛陽人家......端午以花絲樓閣插鬢,贈遺避瘟扇。”(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葉製成,由於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謂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來)。

唐朝新興的端午習俗,還有所謂的“五時圖”。段成式(約803-863)的《酉陽雜俎》卷一記載:“北朝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所謂“五時圖”,就是在紙上畫蛇、蠍、蟾蜍、蜥蜴、蜈公,也稱“五毒符”。據說這五種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時存在時,纔不敢互相鬥爭,得以和平共處。所以,掛五時圖就可以防止這些毒蟲作怪。

宋朝的端午節物,比起歷代,更見精緻。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1147)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糉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

端午節的習俗2

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

根據民間的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可以瞭解到,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屈原一心想着聯和齊國對抗秦國。然而,屈原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對,最後屈原遭遇陷害,被貶黜。在流放期間,當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後,傷心欲絕,抱石投汨羅江。

端午節吃糉子的意義是什麼?據悉,在屈原死後,楚國的老百姓都悲痛萬分。爲了不讓屈原的屍體,遭到魚蝦的侵蝕。人們都自發的向江中投糉子。端午節吃糉子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爲了紀念屈原,這一節日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節爲什麼包糉子?民間也有其他的一些說法,但是,流傳最爲廣泛的就是爲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吃糉子的意義是什麼?端午節吃糉子,就是爲了表示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崇敬。

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在端午節吃糉子已經成爲了一個特定的節日習俗,無論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會在這一天吃糉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通過吃糉子來祭奠屈原。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依然承襲着傳統。都會選擇在端午節這一天賽龍舟、吃糉子。這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精神的慰藉。端午節吃糉子的意義是什麼?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儘管不同的地區,糉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糉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如今,20xx年的端午節馬上就要來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裏,人們依然會親手包糉子。這是對屈原的懷念,也是對歷史的尊重。

什麼人不適合吃糉子

糉子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專家還建議一些人最好別吃糉子。

心血管病患者:糉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糉子和豬油豆沙糉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兒童:糉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吃糉子需要注意什麼:

糉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一個普通的鹹肉糉子,含米量約一碗左右,熱量約爲400至500卡路里。因此,專家建議,吃糉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吃糉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可以避免因吃糉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糉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端午節的習俗3

  一、龍行桑江(漢族)

思路:這裏的桑江不光代表這條河,還泛指整個龍勝。龍代表什麼,桑江河在龍勝境內蜿蜒曲折,是一條龍;整個活動在端午節期間進行,龍舟是一條龍;這個節目穿着漢族服飾,漢族大部分地區以龍爲圖騰,又是一條龍;龍的傳人,龍勝人更是一條龍。

鏡頭創意:

1、谷歌地圖上用紅線勾勒出龍勝境內的桑江河,桑江河邊安靜的小村莊,村邊的大榕樹,江面上的鐵索橋和風雨橋,截斷江面的電站蓄水庫,沿江漂流的遊客;

2、賽龍舟的若干場景:畫龍點睛;龍頭下水;船頭鼓手揮舞的鼓棒;整齊劃一的划槳動作;船槳滑入水面激起的浪花;槳手有力的臂膀;龍舟穿行於河面形成的擴散水紋,兩三隻龍舟船頭追逐行進,互有先後的畫面;獲勝者的振臂歡呼。

3、漢族民族特點:石拱橋、楚南館;做豆腐、納布鞋;打背工時唱的挖地歌;漢族服飾首飾頭飾。

  二、梯田之春(壯族)

思路:創意稿重點提到了藕耕和九齒耙,圍繞一兩點展開畫面,從大場景和局部細節組織鏡頭,最後出現梯田放水後的景色

鏡頭創意:

1、九齒耙下到田裏是看不清樣子的,用一組鏡頭表現農民背農具從家走到田頭的過程,離開家門口,走過石板路,路過寨子裏比較有民族特色的建築或者地標物。

2、藕耕的重點在於藕,就是兩人合作,前面拉犁者的肩頭,如果是女人拉犁,肩頭臉龐以及頭飾耳環的特寫,一個斜向滑軌的鏡頭表現拉犁和扶犁的中間的那根繩子,拉犁者有一隻手握在繩子上的,緊握繩子的特寫;扶犁者隨着犁把左右晃動的手,擡起放下的耙,裹滿泥巴的赤腳,如果赤膊,拍厚實的背部肌肉特寫。

3、多人勞動的場面,人物背景中隱約的村舍

4、勞動中小憩,倒水喝水,吃五色糯飯

5、朝霞影印下一片片鏡子一樣的水田。

  三、《長髮吟》(瑤族)

思路:梳頭和盤發的鏡頭已經有不少素材了,加強洗髮和護髮的畫面

鏡頭創意:圍繞紅瑤洗髮過程拍特寫,砍茶麩,煮淘米水,過濾茶麩水,配置特製洗頭水,洗頭水從頭上澆下,滋潤烏黑的頭髮,幾個紅瑤小姑娘一同洗髮時的嘻戲。

紅瑤護髮的過程我不太瞭解,大家補充。

  四、《苗嶺秀》(苗族)

思路:這個節目在龍勝可以說是資深節目,五十大慶有,六十大慶有,剛過半年的旅遊節還有,而且連名字都不改。實在佩服主創們的執着。我對苗嶺秀的第一認識是曾倩她們八個人在六十大慶晚會上唱的那首歌,歌聲高亢嘹亮,像少數民族姊妹喊山的號子在耳邊迴響。配合歌聲起伏,搭配高山流水,紅花綠樹,苗族男女的節日盛裝,再來點苗家油茶的畫面。

鏡頭創意:竹林或者芭蕉樹下對歌調情的少男少女,穿着節日盛裝往來於石板路上的村民,路旁晃動的狗尾草,山間的小瀑布,潺潺的溪水,火塘邊的油茶,打茶敬茶喝茶的畫面,大山,竹林,歇腳的亭子。

  五、《蘆笙踩堂》(侗族)

思路:特有的建築鼓樓、風雨橋,特有的飲食酸鴨酸魚酸骨頭,特有的樂器蘆笙,特有的敬酒勸酒儀式,再加上場面歡欣鼓舞的踩堂,多麼和諧的場景,多麼生動的畫面,如實展示這些東西就足夠畫面了。

鏡頭創意:大唐灣那裏都有,從做飯切酸魚酸肉開始記錄,上桌敬酒,直到篝火表演,唱多耶歌舞

端午節的習俗4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懸菖蒲;糉子香,香囊鼓,龍舟下水擂戰鼓……”一轉眼,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中國傳統節日,這期間我可以品嚐心中的絕世美味——糉子。

“包糉子咯!”外婆拿出浸好的糯米、洗乾淨的糉葉、醃漬過的鮮肉,只見外婆把兩片糉葉折成漏斗狀,放入一小把糯米,再拿了一塊大約八釐米長、三釐米寬的肉放在糯米上,接着再用糯米蓋在鮮肉上,然後用另一片糉葉把前一片糉葉裹上,最後用繩子紮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下一步就開始煮糉子了,外婆先把糉子放在高壓鍋裏,再放一些水淹過糉子,大火煮30分鐘,熱氣騰騰的糉子就出鍋了。一開鍋,一陣糉香撲鼻而來,待剝開後咬一口,肉油而不膩,而且很軟,我一下子就吃完一個,真是太好吃了,一般我都要吃兩個呢!

吃糉子的時候我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他是楚國大夫,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得到了老百姓的愛戴。因爲遭饞去職,他被趕出都城。後來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但是又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因此在農曆五月五日那天,他抱石投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死後,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他們怕水裏的魚蝦會傷害屈原,就把飯糰投入江中。後來人們在飯糰外面包裹了糉葉,就形成了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就有了吃糉子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5

眼看端午節一天天的臨近了,那象徵端午節的各種形式,不同餡兒的糉子也琳琅滿目的出現大小超市的貨架上了,當然那些小商小販也不甘落後,在他們的攤位也相繼擺滿這樣那樣的不同式樣的糉子。你要自己包也行,糯米有得賣,糉葉也有人賣,無論那個在集市上都能夠買到。

端午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之一,也是民間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流傳下來的習俗。說到屈原,讓我想起了他的“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嘆息。縱觀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沉醉於社會的那些個大染缸裏不願意醒來呢!還有人自我解嘲道:“常在染缸邊上走那有不溼鞋”的論調。其實那些人只不過爲自己的行爲找藉口罷了。你不清,你想濁,又何必爲自己的行爲找藉口 。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們每一個都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任,不要爲自己的行爲找藉口。那些爲自己的行爲找藉口的只不過是爲自己的罪責開脫罷了。歷史上的屈原不是以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了嗎,所以他最終選擇了清而受到人們的尊重流傳千古,也纔有了今天的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糉子是必不可少的吃食之一,而且由於地區的不同,不僅餡兒的用料不同,不過主料都是糯米,只是在糯米里參各式各樣的配料,喜歡素的就參一點點紫米,或是花生什麼的,而喜歡葷的則放一些牛肉火腿什麼的,當然也有的人喜歡什麼都放一點點的,總之,你到超市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挑選到自己喜歡的一種。

所包葉子也是因地區而異各有所別,有的地方用竹子的葉子來包,有一種叫大棕竹子的葉子人們就拿它來包糉子;有的地方用糉花的葉子,糉花可以做掃把,而葉子就被人們用來包糉子;有的地方用的葉子則是屬於蘭棵植物的一種,這種葉子不僅葉片綠色間帶有點點白色斑點,當然極少的的斑點是金黃色的,而且本身就具備一種蘭草的自然清香,所包出的糉子在煮熟之後葉子的綠色不會染飯,而且能夠把葉子那份蘭草的自然清香滲透於糉子裏面,吃起來就自然而然有一種蘭草的清香了,糯米的清香加上蘭草的清香在包的過程中就能夠淡淡的聞得到了,在煮的過程中更是香飄四溢,糯米飯的清香加上糉葉的清香吃在嘴裏是別有風味,所以在包糉子的葉子中是特別好的。遺憾的是我在網上根本查不到這種屬於蘭棵植物包的糉子圖片。

在我們華寧縣的縣城以及所屬的周圍的鄉村到各個鄉鎮所用的葉子也是不盡相同的,縣鎮以及所屬鄉村包括山區用的葉子就是屬於蘭草的自然清香糉葉,而盤溪、華溪用的是糉花葉子,所包的糉子不僅在煮以後會染成綠色,而且沒有那份蘭草的自然清香。華寧用來包糉子的這種蘭棵植物葉子多生長在山區一些揹着太陽陰暗潮溼的地方。只要沒有霜雪的侵襲,這種糉葉一年四季都是常青的。現在有的人家把它作爲觀賞植物來栽種,我家門前就栽着一小塊,每年端午節不用去買糉葉,用自己家種的就夠了。

說到包糉子,也把我的思緒帶到了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在那個窮的叮噹響的生產隊時期,市場上是沒有糉子賣的,要吃得自己包,那個時候能夠有糯米包糉子就不錯了,其它配料是談不上的,能夠吃得起糉子的人家也不算多。我們這裏還有一個習俗,無論哪家的兒子定了人家的閨女做媳婦,在沒有結婚以前每個傳統節都得給女方家送禮,而端午節送的禮物中糉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即便自己家吃不起糉子,到了端午節也要準備好糉子送女方家的禮,而並不是每一家的女主人都會包糉子,所以只能請人包了。

我家當然是吃不起糉子的,不過我媽媽卻很會包糉子,所以每年臨近端午節的時候,周圍鄉村的人家都會用撈飯的燒箕擡着糯米和葉子以及扎條來叫我媽媽給包了,扎條那個時候多用棕葉撕開成條狀,也有的用麻線。當然包糉子是在晚上,在水油燈下,有的時候一個晚上都會來好幾家,排着隊等。在包糉子的過程中童年的我就坐在旁邊手託下巴目不轉睛地看着,只見我媽媽把一個或是兩個糉葉疊在一起兩手疊成一個錐形,然後左手拇指和其它四個手指頭輕輕掐住,用右抓米放入,待裝滿那個錐形的圓筒之後,再用一支筷子插幾下,大概是爲了讓糯米實落,然後在葉子的搭接處插入一個或是兩個葉子,如果不平就用剪刀剪一點點,封起口來,右手抽一條紮帶紮起來就完成了,當然要藉助牙齒來結疙瘩才能完成,因爲右手不能放開。那個時候的人沒有現在的意識和觀念,包糉子也是不收錢的,只當是幫忙,有識相一點的在包完了之後會拿兩個糉子分給我和兩個弟弟,當然我媽媽也會客氣的說句客套話,我和兩個弟弟則是歡喜不已。不識相的也就擡着走了,我的媽媽也沒有什麼什麼說的,反正是會在手上的活兒。

我媽媽不僅會包糉子,而且會包各種不同花樣的糉子,有一種叫四角糉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包的,四角糉是四個角一樣大,需要兩個大小差不多的葉子,而且需要長形的,一個葉子疊兩個角,兩個角是正疊一個,反疊一個,然後裝上米,插在米里,然後再疊另一個葉子的兩個角,最後兩個葉子的口連在一起,就成爲四角糉了,由於四角糉比較挑揀葉子,所以能夠包的葉子也比較少,也很少包,所以大部分還是一般性的糉子,當然一般性的糉子也就容易多了。

記得在土地下放以後,我媽媽還包過糉子去賣,因爲有幾個四角糉子,所以一下子就被人買去了,大概覺得好奇吧,現在在市面上我都沒有看見過那樣包法的糉子,遺憾的是在網上圖片中也查不到。

包糉子的糯米得先淘一下,把水控幹,不能含太多的水分,所以得用撈飯的燒箕裝,糉葉是把沒有葉子的靠近根部的莖用剪刀剪了,然後洗乾淨了,在包的時候不能太緊了,不然煮不熟吃,當然也不能太鬆了,不然就散了。對於這個包糉子的巧技我始終沒有學會,我會包,問題出在捆不起來,一捆就散,大概因爲我的手太小了,在扎的過程中握不過來,所以一紮就散了。現在好了,不用自己包也能夠吃到清香的糉子。

不過在我們吃糉子的同時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不僅知道吃糉子的習俗,端午節的來歷,多給我們的孩子講講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讓孩子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投汩羅江的殉國日。

端午節的習俗6

你知道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端午節的由來是:在戰國有一個叫屈原的人被小人趕去飄遊,在飄遊時寫了許多詩,所以端午節也叫詩人節。後來,因爲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了,於是跳汨羅江自殺了。許多人划着船來來回回地打撈,屍體並沒有撈到。有一個漁夫往水裏面扔食物,說給龍蝦吃飽了,不再咬屈原的屍體了。一位醫生往裏面倒了很多雄黃酒,說是可以藥暈蛟龍。後來,人們在食物上包一種葉子,就成了現在的糉子。

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戴香包、插艾葉、戴五彩繩。五彩繩的顏色有紅、黃、藍、黑、白五中顏色組成。南方過節要吃“五黃”: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人們還要在兒童的頭上畫“王”字。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一起說一說吧!

端午節的習俗7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書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這部著作,可以說是周處給後世中國人留下的一筆寶貴遺產。不過在中國百姓心中,更爲人們所熟悉的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圖爲周處處三害故事插圖——周處鬥蛟龍。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緣起和許多節俗活動均與夏令有關,且與夏至時間相鄰,故稱爲夏節。晉代周處《風土記》就說過:“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從字面上來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爲端一,八年級爲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爲“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義。還有一種說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爲了避諱,改五爲午,從此,端午之稱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爲“重五節”或“重午節”。

【端午節的傳說】

位於介休綿山的介子推母子像。介子推是清明節由來傳說的主角,可也有人認爲端午節的由來與他有關。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歷代學者有着不同的說法,各地也都有着很多傳說。我們只能把這些說法羅列出來,供諸君一覽。至於哪一種說法更接近真相,還有賴於學者們進一步考證。

一說認爲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爲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二說認爲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說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說認爲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爲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說認爲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六說認爲樑宗懍《荊州歲時記》轉述,端午是爲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說認爲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爲祭祀先祖日。

八說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爲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說認爲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廕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爲門戶飾,以懲惡氣。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爲,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衆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在上述這些傳說中,端午紀念屈原一說因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剛正不阿的人格力量及其詩作的深遠影響,秦漢以後由楚地逐漸傳遍神州,爲人們所認同並相沿迄今。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時,我國江漢平原的人民必食黃鱔佳餚,他們認爲“端午黃鱔賽人蔘”。

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蔘”之說。

雞蛋

我國很多地區有在端午節吃蛋的風俗。茶葉蛋、鹽水蛋、大蒜蛋都是端午節的風味佳餚。

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着,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爲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吃大蒜蛋: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裏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打糕

朝鮮族同胞在製作打糕。端午節也是朝鮮族人民的節日,打糕是他們最主要的端午食品。

吃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棰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吃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端午節的習俗8

舊俗在端陽這天要“祝饗”,即祭祖,這與每年的清明祝饗有着同等重要的意義。其他例如吃糉子,薰艾蓬草,插菖蒲劍,飲雄黃酒,吃煨大蒜頭、鹹鴨蛋,掛鐘馗像,洗百草裕等等。小孩額上要用雄黃寫“王”字,穿老虎皮或者五毒衣——繡有五毒的衣服,意爲避邪防毒。這些習俗看似毫無關聯,其實大都是一種蛆蟲消毒的措施。從端陽開始,氣溫會逐漸升高,疫病開始逐漸流行,此時採取一些防蟲消毒措施是很必要的。

無錫端午習俗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活動,即划龍舟。無錫地區的划龍舟是很有講究的,有很強的地域特色,稱之爲“蓉湖競渡”。

競渡的地點選在北塘黃埠墩一帶,因爲這裏是古芙蓉湖所在,水面較其他河道開闊,距離北門也不遠。

正式的競渡需要幾年才舉行一次,正式比賽所用的龍船共有13只半。這13只半的龍船代表了無錫城鄉14所神廟。他們分別是梨花莊的延聖殿,東門外延壽司殿,南門外南水仙廟,西水關外西水仙廟,南門外的張元庵,北門外府城隍廟,南門小南海,西門四大天王廟,江尖上關帝廟,船廠裏三大老爺廟,以及其他泗堡橋,大小河上,北水關,惠山浜的四所神廟。由於惠山浜的龍船有時參加有時缺席,所以稱參賽龍船爲“13只半”。

龍船在每年比賽之後都將船底鑿穿,沉放在相應的河道中,只將龍尾露出水面,等到下次比賽時再撈起修理。沉放龍船的河道都是小型的專用河道,統稱爲“龍船浜”,在無錫這樣的龍船浜有14條,例如:大窯路龍船浜,沉放南水仙廟龍船;日暉橋龍船浜,沉放張元庵龍船;船廠裏龍船浜,沉放三大老爺龍船;迎龍橋龍船浜,沉放西水仙廟龍船,等等。

每隻龍船的顏色都不相同,如:張元庵的石灰龍;南水仙廟的烏金龍;西水仙廟的太保龍;三大老爺廟的綠龍,等等。每隻龍船都有三四層高,頂用青布作幔,樹立彩旗,五彩繽紛,中央設有神龕,供奉各廟神像。因爲競渡最先是紀念屈原的,所以每船都懸掛有繡着“楚國遺風”的錦旗。

在正式比賽之前的四月末旬,各路人員就要在龍船浜附近進行水上操練,每船一般都有二十名左右水手,比賽之前他們都要在神像前盟誓,如果比賽中有人墜水,一律不予營救。

正式比賽那天全城沸騰,人們爭相前往北塘觀看。《錫山景物略》載:“往看者無大小,無貴賤,無男女,無城鄉,水路併發。路則演塘擺列,如堵如屏,可四五層,有面無身;水則自酒船以及田船,互相擊撞,水爲不流,龍舟亦擠入各船幫至不得伸縮。”

比賽結束之後還有許多餘興節目,如由官紳或名妓,將活鴨、酒罈等扔入水中,由水手搶奪,搶到者就可以去官紳或名妓處領賞。

蓉湖競渡直到民國仍十分熱鬧,且規模甚至超過前代。這是由於清末民國時期無錫地方商人勢力崛起,而各神廟此時基本都成了各行業的公所,如延壽司殿爲酒業公所,延聖殿爲木業公所等等,蓉湖競渡也就成了他們展示財力的大好機會。

無錫解放後,無錫端午習俗這些活動統統停止,只在1958年,“綠龍”還進行過一次競渡,在之後的'近半個世紀中,蓉湖競渡連同其他端陽習俗一起,漸行漸遠,退出了我們的生活。

端午節的習俗9

一說到端午節,我就想到了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五月節、龍舟節……端午節有很多習俗,聽我來說一說吧!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或窗戶插艾蒿、掛菖蒲,用來驅蚊避邪保安康。

賽龍舟和吃糉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習俗。相傳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被奸人所害被流放。他在流放途中聽到了他的國家快要滅亡了,悲憤交加,投入汨羅江自殺了。老百姓爲了不讓魚蝦吃他的遺體,於是就把糯米糰子扔到河裏。從那以後,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就傳承下來了。

糉子的形狀很特別,有棱有角、口味應有盡有,比如鹹肉餡的、香芋餡的、紅棗餡的……吃起來軟軟糯糯,好吃極了。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有戴長命縷、吃五黃、佩香囊等等。我們作爲新時代的好少年,要把這些習俗好好地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習俗10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端午節的習俗簡單介紹4:懸艾

端午節的習俗11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大開了一個眼界,對包糉子有了新的認識。

我乖乖地坐在姥姥的身旁耳濡目染,簡單的包糉子還能難住如天才般的我,我認爲我自己能夠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的糉子是非常的不容易呀!

終於開始動手了,我激動的心也燃一燒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姥姥的樣子也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最底下放了一個又紅又大的一顆棗,再用已經浸泡好的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非常得意,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了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姥姥替一我解了圍---弄掉了一些米,我這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了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菜一碟,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了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一圈,我還認爲姥姥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一不小心拉了一下繩子,只聽見"嘩啦"一聲,糉葉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落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種各樣的糉子在姥姥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三隻。

糉子熟了,我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和快樂。

端午節的習俗12

1:賽龍舟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2:端午食糉

端午節要吃糉子,這是我們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做“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糉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糉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糉葉。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統稱糯米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糉,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糉給考生吃。

3:佩香囊

端午節的時候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我們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4:懸艾

民諺中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我們中國的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爲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糉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端午節的目的

目的在於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端午節的習俗13

端午節的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端午食糉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爲廣東鹼水糉。

20xx年端午節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端午節的習俗14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

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

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糉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吃完糉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衆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爲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衆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節的習俗15

幾千年前,見逐而作《離騷》的屈原先生,懷着一腔愛國熱情,懷抱對祖國沉淪的悲痛,跳進了滾滾江水之中。人們爲紀念這位爲人敬仰的愛國志士,每年的農曆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會向江中投擲糉子(葉包飯,飯夾棗)。久而久之,這便成爲一個習俗,而這天也被命名爲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僅是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激發人們愛國熱情的契機,每每打開糉子,眼前就會情不自禁地浮現一份流傳千古的愛國忠魂……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端午節已不再屬於中國,在不久前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頒佈的新一批文化遺產中,端午節堂而皇之地成爲韓國的文化遺產,不禁讓衆多華夏子孫大跌眼鏡。咱們在得知這條消息之後該做些什麼呢?抱怨聯合國相關機構處事的不嚴謹?批判韓國對歷史的歪曲?或是爲“糉子”的專利移交而感到惋惜?我想都不是,應該反思……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曆史的泱泱大國,在這期間,有許多值得沿襲的傳統和文化。當然,咱們的思維不能一成不變,要進行適當的篩選,適當的改進。但將它們統統淡忘是萬萬不可的,有人會說:咱們每年也都在過端午節,不能算淡忘。這話聽起來不錯,可是仔細想想,咱們除了在“過”端午節之外咱們還做了些什麼,還由於節日有過什麼樣的心靈觸動嗎?節日總歸是要過去:庸庸碌碌,平平常常和往日一樣消磨一天的時間,只是食譜變換,增加了一道“糉子”,還要被挑三揀四。這就是中國的端午節,也許人人都會在那天想起屈原的投江,但不知能有多少人真正爲他投入江水時飛濺的愛國情緒所震動?咱們正在腐化歷史的精髓,壓縮古人的情操,折斷傳統的翅膀。

反觀韓國,不論端午節的起源是非,先看看他們對傳統的尊敬:孔子所宣揚的禮儀在很久之前傳入韓國之後再也沒有中斷過,韓國人對禮儀的遵循超過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他們對孔子的崇敬也超過了中國人,咱們只會死記硬背那論語,而韓國人早就將論語付諸於行動。在10年動亂期間,中國人批判孔子精神的年代,他們卻對者這爲禮儀之父頂禮膜拜,也真正將孔子的精髓拜入信仰之中。咱們辨證多年之後,才發現孔子精神需要取捨地保留,而黃海彼岸的國度卻將其日益完善。近年來韓流之風颳得國產電視劇站不住腳,從他們的電視劇中,很多中國人驚歎那裏的禮儀,要去學習,效仿,但那其實是咱們的祖先創設的傳統啊!那咱們還有什麼理由批判端午節的歸屬呢?自己不珍惜傳統,把傳統的歸宿交給尊重崇敬它的民族真是理所應當。

引用一句論語:“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在題目中寫下“我家鄉的…”就是想讓大家明白,傳統不能丟,不能全盤否定。由於,端午節永遠是咱們家鄉的節日,是每個中國人懂得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