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法國是一個非常自由的國家,造就了它豐富多彩的習俗文化。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法國各方面的的風俗習慣,希望大家喜歡!

法國人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法國人的風俗習慣介紹

法國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他們一般會過一些宗教性節日和民俗類節日。宗教性的節日像是復活節、聖女貞德節。而民俗性的節日像是聖誕節、新年、勞動節、萬聖節等等之類的活動。法國人對節日非常的重視,每個節日來臨前都會提前準備。

法國人很注重個人的隱私,在聊天時,最好不要過多的打探其個人問題。法國人也會守時,但是遲到也是常見的,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在法國旅遊,得到當地居民的邀請去參加宴會之類的.,最好是準時去,要是稍微遲到只要說明理由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千萬不要早到,這是不禮貌的行爲。在法國送禮物也是一件講究的事情。法國人不太注重禮物的貴重與否,但是會關心包裝的精美度。

大家都知道在法國是一個實行接吻禮的國家,接吻禮有很講究和嚴格的規定。有夫妻、朋友、親戚等等之間的不同規範和形式。在一些社交和公共的場合,法國人也會有一些細節方面的講究。

在法國旅遊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但是雖然法國人熱情、好客,但是去旅遊前,還是要了解相關的關於法國人的知識,不要做些給他們風俗習慣有悖的事情。

  布依族有唱民歌的習俗

布依族的民歌,富有民族特色,有敘事歌、古歌、生產勞動歌、習俗歌、情歌、苦歌、哭嫁歌、兒歌、新民歌等。或用布依語演唱,或用漢語演唱,句式和結構不盡相同。用布依語演唱的有五言、七言、雜言三種句式和單段、雙段、長篇三種章法。單段歌又稱“散花調”,即單獨一段自成一首;雙段歌又稱“雙調”,即一首分成兩段;長篇歌由若干段組成,或篇幅雖長、不分段落。曲調有“大調”、“小調”之分。“大調”用於婚喪等隆重的場合,音調高昂大方,引人入勝;“小調”則在月夜或“朗紹朗冒”談情說愛的時候唱,音調柔和、婉轉、活潑動聽。演唱方式有獨唱、對唱、重唱、齊唱等。凡遇建房造屋、迎親嫁女、老人亡故、迎來送往等場合,都要唱相應內容的歌。有時要晝夜不停地唱數天,這往往帶有互相比賽的性質。能歌者對身邊的花草、雀鳥等,都可以激起其創作的靈感,編唱出優美含蓄的歌詞來。

1950年以後,人民政府爲布依族培養了自己的作家隊伍,這些作家創作了不少布依族書面文學。如長篇小說《大古山的黎明》、《將軍被刺之謎》等,中短篇小說《山鷹飛過河谷》、《兒女們的事情》、《迷夢》、《崖上花》等,散文集《綠色夢》、《瀑鄉風情錄》、《太陽女》等,詩歌集《盤江放歌》、《葉影集》、《山河戀》、《遠山》、《古井》等,劇本《羅細杏》、《金竹情》、《黑山漢子》等,電視連續劇《六馬兄妹》、《布依女》等。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有三部《布依族文學史》正式出版。

布依族常用的樂器有嗩吶、月琴、葫蘆琴、竹琴、巴勒、洞簫、短簫、姊妹簫、銅鼓、牛骨胡等。銅鼓是布依族最古老、最具有民族特點的樂器。它全部用青銅鑄成,鼓身鑄有各種花紋圖案。1950年以前,幾乎每寨都有銅鼓,隆重節慶必敲擊爲樂。舉行喪葬、祭祀,則只有摩公才能按照儀式的程序敲擊銅鼓。

布依族的舞蹈主要有《織布舞》、《糠包舞》、《獅子舞》、《龍舞》、《轉場舞》、《鐃鈸舞》、《花裙舞》、《銅鼓舞》、《銅鼓刷把舞》等,舞蹈動作優美動人。它們把布依族生產生活和風俗習慣融爲一體,用藝術形式生動地表現出來,深受人民羣衆的喜愛。

貴陽、長順及黔西南冊亨縣等地區流行布依地戲,多在春節期間組織演出。有專門的戲班子,演員面具多爲三國人物及布依摩師等。獨山、平塘、三都等縣一帶,流行一種在花燈歌舞基礎上吸收廣西彩調藝術發展而成的花燈劇。

布依戲大約始於明末清初,各個戲班的召集人、戲師和演員均爲農民。其編排的劇目、演唱的形式,都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劇目大多取材於本民族的故事、傳說,如《六月六》、《王山打鳥》、《四接親》、《金貓寶瓢》、《馬邊月》等。也有漢族劇目,如《玉堂春》、《柳蔭記》、《包公案》等。布依戲音樂由本民族的民歌和民間坐唱曲調衍生而來;語言富有寓意性,擅長使用“比”、“興”手法,顯得詼諧、生動、傳神;戲中武打,直接受到武術和木偶戲的影響,古樸而靈活,別具一格;演員的化妝,過去是藉助於臉殼的誇張表情,性格化造型,曾引起戲劇界的關注。1956年布依戲《四接親》、《玉堂春》參加了貴州省第一屆工農業業餘藝術會演,獲得好評;1984年布依戲《羅細杏》、《金竹情》參加了貴州省少數民族戲曲研究彙報演出,《羅細杏》還被選拔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優秀劇目錄像觀摩演出,榮獲“孔雀獎”。

  布依族工藝美術的傳統習俗

布依族工藝美術素負盛名,主要有蠟染、刺繡、織錦、竹編、織染及陶瓷和雕刻等等。色彩絢麗、圖案美觀的布依族蠟染,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其傳統工藝有靛染、蠟染、楓染和扎染四種,其中以蠟染最爲著名。製作方法先用銅蠟刀沾蠟液在白布上繪成渦狀紋、波浪紋、菱形、對稱幾何圖案等,再以藍靛溶液配合草藥印染,去蠟後即成。成品的自然冰裂紋,形式多樣,美觀大方。1980年以前,布依族地區有許多印染作坊。1953年,爲了發揚少數民族的優良工藝傳統,當地政府曾在安順市建立了一所蠟染工廠,在傳統的圖案、去蠟、清洗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許多革新,使傳統的蠟染工藝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成爲暢銷海內外的珍貴工藝品之一。

織錦,亦稱“納錦”,布依語稱“讀桂”。有“羊羔錦”、“魚兒錦”、“人物錦”、“蝴蝶錦”等式樣,圖案爲菱形、方形、三角形或回形字穿插組合,各色絲線襯托,花紋精緻緊密,瑰麗美觀。錦面類似絲繡,但卻是在古老的布機上編織而成,且錦花背面向織者,編織中若要檢閱花色,需用鏡子從下面反照。婦女們就這樣全憑記憶熟練操作,繼承着祖輩的技術工藝。1984年全國旅遊產品評比會上,布依族織錦被評爲優秀產品;1985年在全國第五屆工藝美術展中又獲“優秀創作一等獎”,捧回了“希望杯”。

素有“土呢子”之稱的布依族土花布,質地優良,品種多樣,可製作成服裝、牀單、被面、桌布等用品。今日農村仍保持着自紡自織的傳統。1985年重慶博物館在鎮寧縣六馬區一個村寨,就徵集到各色土花布35種之多。荔波縣以土花布爲開發項目,年生產200多個品種,產值250多萬元,創外匯20多萬美元。

此外,荔波的涼蓆、獨山的斗笠、平塘牙舟的陶器等都很有名。各地婦女的刺繡、剪紙技術、銀銅首飾加工以及惠水的楓香印染蠟畫等,亦甚精緻。特別是平塘牙舟陶工藝考究,歷史悠久。由本民族美術家設計製作的陶瓷,還曾作爲貴州省政府的禮品贈送給新西蘭總理等外國貴賓,爲發展中外友誼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