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歷史由來

端午節的歷史由來1

端午吃糉子,現在人們只知道這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但據專家考證,糉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糉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糉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衆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爲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糉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糉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糉的民間風俗。

端午節的歷史由來

端午食糉作爲全國性風俗最早始見於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宋時,糉子已經成爲端午節的必備食品。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

南北朝:出現雜糉。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 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糉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糉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糉,還有蜜餞糉,見蘇東坡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

元代:糉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侷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糉子。

如今糉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燦紛呈。現今各地的糉子,一般 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糉、肉糉、水晶糉、蓮蓉糉、蜜餞糉、板栗糉、辣糉、酸菜糉、火腿糉、鹹蛋糉等等。

大江南北品名糉

廣東糉子:廣東糉子個頭大,外形別緻,除鮮肉糉、豆沙糉外,還有用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蛋黃、冬菇、綠豆蓉等調配爲餡料的什錦糉。

閩南糉子:廈門、泉州的燒肉糉、鹼水糉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糉的糉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五花肉並先滷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滷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

寧波糉子:浙江寧波糉子爲四角形,有鹼水糉、赤豆糉、紅棗糉等品種。其代表品種鹼水糉,是在糯米中加入適量的鹼水,用老黃箬葉裹紮。煮熟後糯米變成淺黃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興糉子:嘉興糉子爲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如鮮肉糉,常在瘦肉內夾進一塊肥肉,糉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肥而不膩。

北京糉子:北京糉子是北方糉子的代表品種,其個頭較小, 爲斜四角形。北郊農村,習慣吃大黃米糉,粘韌而清香,多以紅棗、豆沙爲餡。

其他較爲著名的糉子還有四川、兩湖的辣糉、貴州的酸菜糉、蘇北的鹹蛋糉。

上海地區糉子種類多,以杏花樓、新雅爲代表的廣式糉子吃口鬆軟而味道濃烈,外形爲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餘伸向四方。廣式糉子品種很多,有栗子、鮮肉 、蛋黃、香菇;裹枕糉有烤鴨、香菇、栗子、鮮肉、蛋黃、米仁,其他還有鹼水糉、豆沙糉、鮮肉糉、鮮肉蛋黃糉、赤豆糉等。以老半齋、揚州飯店爲代表的淮揚特色糉子爲八味八式,正宗小腳白米糉、四角形紅棗赤豆糉、秤砣形蛋黃栗子糉、元寶形火腿肉糉、三角形豆板鹹肉糉、枕式鮮肉糉、長枕風雞糉、菱形豆沙糉,特色鮮明。功德林供應的香菇糉、豆板糉、豆沙糉、赤豆紅棗糉、松仁白米糉和羅漢糉,均以素食爲特色。清真洪長興的糉子很具穆斯林風範,糉殼略青,棱角分明,外觀清秀,品味純正,特別是牛肉糉,是其他幫別所沒有的。以沈大成、上海嘉興糉子店、五芳齋等傳統特色店所供應的糉子則是五花八門,豆沙、鮮肉、白米、紅棗赤豆、鮮肉蛋黃等。沈大成首創咖喱雞糉,繽紛多彩。各類糉子從品種到外形,從口味到色澤都各不相同,大的廣式裹枕糉450克一隻,而迷你糉每隻僅25克。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 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外國的糉子

日本:稱糉子爲茅卷,在陰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葉或菰葉包米粉,成長圓柱形。

越南:陰曆端午節吃糉子。鹹糉用糯米加蝦米、瘦豬肉、紅豆,再加半隻鹹蛋包成;鹼糉,是用糯米粉加椰絲、蝦米、綠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糉,用糯米、肋條肉、蝦米、綠豆和五香調料包成,煮熟剝殼切片而食。

泰國:潑水節和雨季吃糉子,以甜糉爲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頭、地瓜,用芭蕉葉包成蒸熟後再吃。

墨西哥:有糉子節 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胡蘿蔔、土豆、辣椒等煮熟後食用。

此外,哥斯達利加、洪都拉斯、祕魯等國家也有吃糉子的習俗。

端午節的歷史由來2

端午節的由來故事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端午節的.端午是什麼意思

端午節就是初五的意思,端是開頭開始的意思,五就是數字的第五。

從字面上來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書中說:“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從字面上來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

端午節的含義有哪些

含義一: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含義二:

端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天長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爲卯,順次至五月爲午,因此稱五月爲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其他含義:

1、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所端午節又叫“五月端”。

2、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爲了避諱,改五爲午,從此,端午之稱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爲“重五節”或“重午節”。

端午節的歷史由來3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爲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起源傳說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源於浴蘭節說

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爲豆實也蓄蘭爲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爲浴蘭之月。

《大戴禮記》爲漢文帝時禮學名家戴德選編的是研究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如果此說成立端午節在先秦時代已出現迄今歷時二千餘年可謂淵遠流長[1]。

“惡日”說

漢代人認爲五月五日爲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這一習俗至遲從戰國開始流行迄至漢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漢人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爲“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爲“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爲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爲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爲“端午”。

追念歷史人物說

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迎接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祭祀龍圖騰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爲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糉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糉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源於夏至說

首倡夏至說者爲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香港秦興書局1963年出版)一書中提出,端午節如涓涓之水發源於遠古時代,三代匯爲川流,秦漢擴爲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

端午節源於夏至說聞世後,學者吞吐百家,從更廣泛的視野去研究。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說》(《文史知識》1983年5期)中,認爲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節中“鬥百草”、“採雜藥”等與屈原無關。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糉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糉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爲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爲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20xx年12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國際學術會上,中國社科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說,又提出端午節即夏至。

端午十說

一說認爲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爲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二說認爲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說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說認爲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爲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說認爲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六說認爲樑宗懍《荊州歲時記》轉述端午是爲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說認爲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爲祭祀先祖日。

八說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爲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說認爲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廕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爲門戶飾以懲惡氣。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爲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衆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關於端午節的那些事兒

這麼多端午節的別稱,你們稱五月初五爲什麼節呢?

端午節的起源,你從小聽到大的是哪一個?

小時候你聽到的故事是爲了紀念誰?屈原的故事,大家再看一次

歡迎大家留言補足更多節日習俗,邵陽地區包糉子、賽龍舟,還有人記得當年喝下雄黃酒現出原形的白娘子嗎?

各地習俗差異,讓你瞭解多樣化的端午習俗

你是南派還是北派?

你們除了吃糉子還要必吃些啥?哇,這麼多都想吃怎麼辦?

看了這麼多,你們的端午節還有什麼特殊過法?大家還想知道古人怎麼過端午節?最後送上歐陽修小詩一首,看古人如何過端午?